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营养管理,以有效磷替代总磷,以不同形式的氨基酸配制肥育猪日粮,可节省无机磷和粗蛋白质。在应用有效磷的基础上,添加植酸酶节省无机磷将更多。由于节省了磷和粗蛋白质,而减少了磷、氮的排出,从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以表观回肠可消化氨基酸为肥育猪配制旧粮,其经济效益优于以总氨基酸或真回肠可消化氨基酸配制的肥育猪日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69.3±3.6)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125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5个组分别为:高蛋白质饲粮组(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4%)、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以及3个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不平衡饲粮组(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的基础上分别将含硫氨基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降低10%)。所有饲粮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均设置为0.7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中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与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67、0.60和0.20。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相比,高蛋白质饲粮组肥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有下降趋势(P=0.05),低蛋白质-低色氨酸饲粮组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低蛋白质-低苏氨酸饲粮组和低蛋白质-低含硫氨基酸饲粮组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不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分别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对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相似文献   

3.
大米加工副产品大米粉长期以来被添加到米糠中利用,显著降低了其利用率。本试验用三头施以回直肠吻合术猪,采用单因子设计,以大米粉为半纯合日粮,无氮日粮由醋酸纤维素提供粗纤维来测定内源值,测定了大米粉的猪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大米粉的回肠末端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的平均值为76.20%,真消化率的平均值为85.86%。这些数据可为我国氨基酸消化率数据库提供参考,并且可作为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日粮时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许多国家都是采用可消化(或粗)蛋白和必需氨基酸(AA)总量,来评价猪日粮的蛋白质指标,然而由于不同日粮中氨基酸的消化率差异很大(Fuller和Wang,1991),所以根据氨基酸的消化率配制日粮,比用总氨基酸含量指标要精确得多。氨基酸的消化率因其测定方法不同有表观和真消化率之分,后者校正了内源氨基酸的损失(lenis,1992),但由于内源氮排出量难以准确测定,所以表观消化率在养猪生产中也很实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应用回肠体外桥式瘘管法测定猪日粮氨基酸消化率的  相似文献   

5.
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概念克服了用肉公鸡强饲法测定带来的缺点。迄今为止,已测定了常用饲料原料和饲用晶体氨基酸的必需氮基酸的标准回肠消化系数。使用原料的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及基于标准回肠消化率的氨基酸营养推荐值配制饲料,与基于总氨基酸配制的日粮相比,肉鸡生产性能及生产效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常规和非常规饲料原料配制两种氨基酸基本满足国家肉鸡饲养标准,而可消化氨基酸满足率不同的两种饲粮进行肉鸡饲养试验。结果限制性氨基酸满足率高的饲粮饲养效果较好。表明以可消化氨基酸判别饲粮氨基酸的限制性和配制氨基酸平衡饲粮比氨基酸化学分析值更可取。  相似文献   

7.
试验使用4组共计192只海兰开产蛋鸡,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4种日粮,30d的饲喂结果表明:在日粮其它营养成份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可消化蛋白质、可消化氨基酸水平相同(近)时,降低鱼粉和豆粕用量对开产蛋鸡生产性能无影响;在高豆粕日粮中添加油脂补足能量,在可消化氨基酸水平接近的情况下,有可能取得比大量使用鱼粉更好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8.
罗佳捷  肖淑华  张彬  王洁 《养猪》2015,(3):49-51
为研究不同能量和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对PIC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1于2014年12月30日至2015年1月24日进行,选取127日龄PIC肥育猪40头,均重为78 kg左右,随机均分为A、B、C、D 4组,饲粮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均为0.70%,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51、12.64、12.76和12.89 MJ/kg,粗蛋白质、钙和有效磷水平分别为15.0%、0.61%和0.17%;试验2于2015年1月16日至2月10日进行,选取123日龄PIC肥育猪40头,均重为74 kg左右,随机均分为E、F、G、H 4组,饲粮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均为0.85%,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51、12.64、12.76和12.89 MJ/kg,粗蛋白质、钙和有效磷水平分别为16.0%、0.61%和0.17%。预试期均为3 d,试验期均为26 d。结果表明,在试验1中,A组猪的平均日增重比其余3组分别提高22.09%(P<0.05)、7.14%(P>0.05)和14.13%(P>0.05);在试验2中,H组猪的平均日增重比其余3组分别高出8.25%(P>0.05)、8.25%(P>0.05)和2.94%(P>0.05)。分别以可消化赖氨酸和代谢能水平作为单因子进行综合考虑,75~100 kg体重阶段PIC肥育猪最适宜的可消化赖氨酸和代谢能水平分别为0.85%和12.76 MJ/kg。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猪营养中低蛋白质日粮应用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净能体系和以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的理想蛋白质体系,在猪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可以将猪日粮的粗蛋白质水平降低3~4个百分点,不但不会降低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而且能在提高这些指标的同时,节约饲料成本,改善猪的健康,减少氮排出,提高养猪利润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0.
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猪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这些氮和磷流人环境后将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通过合理地处理和利用猪排泄物,可以部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只有从源头上控制氮的采食量和提高氮磷在猪体内的吸收和利用率,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猪排泄物中氮磷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减少养猪生产中氮磷排出量的方法包括利用可消化氨基酸配合日粮、使用合成氨基酸及“理想蛋白”模式的应用等。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就是按照“理想蛋白”和可消化氨基酸配合日粮技术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