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测定了杂交鲤、镜鲤、鲢、鳙、草鱼越冬期间某些血液指标和耗氧率的变化;在实验室不同低温条件下(13~-2℃)驯养后其各项指标的变化。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讨论了北方养殖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和不同种鱼类的抗寒性和越冬能力;提出红细胞脆性,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可作为评价北方鱼类越冬能力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
应用薄膜电泳扫描法对鲢,鳙,草鱼,鲤(杂交鲤,镜鲤)在北方越冬期间血清蛋白含量及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越冬过程中5种鱼血清白蛋白含量随水温下降而减少,减少的百分率依次为杂交鲤(48.8%)〉草鱼(41.2%)〉镜鲤(40.8%)〉鳙(33.8%)〉鲢(31.5%)越冬各期草鱼,鲢,镜鲤的γ-球蛋白数值变化不明显,杂交鲤,鳙的血清γ-球蛋白在越冬中期下降,下降幅度为杂交鲤(21%)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北方越冬池冰下水温度化的特点,通过定点定时测定发现,迅速降温的同时伴有强的大北风吹刮,封冰的当天杂交鲤由于急剧的温度变化,容易发生大批死亡;强烈搅水会使水体的水温迅速下降,很快达到鱼类耐低温的阈值;偶有冰下异常低温池,水温在1℃以下,并且大部分时间在0.5℃以下,作为越冬池将对鱼类的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后背鲈鲤是澜沧江、怒江水系特有鱼类,因野生鱼类资源锐减,现已濒临绝迹。保山市水产工作站2014年人工繁殖后背鲈鲤成功,2016年再获珍贵苗种,人工繁殖苗种是后续研究的基础保障。为使后背鲈鲤苗种在冬季体质强、少发病,安全越冬,结合保山市水产站优化后背鲈鲤幼苗的培育方式、喂养方式、用水管理等技术管理环节实际,浅述后背鲈鲤苗种冬季管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岩原鲤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原鲤属,俗称岩鲤、黑鲤鱼、墨鲤。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是一种栖居岩石缝间的底层鱼,以嘉陵江、岷江和金沙江较多,现为四川、重庆等地的野生名贵经济鱼类之一,开发养殖前景十分看好。长期以来,岩原鲤完全依赖于江河捕捞。为增殖保护这一名贵鱼类资源,促进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需对岩原鲤进行人工繁殖,而亲鱼的暂养和驯养是鱼类人工繁殖重要一环,由于捕捞受伤和环境变化,从江河收集的亲鱼在驯养过程中存活率很低。1999-2006年,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日粮脂肪水平对鲤生长、血清生化指标、糖代谢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配制了3.68%、7.60%、11.52%、15.44%4种日粮脂肪水平。以(17.91±0.16) g幼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58 d的饲养试验。结果发现,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增加,幼鲤的粗脂肪含量上升,水分含量下降。随日粮脂肪水平的升高,幼鲤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上升。15.44%日粮脂肪水平幼鲤的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及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3.68%日粮脂肪水平幼鲤(P<0.05)。15.44%日粮脂肪水平幼鲤肝胰脏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个日粮脂肪水平(P<0.05)。由此可见,日粮脂肪水平过高会导致鲤生长性能下降,影响鱼体组成及糖酵解,造成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北方越各地冰下水温变化的特点。通过定点定时测定发现,迅速降温的同时伴有强劲的大北风吹刮,封冰的当天杂交鲤由于急剧的温度变化,容易发生大批死亡;强烈搅水会使小水体的水温迅速下降,很快达到鱼类耐低温的阈值;偶有冰下异常低温池,水温在1℃以下,并且大部分时间在0.5℃以下,作为越冬地将对鱼类的存活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及其周边流域唯一的经济鱼类,在鱼-鸟-草地生态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核糖体蛋白S3a(RPS3a)是真核细胞中核糖体40S小亚基的组成成分,为一种多功能性蛋白。开展青海湖裸鲤高盐适应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青海湖裸鲤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为该鱼种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提供理论依据。我们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得到了青海湖裸鲤RPS3a的完整编码序列[KC818610.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胚胎发育不同阶段和不同盐度胁迫条件下RPS3a表达水平的变化,显示其在盐度胁迫条件下和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逐步上升,初步表明RPS3a对于青海湖裸鲤胚胎发育和盐度适应性生理机制的变化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阿特拉津(Atrazine,ATR)、毒死蜱(Chlorpyrifos,CPF)及其混合物对鲤(Cyprinus carpio L.)肝脏和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将实验鲤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阿特拉津、毒死蜱及其混合物中,并分别于175、350和525 d采集其肝组织、血液等样品。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在鲤肝组织中均有残留,残留量随暴露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及血糖水平显著升高,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下降,抗氧化能力下降,且毒死蜱与阿特拉津混合后毒性作用更强,说明两者的毒性有叠加作用;染毒后,肝脏ER-α和VTG-II基因表达水平升高。结果显示,鲤肝脏对阿特拉津和毒死蜱有较强的代谢能力,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在鲤肝脏无富集作用;阿特拉津和毒死蜱使鲤肝功能受损,抗氧化能力降低;ER-α和VTG-II基因的高调表达显示出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对鲤亦有环境雌激素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9月用网箱饲养法,在鱼粉、大豆粕、菜籽粕和次粉等组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肉碱、黄霉素、金霉素、恩拉霉素,配成六种饲料,以不添加促长剂的饲料为对照,研究了混合促长剂对鲤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121天的饲养表明,摄食添加肉毒碱(含L-肉毒碱50%)(100克/1000千克饲料)、黄霉素(8%)(50克/1000千克饲料)和金霉素(15%)(300克/1000千克饲料)混合促长剂的鲤血清中溶菌酶和SOD活力强,是优化的混合促长剂。  相似文献   

11.
恩诺沙星对鲤酯酶同工酶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试剂盒等方法,对投喂不同剂量恩诺沙星和氯霉素的鲤Cyprinus carpio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同时对一些血清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可使鲤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升高;所有投喂药饵的鱼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均下降,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无机磷、非蛋白氮、肌酐呈上升趋势;高浓度药物对鲤的器官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肝胰脏、肾脏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鲜鲤在-10℃经80d的冻藏,肌肉油脂多烯脂肪酸含量明显减少,油脂过氧化值变化颇大,证明鲤油脂发生氧化.此外,肌肉蛋白质发生了变性:盐溶性蛋白质、蛋白质保水性下降,ATP酶相对活力降低,鱼肉质地变化.所有表明鲤肌肉质量的物理、化学指标的变化都与鱼肉质地的感官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慢性拥挤胁迫对鲤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慢性拥挤胁迫对鲤Cyprinus carpio的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养殖28 d后,高密度组(70 g/L)鲤的终体重、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中密度组(35g/L)和低密度组(对照组,密度6 g/L,P<0.05),中密度组鲤的终体重、特定生长率也低于低密度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高密度组和中密度组鲤血清中尿素氮水平极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1),高密度组与中密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高密度组鲤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鲤血清中游离脂肪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均极显著高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P<0.01);而高密度组血清总蛋白却极显著低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P<0.01);血糖、乳酸、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肌酐水平,3个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越冬期间岩原鲤、中华倒刺(鱼巴)腹脂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嘉陵江北碚江段岩原鲤(Rocypris rabaudi Tchang)、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er)越冬期间腹脂皂化值、碘值的研究表明:1)越冬前期至中期,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在越冬饥饿时,优先利用碳链较短、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同时对碳链较长、不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有较高的存留率;越冬中期至后期,由于食物的补充,鱼体腹脂脂肪酸呈碳链变短、饱和性增强的趋势。2)越冬期间,随着水温的降低,岩原鲤、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增高,反映了鱼体在低温下保持生物膜正常流动性的生理适应性。3)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高于岩原鲤,与其活动能力强于岩原鲤有关。  相似文献   

15.
越冬期间岩原鲤、中华倒刺鲃腹脂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嘉陵江北碚江段岩原鲤(Rocypris rabaudi Tchang)、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er)越冬期间腹脂皂化值、碘值的研究表明:1)越冬前期至中期,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在越冬饥饿时,优先利用碳链较短、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同时对碳链较长、不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有较高的存留率;越冬中期至后期,由于食物的补充,鱼体腹脂脂肪酸呈碳链变短、饱和性增强的趋势.2)越冬期间,随着水温的降低,岩原鲤、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增高,反映了鱼体在低温下保持生物膜正常流动性的生理适应性.3)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高于岩原鲤,与其活动能力强于岩原鲤有关.  相似文献   

16.
开展鱼类杂交研究,充分利用于一代的杂交优势.对改良鱼类经济性状,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关于鲤鲫鱼之间的杂交,已有不少研究报道。国外学者曾开展银鲫X家鲤、鲤X源五郎鲫、源五郎鲫X鲤、色鲤X源五郎鲫等杂交研究阵骏琅,1988」。国内学者曾作过红鲫X湘江野鲤【刘笛,1993]等杂交研究。自1989年起,在前几年探索性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以白鲫为毋本.散窥镜鲤为父本的杂交制种研究,六年来已成功繁殖出杂交子一代(取名为兴淮鲫)龟兹6373万尾。养殖试验和大面积生产性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兴淮鲫杂交优势显著,具有生长快…  相似文献   

17.
开展鱼类杂交研究,充分利用于一代的杂交优势.对改良鱼类经济性状,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关于鲤鲫鱼之间的杂交,已有不少研究报道。国外学者曾开展银鲫X家鲤、鲤X源五郎鲫、源五郎鲫X鲤、色鲤X源五郎鲫等杂交研究阵骏琅,1988」。国内学者曾作过红鲫X湘江野鲤【刘笛,1993]等杂交研究。自1989年起,在前几年探索性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以白鲫为毋本.散窥镜鲤为父本的杂交制种研究,六年来已成功繁殖出杂交子一代(取名为兴淮鲫)龟兹6373万尾。养殖试验和大面积生产性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兴淮鲫杂交优势显著,具有生长快…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北方旱寒区冬油菜根部生理特性与其抗寒性的相关性,对6个不同抗寒性冬油菜品种整个生育期根部的干物质积累、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相关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将各指标与越冬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用与越冬率相关性显著、极显著的6个指标对冬油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降温前,各指标与越冬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降温后,越冬率与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极显著正相关,与POD、APX活性显著正相关,与根直径、根冠比、CAT活性正相关,与根含水量负相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试验材料分为3类,第1类:07-G01,天油2号,天油4号,此类抗寒性弱,为耐寒性品种;第2类:上党,74-1,此类抗寒性一般,为中抗寒性品种;第3类:陇油6号,此类抗寒性强,为强抗寒性品种。由此推断,在北方旱寒区,冬油菜越冬前根直径大、根冠比高、根含水量低有利于冬油菜安全越冬;降温后,冬油菜可溶性蛋白、SOD、POD 、CAT和 APX酶活性值越高,其抗寒性越强。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糊精含量低氮饲料对鲤(13.12±0.55)g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3组试验饲料(分别记作D1、D2和D3)糊精添加量分别为0%、7.5%、15.0%.经56 d养殖试验后测定鲤的生长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鱼体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D1的增重率和特定生...  相似文献   

20.
<正> 鲤鲫鱼适应性强,食谱广,肉质鲜美,繁殖力高,深受人们的欢迎。近几年,由于各地鱼场只注意搞“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和外购鱼种,忽视了本地鲤鲫鱼资源的增殖,使鲤鲫鱼始终位于养殖生产中的搭配品种。现将鲤鲫鱼人工繁殖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亲鱼培育鲤鲫鱼在越冬前就要加强饲养管理,精心培育。鲤鲫鱼在水温5~6℃,仍然觅食,因此,要延长投喂的时间,并加大鱼粉的含量,提高鱼体的肥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