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陆水产》1985,(5):38-38
1984年水产生产获得全面的丰收,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突破600万吨,达到619.4万吨。比1983年增产73.6万吨,增长13%,是历年来增产数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其中海水水产品产量394.4万吨,增加32.7万吨,增长9%;淡水水产品产量225万吨,增加40.9万吨,增长22%。  相似文献   

2.
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水产总公司水产统计年报汇总,并与国家统计局核对一致,1996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按新标准统计)为328812万吨(此数减去929万吨藻类后的3195.22万吨可与FAO接轨),其中海洋捕捞1248.98万吨;海水养殖763.90万吨;内陆捕捞176.29万吨;内陆养殖1098.95万吨。按原标准统计为2813.29万吨,比L年增加296.11万吨,增长11.76%。其中:海洋捕捞1122.25万吨,增加95.们万吨,增长}29%;海水养殖好人65万吨,增加2536万吨,增长6.15%;内陆捕捞159.63万吨,增加22.34万吨,增长16.OO%;…  相似文献   

3.
2000年,我国渔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水产品产量适度增长,水产品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止跌回升。进出口贸易增势强劲。去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278.99万吨,比1999年增加156.5万吨,增长3.8%;其中海水养殖1061.28万吨,增加86.98万吨,增长8.93%;海洋捕捞1477.45万吨,减少20.16万吨,递减1.35%;内陆养殖 1516.93万吨,增加 94.96万吨,增长 6.68%。内陆捕捞223.32万吨,减少5.2万吨,递减2.28%;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增势强劲,据海关…  相似文献   

4.
1984年世界总渔获量跃增到8,300万吨,较1983年的7,647万吨增长7.6%。据《国际渔业新闻》最近的估计,1985年的总产量约为8,500万吨,较1984年增长2.2%。  相似文献   

5.
1987年,江苏省水产品总产量计划有两个指标。确保83万吨,争取85万吨,比1986年增加5.4万吨至7.4万吨,增长7-9.6%。其中,海水养殖产量计划争取3.2万吨,比1986年增加O.65万吨,增长25.4%,淡水养殖产量计划争取48万吨,比1986年增加7.16万吨,增长17.5%,海洋捕捞和淡水捕捞产量计划保持现有水平,争取稳中有计。为了努力实现“两赶三突破”,保证完成今年水产计划和提前完成“七五”水产指标,当前主要认真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据对全国20个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产产量不完全统计,2003年1~9月份水产总产量为2886.49万吨,比2002年同期(2749.15万吨)增加了137.34万吨,增长4.9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为929.9万吨,同比降低0.56%:海水养殖产量为712.12万吨,同比增长10.78%;淡水产品产量为1244.5万吨,同比增长6.25%。  相似文献   

7.
1983年,日本水产品总量已达1190.8万吨,比上年增加52万吨,增长5%。自1980年超过1100万吨以来,连续四年,年年刷新纪录。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一年里,浙江省宁波渔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海洋捕捞实现负增长,养殖比重进一步增加。据统计,去年宁波实现水产品产量85.2万吨,增长4.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57.13万吨,同比减少0.47万吨,下降0.08%,首次实现了农业部提出的零增长目标;海水养殖21.74万吨,同比增加3.51万吨,增长19.25%;淡水产品6.33万吨,同比增加0.56万吨,增长9%。2001年,全市实现渔业产值58.72亿元,比上年增长7.9%。总体上渔业生产值保持了与产量的同步增长,养殖…  相似文献   

9.
外刊信息     
<正> 日本1983年渔获量创1千2百万吨记录日本在1983年的获渔量创造1,198.8万吨记录,较1982年增长52万吨。其中海洋渔业的产量为1,064.6万吨,较1982年增长41.5万吨,海水养殖产量为105.2万吨,内陆水域渔业产量为11.6万吨,淡水养殖产量9.4万吨。近年来,日本渔获量增长最快的是在本国水域的产量。10年前沙丁鱼产量约为50万吨,1980年则超过200万吨,1983年又较1982年增长40.5万吨(即增长31%),创369.5万吨记录。  相似文献   

10.
1989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1.53万吨,比1988年增长11.47%。全省放养水面已达528.8万亩,养殖产量46.7万吨,比上年增长11%。天然捕捞产量4.9万吨,比上年增长17%。渔业总产值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5.8%。  相似文献   

11.
《水产科技情报》1975,(11):21-23,30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1973年鱼类、无脊椎动物和其他海产品的世界产量为6570万吨。与1972年世界渔获量相比,仅增长20万吨,与1971年相比,减少了450万吨。  相似文献   

12.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2,(6):288-288
<正>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初步统计表明,世界渔获量从1980年的7,240万吨增至1981年的7,370万吨,增长2%。发达国家的渔获量增长0.8%,其中增长最多的是日本,从1,107.5万吨增至1,156.5万吨,增长4.3%。欧洲经济共同体从499.7万吨增至510.6万吨,增长2.2%。整个西欧从1,110.6万吨增至1,123.1万  相似文献   

13.
在挪威北部海域,挪威和苏联上月达成的,鳕和黑线鳕份额有较大增长,鳕鱼将从1986年的44万吨增至60万吨,两国在讨论中,挪威获得34.2万吨(过去25万吨)。黑线鳕份额从1980年的10万吨增至26万吨,其中亦包括第三国的2.5万吨。  相似文献   

14.
<正> 概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估计,1988年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继续增长,达到1446万吨,较1987年的1320万吨增长9.4%(表1),产值从1987年的188.29亿美元增至1988年的224.53亿美元。其中鱼类的产量为711.5万吨,占养殖总产量的49.2%,较1987年的679.3万吨增长10.5%;甲壳类产量为61.2%万吨,占总产量的4.2%,较1987年的57.5万吨增长10.6%;软体动物产量为307.3万吨,占总产量的21.2%,较1987年的267.2万吨增长11.5%;藻类为363.2万吨,占总产量的25.1%,较1987年的313.9万吨增长11.5%(见表1)。水产养殖的主  相似文献   

15.
1955年至1970年的15年间,全世界各国捕获的鱼类总产量增长了一倍多,9,3,0007/吨增至7,000万吨(图1)。1970年以来产量变动于6,500万吨到7,350万吨之间。产量低于通常水平主要是秘鲁鳀鱼渔业几乎完全崩溃的结果。过去6年为人类直接消费用的鱼类产量继续增长.研究这种趋势的原因是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16.
>数据库NEWS     
统计数据表明,上半年全国水产品产量2530.43万吨,同比增长5.33%。其中,水产养殖产量1944.36万吨,同比增长6.65%;捕捞产量586.07万吨,同比增长1.15%。另据对46家水产品批发市场统计,1-6月水产品成交量332.6万吨,同比增长6.10%。  相似文献   

17.
《内陆水产》1994,(1):4-4
水产品贸易正步入“大进大出”时代,并由“出大于进”转为“进大于了”,据海关统计,199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量、值为51.5万吨,16.8亿美元,比1990年的37.1万吨,13.7亿美元,分别增长38.8%及22.6%;1992年水产品进口量、值为143.6万吨、10.2亿平均,分别比1990年的26.2万吨、2.1亿平均,增长4.5倍及3.8倍。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水产品进出口增幅在农副产品中居于前列。据统计,1999年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达到26532万吨,贸易总额M.3亿美元,分别比1998年的214.4万吨、386亿美元增加50.92万吨、5.7亿美元,增长23.8%、14.8%。其中出口134.8万吨,创汇对/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4%和10.2%;进口水产品130.5万吨,进口额12.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9%#26.6%。在进口的水产品中,进口鱼粉631万吨、3.6亿美元,实际进口水产品(扣除进口的鱼粉如74万吨、9.3亿美元,进口量比上年减…  相似文献   

19.
《内陆水产》1989,(6):27-27
1988年我国水产生产在前几年持续大幅度增大的基础上又获得全面丰收。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040万吨,比上年又增长85万吨,其中海洋捕捞450万吨,比上年增长3.7%;淡水捕捞61万吨,增长3.9%海水养殖125万吨,比上年增长18.1%;淡水养殖400万吨,增长14.8%;水产品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世界上先进的渔业国家,年产量在1千万吨以上。日本能在渔业生产上保持领先地位,首先是由于大力发展公海和远洋渔业,同时也在日本列岛附近的西北太平洋区加强捕捞。日本远洋渔业的产量,1973年比1965年增长了225.5万吨;近海渔业产量,1975年比1965年增长了167.1万吨,沿岸渔业产量稳定在190-20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