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电子出版物简介CAB文摘数据库CAB文摘数据库,已累积文献信息记录270万条,而且出版了如下一些电子版本形式出版物,现简介如下:1.联机系统全世界可通过如下联机系统检索CABI的出版物。①DIALOG;④CAN/OLE;②DIM...  相似文献   

2.
张熠 《世界农业》2004,(6):53-54
由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农业部和中 、国农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第十五届回顾大会于4月21 23日在京举 ~行来自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42个成员国。及10个国际组织和中方合作单位的近20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简称CA BI 回 ( )顾大会是其成员国参与CA BI事务最重要的大会一般每五年举办一届本届回顾大会的, 。主题有关未来的发展包括科学在世界农业 ,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CA BI在应用生物 ,科学研究和出版中所担当的关键的国际角色等这是C A B I在…  相似文献   

3.
从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对外交往和经济技术合作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与联合国系统的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粮食理事会、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等以及13个国际农业科研中心的9个和一些专业国际学会建立了联系与合作。双边政府间联系逐年增多,现在有农业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就有90多个。对外交流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合作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而且逐步向长期、稳定、有效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7月28日,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在北京市延庆县揭牌成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魏蓓娜出席仪式并致辞。韩长赋回顾了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长期友好合作的历程,对双方前期合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的认可。他指出,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  相似文献   

5.
<正>7月28日,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简称亚太中心)在北京延庆揭牌成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魏蓓娜出席仪式并致辞。韩长赋指出,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落户中国,标志着中国在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中国政府将积极支持亚太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推动建成世界一流、学科齐全、装备精良的国际化区域化薯类作物研发创新中心。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将为中国及亚太地区的薯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将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和推进国际扶贫开发做出新贡献。魏蓓娜表示,亚太中心在中国的建立为国际马铃薯  相似文献   

6.
与联合国粮农机构的合作是中国农业领域对外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合作的情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研究合作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了中国与FAO合作的现状,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总结,对其他国家与联合国粮农机构合作的做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简况1972—1974年世界上不少地区农业欠收,原苏联大肆抢购粮食,许多发展中国家严重缺粮,发生“粮食危机”;同时化肥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给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下,联合国于1974年11月在...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张凤桐近日表示,去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中国建立"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目前,农业部正在牵头开展各项筹备工作。  相似文献   

9.
包括国际水稻研究所在内,现在世界上共有10个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其中9个是农业研究中心,1个是事业研究中心。9个中有7个主要研究作物,2个研究畜产,都设置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亚洲2个,拉丁美洲3个,非洲3个,中、近东1个。 以国际水稻研究所为首的7个作物研究中心,都把试验研究的重点放在各自承担作物的育种方面。此外,加上新近开始活动的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大部分研究中心均与遗传育种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理解它们的简称,本文对此做一个简单介绍,并附上它们各自的地址,以便于与之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产能国际合作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十三五时期优化农业对外合作布局的主要领域之一,也被列入《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分析了农业产能国际合作内涵,总结了中国农业产能国际合作现状、产能国内供需形势以及国际合作形式。产能合作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外交的新高地,也是对外开放升级的新支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意义]旨在通过对中国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顶尖专家进行识别与评价,以期为加强中国人工智能国际合作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以人工智能领域H指数大于40的专家确定为顶尖专家进行研究,依托Aminer科技大数据平台,对中国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的顶尖专家进行识别,并利用Topsis法对专家的综合学术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结论]针对与中国有国际合作的顶尖专家识别结果,发现:(1)中、美两国的专家合作数远高于其余国家之和;(2)专家以男性为主导,女性比例极低;(3)专家所属机构分布在全球22个国家(地区),机构分布与各地区的科技、经济实力情况大体一致;(4)部分专家拥有学校研究人员及企业科学家双重身份;(5)中、美专家在论文学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占据主导地位。国际迁移合作以中国学者到国外学习深造或工作为主,同时对国外专家引进的迁移合作,仍以美国专家作为优先对象。同时,Topsis评价结果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的国际合作虽然已经全面铺开,但是与部分顶尖专家仍然未建立有效的直接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世界农业》2006,(5):61-61
由中国农业部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共同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的“中国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合作高层论坛”于2006年4月3日在北京成功举行。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CGIAR主席Ian Johnson、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姚向君、科教司副司长石燕泉等领导应邀参加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7月21日,古巴—中国蚕桑科技合作中心在哈瓦那举行揭牌仪式,在中国农业部韩长赋部长的见证下,古巴农业科学院院长玛丽亚·卡门博士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俊博士为中心揭牌。2015年6月6日,中国—古巴蚕桑科技合作中心揭牌仪式在江苏科技大学西校区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举行。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江苏科技大学校长王自力、江苏  相似文献   

15.
在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中,压力是一种最基本的应用因素。目前,国际上在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高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其应用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论述和研究,以及对高压技术在药剂学、分子学、细胞生物学等和生物学的相关领域的拓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itic Resonance)现象是1946年由 Purcell 和 Bloch 等人发现的,1951年以后就成为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有力工具。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由于采用了物理学及电子计算数学的新成果,NMR 实验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脉冲付立叶变换(PFT)核磁共振仪的出现,使测定更加准确快速;高强磁场超导磁体核磁共振仪的问世,使原来比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对生物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生物科学的进步也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生物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畜牧、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医药、疾病防治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纳米技术为例介绍了现代技术对生物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以来,广西自治区领导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科技合作园区,该园区坐落于南宁市,将投入130亿元构建中国与东盟农业科技合作平台,于5年内建成。这只是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积极推进中国与东盟现代农业合作的一个缩影。农业始终成为中国与东盟积极推进双边经贸合作的先行领域和重要产业。基于以往广西与东  相似文献   

19.
从1960年在菲律宾建立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始,到1976年先后共设立国际农业研究中心11个。这些中心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其活动范围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因此大多设在亚、非、拉地区,其中亚洲2个,非洲5个,拉美3个,欧洲1个(见附表)。从研究内容看,各中心着重研究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粮食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高粱、豆类和御谷等;同时,还进行畜牧和家畜疾病方面的试验研究。研究人员来自不同国家,其中高级研究人员大多聘请各国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家担任。1976年,各研究中心总共有工作人员4,000多人,其中主要科研人员300余人。规模较大的国际水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合作日益密切,分析了CIP基于甘薯基础的研究现状和管理模式,归纳和探讨了CIP可供借鉴学习的研究方向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