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决栽培金针菇受室内环境的限制,我所于1990年11月开展了以室内培养菌丝体、野外大棚出菇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供试材料①菌种:古金1号全白金针菇菌株,本所自选.②培养料配方:棉子壳78%,麸皮20%,糖1%,石膏粉1%,含水量65~70%.③栽培袋:采用规格为35×17×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二)试验方法①栽培菌袋的制作:按常规法将培养料拌匀后装袋,每袋折合装干料200g,于1.5kg/cm~2下灭菌1.5小时,冷却至25℃以下后无菌操作接种,置20~25℃的室内培养,30天后菌丝长满袋.②选搭荫棚:选不积水、近水源、方便管理的冬闲稻田,整地  相似文献   

2.
灵芝高产栽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启田 《食用菌》1998,(6):30-31
我国栽培和利用灵芝历史悠久,近年来灵芝的消费量增长较快,但传统的灵芝栽培产量低,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对灵芝的栽培方法作了研究,现简报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菌种为赤芝,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粉2%,蔗糖1%,料水比1∶1.6。栽培料培养基:①阔叶树木屑70%,棉子壳18%,玉米粉10%;②棉子壳70%,木屑18%,玉米粉10%;③木屑44%,棉子壳44%,玉米粉10%。各配方均要加石膏粉、蔗糖各10%,pH自然,料水比1∶1.6。 1.2 试验方法 各种培养基的制作、灭菌、接种(两点接种)按常规法进行。原种瓶装200g,17×33cm的栽培袋装400g干料,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养。试验设计:①瓶栽与袋裁;②不同开洞数(2、4、6)对比;③注水、覆土与墙式栽培对比;④不同配方袋栽对比。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50袋(瓶)。生物产量以总袋(瓶)数作统计进行平均。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  相似文献   

3.
用于栽培金针菇的原料很多,常用的有木屑、棉子壳、甘蔗渣、麸皮、米糠、玉米粉、菜子饼、大豆饼等农副产品下脚。为了比较不同配方组合与金针菇产量的关系,笔者于1993~1994年初进行了五个不同配方组合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杂交种89号,纯白种50号。 (二)培养料配方 配方1棉子壳、木屑各35%,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对照组)。配方2棉子壳70%,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配方3木屑70%,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配方4棉子壳、木屑各30%,麸皮、菜子饼各20%。配方5棉子壳、木屑、麸皮各30%,菜子饼10%。 (三)试验方法 每品种各设五个配方,每配方10个重复,每重复装干料300g,制种按常规法,培养料含水量68%,于10月27日接种,23℃左右温度培养,杂交89号12月10日,纯白种12月20日见绝大部分菌袋面上已吐黄水或有鱼籽般菇蕾,搬入栽培房开袋,用工具将老菌块挑出,袋口覆盖报纸,每天掀开报纸通风1次,报纸保持湿润,菇房地面、床架喷水增加空气湿  相似文献   

4.
筛底沙是淀粉厂生产淀粉玉米粒上罐时筛下的杂质,主要为碎玉米芯和碎玉米粒。 1试验配方 A.玉米芯100kg,麸皮10kg,豆饼面5kg,石灰4kg,磷酸二氢钾500g,尿素400g,克霉灵100g。B.筛底沙100kg,麸皮5kg,石灰4kg,磷酸二氢钾500g,尿素400g,克霉灵100g。C.棉子壳100kg,麸皮5kg,石灰1kg,石膏2kg,尿素400g,克霉灵100g。含水量均为60%~65%,pH8。按常规拌料、发酵、装袋,发菌温度控制在18~25℃。配方A装85袋,B装80袋,C装70袋(袋为28×55cm)。  相似文献   

5.
小集锦     
《食用菌》1991,(3)
麻秆钉菌种接种菇耳栽培袋试验为了摸索一种简单实用的接种方法,笔者利用红、黄麻秆制成种钉接种香菇,木耳菌袋,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菌种为香菇Cr-02、毛木耳紫色变种,引自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原种制备。取红、黄麻秆断成3cm,于含2%蔗糖、2%石膏粉、0.3%尿素、0.1%KH_2PO_4的溶液中浸4~6小时。取麸皮(米糠)用以上浸液调湿至含水量60%。将浸水麻秆钉置罐头瓶中,边放料边用调湿麸皮填充间隙,装满瓶后表面覆盖一薄层麸皮,用薄膜封口。按常规灭菌、接种,于25℃下培养。(二)接种栽培香菇栽培料为棉子壳40%、木屑4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毛木耳栽培料为棉子壳8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栽培袋为15×55cm 聚乙烯塑料袋,每处理各装20袋,按常规灭菌。接种时一人用75%酒精棉球擦净袋表面,每袋正面接3个、反面接2个种钉。对照为常规木屑菌种,每袋按正面3穴、反面2穴,然后用胶布封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金针菇生产发展很快,作为栽培主料的棉子壳日趋紧张.为此,我们经粉碎的棉桃壳加棉子壳进行栽培金针菇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简介如下:(一)供试材料 菌种为上海金针菇2号.原种培养基为小麦,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加小麦.栽培料设三组;A.棉桃壳粉70%;B.棉子壳加棉桃壳粉各35%;C.棉子壳70%(对照).各配方均加麸皮25%,玉米粉3%,糖1%,石膏粉1%.(二)试验方法 选用当年的棉桃壳,经晒干粉碎.各配方混匀后兑水拌料,料水比1:1.25.用17×  相似文献   

7.
棉子壳加玉米面生料栽平菇,在刊物上已有报道, 但结果各异.现将笔者做的两次试验结果介绍如下:(一)培养料配方(%) ①棉子壳96(对照).②棉子壳95,玉米面1.③棉子壳94,玉米面2.④棉子壳93,玉米面3.⑤棉子壳92,玉米面4.⑥棉子壳91,玉米面5.各配方均加石膏2、白糖1、石灰0.5、尿素0.25、多菌灵0.15.(二)试验方法各配方加水拌匀,含水量为60%左右,按常规装袋,每袋装干料750g,用种量为干料重的10%(菌种为少孢06平菇),每配方10袋.第一次于4月25日在室外遮阳播种,温度从4℃到32℃.第二次是11月1日在室内播种,温度从12℃到32℃.  相似文献   

8.
胶东半岛是花生的重要产区,为充分利用花生的下脚料,笔者进行了花生壳掺棉子壳栽平菇试验.(一)试验材料 先将花生壳置2%的石灰水浸24小时,捞出在清水中洗净.配方:花生壳60kg,棉子壳20kg,麸皮20kg,石膏1kg,生石灰2kg,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含水量60%~70%.菌种为新平1012.(二)栽培方法 先将原料堆积发酵,温度达60℃时翻堆,复堆后当温度再次达60℃时,摊料降温至30℃以下时装袋.袋规格为25×50cm的聚乙烯塑料筒,菌种分四层播入袋的两端和中部,边装料边压实,  相似文献   

9.
母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败,优良的母种是获得高产的根本。笔者多年试验表明,用棉子壳煮汁加富培养基培养的菌种,菌丝萌发快、长势旺、洁白、生命力强。 (一)供试培养基 ①加富培养基:配方A.棉子壳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麸皮50g,蛋白胨2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pH值自然;配方B:将配方A中的麸皮改为玉米粉50g,其他成分相同。②PDA培养基:按常规配方作为对照。 (二)供试菌种 平菇西德33、SP-23,引自清苑职校;冀微2号、3号、凤尾菇,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灵芝,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草菇GV_(3(?)),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QV_(54),引自清苑职校。黑木耳冀杂3号、香菇Cr-02、猴头均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 (三)试验方法 棉子壳处理法设a.b两工艺。a.  相似文献   

10.
朱元弟 《食用菌》1994,16(4):21-21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作为栽培主料的棉子壳,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又减少,需求量日趋紧张。为此,我们从1992年6月开始,进行了棉子屑(棉花加工厂的副产品)栽培食用菌试验,现将棉于屑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试材料 供试菌种为金针菇F25,本所保存菌株。培养基设三个配方:A.棉子屑78%,麸皮20%,糖1%,石膏1%。B.棉于屑93%,麸皮5%,石膏2%。C. 棉子壳8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 (二)试验方法 1992年10月进行了棉子屑栽培金针菇的可行性试验,取得成功后,于1993年10月8日,采用上述A、B配方制栽培袋,C配方为对照组。采用17×35×0.04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250g,培养料含水量为65%,按常规方法拌料、装袋、灭菌.于10月11日进行接种箱接种,接种后每个配方随机取300袋进行发菌观察及出菇记录。到11月15日各配方的金针菇菌袋菌丝基本长满培养基,并在菌袋料面出现“黄水”,进行开袋。开袋后增加培养室的  相似文献   

11.
以棉子壳、木屑、玉米芯等主料的11个配方料,栽培斑玉蕈3011。结果表明,木屑为主料3011菌株菌丝体生长优于以棉子壳、玉米芯为主料,棉子壳为主料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特别是棉子壳添加少量木屑、阔叶、腐殖土(配方5)更利于子实体形成,出菇周期为83 d,产量最高(83.5 g/袋)。因此,最适培养料配方:棉子壳40%,木屑20%,阔叶26%,腐殖土3%,石膏粉1%。  相似文献   

12.
傅玉红  王克 《食用菌》1998,20(1):28-29
近年来,由于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棉子壳货紧价扬,已影响到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我省盛产高粱的优势,我们在筛选出适用于高粱壳栽培金针菇品种的基础上,进行了高粱壳袋栽金针菇高产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 杂交19、金针菇707、杂交40三个金针菇菌株。母种培养基为马铃薯综合培养基(PDA培养基再加入黄豆粉20g,麦芽糖10g,蛋白胨10g,磷酸二氢钾1g);原种以高粱籽粒为培养基;栽培种以棉子壳77%,玉米面20%,蔗糖1%,石灰1%,石膏1%,少许硫酸镁、磷酸二氢钾为培养料。原种和栽培种均在罐头瓶中培养。 1.2 供试配方 阔叶树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粉碎成蚕豆大),玉米面,高梁壳,曝晒2~3天。设6个配方,见表1。每配方分别接3个菌株共18个处理。培养料加水(料水比1∶1.8)拌匀后建堆发酵,待堆顶部下延15cm处料温达55~70℃保持2天后翻堆,外面料翻  相似文献   

13.
夏枯草药渣栽培草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国明 《食用菌》1992,14(6):25-26
中药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的干燥带果花穗.夏枯草为多年生草本,野生于荒地、路旁及坡草丛中,全国多数地区有产.我省夏枯草主要用于中药厂加工煎汁提取浓缩液生产夏桑菊冲剂及其软包装饮料,其药渣均被废弃.为了变废为宝,我们于1991年进行了用夏枯草药渣配合棉子壳栽培草菇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草菇V23.栽培种培养料为棉子壳80%、米糠20%,装15×30cm聚丙烯袋,经灭菌、接种、培养而成.培养料夏枯草药渣取自一家药厂,多为3~7cm带短茎的棒状花穗,淡紫褐色,果穗  相似文献   

14.
平菇常规棉子壳袋栽的生物学效率为100%~200%,若采用袋装棉子壳土埋日光温室栽培生物学效率高达200%~300%。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拓宽黑木耳的栽培材料,充分发挥黑木耳的生产潜力,我们从1987年开始以棉梗为培养料进行了黑木耳栽培试验,并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每100kg棉梗可产鲜耳79~93kg,折干耳7~9kg.一、试验方法(一)培养科配方A.棉梗50%,棉子壳40%,麸皮8%.B.棉梗70%,棉子壳20%,麸皮8%.C.棉  相似文献   

16.
畸形灵芝是影响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这种现象,一般只认为是环境条件控制不当所致,所以就加强通风,增加光照,但收效并不是很大。笔者通过实践,采用新的割口方式,不仅克服了这种不足之处,而且还提高了产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一)供试材料灵芝菌株为自繁G_3,于3月29日制备母种。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硫酸镁1.5g,磷酸二氢钾3g,味精1.5g,VB_14片,水1000ml。于4月8日制作原种,采用麦粒培养基,其配制方法是:将饱满的小麦粒先在1~2%的石灰水中浸一夜,再换成清水浸泡36小时,泡至麦粒内部无白心时,捞出摊晾,拌入2%石膏粉,表皮晾干后装罐头瓶,置1.5kg/cm~2的压力下保持3小时,冷却后按常规法接入母种、培养。4月26日用原种接入栽培袋,栽培袋配方为:棉子壳100kg,麸皮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1989年6~7月,利用闲置的保护地设施,进行了三个周期的草菇栽培试验,获得了较高产量,生物效率达30~40%以上,最高达64.3%,现将其做法简介如下:(一)菌种制作①母种培养基为 PDA,按常规灭菌、接种后置25~35℃下培养,菌丝长满斜面即可用于接原种。②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无霉变棉子壳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草菇品种更新 ,我们于 2 0 0 2年夏季对我地常用的 6个草菇品种进行了大棚地栽试验 ,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 供试品种 V1、V1 1 ,引自常州蔬菜研究所 ;V1 7、V1 8(台湾种 ) ;V2 3、V2 38,引自江阴市蔬菜食用菌指导站。2 试验方法 ①菌种培养 :母种采用常规PDA培养基。原种和栽培种采用棉子壳培养基 ,栽培种用 1 5cm× 30cm聚乙烯袋 ,32℃恒温培养。②出菇试验 :栽培料为棉子壳 30 % ,废棉60 % ,复微石膏 1 % ,石灰粉 9%。 8月 7~ 1 4日堆料 3 ,0 0 0kg。8月 1 5日铺料播种 ,每品种各设 3个重复 ,每重复用干料2 0kg ,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发平菇栽培原料的新资源,我所于1994年进行了用棉铃壳栽平菇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培养料配方 收集采摘棉花后的棉铃壳,晒干后经粉碎机粉碎呈颗状备用。试验设三个配方:①棉铃壳100kg。②棉铃壳、棉子壳各50kg。③棉子壳100kg。各配方均加石灰粉3kg,石膏、磷肥各2kg,草木灰5kg,多菌灵200g,水125~130kg。用25×50cm的塑料袋装料进行生料栽培,各装70袋,于8月15日播种(层播法,3层料2层菌种),菌种为本所的平优1号,播种量15%。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深层培养技术用于制作原种,栽培种已显示出很多优越性。本项研究旨在探讨液体培养下稀土元素对猴头菇的生理效应及栽培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培养基 ①斜面培养基:以PDA为基础培养基,添加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3g,酵母膏5g,用柠檬酸调pH5.5。②液体培养基:上述配方去琼脂。③固体培养基:棉子壳86%,麸皮10%,石膏粉2%,过磷酸钙2%。 (二)试验方法 取猴头菇菌种斜面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上,振荡培养10天,无菌过滤得菌丝体,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稀释摇匀得标准接种液。液体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稀土。用250ml三角瓶,盛稀土培养液80ml,灭菌后均一接种,振荡培养并定期检测菌丝干重。以培养12天的猴头液体菌种制备小麦颗粒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灭菌棉子壳培养基料袋两头。常规培养与管理,跟踪观测各种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