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鹅活体拔毛     
<正> 我县今年9月从河北安新县引进鹅活体拔毛技术,分别在巴吉垒乡上河村养鹅专业户和农安县种鹅繁育场试验,每个试验点分3个试验组。即:常年拔毛组,蛋鹅休产期拔毛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公母比例为2比8,计60只。 第1试验点农安仔鹅拔毛加料。9月10日第1次拔毛,常年拔毛组10只,平均活重3.4公斤,平均每只鹅拔毛重96.7克;蛋鹅休产期拔毛组10只,平均活重3.04公斤,每只拔毛重90.5克。两组20只共拔毛重1872克,平均每只拔毛重94克。40天后10月20日进行第2次拔毛,常年拔毛组10只鹅,平均活重3.5公斤,每只拔毛重108克;蛋鹅休产期拔毛组10  相似文献   

2.
农安县今年九月分别在巴吉垒乡上河村的养鹅专业户和农安县种鹅繁育场各设一个试验点,对鹅的活体拔毛技术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于下。两个试验点各设3个试验组,即常年拔毛组、蛋鹅休产期拔毛组和对照组,每组用鹅10只,计60只。第一试验点,试验鹅为籽鹅,采取拔毛加料的方法。1986年9月10日第一次拔毛,常年拔毛组平均活重3.4公斤,每只鹅平均拔毛96.7克;蛋鹅休产期拔毛组平  相似文献   

3.
选用同一批101日龄山麻鸭600羽按饲养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0羽(公鸭8羽、母鸭92羽)。对照组为鸭场内原有的传统池塘水面圈养,试验组采用旱地平养结合间歇喷淋,其他条件在整个试验期间相同,以测定产蛋性能。结果表明:测试期间(160d),试验组、对照组的死淘率分别为0.95%、1.89%;试验组每羽母鸭平均产蛋139.50枚、每枚蛋重69.22g、总蛋重9.68kg,对照组平均产蛋138.76枚、每枚蛋重69.07g、总蛋重9.58kg,试验组产蛋数、总蛋重和蛋粒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0.53%、0.22%和1.04%,但差异不显著。试验期间试验组消耗饲料为28.54kg,料蛋比为2.947:1,对照组消耗饲料为32.35kg,料蛋比为3.376:1,试验组饲料消耗量及料蛋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期间试验组种蛋合格率为93.72%,对照组为91.66%,但差异不显著。与传统饲养模式相比,旱养对山麻鸭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但其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传统模式,节约生产成本;而且不影响种蛋受精率,是一种安全可持续的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日粮能量水平对皖西白鹅种鹅产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00只年龄相同、健康、体重相近的皖西白鹅种鹅平均地分成试验组(Ⅰ、Ⅱ、Ⅲ、Ⅳ)与对照组(Ⅴ),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分别补饲不同能量水平的精料,分别测定试验期种鹅的产蛋量和蛋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产蛋量都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且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及各试验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平均蛋重都较对照组间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光源对固始鹅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第二个生物学产蛋年的固始鹅2 565只,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1 285只,采用荧光灯作为光源;对照组1 280只,采用白炽灯作为光源。结果表明:不同光源比较,鹅的采食量、成活率、蛋重、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产蛋率差异较大,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荧光灯有利于提高固始鹅种蛋的品质,提高种鹅生产性能和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在保证原日粮中粗蛋白和代谢能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通过采用4%的复合添加剂预混料和20%的玉米替代原有日粮中的部分稻谷,平衡马冈鹅的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需要,考察对马冈鹅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发病率比对照组低3.25个百分点,且差异显著(P0.05),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产蛋率和平均蛋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种蛋的受精率和受精蛋出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剔除种鹅的前期饲养成本,试验组每羽种鹅比对照组多盈利17.14元,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将180只180日龄豁眼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15只公鹅和75只母鹅。两组鹅均喂给代谢能10.89MJ/kg和蛋白质16%的基础日粮0.15kg/只,同时,喂给试验鹅青贮60d的美国籽粒克Ikg/只,对照组鹅则喂给小白菜和胡萝卜Ikg/只,观察70d。结果表明,青贮后的籽粒?..  相似文献   

8.
益生素对蛋鸡产蛋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70只海兰蛋鸡,随机分为2组,设3个重复,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的益生素,对照组不添加益生素,试验期56 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产蛋率分别为90.89%和87.33%;试验组较对照组高3.56%;试验期内平均每天耗料量:试验组为5.39±0.32(kg/处理组),对照组5.39±0.35(kg/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蛋数:试验组为40.89±3.62枚/只,对照组为39.3±7.13枚/只,差异极显著(P<0.01);蛋重:试验组为52.68±0.11 g/只.天,对照组为50.73±0.18 g/只.天,差异极显著(P>0.01);破软蛋率(%):试验组为29.2±0.29,对照组为47.02±0.38,试验组仅为对照组的62.34%,差异极显著(P<0.01);料蛋比:试验组每只鸡蛋料比为2.27∶1,对照组每只鸡蛋料比为2.36∶1,对照组比试验组多耗料4%。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鸡多获利润0.48元,增收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高邮县菱塘乡备战村养鹅专业户杨德顺,祖辈三代都养鹅,自己从小就放鹅,已有30余年的经历,养种鹅经验丰富,1986年饲养种鹅610只,平均每只鹅年产蛋达41.4枚,盈利14.3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他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0.
选用饲养条件相近的2年龄健康马岗母鹅12栏共2 440只,按栏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中,每个处理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70%稻谷+30%蛋鸭全价料,试验组(即Ⅰ、Ⅱ和Ⅲ组)分别用20%、23%和26%的种鹅平衡饲料取代相应的能量饲料,并用米糠和玉米调节日粮代谢能。结果显示,用20%~26%的种鹅平衡饲料和74%~80%的能量饲料饲喂马岗鹅种鹅,除平均蛋重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各试验组均显著提高种鹅的只均产蛋数、蛋重、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出苗率。表明用23%的种鹅平衡饲料和77%能量饲料饲喂马岗鹅种鹅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选用健康、体重均匀一致40周龄京红商品代蛋鸡480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00只,每组分6个重复,每重复400只鸡,分别饲喂自配5%蛋鸡复合预混料添加剂和市售5%蛋鸡复合预混料添加剂。试验期63d。结果表明:试验组鸡只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存活率等生产性能都高于对照组(0.05),试验组鸡蛋次蛋率下降(0.05)、破损率显著下降(0.05);试验组比对照组减支增效多赢利584.64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青粗饲料类型对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将900只健康母鹅和180只公鹅随机分为6组,每组150只母鹅和30只公鹅。每只鹅提供精饲料200 g/d。1、2组为处理一,每只提供青贮饲料1 000 g/d;3、4组为处理二,每只提供青贮饲料450 g/d、青绿饲料600 g/d;5、6组为处理三,每只提供青贮饲料700 g/d、青绿饲料350 g/d,试验为期46 d。结果:处理二的产蛋数显著高于处理一(P<0.05),处理二和处理三的受精蛋孵化率均高于处理一(P<0.05),平均蛋重和种蛋受精率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菜籽粕对7~9周龄浙东白鹅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60只7周龄浙东白鹅,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 Y0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 Y1、Y2、Y3组)分别饲喂以4%、7%、10%的菜籽粕代替基础饲粮中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试验组鹅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 Y1、Y2、Y3组鹅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各组鹅料重比差异不显著( P>0.05)。2) Y2组总能、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磷利用率均达到最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粗脂肪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钙利用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Y2组甘氨酸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Y1组色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利用率显著( P<0.05)或极显著( P<0.01)低于对照组,Y3组甘氨酸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各组血清总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三碘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素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Y3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Y1、Y2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用7%~10%的菜籽粕代替部分豆粕能够提高7~9周龄浙东白鹅大部分养分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小鹅瘟鸭胚化GD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小鹅瘟“广东白沙(GB)强毒株”适应鸭胚,于1980年12月育成一株毒力弱而稳定、免疫原性良好的小鹅瘟鸭胚化GD弱毒株。制成湿苗,在母鹅产蛋前1个月,肌肉注射4559只。母鹅注射疫苗后,从第一批出壳的雏鹅至270天内所产的蛋孵出的推鹅,用南海、罗村等强毒株原液0.5ml/只攻击,结果六组免疫试验组全部保护;六组对照组的死亡率为53.3-100%。母鹅在注射疫苗后270~312天内所产蛋孵出的雏鹅的免疫保护率为81.8~88.8%。用100个疫苗免疫剂量肌肉注射30只母鹅,均无不良反应。于1981~1983年6月间,在广东省14个疫区内试用,共接种母鹅346107只,抽查3个县126个养鹅户所养的4374只免疫雏鹅,至上市时的成活率为93.8%。同时抽查1781只非免疫雏鹅,其成活率仅为44.4%~75%(平均50%)。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6,(3):539-543
试验鹅为北方白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圈舍饲养鹅,试验组为玉米地饲养鹅。每组鹅分别于2、4、8、12周龄时各选取5只,共40只鹅,采取血样进行免疫蛋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玉米地养鹅模式下的鹅血清中IgA、IgG、IgM、C3、C4的含量均高于圈舍养鹅模式的鹅血清中各指标含量:玉米地鹅与圈舍鹅血清中IgA、IgG、IgM水平分别在不同日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玉米地鹅血清中C3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圈舍鹅(P0.01),两组鹅血清中C4水平在12周龄时有显著差异(P0.05);玉米地养鹅模式下的鹅血清中葡萄糖、甘油三酯、白蛋白、总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圈舍养鹅模式的鹅:两组鹅血清中的葡萄糖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果表明,玉米地养鹅模式可以增加鹅血清中免疫蛋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含量,能够提高鹅的免疫力,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新型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杂交鹅(伊犁鹅为父本,豁眼鹅为母本)生产性能和孵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处于产蛋期的杂交鹅(4岁龄)64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公母比例为1∶7)。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0.3g/kg复合酶制剂。预试期为7d,正试期为42d。试验结果表明:(1)在产蛋性能方面,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0.50%(P0.05),产蛋率显著提高8.12%(P0.05);(2)在孵化性能方面,试验组出雏率比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杂交鹅饲粮中添加0.3g/kg的复合酶制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杂交鹅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1)保温增光。保持环境温度是维持母鹅春季多产蛋的关键。鹅舍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其每昼夜光照在13~15 h为宜。春季应增加和保持鹅群光照时间和强度,提高鹅的新陈代谢能力,才能保证蛋鹅产蛋高峰期延长,提高产蛋率。2)合理饲喂。每只鹅日喂混合精料200~250 g,分3次喂给,其中一次安排在21:00。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将3 00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搅拌加入0.1%的微生态制剂,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平均耗料量、产蛋率、平均蛋重、不合格蛋率、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等检测指标的差异性,以期掌握微生态制剂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产蛋率、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不合格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平均日耗料量、平均蛋重、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在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的日耗料量、蛋重、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提高蛋鸡的产蛋率,显著降低不合格蛋率,显著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19.
蛋鸭生物安全模式的饲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65日龄的绍兴麻鸭2200羽,按饲养方式设2个处理组,每组1100羽,即传统舍内平养结合水面放养组(对照组)和舍内平养结合鱼塘网上间歇喷淋组(试验组),以测定蛋鸭生产性能.结果表明:试验期间(125d),试验组每羽母鸭平均产蛋112.7枚、总蛋重7.73kg,对照组为104.1枚和7.07kg,产蛋数和总蛋重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8.3%和9.3%.试验期间试验组死淘率为1.0%,对照组为3.5%;试验组料蛋比为2.79∶1,对照组为3.17∶1,试验组饲料报酬比对照组提高13.6%.  相似文献   

20.
舍饲条件下,分别使用人工种植的优质牧草和天然杂草进行肉鹅的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种草养鹅在肉鹅的生长发育、胴体品质和经济效益上,明显高于天然杂草养鹅。使用SPSS for windows 11.0统计软件对一些重要生产性能指标:日增重、料肉比、腿肌率、胸肌率和翅膀率进行方差分析,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差异不显著(P〉0.05)。单位面积土地种植优质牧草饲养肉鹅经济效益是种植玉米高产农作物经济收入的2.92倍;试验组每只肉鹅比对照组多收入3~5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