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五”期间,四川省重庆市垫江县林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共完成公益林建设27.5万亩;落实年森林资源管护30万亩;建成各类林木绿化苗圃46个,累计育苗面积达5800亩,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城镇绿化提供各类优质合格苗木达5600万株;查处林业行政案件960件,处罚1137人;总消耗活立木蓄积3万立方米,占“十五”总限额采伐调控指标的62.3%;森林覆盖率达到20.1%,比“九五”末增加了近5个百分点。森林生态旅游、木竹加工经营、苗木花卉等优势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林业产业总产值由“九五”末的6520万元增加到2005年底的1.22亿元,增幅达145.6%。“十…  相似文献   

2.
潘国兴 《林业科学》1993,29(6):563-568
我们自1989年起,在完成安徽省12个重点国营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试点研究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森林经营方案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以及如何保证森林经营方案的有效实施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加强“编案”的基础工作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要建立在较准确的全面的第一性资料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加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森林经营数表等基础性工作。当前的二类调查一般都侧重于小班蓄积量调查,森林经营方案基本上是森林采伐与收获调整方案。为了扭转这一倾向,我们在二类调查中,以林分诊断为导向,加强了立地调查和小班营林史调查,对每个小班提出今后的经营意见,如今后培育的树种、作业法、轮伐期;确定经理期内进行主伐、间伐的预定地块,采伐方式、采伐强度;确定经理期内预定更新的地块,更新方式和造林地的改植和补植的必要程度;确定幼林抚育、间伐的方法、时期、次数等。以上调查成果是编案中确定经营方针和目标,组织经营单位,编制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县为单位,以满足县级森林分类经营和编制县级森林采伐限额等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评价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指导和规范林业基层单位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松 《中国林业》2012,(11):45-45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总土地面积14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29.6万亩,保留林业用地10.4万亩。根据河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进行的二类森林经营调查数据,林场应有宜林地面积15.7万亩。但各林场实地调查表明,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可谓林业工作中的一个重大项目工程。该项工作自幼年代开展以来,为实现我国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和永续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周期一般为10年的规定以及编制“十五”森林采伐限额的要求,今明两年又将是林业各经营单位再次开展二类调查的“旺季”。在当前林业推行资产化管理、实行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的新形势下,二类调查同时还肩负了提供基础数据的使命。因此,探讨当前二类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对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调查技术规程和规范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湖州市非公有制林业采伐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州市“十五”、“十一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和采伐政策对湖州市非公有制林业产业的影响分析,提出根据森林分类经营的相关理论,在合理划分森林区划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措施,优化现行采伐政策,从而促进湖州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业产业》2014,(4):90-9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永安林业是全国首家以森林资源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上市公司,1994年1月成立,1996年12月上市,股票代码:000663。现有森林资源176.4万亩,包括生态公益林20万亩、商品用材林147.4万亩、经济林等其他林地9万亩。主要产品有:木材、纤维板、强化木地板、甲醛、胶粘剂等,是集“森林培育、木材采伐、人造板”为一体的全国林业行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8.
“树挪死,人挪活”。3174万亩林业用地、2124万亩森林、7800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如何经营这丰富的绿色资源使其释放更大的经济效益?桂林市在不“挪”林的情况下,“转”出了林地经营的新生机,转出了多最效益。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森林经营局是省直九大林区之一,经营总面积43.2万亩,有林地面积29.7万亩,活立木蓄积154万立方米、全局现有职工(包括离退体职工)617人,是一个经营面积小.林地资源少.经济基础薄弱的林区。“七五”期间.全局经济收入一直徘徊在600万元以下。“八五”期间.林局党委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以短养长”的指导方针,以“增资源、增效益、增活力”为主攻方向,以“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为奋斗目标,狠抓林业生产建设,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到“八五”期末,全局经济总收入达到1468万元,多种经营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达到了1071万元,是“八五”初期的5.3倍。而且,3个贫困林场全部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一、全面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奈曼旗国有林场(圃)改革见成效徐文德奈曼旗现有国有林场(圃)三个,总经营面积120万亩,林业职工2218人。由于中幼林增加.采伐资源少,职工逐年增多,造成资金紧缺,正常开支困难。针对这些情况,他们围绕发展林业、提高效益这个中心,加大改革力度,转换经营...  相似文献   

11.
按《国务院批转国家林业局关于各地区“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审核意见的通知》(国发[2005]41号)、《国家林业局关于认真做好“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的通知》(林资发[2006]6号)中“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和重点国有林区森工(林业)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在国务院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内预留一定比例的限额指标。并报国家林业局审定,以解决因自然灾害、征占林地等临时增加采伐限额的需要;其他采伐限额指标必须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编限单位,不得层层截留”的规定,同时为有效调控我省各编限单位合理使用森林采伐限额和科学经营森林。以及解决因自然灾害、征占林地等I临时增加森林采伐限额的需要.我省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省级可预留年森林采伐限额35.6万立方米.占全省年森林采伐限额237.5万立方米的15%。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时间过长、资源数据变动大等因素对编制邱北县1996年2000年森林采伐限额,确定合理年伐量的影响,以“连清”调查的蓄积与二类调查蓄积的比值为修正系数,以1981年进行的二类调查结构为依据,对其森林面积、蓄积和生长量等资源数据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结果进行实地验证,结果表明:邱北县修正后的资源数据与“连清”调查数据验证比值达0.808。  相似文献   

13.
林业部中南林业设计院调查组对我县1988~1990年森林资源消耗量作了调查,三年的消耗量分别为32.3万m~3、20.8万m~3、15.4万m~3;1989年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对我县进行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活立木蓄积综合平均年总生长量12.6万m~3;1991年2月桂林行署林业局、林业设计队调查组对我县1991年度森林限额采伐执行情况作了全面调查,活立木消耗量为10.6万m~3,低于年生长量,消灭了森林“赤”字。我们的做法是: (一)狠抓造林绿化,提高森林年生长量。从1985年以来,每年造林5万亩,其中高标准高质量的杉木速生丰产林2万亩以上。封山育林年均2万亩;对70年代建立起来的乡、村林场所造的9万亩杉木林进行了一次间伐抚育,促进中幼林的生长;每年垦抚幼林5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南谯区花山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南谯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林业产业化的决定》精神鼓舞下,因势利导,积极推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除现有生长较好的有林地和公益林保留在集体外,其他疏林地和石质山场全部拍卖给个人经营,目前已拍卖石质山场2.5万亩。南谯区花山乡山多田少,人均林地5.4亩,是个典型的林区乡。全乡林业用地面积5.8万亩,其中石质山场3.2万亩,由于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形成了大面积疏林地,多年闲置无效益。买断山场经营权后,群众采用大型挖掘机进行全垦整地,并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栽植了耐干旱、耐瘠薄、生长快、见效快的麻栎树,林下套种花生,实行以耕代抚。目前,全乡已改造石质山场1.5万亩。唐郢村卫郢组山场面积420亩,均为石质山场。从2003年开始,采取公开拍卖方式将山场承包给本组20户农民经营,承包期为30年,已改造300亩。组长张国兵等两户联合买山65亩,总投入3.6万元挖山、栽植、套种,两年来,已纯收入5.8万元。现林木长势喜人,五年后即可采伐,预计林木采伐收入3.9万元。目前,全乡石质山场改造已蔚然成风,一个新的麻栎人工林基地正在形成,石质山正在变成“...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资兴市东坪乡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林业,在省、地市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对林业生产经营与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采取“封、造、改”三结合的措施,加快了全面绿化的步伐,使该乡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据1994年二类资源清查结果表明:该乡拥有森林面积20.4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IO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28%,人平占有森林面积58.4亩,人平占有活立木蓄积量268立方米,均比封山前的1985年翻了一番。八十年代初期,该乡就出台了一条“唱好山歌走好水路,依托科技搞好开发,农…  相似文献   

16.
县当阳林场总经营面积16.07万亩,其中14.31万亩位于龙滩电站库区上游的红水河流域内。经几年努力,该场共完成人工造林7.37万亩,其中用材林4.68万亩,经济林2.54万亩,竹类0.15厅亩,天然林8.58万亩。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划定的国家生态公益林5.9万亩。随着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林业发展以生态保护逐步取代传统的林木采伐的经营模式。根据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广西林业》2006,(1):16-17
梧州市是国家林业局外向型林业改革试验区,“十一五”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的森林资源更新结果显示:梧州有林地面积919632,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 3600.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居全区首位,近日本刊记者就该市“十五”期间成绩,及“十一五”规划等问题采访了梧州市林业局彭庆伟局长。记者:“十五”期间,梧州市林业工作有哪些突出的特点,林业给农民带来的增收情况如何? 彭局长:“十五”期间,我市的林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围绕增  相似文献   

18.
(一) 新邵是个山区县,境内群峰雄峙,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36座,森林资源较丰厚。据1956年调查,全县有林业用地189.56万亩(其中荒山4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47.66万立方米,立竹2424万根。1957年后,大炼钢铁、大办公共食堂、“文化大革命”的22年中,由于采伐失控,导致有林地面积减少、蓄积量急剧下降,使林业元气大伤,生态环境恶化。 1978至1985年,开始恢复管林护林规章。实行定权属、定责任制、定自留山的林业“三定”,严格限额采伐。初步扭转全县林业衰退局面。为了复兴林业,县委、县政府  相似文献   

19.
开展森资源二类调查,建立资源档案,定期更新资源数据和编制资源统计年报是掌握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规律,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和月票伐限额,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建立资源监测体系,实现林业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省自七十年代以来,相继开展了“四五”、“六五”和“八五”清查,调查成果的质量是一次高于一次,但在调查方法上仍没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在内业统计,建档和资源管理方法方面仍采用传统的方面,不仅花费了大量的财务和物力,也影响了清查工作的进度、质量和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林业经历了“五八消灭荒山”、“林业二次创业”“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林业建设项目工程落实,林业建设长足发展。近年来,掀起全社会办林业热潮,鼓励群众承包造林、山场拍卖流转,涌现出大批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全县林地面积211.1万亩,其中国有集体林地129.9万亩,现集体林地约113.3万亩对外进行承包、拍卖,非公有制林业经营面积达到91%(包括已有79.7万亩个人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