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日本鹿儿岛川内市的养鳗场,利用鳗鱼吃剩的饵料养殖非洲鲫鱼。  相似文献   

2.
《淡水渔业》1975,(11):6-10
饵料是养鱼的物质基础。随着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饵料来源供应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青、草鱼的饵料,已经影响到生产的发展。1973年根据中央农林部指示的精神,为了扩大饵料来源,寻找代饵料,我们利用了农翻作物的秸秆(如稻草、芝麻秆等)经微生物分解发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非洲鲫鱼胚胎的低温处理和获得抗寒能力有所提高的仔代试验情况.认为这可能是选育非洲鲫鱼良种的一个途径,但关于遗传机理的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玉林镇东明大队,东兴生产队大门塘,面积10亩,1977年在养殖鲢、鳙、鲩、鲮、鲤的基础上开始混养非洲鲫鱼,当年亩产达1178斤,比1976年亩产706斤增产66%.1978:年亩产1683斤(其中非洲鲫鱼亩产761斤,占产量45%),比1977年增产42%.1979年亩产1763斤,为1976年产量的2.49倍.养殖非洲鲫鱼有以下的好处: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技》1976,(3):12-15
非洲鲫鱼在南昌地区一年究竟可以繁殖几代?通过今年的试验观察,我们初步摸索了非洲鲫鱼产卵次数和产卵周期,以及与之有关的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深入细致,存在问题还很多,了解仍不全面,有些可能是错误的,仅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真鲷养殖中,饵料是一个关键。六十年代后期,日本开始对真鲷不同营养需要量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真鲷的平衡饵料中包括百分比含量高的蛋白质,它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根据干重分析,饵料中蛋白质要求最低含量为50%。通过营养学研究,真鲷养殖需要确切的营养成份,  相似文献   

7.
饵料是养鱼的物质基础。随着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饵料来源供应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青、草鱼的饵料,已经影响到生产的发展。1973年根据中央农林部指示的精神,为了扩大饵料来源,寻找代饵料,我们利用了农副作物的秸秆(如稻草、芝麻秆等)经微生物分解发酵,搭配适当的精饵料,制成了十多种颗粒饵料,进行了以草鱼为主的大池生产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74年与江陵县四新养殖场协作,在不施肥,不投其他  相似文献   

8.
非洲鲫鱼为热带鱼类,移殖我市已有十三年之久,经过多年反复试养,已证实非洲鲫鱼是一种良好的养殖品种,已成为高产鱼池中的主要混养鱼类。渔业产量逐年上升,同时占有相当比重,如1972年全市淡水鱼收购10979担,其中非洲鲫鱼4674担,占43%。近几年来已大面积混养,今年放养非洲鲫鱼亲鱼(3寸)18万尾,面积达1300多亩。  相似文献   

9.
《淡水渔业》1974,(1):5-6
非洲鲫鱼为热带鱼类,移殖我市已有十三年之久,经过多年反复试养,己证实非洲鲫鱼是一种良好的养殖品种,已成为高产鱼池中的主要混养鱼类。渔业产量逐年上升。同时占有相当比重,如1972年全市淡水鱼收购10979担,其中非洲鲫鱼4674担,占43%。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水产科技》1978,(1):44-47
非洲鲫鱼是优良养殖鱼类,几年来,我市已逐步推广饲养,并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向阳公社津头大队18亩高产塘,1976年平均亩产2000斤,其中非洲鲫鱼占700斤;葛麻大队1976年13亩配养非洲鲫鱼的试验塘,平均亩产1929斤。实践证明,大力饲养非洲鲫鱼,是夺取我市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广西水产科技》1977,(1):18-23
在桂南地区,把非洲鲫鱼置于1%或稍高于1%的盐水中,不用人工加温保暖,可以越冬.我们在1974年和1975年冬季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2.
《水产科技情报》1976,(11):32-33
我县非洲鲫鱼从1972年开始引进,现已逐步发展起来。1975年冬,全县越冬的亲鱼有4.1万多尾,到1976年春下塘时的成活率为79.1%,共出苗1400多万尾,以雌亲鱼计,平均每尾得苗738尾。预计1976年全县非洲鲫鱼总产量可达9000担左右,这为活跃城乡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解承林 《海洋渔业》1984,6(3):120-123
饵料是对虾生长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对虾的精养高产,必须解决养虾饵料。目前主要采取“培养基础饵料”、“广开饵料来源”、“推广配合饵料”三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西水产科技》1977,(1):32-32
我区在1958年从越南引进非洲鲫鱼,经过长期的饲养观察,证明非洲卿龟是一种淡水养殖的优良高产品种,但非渊鲫鱼抗寒力差,水温降到13℃时,就会被冻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74年和1975年,我室采用1—1.5%盐水,放入7平方米,水深10—60厘米,无底泥,无挡风屏障的水泥池中,让非洲鲫鱼在盐水环境中自然越冬,取得了良好为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兢鱼的早繁育苗过程中(6~7月份),用商品微囊饵料和自制饵料,部分或全部替代轮虫、卤虫和桡足类等活饵料,观察其仔稚幼鱼生长速度、成活率和摄食率。结果表明,1、仔鱼阶段全部生物饵料组的兢鱼仔鱼成活率最高(40.0%),50%配合饵料组次之(31.0%),100%配合饵料组最低(12.5%),生长速度和摄食率没明显差异;2、稚幼鱼阶段的三组饱食率和摄食率没差异,生长速度以50%配合饵料组略快于全部生物饵料组和100%配合饵料组,存活率也以50%配合饵料组最高,生物饵料组其次,100%配合饵料组最低。研究认为,商品配合饵料可作为兢鱼在春夏季育苗中因生物饵料缺乏时良好的替代品,并对兢鱼仔稚幼鱼生长发育有良好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16.
《淡水渔业》1976,(12):16-17
我县从1972年开始引进非洲鲫鱼试养。几年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克服了种种困难,逐步发展起来。去冬,全县越冬的亲鱼有41,000多尾,到今春下塘时的成活率为79.1%,共出苗1,400多万尾,以雌亲鱼计算,平均每尾得苗738尾。预计今年全县非洲鲫鱼总产量可达9,000担左右,这为活跃城乡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生活,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淡水渔业》1977,(12):17-18
1973年12月,我们利用蒲圻县茶庵公社一口温泉试养非洲鲫鱼获得成功,为解决我省非洲鲫鱼的保种繁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上海市青浦县解放公社养殖场自1975年10月10日试养越冬的非洲鲫鱼,在干部、技术员、老贫渔的精心管理下,胜利地渡过了六个月越冬饲养任务,经过检验测定,成活率达到90%以上,鱼的生长,质量都很好,放进产卵鱼池后,经过认真的管理,繁殖了33万鱼苗。这对加快我场淡水渔业发展步伐,提高养鱼单产提供了新的途径。现将我场进行非洲鲫鱼越冬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盐度分别为0%,5‰,10‰和15%的水中,七种蛋白质含量为10-48%的人工饵料对平均体重为24mg的尼罗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和饵料转换的影响。在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为28~30%时,尼罗罗非鱼幼鱼始终生长较好。饵料蛋白质含量达30%,在10‰盐度中的幼鱼生长最好,蛋白质含量更高时,幼鱼在淡水中生长最好。饵料蛋白质含量达30%时,饵料转换率增加,超过30%则减少。饵料转换率在10‰盐度中比其他盐度的水高得多。  相似文献   

20.
《内陆水产》1994,(4):26-26
一种能替代鳜鱼活饵的新饲料Wa1,Wa2系列问世。该饲料使人工饲养鳜鱼总成本下降10.9%,亩提高产量15.0%,该成果不仅解决了人工养殖鳜鱼饵料来源的难题,同时对我国规模集约化养殖鳜鱼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