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级稻"选育成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光合潜力分析,成都这样的全国低日照地区开展"超级稻"选育也是能够成功的.笔者深入分析了第一次绿色革命--矮秆多穗育种和半矮秆穗粒兼顾育种是以不断提高经济系数作为主要增产途径,并基本达到极限的基础上,提出了"超级稻"的选育(即第二次绿色革命)应以大幅度提高生物学产量作为主要增产途径,应以"中秆强分蘖大穗育种"和"中高秆强分蘖超大穗育种"为选育的主要途径的新观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选育‘超级稻'"的技术路线,设计了育种目标,进行了育种新材料的研制、引进和配组杂交.鉴于两批杂交组合后代都达到了预期目标,目前正采用组群筛选法抓紧选育工作,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育成800kg/667m2或更高产的优质"超级稻"品种,为水稻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育种实践和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50%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东籼稻矮化育种的兴起使稻谷的产量增加了20% ̄30%,给水稻生产带来了第一次突破性飞跃;20世纪70年代三系杂交稻的问世使稻谷产量在矮化育种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使稻谷单产增加了20%,水稻品种矮秆化和籼型杂交稻的三系配套是现代水稻育种史上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本文主要论述了超级稻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超级稻育种研究的实践以及中国超级稻育种的前景;同时介绍了福建省超级稻育种的特色和所取得的成果,比如超级稻组合汕优明86,2001年在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的百亩超高产示范片,头季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2765.0kg,再生季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101.0kg,两季合计每公顷产量达19866.0kg。其中产量最高一丘(0.068hm2)头季每公顷产量856.9kg,再生季每公顷产量达12853.5kg,两季合计每公顷产量达21570.0kg,再生季单产刷新世界记录。  相似文献   

3.
超级稻育种技术和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超级稻发展的历程,由于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中国水稻最高单产屡屡突破世界纪录,超级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在综观国内外超级稻育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及超级稻育种技术,并提出了对今后超级稻育种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广西是超级稻种植大省,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农业部将广西列入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重点项目区以来,广西超级稻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超级稻育种却相对落后。笔者认为广西超级稻推广成效应与超级稻育种齐头并进,由此,针对广西超级稻育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广西超级稻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问题提出了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企业中国种子集团公司独家生产、经营的航天育种水稻新品种Ⅱ优航2号“百亩示范片”,在福建省通过专家组验收,平均单位产量为13305kg/hm^2,达到了超级稻的标准水平。Ⅱ优航2号是通过卫星搭载进行空间诱变方法选育而成的航天超级稻,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被农业部列为第二批超级稻品种。该品种适宜在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作中稻栽培,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全国超级稻推广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去年年底,全国超级稻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3.5亿亩,合计增收稻谷600亿千克,带动全国水稻生产稳定发展。超级稻已成为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典范和农业协同攻关的标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介绍,自1996年我国启动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与栽培体系研究"项目以来,超级稻取得长足发展,在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农业农村部共确认超级稻品种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超级稻培育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中国水稻研究所超级稻研究团队在育种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探讨了超级稻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明确了超级稻育种第二阶段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据悉,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水稻种质资源开发与超级稻创制"经过4年实施,日前在南昌通过专家验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水稻专家陈温福等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该项目为推动江西杂交水稻育种和生产实现了新突破,为全省粮食"十一连丰"作出了实质性贡献。2012年以来,项目以"集团军"式的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围绕该省杂交水稻育种和生产,实施了一系列农业科研协  相似文献   

9.
水稻分子育种与绿色超级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项目实施10年,从引进国外优异种质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计划着手,联合国内不同稻作区的数10家科研单位,围绕培育绿色超级稻的长远目标,在国内形成了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络,基本建立起我国水稻分子育种的资源、技术和信息平台,筛选和构建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节水抗旱、耐高低温、氮磷肥高效利用的种质资源,育成了一批具有绿色超级稻性状的水稻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从华南农业大学获悉,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发布2018年超级稻确认品种的通知》(农办科【2018】6号),全国共有10个水稻品种确认为2018年超级稻品种,该校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心")育成的水稻新品种"五优1179"榜上有名。"五优1179"是利用"中心"育成的  相似文献   

11.
超级稻育种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探讨了超级稻育种在产量指标、品种的广适性、区域试验方法及育种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谭新跃  单彭义 《种子》2005,24(1):64-66
虽然1926年美国科学家Jones就已提出了水稻杂种优势现象,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水稻的杂交优势才被大面积应用,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首的一大批科学家在实践中突破重重障碍,先后创立了"三系法"、"两系法"和超级稻的育种理论,从而使我国的杂交水稻育种基础理论和生产利用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在"总体供应平衡,丰年有余"的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沈阳农业大学育成两个品种——优质广适型超级稻“沈农6014”和优质超级稻新品种“沈农606”,测定结果表明, 这两个超级稻品种,实际亩产量分别达到810.6kg和821.23kg。黑龙江农科院育成超级稻新品种“龙粳14号”,测产结果表明,平均产量达到亩产710kg,填补了黑龙江省超级稻品种的空白。 (中国农业信息网)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我国的水稻育种实现了两次重要突破:第一次是60年代矮化育种的成功,把水稻产量提高了20%~30%;第二次是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水稻产量在矮秆良种的基础上又增长20%左右。为进一步提高品种的产量潜力,我国的水稻育种界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以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为主的超级稻计划。通过近10年的努力,该计划已取得较大成功,培育出的超级稻新品种的产嫩潜力有较大突破。但要使超级稻的产嫩潜力在大面积生产中得以实现,除要求高产、优质外,还应着重针对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化集团)在港上市公司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导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在今后5年内,中化化肥将发挥资源和产品优势,使中化农用钾等优质肥料在超级稻增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超级稻与优质肥的强强结合,为杂交水稻900公斤和  相似文献   

16.
《种业导刊》2010,(4):44-44
近日,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导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湖南长沙签署合作协议,在今后5年内,中化化肥将发挥资源和产品优势,使中化农用钾等优质肥料在超级稻增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超级稻与优质肥的强强结合,为“杂交水稻900kg”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提供强力支持。中化化肥同日还聘请袁隆平院士为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相似文献   

17.
《作物育种信息》2006,(5):12-12
理想株型育种对于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株型育种的矮化育种使水稻单产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目前正孕育着水稻单产再次突破的超级稻育种也涉及到株型育种。  相似文献   

18.
王德生 《中国种业》2009,(10):70-70
辽星1号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于1994年以辽粳454为母本、沈农90-17作父本,采取籼粳杂交、基因重组、优势利用和穿梭育种等方法精心育成的具有籼粳两个亚种血缘及其20多个亲本材料优良基因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自2006年以来.该品种已被第五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和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分别评为金奖大米和优质农产品:被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和农业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9.
<正>国稻7号组合是在农业部"中国超级稻研究与示范"项目、国家科技部"863"项目、浙江省"0406"计划资助下,由中国水稻研究所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育而成。1产量表现2007年、2008年参加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中迟熟组区试,2年区试平均产量8.862t/hm2,比Ⅱ优  相似文献   

20.
由著名杂交稻专家、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谢华安主持的“再生稻超高产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日前通过福建省农业厅组织的评审。课题组在福建尤溪县的再生稻示范片单产达到国内外最高水平。其中Ⅱ优航1号百亩示范片头季平均亩产928.3kg,成为全国首个单季百亩亩产跨过900kg 大关的超级稻,再生季亩产521.4kg,年亩产1449.7kg,创世界再生稻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