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近海水体富营养化,每年6~8月份浒苔都要侵袭山东、江苏沿海,给滩涂养殖、池塘养殖、浅海养殖、工厂化养殖等造成了危害,也给渔民带来了经济损失。现将浒苔对海水养殖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胶南市是山东半岛水产养殖重点市,全市共有虾池面积2万余亩,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兴起,其中近6000亩已用于改造养参,剩余14000余亩开展虾蟹贝混养,广大虾农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形成了稳定的生产模式,多年来亩产值达到8000元~9000元,亩成本3000元左右,收益波动在5000元~6000元。2007年,胶南市泊里镇黄家塘湾王锡高等10位养虾户,在胶南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指导下,改进传统的虾池养殖模式,在6个池子约180亩虾池中,开展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以及杂色蛤混养,获得成功。现将其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福建省连江县晓澳镇虾池养殖模式以缢蛏为主,虾类稀养,梭子蟹套养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随着近岸海水环境污染的恶化,海区内的海水富营养化,致使近年海水围垦养殖虾池内浒苔大量滋生,严重影响了虾池养殖效益。笔者通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采取了一些对策,在控制浒苔生长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一、浒苔的危害浒苔在虾池内大量繁殖,其主要危害有:1.严重消耗水体中的无机盐类,使虾池中正常的  相似文献   

4.
5.
6.
曹华  何志亮 《齐鲁渔业》2007,24(1):25-27
江苏省通州市濒江临海,区位优势明显,海洋资源丰富,全市现有浅海滩涂0.67多万hm~2(10多万亩),其中高潮位滩涂近1333hm~2(2万亩)。滩涂地势平坦,属粉砂淤泥底质,有机质含量高,海水盐度16.33~32.05,pH值8.0左右,天然饵料生物量22~137个/ml,营养盐类丰富,周围无污染源。适宜脊尾白虾、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泥蚶、缢蛏等虾蟹贝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7.
浒苔又称青苔,是一种丝状藻类,其特点是:藻体可行有性(配子)和无性(抱子)生殖,繁殖速度极快。可在短时间内(1~2周)使池中藻丝纵生,水质清瘦;使水中无机营养盐类迅速减少,甚至彻底耗尽,造成藻体衰竭,大量死亡,尸沉池底,腐烂变质;使池底发臭变黑,水质异常恶化。因此,养殖池中浒苔的繁生,不仅影响虾、蟹类的正常生长,而且危及虾、蟹生存,是养殖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1 流行情况 浒苔在我国沿海较为常见,养殖池中1年4季均可发生。尤以3~5月份,在沿海呈沙质、沙砾底质的池塘,由于前期水浅滩薄,浮游生物稀少…  相似文献   

8.
陈萍  王芳芳  翁歆之 《中国水产》2016,(11):109-112
正目前,具代表性的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模式主要有:鱼虾混养模式、虾参混养模式、虾贝混养模式及多品种综合混养模式。本文从浙江省三门县最具代表性的海水围塘虾蟹贝混养模式出发,就模式发展历程、养殖特点做简要介绍,并重点对模式优势、存在问题做重点思考及分析。一、发展历程三门县是浙江省海水养殖重点县,该县海洋资源丰富,养殖历史悠久,现有海水围塘虾蟹贝(脊尾白虾、青蟹、缢蛏、泥蚶)立体综合生态混养面积8万多亩。发展初期以滩涂贝类增养殖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混养模式。一、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清污整池养虾前应将养殖池、进排水渠道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泥和杂物,特别要清除杂藻和杂草。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93年我国海水养殖虾类遭受白斑病毒病危害以来,海水虾类养殖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般虾农抗风险能力差,不贸然在天然海水池塘中单养虾类,而是多品种混养,大大降低了由于病害而绝产的风险。下面介绍虾、蟹、贝混养,四放五收。这种方法混养的品种为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和菲律宾蛤仔。  相似文献   

11.
虾蟹混养的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日本对虾和三疣梭子蟹的混合养殖,提高了虾池利用率,提升了养殖效益。但随着养殖年份的增多,养殖风险日渐凸显,养殖过程中梭子蟹死亡率提高,尤其在8~9月份,梭子蟹的死亡一时难以准时地发现,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本人结合这几年养殖经验和养殖发病情况,就虾蟹混养中的疾病防治经验与做法介绍一下,和广大养殖户进行交流,以推进虾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郑亮  孙文凯  黄鸿 《水产养殖》2020,41(12):69-70
<正>池塘混合养殖虾蟹主要是根据虾蟹共生互补的原理,在一定的养殖水环境中,采取适当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让养殖虾蟹在相同环境中共同生长[1]。池塘混合养殖虾蟹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养殖水体,降低投放饵料的浪费,两种生物相互竞争增强了病害抵抗力,保证了养殖虾蟹的品质,同时池塘混合养殖虾蟹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养殖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该文根据海阳市养殖户在海水池塘混养日本对虾和梭子蟹过程中的养殖经验及病害防治进行简要总结,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和赤潮一样,大量繁殖的浒苔能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的生长;死亡的浒苔会消耗海水中的氧气,腐烂后能够释放大量氨氮,并使水中硫化物浓度上升,对海洋生物具有明显毒性。现在国外已经把浒苔一类的大型绿藻暴发称为“绿潮”,视作和赤潮一样的海洋灾害。  相似文献   

14.
浒苔多糖脱蛋白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酶法和Sevag法对浒苔多糖进行脱蛋白研究。结果表明,酶法脱蛋白效果明显好于Sevag法。在木瓜蛋白酶用量3%(W/V),pH值6.5,温度50℃,酶解时间2.5h的条件下,浒苔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由原来13.6%降为5.90%;而Sevag法重复3次后,多糖中蛋白质含量仅降至10.6%。  相似文献   

15.
虾蟹贝混养池塘水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存在大量的藻类、菌类等,它们互利共生,共同维持着水体的微生态平衡。但到了养殖中后期,随着生物总量的不断上升,饵料投喂量逐渐加大,虾蟹排泄物、动植物尸体增多等都会加重池塘负荷,如不能及时将其转化和分解,就极易导致有害细菌和病原体大量滋生,进而引发对虾病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适当施用微生态制剂,使池塘水体中的藻相和菌相维持平衡,可以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条件,提高养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小漠镇今年晚造大面积推广虾蟹混养的新模式,改变以往纯养虾的生产模式,走生态系养殖之路,有效地防止了虾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养虾生产再现生机。今年晚造对虾放养面积2100亩,其中纯养600亩,因发生虾病失收;进行虾蟹混养1500亩,占总养虾面积的71.4%,共收虾83吨,其中对虾18吨、青蟹65吨,产值479.8万元、纯利321.1万元,平均亩产55.3公斤、亩产值3198.6元、亩获纯利2140.7元,比早造对虾养殖亩产6.1公斤增产49.2公斤,增长率906%。进行虾蟹混养的虾农户户盈利。  相似文献   

17.
《科学养鱼》2004,(9):76-76
六、黑鳃病 [病原]引发该病的病原为镰刀菌。 [症 状]发病初期,病虾体表、附肢、鳃等部位出现浅黄色或橘红色斑块,随着病情发展,色斑变为浅褐色;鳃丝上附着有较多的污物,严重时鳃呈黑色并发生溃烂,有时可见附肢上也有溃烂斑。病虾游动缓慢,摄食减少,最后致死。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2004,(10):78-78
十、红腿病 [病原]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 [流行特点]全国都有发生,江苏最为严重。发病时间江苏在7~8月,南方在6—9月。虾各个生长阶段都会发生此病,特别是成虾养殖30~50天就发病,以中国对虾发病率最高,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发病率逐年上升。 [病症]附肢变红色,特别是游泳足呈血红色,头胸甲的鳃区呈黄色,病虾一般在池边缓慢游动,厌食。  相似文献   

19.
《科学养鱼》2004,(11):76-76
十四、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聚缩虫、累枝虫、钟形虫、拟单缩虫、单缩虫及杯体虫等。[症状]危害虾蟹的卵至成体。严重时体表有绒毛状物,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将病蟹提起时,附肢吊垂,螯足不夹人,手摸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对低溶氧敏感,常引起幼体大量死亡。[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加强饲养管理,投喂优良饲料,保持良好水质,提高机体抗病力。2.疾病早期可加大换水量,投喂鲜活饵料,促使幼体脱壳。3.疾病严重时,用10~15克的茶籽饼,或0.3~0.5克甲壳宁全池泼洒,保持24小时,促使脱壳后再大换水。十五、蟹奴病(河蟹)[病原体]由蟹奴寄生于…  相似文献   

20.
虾蟹贝主要病害与防治(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4,(8):76-76
5.养殖环境的因素。(1)清塘工作不彻底的池塘(如池底淤泥及残饵的沉积物较多),养殖水质NH4^ 、NO2^-、H2S等偏高的池塘容易暴发该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