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来的任务和要求,全国各地都在摸索中,目前尚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通过对比研究,以常熟市蒋巷、红石、嘉凌等不同类型社区为代表的长三角农村社区的共性与特性,形成了带有普遍意义的小城镇型、城乡过渡型、自然村型等3套不同的社区管理模式,建设了基于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管理的农村社区管理及公共服务信息系统1套,并讨论了成果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国外农村社区建设起步早,在农村社区管理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本文选取美国、日本和新加坡3个代表国家,对国外3种主要农村社区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中国农村社区管理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是一种实现生态资源管理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其得以顺利运行的关键在于基于合作、激励、本土经验和可扩展边界的社区管理模式。该研究认为,社区居民碳排放是一种生态资源,负外部性因素是农村碳排放上涨的重要推动。与政府治理和市场途径相比,社区管理模式以及可扩展边界的社区管理模式,更有利于解决社区居民碳排放的负外部性问题。该研究通过对农村碳排放社区管理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对社区管理下的农村碳排放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村碳排放社区管理的政策建议,为农村低碳经济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一个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具有社区性、广泛性、复杂性等性质,必须按照民主、公开的原则,社区全体农民参与监督管理与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代行管理相结合进行。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既不同于国有资产,也不同于城镇集体企业的资产。早期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模式一般采取股份制办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农村社区尤其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农村社区的水资源管理矛盾日益加剧的问题,应用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CBNRM)方法初步构建了贵州省大井村水资源管理模式。预期这个模式可以改变农村社区居民对水资源的使用量超过其正常的生物承载量阈值与使用方式不合理的现状,也可缓解农村社区水资源管理中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平衡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利害关系,更好地促进农村社区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的对象是农民集中居住的村镇,以文明、制度的管理方式管理农村居住区域,以此在管理模式上加强农村区域一体化的建设。该文对国内外典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当下推行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所必备的条件,总结出发展农村社区物业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单元。农村社区治理具有琐碎性、复杂性、实时性、地域性的特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涵盖的范围和功能日益增多,同时农民群众对于社区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管理的价值取向也由"治理"逐渐走向"服务"。近年来,各地社区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模式涌现,其中"网格化治理"模式在数字城市管理试点的实践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其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下,"电子网格"是实现农村社区管理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6):179-180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建立在农村基层政府基础上的,以公共利益为导向为农村社区提供并管理公共服务的过程,这是新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与管理模式。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作为支持。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它的有效运能够夯实农村基层政权,提升社区居民自治能力,重新构建农村社区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9.
应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的调查方法和技术,调查并分析了云南省金平县马鞍底乡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对保护社区居民利益、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和利用、社区发展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共青团工作向学生社区拓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就高校共青团组织利用自身的组织与群众优势,根据社区建设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把团的基层组织引入社区,引导团组织、团干部、学生骨干参与社区管理,提出了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并通过创建思想型、学习型、化型和生活型社区等方式,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学风建设、丰富社区学生化,促进青年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农民积极地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可以使政府投入的资金发挥引导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长效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在借鉴国外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中国农村的农民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组织形式与载体,对3种管理模式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作为一种兼创新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农村管理模式,它是促成村民实现角色转型的必由之路。受外部因素桎梏,乡村场域下社区化管理水平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使其逐渐陷入公共性消释、内生性消解、制度化消散的尴尬境遇。据此只有在理顺其生成逻辑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社区-村民双向度沟通渠道、培育内生性社区组织、明确管理主体权责界限等多维度方式,力图突破现实困境,实现可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京郊农村大量独具特点的新型农村社区的不断涌现,农村物业管理问题已成为京郊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调研人员对京郊农村物业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对京郊农村物业管理中存在的缺乏专业管理、村民观念难以转变、经费来源不能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从建立推进农村物业管理发展的长效机制、合理规划农村社区、创新管理模式、引导和培养农民物业管理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与城镇的经济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同时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新型社区则是向城市生活方式过渡的一种方式。因此,本文将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使其紧追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进程,保证农村新型社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219-222
加强农村社区保障建设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东莞市田美社区的农村社区保障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得出田美社区的农村社区保障存在管理不健全、养老保障功能不强、医疗水平不高、就业保障管理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分析导致该社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以提高工作水平、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及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医疗保障、就业保障的规范化管理等对策来完善农村社区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山东省432份农村院落调查问卷,综合采用文献分析、农民访谈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农村院落空间组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院落主要有楼房、四合院、三合院、一正一偏和只有正房等5种空间组合,距城镇距离、地形和经济状况等3个村庄特征,院落用地面积、建筑造价和成新度等3个院落特征,年总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和耕地面积等3个家庭特征,以及户主年龄等对农村院落空间组合有显著影响。提出引导非农倾向家庭入住城镇化社区、农业兼业型家庭优化院落空间组合、老年家庭入住养老院等院落分类利用与管理建议,以期为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技术性治理手段,在疏解农村治理困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是基层服务创新转型的表现,现有研究多以城市社区为案例,少有针对其在农村地区执行情况的系统性梳理。对农村网格化管理进行剖析,发现网格化治理作为一种技术性治理手段,虽然通过行政力量加强了国家与农村自治个体的联结,但是却没有充分调动基层农户的参与活力。同时基层农村薄弱的基础设施也是影响网格化管理行政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网格化管理基于原来的人事制度也导致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压力陡增。从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转变,就是要充分释放基层自治活力,把原子化的农村重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互助合作、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共同体,实现社会治理的共治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8.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长寿区为例,在建立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用地状况等因素在内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立了各评价指标权重,以各街镇为评价单元,依据综合评价指数将长寿区农村居民点划分为I级优化整理区、Ⅱ级重点整理区、m级优先整理区.结合不同整理分区特征,探索社区移民型、城乡统筹型、散居移民型等3种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并实施差别化的集约用地模式.I级优化整理区主要采取散居移民型,Ⅱ级地重点整理区主要采用城乡统筹型,Ⅲ级优先整理区主要采取社区移民型.在长寿区分别建设了社区移民型、城乡统筹型、散居移民型3个农村移民住宅区建设科技示范工程,通过居民点整理,引导农民统一居住,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符合和田河流域实际,能够确保“公平用水、合理收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社区水资源管理模式,促进流域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方法]采用参与式评估与实地调研、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摸清社区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可行的解决途径,在此基础上应用参与式方法制定社区水管理试验方案.[结果]提出以“农民用水协会、村委会两会合一、村组两级管理”的社区水管组织形式和以“计量到组、按亩收费”为核心的社区水管理模式.[结论]运用参与式方法,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鼓励村民参与社区水资源管理,是提高社区水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武功山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分析了武功山旅游景区的特点,对武功山景区的环境管理、社区管理和生态旅游者管理等3个方面进行了管理模式的探讨;对武功生态旅游景区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