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林木害虫舞毒蛾为实验材料,用不同剂量超声波处理舞毒蛾虫卵,观察处理后虫卵死亡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剂量的增大死亡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超声波作用生物效应显著,当作用时间为40 min时,孵化率急剧下降,低于50%,当作用时间超过120 min时,虫卵几乎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2.
以林木害虫舞毒蛾为实验材料,分别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舞毒蛾虫卵,观察照射后虫卵孵化率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致死剂量进行研究,实验表明:用γ射线辐照处理的虫卵的孵化率比对照组低,辐照剂量超过200 Gy时,孵化率急剧下降,辐照生物效应明显,且随着γ射线辐照剂量增大,死亡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用60Co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处理舞毒蛾虫卵,观察虫卵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致死剂量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物理辐照灭虫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证明:用γ射线辐照处理的虫卵的死亡率比对照组低,辐照剂量超过200Gy时,γ射线杀伤作用明显、死亡率变化急剧上升,且随着γ射线辐照剂量增大,死亡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物理辐照灭虫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电磁辐射对舞毒蛾死亡率的影响,以期为物理辐照灭虫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用不同剂量的微波、X射线、γ射线辐照舞毒蛾虫卵,观察照射后虫卵孵化、幼虫的死亡、化蛹、羽化等情况,最后得到辐照的总死亡率随辐照剂量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经过微波、X射线、γ射线辐照后,杀虫效果良好,舞毒蛾的总死亡率均可达到90%以上,物理辐照的方法可以成功消灭舞毒蛾。  相似文献   

5.
γ射线辐照技术防治鳞翅目森林害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0Co-γ射线辐照杀虫是目前国际上倍受重视的杀虫技术,依据国际上检疫处理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7射线对鳞翅目森林害虫中具有代表性的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卵、幼虫和成虫的致死作用和不育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剂量率为0.3~0.45 kGy/min时,舞毒蛾成虫的辐照有效剂量为0.3~0.5 kGy;幼虫有效剂量为0.3~0.4 kGy;卵的有效剂量0.3 kGy,此剂量率和剂量引起的死亡率概率达到国际上杀虫除害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饲养舞毒蛾的条件下,用刺槐种子凝集素处理的叶片喂食舞毒蛾幼虫,对幼虫取食叶片后的死亡率、消化率、转化率和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取食处理叶片的幼虫,有较高的死亡率,达59%;刺槐种子凝集素对舞毒蛾幼虫的营养代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舞毒蛾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森林食叶害虫,取食多种阔叶和针叶树木。为了解舞毒蛾在我国危害较轻的原因,作者在林间设立样方,调查下树将要化蛹的舞毒蛾老熟幼虫的死亡率及致死因素,蛹的死亡率及致死因子。发现病毒是导致老熟幼虫死亡的主要因子,死亡率高达96.6%。蛹的致死因子较多,其中一种皮蠹取食导致的致死率较高,达到58%,舞毒蛾黑瘤姬蜂的致死率也较高。研究表明,舞毒蛾化蛹阶段致死因子及死亡率较高,可能是舞毒蛾发生危害较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用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简称转基因741杨)不同系号分别从不同龄期开始连续饲养舞毒蛾Lmantria disparL和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幼虫,通过幼虫死亡率、发育速率、体重增加速率、排粪量、蛹重等指标,系统揭示了转基因741杨对从不同龄期开始饲养的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各龄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转基因741杨开始饲养的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的龄期越低,其死亡率越高,对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越明显,随着开始饲养龄期的升高,幼虫的死亡率降低,生长发育受的抑制作用减弱。通过比较分别从1、2、3、4、5龄开始饲养的舞毒蛾各龄幼虫的体重增加速率、发育历期和排粪量表明,转基因741杨对从不同龄期开始饲养的舞毒蛾幼虫生长至同一龄期的抗性不同,取食转基因741杨的时间越长对舞毒蛾幼虫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用丹红杨(♀)同转Cry1Ac基因杨树(♂)的两个杂交组合无性系PCR检测呈阳性的后代苗期叶片饲养舞毒蛾幼虫后结果发现:喂养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高达98.7%,舞毒蛾幼虫的死亡主要集中在孵化后7d内,其中80%以上集中在前3天死亡;舞毒蛾幼虫取食苗期叶片后,可明显抑制食叶害虫舞毒蛾的个体的生长发育,个体大小明显小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741杨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7种不同系号的转抗741叶片为材料,对舞毒蛾幼虫进行逐龄分别饲养,系统测定各系号抗虫杨叶片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死亡率,体重增长速率,发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抗虫杨叶片对1龄幼虫均表现出较高的毒杀作用,其中处理3d的死亡率均达到35%,处理5d死亡率达80%。对2,3龄幼虫除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外,主要表现为对其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影响其正常的取食,降低体重增长速率和减慢发育速率。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荧光增白剂Tinopal LPW对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的增效机制,明确寄主植物、LdNPV地理品系对舞毒蛾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的影响,用Tinopal LPW,LdNPV 3种不同地理品系(LdNPV-H品系、LdNPV-D品系、LdNPV-J品系)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共6个处理,蒸馏水及Tinopal LPW 2个对照,分别处理以青杨、华北落叶松和山杏为寄主植物的舞毒蛾5龄幼虫.在处理后12,24,48,72,96 h测定舞毒蛾5龄幼虫血淋巴酚氧化酶(PO)比活力,每处理30头5龄幼虫,重复3次.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舞毒蛾5龄幼虫血淋巴PO比活力的影响差异显著.纯病毒品系感染舞毒蛾幼虫时,12 h取食3种植物的幼虫血淋巴PO比活力均高于对照,24 h后低于对照.3个地理品系与Tinopal LPW混合液感染舞毒蛾幼虫,其PO活力与取食的寄主植物有关,取食山杏时,3个品系的Tinopal LPW混合液对PO活力的抑制均显著高于纯病毒品系及对照.取食青杨或华北落叶松时,H品系和D品系的Tinopal LPW混合液对PO活力的抑制显著高于单独病毒品系,但J品系的Tinopal LPW混合液对PO活力的抑制与单纯J品系无显著差异.Tinopal LPW对照与清水对照比较,显著降低了舞毒蛾幼虫PO活力.  相似文献   

12.
阿维菌素与杀铃脲对舞毒蛾幼虫的联合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舞毒蛾幼虫解毒酶活力、保护酶活力测定,研究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对舞毒蛾幼虫的联合作用机制,为上述2种农药的混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工饲料中添加不等量的9 000μg·mL~(-1)阿维菌素丙酮溶液和25 000μg·mL~(-1)杀铃脲丙酮溶液,分别配制成含有阿维菌素、杀铃脲的单剂和复合剂混毒饲料。饲料中药剂含量:低浓度处理组单剂阿维菌素0.50μg·g~(-1),单剂杀铃脲8.30μg·g~(-1),复合剂阿维菌素0.50μg·g~(-1)、杀铃脲8.30μg·g~(-1);高浓度处理组单剂阿维菌素1.10μg·g~(-1),单剂杀铃脲16.60μg·g~(-1),复合剂阿维菌素1.10μg·g~(-1)、杀铃脲16.60μg·g~(-1)。采用含毒饲料处理3龄舞毒蛾幼虫,24 h后统计幼虫死亡率,测定存活幼虫解毒酶CarE和GST活力以及保护酶SOD、POD、CAT和PPO活力。【结果】对照组、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时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0,低浓度复合剂处理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1.15%,与对照组、单剂处理组无显著差异;高浓度复合剂处理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4.11%,与对照组、单剂处理组有显著差异。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复合剂处理的幼虫CarE和GST活力均高于对照组;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时,幼虫CarE和GS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剂处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及复合剂处理时,幼虫SOD、CAT和PPO活力均高于对照组,而P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复合剂处理SOD、POD和CAT活力均高于单剂处理,而复合剂处理PPO活力则均低于单剂处理。【结论】阿维菌素和杀铃脲联合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舞毒蛾幼虫解毒酶CarE和GST活力,再辅以抑制保护酶PPO活力,从而提高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电磁辐射对舞毒蛾卵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研究了电磁辐射对舞毒蛾卵孵化率的影响,其目的是为物理辐照灭虫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用微波、X射线、γ射线照射舞毒蛾卵,观察照射后卵孵化率变化情况。研究表明:经过微波、γ射线、X射线照射后卵孵化率都明显降低,但X射线、γ射线辐照剂量改变较小时对孵化率影响不明显,而微波辐射随着辐照剂量升高孵化率有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舞毒蛾是世界性害虫。用2.5%溴氰菊酯乳剂、40%久效磷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对舞毒蛾幼虫进行喷杀试验,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9.4%、98.25%及88.25%。用2.5%溴氰菊酯乳油制成毒绳,对舞毒蛾2~3龄虫和4~5龄幼虫进行扎毒绳试验,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6.7%及76.6%。扎毒绳田间防治示范,平均杀虫效果达91.3%。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甲氧虫酰肼(RH-2485)对舞毒蛾幼虫的杀虫活性,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该药剂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生物活性及对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SDS-PAGE对舞毒蛾幼虫不同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2~6龄幼虫均表现出较高活性,其中对2,3龄幼虫毒性最强,说明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龄期差异。该药剂对2,4,6龄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主要解毒酶存在显著影响,表现为诱导、抑制作用;在不同的处理时间,对这些酶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舞毒蛾4龄幼虫经甲氧虫酰肼处理后,血淋巴、中肠及表皮组织中均发现与对照组有差异的蛋白,其中处理12h和24h时,对血淋巴和中肠组织中的蛋白质影响比较明显,48h后,对表皮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较为显著。甲氧虫酰肼作为非甾醇类蜕皮激素竞争物中的新型化合物,能干扰舞毒蛾幼虫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诱导血淋巴、中肠和表皮组织中产生特异蛋白,从而影响舞毒蛾正常的生理代谢,起到毒杀作用,可有效防治舞毒蛾。  相似文献   

16.
兴安落叶松诱导抗性对舞毒蛾幼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不同诱导处理与落叶松诱导抗性及广食性昆虫舞毒蛾协同抗性之间的关系,以喷施茉莉酸甲酯、茉莉酮、舞毒蛾幼虫取食和松毛虫幼虫取食4种方法处理落叶松幼苗,检验舞毒蛾幼虫取食不同处理诱导的落叶松后,其中肠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KP)、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4种解毒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处理诱导的落叶松后,舞毒蛾幼虫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取食经舞毒蛾幼虫取食诱导的落叶松后,试虫中肠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除此之外,取食其他3种处理诱导的落叶松后,幼虫中肠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均受到抑制;幼虫羧酸酯酶活性也都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取食茉莉酸甲酯和舞毒蛾幼虫取食处理的幼苗显著低于对照,而取食另外2种处理的幼苗显著高于对照。舞毒蛾幼虫取食诱导的植物抗性,可影响同一种群后续取食者的解毒机制,这是植物抗性和昆虫种内竞争的综合表现。茉莉酸甲酯作为一种外源植物激素,可诱导植物产生抗性,且有效抑制后续取食者的解毒作用,其作用强度与作用时间与舞毒蛾幼虫取食处理极为相似。茉莉酸甲酯可作为有效的植物诱导剂,在害虫...  相似文献   

17.
灯光诱杀具有延缓害虫抗药性、不污染环境、针对性强、对天敌影响小等优点,通过滤光灯、LED灯、单波长太阳能对舞毒蛾的室内外诱杀测试,筛选出了高效诱杀舞毒蛾的灯具,明确了可见光521 nm、585 nm、603 nm为舞毒蛾不敏感的波长;利用筛选出的单波长太阳能灯,明确了诱杀鳞翅目害虫舞毒蛾、杨毒蛾、赤松毛虫、微红梢斑螟、核桃楸大蚕蛾与鞘翅目害虫栗山天牛、铜绿丽金龟等的最佳波长范围为330~400 nm、上灯最佳时间(诱虫量最高时段中值与日落时间间隔1 h 27 min至1 h 56 min)、诱捕装置颜色、置盆高度、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等参数,探索了经改良的LED灯对纵坑切梢小蠹的影响,建立了灯光诱杀害虫的技术体系,该项研究为推动绿色防控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γ射线辐照对舞毒蛾幼虫DNA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γ射线辐照灭虫方法防治病虫害,可以避免化学防治的药物残留问题。采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舞毒蛾幼虫,再用经典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损伤程度,研究γ射线对舞毒蛾幼虫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γ射线照射后的幼虫细胞核DNA片段的大小与辐照剂量之间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这为物理灭虫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9.
经过2 a用3种病毒野外接种褐顶毒蛾Lymantria apicebrunnea幼虫试验,表明不同病毒接种褐顶毒蛾的感病死亡率差异极显著,文山松毛虫CPV对褐顶毒蛾效果较好,20 d野外接种感染死亡率为78%;云南松毛虫NPV次之,20 d野外接种感染死亡率为56.5%;从美国引进的舞毒蛾NPV对褐顶毒蛾没有明显作用。经室内检测,接种CPV和NPV的褐顶毒蛾感病死虫单虫病毒多角体含量较高,分别为1.77亿PIB/头和0.97亿PIB/头;褐顶毒蛾感染松毛虫CPV和松毛虫NPV死亡虫pH值分别为7.556和7.554。  相似文献   

20.
舞毒蛾生命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3—1985年在大连市新金县花儿山林场连续三年进行调查研究,做出了舞毒蛾的生命表,搞清了天敌复合体的构成。对生命表进行分析得出NPV 对舞毒蛾种群数量影响很大;影响舞毒蛾种群消长的关键因子是寄蝇。用Price 的方法分析得出舞毒蛾防治在幼龄幼虫时期进行为最佳,这为舞毒蛾的测报、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