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近年来,广西玉林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红麻生产,全面普及红麻留种技术,采取大田留种和扦梢留种同时并举的措施,每年生产六、七十万  相似文献   

2.
胡鼎水 《中国麻作》1982,(3):35-35,24
诏安县地处福建最南部,属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发展黄麻红麻生产,历来是我省黄麻红麻主要产区。过去,我省黄麻红麻留种大都搞春播留种,平和和南靖等部分社队搞插梢留种,自留自用.春播留种占地时间长,种子产量低,麻皮品质差.,近四年来,诏安县广大麻农充分利用该县优越的自然条件,搞红麻夏播留种,种子产量大幅度上升,质量提高,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3.
张玉新 《中国麻作》1983,(2):19-19,5
揭西位于广东省的东部,潮汕平原西北,属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1800—2100毫米。历来是黄麻,红麻的主产区之一。过去麻种生产习惯春播留种,自留自用。自七十年代开始,北方发展红麻生产,需要大量的红麻种子。我县适宜留种、肩负着一定的红麻种子生产任务。但由于“春分”播种,“立冬”后收获,占地时间长,种子产量低,  相似文献   

4.
“种”是农业“八字宪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刀。大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红麻增产的一项经济而有效的措施。广大麻类科技人员和麻区贫下中农积极行动起来,加速红麻优良品种的选育,搞好留种,对于加速红麻生产的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诏安县地处福建最南部,属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发展黄麻红麻生产,历来是我省黄麻红麻主要产区。过去,我省黄麻红麻留种大都搞春播留种,平和和南靖等部分社队搞插梢留种,自留自用春播留种占地时间长,种子产量低,麻皮品质差.近四年来,诏安县广大麻农充分利用该县优越的自然条件,搞红麻夏播留种,种子产量大幅度上升,质量提高,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6.
长江流域麻区是我国红麻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商品麻基地。它对我国麻纺原料的供应占有重要地位。当前该区红麻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能在当地留种的品种,单产不高;单产较高的“南种北植”的青皮三号品种,抗炭疽病性退化和不能就地留种。须年年向粤,桂、闽省(区)调种。华南麻区生产种子有限,  相似文献   

7.
近年我省红麻种植面积扩大很快。种子供应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南种北植”,其纤维产量高,群众喜爱,但由于气候原因,南方晚熟高产红麻品种在我省不能收到成熟种子,必须年年从“两广”大量调进种子,使生产十分被动。因此,如何解决我省红麻就地留种问题,是当前红麻科研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8.
郑志正 《中国麻作》1988,(3):13-16,37
我省是全国主要麻区,植麻面积40万亩。自1974年引进“青皮8号”红麻实行“南种北栽”以来,红麻面积不断扩大,占麻田95%以上。但品种晚熟、生长期长,不能留种,需年年依靠两广供种,不仅要支付巨额调种费用,消耗人力、物力,而且两广麻种丰歉,直接影响我省红麻生产,丰年种子积压,歉年不能完成种植任务。同时品种晚熟单一,也不适应当前麻田多熟制改革、多种经营发展和季节劳力的安排。  相似文献   

9.
喷施多效唑对红麻留种产量的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次试验,多效唑使用于红麻留种的浓度以250-300mg/kg较好,种子产量平均增产19.6%,表证试验和大田 圈割测产也表明,喷多效唑的红麻留种产量增加。通过试验调查,喷多效唑生产的种子质量较好,无变异现象。每667m^2多效唑成本3.5元。实践证明是一项有利于子增产增收的实用技术,云孚市累计推广面积4.6万亩。  相似文献   

10.
黄、红麻“南种北植”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它对我省黄、红麻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南种北植”的品种都是福建、广东的晚熟品种,在我省主产麻区留不到成熟的种子,需要年年调种。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常因种子数量不足,影响我省黄、红麻的种植面积。为此,我们于1979-1982年探讨在浙南平阳县留种的可能性,为保证我省麻种供应、促进黄、红麻生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红麻留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红麻留种高产优质栽培的播期,密度,施肥技术和留种红麻高产优质的生育规律,经济性状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红麻留种的适宜播期,直播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移栽在8月上旬。直播定苗1.0-1.5万株/667m^2,移栽定苗1.2万株/667m^2。施肥量氮素20-25kg/667m^2,磷素10-12kg/667m^2,钾素18-20kg/667m^2,施肥原则;前控,攻中,后补。对留种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2.
揭西位于广东省的东部,潮汕平原西北,属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1800—2100毫米。历来是黄麻、红麻的主产区之一。过去麻种生产习惯春播留种,自留自用。自七十年代开始,北方发展红麻生产,需要大量的红麻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红麻留种高产优质栽培的播期、密度、施肥技术和留种红麻高产优质的生育规律,经济性状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红麻留种的适宜播期,直播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移栽在8月上旬(苗龄40~50天)。直播定苗1.0~1.5万株/667m2;移栽定苗1.2万株/667m2。施肥量氮素20~25kg/667m2,磷素10~12kg/667m2,钾素18~20kg/667m2。施肥原则:前控、攻中、后补。对留种种子产量≥100kg/667m2的优化技术组合和种子产量150kg/667m2的各项经济指标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芙蓉红麻369试验示范简报林加水,黄建民(福建省龙海市经作站)我市在70年代初开始利用丘陵旱地发展红麻生产,80年代中发展了夏播留种,经常引进高产、优质、抗病的红麻新品种,提供留种生产种子供应北方,因此我站于1990-1993年承担了省农业厅经作处与...  相似文献   

15.
“种”是农业“八字宪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大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红麻增产的一项经济而有效的措施。广大麻类科技人员和麻区贫下中农积极行动起来,加速红麻优良品种的选育,搞好留种,对于加速红麻生产的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红麻夏播留种目前已成为华南地区普遍采用的留种方法之一。它既可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缩短留种占地时间,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克服春播留种麻株高大因台风造成倒伏而影响种子产量与质量。但夏播留种是否会引起种性退化?这一问题正如短光照制种一样,曾有过争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次试验,多效唑使用于红麻留种的浓度以250-300mg/kg较好,种子产量平均增产19.6%。表证试验和大田圈割测产也表明,喷多效唑的红麻留种产量增加。通过试验调查,喷多效唑生产的种子质量较好,无变异现象。每667m2多效唑成本3.5元。实践证明是一项有利种子增产增收的实用技术,云孚市累计推广面积4.6万亩。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麻区是我国红麻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商品麻基地。它对我国麻纺原料的供应占有重要地位。当前该区红麻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能在当地留种的品种,单产不高;单产较高的“南种北植”的青皮三号品种,抗炭疽病性退化和不能就地留种。须年年向粤,桂、闽省(区)调种。华南麻区生产种子有限,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影  相似文献   

19.
近年我省红麻种植面积扩大很快。种子供应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南种北植”,其纤维产量高,群众喜爱,但由于气候原因,南方晚熟高产红麻品种在我省不能收到成熟种子,必须年年从“两广”大量调进种子,使生产十分被动。因此,如何解决我省红麻就地留种问题,是当前红麻科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烟麻公司于3月中旬在广州召开了黄、红麻二级良种繁殖基地会。到会的有八个重点留种县的土产公司和基层社的代表12人,会议研究和分配了黄、红麻原种培育和二级良种繁殖任务。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到会作了“黄、红麻种子遗传与变异的理论基础和良种繁育技术”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