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鲍鱼、海参的海上养殖开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海上养殖鲍鱼、海参难度较大,成本高、风险大等原因,进展较慢。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鲍鱼、海参为主的海水养殖业蓬勃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海水养殖朝着生态、高效渔业的方向迈进。鲍鱼与海参混养,是一种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其充分利用海参的摄食习性,清除并利用鲍鱼养殖产生的生物沉积物,减少养殖区底部出现的物质和能量的  相似文献   

2.
悬浮式网箱养殖大规格皱纹盘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鲍鱼养殖的发展,养殖的方式越来越多,主要养殖方式有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吊笼养殖、自然海区的人工放流和自然海区的网箱养殖以及岩洞养殖。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由于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的,鲍鱼生长快、成活率高、产量高,但规格小、质量差;  相似文献   

3.
常忠岳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9):26-27,29
鲍鱼是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如何提高鲍鱼存活率也是单位最关心的问题。作者就降低海上筏式养殖死亡率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鲍鱼是名贵的"八大海珍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营养、药用、保健价值,被誉为海洋"软黄金",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眯.我国鲍鱼养殖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现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及沿海水质的日趋恶化,各种病害也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并愈演愈烈,给养殖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鲍鱼养殖业的发展.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近年来鲍鱼病害研究成果,对鲍鱼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及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广东南澳县把鲍鱼作为全县五大名贵海水养殖品牌之一做强做大。在充分发动渔农民、集体单位开发海湾发展鲍鱼养殖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鲍鱼工厂化育苗养殖基地的建设步伐。一方面在征地、用海、供水、供电等方面为投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力促尽快投产,发挥效益;另一方面,做好滩头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日本冲绳县的海洋与栽培公司利用久米岛的深海水开始养殖鲍鱼。据说利用海洋深层水的鲍鱼养殖在日本为首次尝试。公司下属的鲍鱼养殖场坐落于冲绳久米岛町利用海洋深层水相关企业用地。公司负责人认为,在日本养殖鲍鱼当属冲绳为最佳的地方,将来同样可以实现日本对虾的完全养殖。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长岛县海珍品试验场进行海参、鲍鱼、扇贝人工孵化、育苗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培养出大量的海参,扇贝和鲍鱼,向周围海区投放了47万头稚参、23亿5千多万个海参耳状幼体。在我国海水养殖科学实验领域作出了贡献,为尽快发展我国的海珍品养殖事业开创了新途径。这个试验场先后四次出席全国召开的水产科研会议,并被全国科学大会誉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8.
陈维国 《海洋渔业》1987,9(4):186-186
<正> 日本宫城县气仙沼海水养殖公司已着手进行鲍鱼工业化陆上养殖。这种养殖方法的特点是鲍鱼从卵开始到上市一直用陆上设施进行培育。因鲍鱼价格昂贵,频繁的采捕造成产量的不断下降。1980年,全县的鲍鱼产量由1979年的408吨剧减到200吨,产量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9.
鲍鱼是世界重要的增养殖经济贝类,世界现存有86种,具有养殖价值的约20种,主要分布于美国太平洋沿海、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日本和中国等.鲍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其贝壳"石决明",是名贵的中药材.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鲍鱼的需求量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因此,鲍鱼养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现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鲍鱼养殖业的深入发展,鲍鱼养殖中存在的养殖方式落后、病害发生率高、管理粗放,病害防治技术落后等问题凸显出来.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寻找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即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海水养殖手册》,是一本集海水养殖技术之大成的书籍。内容丰富、翔实,包罗了海洋环境概述、近海养殖海区的理化因子的测定方法、海带养殖、裙带茱养殖、紫菜养殖、石花菜养殖、江篱养殖、麒麟莱养殖,贝类人工育苗、增养殖的基本方法,还有贻贝、缢蛏、牡蛎、珍珠、泥蚶、文蛤、扇贝、鲍鱼、兰斑背肛海兔养殖以及其他贝类增殖,另外还登有港温养鱼、网箱养鱼、  相似文献   

11.
鲍鱼是一种大型海洋藻食性贝类,属于腹足纲,它的足部肌肉发达,细嫩可口,营养丰富。我国自古以来,就把鲍列为海产“八珍”之冠。近年来,随着鲍鱼天然产量的减少,鲍鱼的人工养殖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在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是皱纹盘鲍和杂色鲍,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等。  相似文献   

12.
《渔业科技产业》2007,(2):44-44
近日,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水技站技术人员到鲍鱼池做噬菌蛭弧菌的给药、口服比较测试。该市开全国先河,首次在鲍鱼养殖上引进噬菌蛭弧菌,捕食海水里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海水养殖及其病害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海水养殖始于20世纪50、60年代,近50年来,走过了藻类养殖、双壳贝类养殖、甲壳类养殖、鱼类养殖的发展过程,目前,海水养殖已成为我国渔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以鱿类养殖为发展重点的海水养殖业,然而,随着海水养殖业的逐步发展,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海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能否有效地控制病害是关系到海水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就此提出了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4.
海水鱼类养殖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我国海水养殖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即由藻贝虾养殖过渡到鱼类的养殖,而其代表性的养殖方式-浅海网箱养殖又标志着我国海水养殖业向养殖技术的先进性、养殖设施的完整性和养殖方式的集约性方向发展。因此,发展海水网箱将是我国扩大养殖区域,增加养殖面积的主要作业方式,也是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新的潮流和新的增长点。本文就象山县如何开拓利用象山港浅海资源、发展海水网箱养殖,谈几点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扇贝为经济价值很高的海产软体动物,向与海参、鲍鱼齐名,列为海味珍品。我国过去所养殖的栉孔扇贝,生长缓慢,养殖周期较长,即使在深圳附近海区也需15~16个月的时间,因而成本高,效益低。为加速我国南方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为经济特区增添新的出口品种,我们于1986年3月底自山东省青岛市移植原产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养在宝安县大鹏区东山珍珠养殖场前海区内,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随着对虾、扇贝等重要养殖种类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国海水养殖有了较快发展,1997年产量已占海洋水产总量的34.6%,但缺乏高产、优质、抗逆性能强的优良品种,种质退化现象严重,部分种类个体变小,抗病力差,病害发生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国家确定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海水养殖扇贝、鲍鱼、对虾等多倍体的育种、育苗技术,大规模海水养殖多倍体的推广应用,建立海水养殖基地。海水养殖将优先发展多倍体育苗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事业发展形势大好,各种海水养殖品种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肉味鲜美,誉为海味之冠的鲍鱼,也已在我国沿海各地先后地开展了养殖试验,同时成立专业性的鲍鱼养殖场。鲍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海产腹足类,俗称常节、牛眉、耳明、“七穿仔”、九孔螺。种类很多,据记载我国有七种,常见的有:①皱纹盘鲍,北方产、分布于我国山东省以北沿海各地。如青岛、烟台、大连等地。②杂色鲍,南方产,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如广  相似文献   

18.
降低海上筏式养鲍死亡率之良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的养殖经过多年的试验,海上筏养方式已备受养殖的喜爱,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使养鲍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为了促进筏养鲍鱼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建议养殖单位应当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使筏养的鲍鱼的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现笔结合生产实践,略论降低筏养鲍鱼死亡率的良策。以供广大养鲍参考。  相似文献   

19.
鲍鱼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贝类,以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著称,又因其自然资源量低,故而更成为珍稀食品。在我国,鲍鱼的养殖在上世纪90年代飞速发展,是继海带、紫菜、贻贝、扇贝、对虾之后的又一重要的新兴海水养殖品种。随着鲍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病害也相继发生,并且有逐年加重之势。目前,病害问题已对我国养鲍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将鲍鱼人工养殖中常见的几种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以及防治措施作一总结介绍,供养殖者借鉴。一、肌肉萎缩症【病因及流行情况】该病由病毒感染而致,因直接从贝足组织肌肉萎缩坏死,而命名为…  相似文献   

20.
于卫东 《水产科技》1997,(5):16-16,23
水质的处理是海水养殖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养殖之成败。目前我市大力发展鲍鱼养殖业,如何解决好海水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海水的处理一般包括物理的、生物的和物理一化学的等几种。本文将对物理方法中的过滤方法做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