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防潮多数固体化肥都有吸湿性,吸湿受潮后易结块或潮解溶化,降低肥效。如硝铵、过磷酸钙、碳铵等。存放这类化肥应严密包装,放在阴凉干燥处,用后将塑料袋扎紧。二、防挥发氨水挥发性强,贮运时要注意密封。碳铵也易挥发。这类化肥应在阴凉、背风、低温处贮存,避免日光照射。三、防火防爆硝酸氨、硝酸钾等硝态化肥,具有助燃易爆性质,应放在阴凉干  相似文献   

2.
让农户组织起来退耕还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两种主要形式:一种形式是退耕户“单兵独战”,另一种是农户委托造林专业队承包造林。本文介绍的是一种群众自发的参与式退耕还林协作组织。  相似文献   

3.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监测农户收入分析,发现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农民收入结构,种植收入比例锐减31个百分点,劳务收入比例、工副业收入比例、林业收入比例都有所增加。农民总收入由1998年的户均7997元,增加到2008年的户均14348元,总收入翻了一番,其中种植业收入增加了54.71%,养殖业收入增加了231.1%,林业收入增加了447.8%。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邢台县浆水镇9村265户样本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农户家庭经营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基本经营形式。这一新生事物完全适应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其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农民收入虽有大幅度提高,但水平仍然很低,农户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山区农村经济仍在一个低水平上运行。本文还对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相关因素和农户收支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家庭经营管理的建议。最后,对加强农户家庭经营方面的研究与领导也提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5.
南涧县改灶节柴是从一九八一年开始的。经过几年的试验推广,群众从实践中认识到,节柴灶省柴、省时、省劳力,不仅有利于保护森林,保持水土,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而且有利于节约劳动力,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因而,要求改灶的愿望非常迫切。为了做好这一工作,今年六月,县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节柴改灶保护森林的决定》,要求三年内完成全县的节柴改灶任务,提出每年从地方财力中安排百分之一、从育林基金  相似文献   

6.
6月12日,自治区林业厅厅长王家祥、副厅长张纯良、高锡林、邹立杰、敖斯尔一行,深入到四子王旗巨巾号乡温都花村,结对帮扶特困户.这是林业厅贯彻落实自治区扶贫开发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力争包扶村今年实现脱贫采取的又一行动.今春以来,林业厅党组多次召开研究包扶村脱贫工作会议,把扶贫任务、措施分解落实到厅各处室和直属单位,干部包户,并将承包特困户工作做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五位厅领导此行驱车150多公里来到温都花,6月12日上午,首先听取村委会干部汇报生产情况,共同商讨了扶贫项目.随后五位厅领导顾不上休息,直奔温都花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重、扶贫难度最大的西马房自然村,分别找到自己所帮扶的农户,与他们促膝交谈,帮助他们安排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共商脱贫致富之计.  相似文献   

7.
乡村经济发展中农户参与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农户在社区经济发展活动中的参与性问题,一直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强调农户在涉及社区经济生活(工程)活动中的重点环节,例如项目的决策、计划、实施、监督和评估上缺乏实质意义的参与。突出表现在“上级领导决策,技术部门规划,行政部门行政式的安排和项目的主要活动者(农户)按部就班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67.8万hm2,其中坡耕地41.8hm2,坡耕地平均粮食产量156.1kg。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36.5万hm2,主要包括25度以上陡坡耕地、25度以下山旱地、高海拔地区的农耕地和80年代以来新开垦地四种类型。青海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66万hm2,周边荒山造林种草3.8万hm2,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66万hm2,荒山造林种草3.6万hm2,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6万hm2。本文结合我省2000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民和、互助县…  相似文献   

9.
4月6日,在四川省南部县东坝镇楼房沟村3组,镇林业干部正和村“三职”干部一道勘验林地面积,绘制林地示意图,为林地承包到户做好准备。今年,南部县全面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县林业局35名机关干部分赴各乡镇指导基层工作人员勘验地界,填报表册。据统计,目前已有738个村完成了林地的分户界定,有426个村正在公示林地权利人的姓名、面积、林地位置示意图,以及与相邻林地所有人的关系。在部分公示的村,已有11万农户填报了林权勘验登记申请表,并与所在的村委会签订了承包合同。据了解,下一步,  相似文献   

10.
“非洲小农户生计发展项目”是国际竹藤组织(INBAR)针对非洲小农户、妇女和青年实施的一个项目,旨在通过参与喀麦隆、埃塞俄比亚、加纳和马达加斯加4个国家的竹子价值链提高他们的收入、生计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项目得到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煮饭不烧柴,照明不点电。”这是永平县全力抓农村能源建设给贫困山区带来的新变化。如今,永平农村到处呈现出“你家建、我家建,三结合沼气池使家家变”的喜人景象。全县9个乡镇、73个村委会已建成沼气池8082口,8000多农户的生产生活已告别了炊烟。“九五”以来,永平县把沼气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农业扶贫攻坚、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农户自筹一部分和自己投工投劳等办法,大兴农村能源建设。一场以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取代烧柴的能源革命,在永平农村…  相似文献   

12.
1990,韦德兴等13家农户辞别了祖辈生息的都安瑶山,自发组织来到宜州市北山乡波串村林业屯,联合进行异地开发。6年过去,他们怎么样了?隆冬时节,笔者来到屯里,举目四望,只见满坡翠绿,一棵棵4米多高的湿地松,舒展着青黛的针叶枝条。林业屯是70年代村办企业林场,总面积1400亩,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弃荒。1990年,村委会决定招标承包。当时在宜州市林业局当临时工的韦德兴获悉这一消息后,几次深入实地细致考察,并请市林业局副局长陈海任一同前去验证,认为此地极有开发价值,是解决瑶山沟壑里的贫困农民温饱问题,使他们脱贫致…  相似文献   

13.
环江县东兴乡平安村,去冬今春有十二个屯、队二百零六户农民跨队跨屯贷款开发荒山,联合办林场6011亩,平均每户29亩.平安村有宜林荒山四万多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造林有所增加,但经营上统与分处理得不恰当,通过总结经验教训,确定由村干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安、济源等12个退耕还林重点县120户退耕农户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情况、生活设施状况、经营土地情况以及家庭收入情况的跟踪调查得出:退耕农户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庭收入稳步增长;务工和从事副业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是退耕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退耕还林补助在家庭总收入中占的比例为1.7%~5.6%。  相似文献   

15.
蚕洞林场是环江县首家股份制林场。该场1976年以前是明伦乡明伦村的采育场,1980年林木砍光后林场散伙,原采育场副场长韦乃凡重新组织30个农户承包这片荒山。这些农户变卖家产,有的出卖猪牛雇请民工、购买树苗,苦战几年造林5000多亩。因林业生产投资大、周期长,农户们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护理幼树,开设防火线,栽下的幼树一天天地长大却又逐渐被野草吞没。心急如焚的韦乃凡与农户们商量  相似文献   

16.
在对梅州市的农户林地经营现状开展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其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并深入研究影响林业经营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1)样本农户的林地经营效率不高,经营效率均值只有0.442,砂糖桔(Citrus reticulata'Shatangju')、柚(Citrus maxim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桉树(Eucalyptus robusta)和松树(Pinus massoniana)树种的经营效率各异,松树和砂糖桔的经营效率相比杉木和柚子而言较低;(2)在影响农户林地经营效率的因素中,林地经营面积、经营树种和资金投入的影响显著,其中林地面积和资金投入与林地经营效率是正向相关,而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林地经营形式、林地块数等因素对林地经营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肖颖  高岚 《广东林业科技》2018,34(2):107-112
在对梅州市的农户林地经营现状开展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再运用 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其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并深入研究影响林业经营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1)样本 农户的林地经营效率不高,经营效率均值只有0.442,砂糖桔(Citrus reticulata "Shatangju")、柚(Citrus maxim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桉树(Eucalyptus robusta )和松树(Pinus massoniana)树种 的经营效率各异,松树和砂糖桔的经营效率相比杉木和柚子而言较低;(2)在影响农户林地经营效率的 因素中,林地经营面积、经营树种和资金投入的影响显著,其中林地面积和资金投入与林地经营效率是 正向相关,而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林地经营形式、林地块数等因素对林地经营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林业科学》2021,57(3)
【目的】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期,森林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遇到了新问题,现有研究成果及现实探索并未提供行之有效的答案;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农户非农就业增多,林业投劳机会成本上升。本文主要探索非农就业与林业生产分工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构建林业生产分工体系、有效促进林业专业化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并丰富林业分工理论的研究。【方法】1)将非农就业对农户林业生产分工决策的影响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林业生产分工的影响; 2)利用福建省农户调研数据,选取二元Probit模型验证二者之间的显著关系; 3)选择"本村人是否有外出打工的习惯"作为工具变量,采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 4)将"非农就业人数"替换关键变量"非农就业收入"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IV-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非农就业收入和非农就业劳动力不住家对农户林业生产分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要原因有2方面:一是农户非农就业收入越多,参与林业生产分工的资金约束越小,替代效应越明显;二是非农就业不住家的农户从事林业生产的机会成本相对较高,选择林业生产分工服务的可能性更大。同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周围农户参与分工的比例和家庭收入在本村的水平对农户林业生产分工有显著影响。稳健性分析表明上述结果具有稳定性。【结论】1)农户非农就业对林业生产分工有促进作用,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的非农就业收入和不住家的非农劳动力人数会不断增加,林业生产分工进一步深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2)周围农户参与分工的比例越高,林业生产分工的交易成本就越低,农户就越有可能参与分工。根据以上结论,林业部门需要着力构建林业生产分工服务体系,打造林业生产分工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多部门综合联动机制,制定统筹兼顾的林业政策,使得林业分工发展得以稳定有序的推进。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9年在浙江省临安市、安吉县8个行政村抽取的222户农户调查数据,从流转规模、流转途径、流转的来源与去向、流转的动因、流转的约束条件等方面分析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特征.运用交叉分组统计方法对影响农户林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户主较年轻的农户是林地流转的主要供给者,户主年龄为40~60岁的农户是林地流转的主要需求者;林地流入趋向于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文化程度高的农户则趋向于流出林地;村干部是林地流转市场主要的参与者;林地流转的方向是由农业劳动力数量少的农户流向农业劳动力数量多的农户;有自营工商业或有成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的农户流出林地的比例较高;林地流转的农户大多家庭收入水平较高;非农化程度较高的农户是林地流转市场的主要供给者,非农化程度较低的农户则是主要的需求者.  相似文献   

20.
呼伦贝尔市从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05年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17.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7.6万亩,荒山荒地造林58.0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区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