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民培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就地培训、依托农业科技园区、依托科技项目推广、与企业及政府部门联合、开辟特色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成效显著.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同谋划农民培训规划;建立新技术、新成果推广与农民培训相结合的主导培训形式;加强农民培训的分类指导研究工作是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农民...  相似文献   

2.
开展农民培训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方式,由于农民个体差异较大,培训既要面向全体学员,又要注重个性差异,如何利用远程网络技术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是当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作者根据农民实际培训情况,对传统农民培训中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培训质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的构建.我国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农民培训工作重心由以往面上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向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主转变.指出现阶段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建设的基本格局,通过创建“省级农民大学”、“市级农民学院”、“县级农民学校”三位一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服务体系,分类、分层次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如何开展科技培训提升农民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科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是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从1990年起至今,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的2000多个县组织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工作,有2000多万农民参加培训,1000多万农民获得绿色证书.  相似文献   

5.
农民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着力探讨参与式农民培训模式的相关理论及政府的工作重点。结合参与式方法在其他领域的成功实践,采用归纳演绎方法展开研究,针对农民培训工作得出具推广价值的结论。研究阐述了农民培训工作的时代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参与式农民培训模式实现农民由被动接受培训向主动融入科技培训体系转变的本质;提出参与式农民培训是原有培训方式的有利补充,是培训主体之间在培训内容设定、工作开展、监测与评价及主体能力建设等环节相融合的过程;最后分析政府在参与式农民培训中的工作重点。参与式农民培训能够实现培训各主体的能力提升,激发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实践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对施甸农民培训的投入、部门配合、管理体制等基础环节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农民培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全面总结了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喀左县)农民科技培训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市农广校工作的重点,旨在提高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通过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实用型新型农民.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突显出一些矛盾与问题,总结培训的经验和教训,寻求改进的对策,从而为今后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发展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是"三农"工作的根基,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分析了农民素质的重要性和在新农村建设中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提出了当前农民培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加强农民培训教育的有关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阿荣旗农民科技培训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2004-2013年连续九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农广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如何做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各级农广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所要探索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培养和造就一批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新型农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并且培养新型农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之程;培养新型农民,应着力抓好农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应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新型农民,还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应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应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必须有管理作保证诸方面,系统阐述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整体提高农民素质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民自治权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范围最广的一项农村基层民主实践活动。分析了农民自治、农民自治权的概念,阐述了我国农民自治权的性质、内容、变迁,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民自治权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对农民采用大棚蔬菜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棚蔬菜技术的经济效益大是农民采用大棚蔬菜技术的动力;大棚蔬菜的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农民的文化程度低影响了农民采用大棚蔬菜技术的积极性,但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均不会影响农民采用大棚蔬菜技术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现阶段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问题将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扩大内需、国内市场开拓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还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要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就需要弄清农业收入增长的机制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农民收入的增长过程及提高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80--2000年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与结构变化以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农民收入的绝对量水平和缩小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两方面考虑。为今后十年农民收入增长设定几种可能目标。要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获得提高,必须扩大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从产权的角度出发,在土地存量既定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流量调整,来加快土地流转和集中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生态农村工程: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我国人多地少、小农经营和过分城市偏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当前“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小生产与大市场相矛盾、农民收入和就业率低、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没有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本文从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将农村自然生态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融为一体,提出“生态农村”的概念,进而对建设生态农村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为此,在回顾“九五”期间贵州省农民收入情况、影响收入的主要障碍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11条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既对农民的伟大历史作用予以肯定,又主张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他既看到了农民身上蕴涵的革命伟力,又指出农民身上存在的固有缺点。陈独秀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尤其是对农民缺点的正视,对当今加强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省245户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度样本农户营林技术效率,分析影响农户营林技术效率的因素,重点分析雇工劳动质量对农户营林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农户营林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57,存在着明显的技术效率损失;有雇工农户的营林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59,无雇工农户的营林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76,农户营林生产过程中雇佣劳动的存在会阻碍农户营林技术效率的提高,对营林生产造成负面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农户营林生产过程中的雇佣劳动对营林生产有负面影响;雇工劳动质量不同,对提高农户营林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营林生产总投工中雇工所占比例越大,对提高农户营林技术效率的负面影响程度越大。基于此,提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并加大林业科技服务投入、建立有效的劳动监督和管理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主体地位视角下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晋源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5):575-578,600
理论上分析,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主体作用、政府主导作用之间构成了统一互动的关系。然而,就现实而言,在各种因素制约下,农民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实际上却处于远远偏离主体地位的畸形状态,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因此,必须从农民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定位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探索一条农民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和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的良性互动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