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老枣树进行更新,长而瘦弱的枝组,应回缩复壮;已无利用价值的干枯枝和瘦弱枝,全部疏除;断枝的旧伤口或残桩,应平茬修整,并涂保护剂。具体修剪,因树而异。一、一般大枝光秃严重,中下部没有可用的二级骨干枝的,按疏层形选出两层主枝或按圆头形选出4至5个主枝,各回缩2/3至1/2。锯口下如无分枝,要选留1个直立或斜生的枣拐,并在其基部选择1个方向适宜的枣股处短截,作为剪口枝。二、大枝光秃不太严重的老枝,最好能保留主枝和侧枝两级骨干枝,然后再按上法对主侧枝进行回缩。三、大枝和主干均受损坏不能利用,但根系尚好…  相似文献   

2.
柿树,在我县历来不进行修剪,造成树形结构紊乱,产量高低不稳。根据光华公社庄头大队调查,普遍存在三多、一长、两少的弊病。三多即:主枝多,最多一株树有22个;枯枝多,一个主枝有39个结果母枝,翌春只有14条,枯枝率达到64.1%,弱枝多,直径在0.5厘米以下的弱枝,占总数的73.3%;光秃带长一般占主枝总长的60%多。两少即:结果少,落果严重,座果率低,只有11%;新梢生长量少,只有8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3.
红富士幼树偏冠的矫正红富士苹果幼树常常出现偏冠,一边光秃,一边只发两个枝,甚至一边只发一个枝,中央干相当一部分光秃,达不到理想的整形标准。其有效矫正措施是:①在早春树液未流动时进行目伤。在选定的部位芽眼上方进行,可促进发芽,抽生枝条。②春季树液流动时...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各地都在进行核桃大树的更新修剪,修剪后的产量(第三年)可成倍增加。但对内膛光秃问题尚无很好的解决办法。本试验采用锯伤逼枝法使内膛光秃部位生枝;用短截小枝、回缩和刻伤基枝等方法使弱技变为壮枝取得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金红苹果3年生幼树进行主枝目伤、树冠留取适量的辅养枝和主枝开角处理,研究树体生长和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上述3种修剪方法是寒地乔砧矮化密植整形修剪的有效措施。处理树短枝数量为90个,占总枝量的50.6%,主干直径为4.5cm,冠径为153cm,分别与对照比差异极显著。处理树平均产量比对照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河北省南皮县枣树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大,有很多盛果后期的枣树,生长势逐渐衰弱,二次枝和枣股大量死亡,枝干光秃,产量显著下降,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提高果农经济效益,现结合本地自然特点,提出几点改造措施,以实现枣树优质高产的目的。1整形修剪在原树高降低0.5m处进行落头,对保留主枝在原枝长的1/3处进行回缩,使其萌生更多的新生枣头以利于老树的  相似文献   

7.
<正> 丰产植株必须具有丰产的树冠,而丰产的树冠必须从幼树开始采用修剪的方法进行培育。近年来我国南方新营造的油茶幼林,仍多放任生长,造成树冠郁密,枝梢向外围发展,树冠内部光秃空虚,结果仅在外围表面,产量不高。有的虽繁花满树,但因树势衰弱,引起严重落果而减产。为此,1972年以来我们在武义百花山林场,分别选择了树冠接近郁闭的12年生幼树,进行了矫正树型修剪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 一、修剪方法1.自然圆头形:留强壮主枝4—5个,主枝在主干上各保持10—15厘米距离,各向一方发展,不要互相重叠。每个主枝只留顶部枝  相似文献   

8.
文竹的株形以叶状枝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为佳。但栽培3-4年后,抽高大的蔓性枝,开花结果,就不再适宜室内观赏了,必须修剪才行。 因此修剪是很重要的: 1.叶状枝缺失修剪。当主枝上小叶状枝生长位置不理想或某种原因缺失时,可在主枝适当位置进行短截修剪,迫使该处的隐芽萌发。一般剪截的高度就是叶状枝萌生的高度,枝上倒刺所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在搞技术培训和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果园冬春季修剪中存在不少问题,现提出改进的意见。 1树形不当。角度过小 大多数果园没有整形,修剪上却多采用疏散分层形,定干过低,基部留枝过多。主枝上的侧枝和副侧枝过多,行株间便已郁闭,造成通风透光条件差,花芽难以形成,多数果园不注意幼树的拉枝开角,主枝角度偏小,致使幼树顶端优势加强,后部光秃带增加。  相似文献   

10.
苹果缺枝幼树整形技术苹果幼树定干后如果只抽生2—3个枝条、形成“二枝树”或“三枝树”时,采用传统“重截中干延长枝”的方法处理,等于重新定干,推迟成形期。为加速成形,充分利用现有枝,可采用“拉干作主,目伤促枝”的方法处理。具体方法:(1)对“二枝树”,...  相似文献   

11.
辽东山区现还生长着一些40年以上的尖把、平梨等老品种梨树,普遍存在骨干光秃,大枝紊乱,小枝短小,结果少的问题。应选3~4个主枝、侧枝,留1~1.5m重回缩,第二年选出主侧枝头短截,第三年及以后继续短截骨干枝头,选培其余枝培养枝组用于结果。加强病虫害防治,树冠下挖环沟断根、施肥。  相似文献   

12.
花椒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安毅  陈艳 《陕西林业》2011,(4):37-37
一、整形修剪技术1、树形:多主枝自然开心形。一般选留3-5个主枝,每个主枝上配备2-3个侧枝。开角60-70度。2、修剪时间:11月底-元月底。树木落叶后至萌芽前。3、修剪方法:(1)疏枝。疏除徒长枝、病弱枝、并生枝等,把整个枝条从基部剪除。(2)短截。剪去枝条的一部分,幼树在整形期对主枝的延长头短截,一般在饱满芽处留外芽剪截。对于有空间的要培养成侧枝的枝条也可  相似文献   

13.
<正>银杏为雌雄异株植物,雌雄同株极为罕见。河南省嵩县白河乡栗扎树村生长着一棵雌雄同株古银杏,树龄1550年,树高22米,胸围4.5米,冠幅10米×10米。该树由7大主枝组成,东北向的一根主枝距离基部1.7米处分生两枝,其中一枝距分叉30厘米处生出一根长20厘米、粗3厘米的隆起状枝,  相似文献   

14.
一、适龄果树不结果怎么办? 改造办法:1.5、6月份用撑、拉等方法开张主枝角度至50~60度,以便缓和树势。操作时应注意勿伤树皮。2.重视环剥、揉梢、修剪。根据枝条粗度在基部环剥一圈树皮,其宽度为0.2~0.8cm,环剥时勿伤木质部。对于中央领导干、主枝、侧枝等骨干枝不能环剥,  相似文献   

15.
《河南林业科技》1993,(1):39-39
<正> 河北省玉田县农民王贯东1986年在无水源的山坡地上密植红元帅、红雾、红富士优良苹果树,三年成花,四年结果,六年生亩产2900kg。技术措施:①株行距3×4m。第一年在80cm高处定干,全部留芽;第二年主枝在70cm处剪截,主枝角呈80度,其它枝拉平  相似文献   

16.
(二)修剪知识40、1—4年树怎样修剪?答:嫁接苗春栽后到冬剪时定干,定干高度为80厘米(选饱满芽),短截剪口下发3—5根50厘米以上枝条(剪口下20厘米为整形带),剪口下第一枝为中央领导枝,中央枝以下枝条选留3根方位好(方位角120度),较均等枝条为主枝。第二年冬剪时短截中央领导技和三个主枝,均短截饱满芽处,主枝短截留外芽。主枝按基角50—60度撑枝,剪口下发3-5根50厘米以上长枝,主技下二芽发出为竞争枝,第三年冬剪时疏除,中央枝上其它枝条全部拉枝(80度)缓放。第四年冬剪时在各主枝上(由基部算起60-70厘米处)选留第…  相似文献   

17.
《河南林业科技》1993,(4):25-25
<正> 果树拉枝不当,难以达到促花促果目的。拉枝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技术问题:(1)3月开张多年生主枝角度的重点是拉开基角。主枝太粗时,应在背部背面锯几道口,深达枝粗1/3—1/2,然后开角80°左右;(2)主、侧枝背上斜生或直生的上年生大旺枝,应结合  相似文献   

18.
基部三主枝疏散分层形是我区80年代前栽植果树的模式树形。整个树体高大,按基部三主枝依次向上排列形成3—2—1—1—1,7—8个主枝,主枝多侧枝大,层间距小。树高一般在6米以上,造成上光、侧光、层间光无法解决树体郁闭,结果部位外移内膛光秃,产量低效益差,给修剪打药等管理带来不便。近十余年,我师在苹果、梨上对这种树体进行改造,逐渐摸索形成目前较理想的3+1树体结构。据农科所在31团测定,改造后树体比改造前单株总枝量增加41%,内膛透光度提高20%,新梢生长量增加13.1%,  相似文献   

19.
唐颖 《陕西林业》2006,(5):39-39
在幼树整形修剪时,对竞争枝的处理要本着控制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一、中心主枝头上竞争枝的处理:对中心主枝头上的竞争枝要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1、竞争枝换头:当原头生长势弱,而竞争枝长势位置比原头好时,为了保证中心头的优势,可用竞争枝换头。另外,当中干连年直线延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自由纺锤形整形修剪模式富士苹果树体结构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在河北省行唐县苹果标准示范园内分别调查了自由纺锤形短枝富士天红二号、自由纺锤形长枝富士长富二号2个苹果品种的生长数据,通过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尖削度与主枝轴各生长因素的相关关系及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自由纺锤形短枝富士天红二号的尖削度与主枝轴各因素均为负相关,其中中心干尖削度与主枝轴总粗度的相关系数为-0.228,与主枝轴平均粗度的相关系数为-0.033,与主枝轴总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411,与主枝轴平均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430;而自由纺锤形长枝富士尖削度与各因素均为正相关,具体为中心干尖削度与主枝轴总粗度的相关系数为0.475,与主枝轴平均粗度的相关系数为0.181,与主枝轴总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120,与主枝轴平均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2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