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乌兰布和沙区的水资源条件与治理开发的节水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乌兰布和沙区的水资源现状和开发潜力,探讨沙区黄灌区和井灌区的节水措施,提出防止土壤盐渍化是沙区治理开发过程中应十分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流动沙区应用滴灌技术对治理沙漠、开发利用沙漠的各项费用及效果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研究该技术在流动沙区使用中各项费用节约效果。为干旱沙区应用滴灌技术,发挥其节水、节能、高效、省工、节约用地的作用,提高沙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沙区资源开发与沙区生态系统保护的关系,论述开发沙区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沙区防治沙漠化为目标的高新技术发展模式,探索一条经济促开发,开发促治理的良性循环的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河西沙区16科50种野生可食植物种的分布、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对河西沙区野菜合理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干旱半干旱沙区在地理分布、资源等方面拥有优越的条件,自然、气候特点也比较独特。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21世纪初,广大沙区人民、科技工作者和各级地方政府就对沙区的治理保护和资源开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也创造出不少成功的治理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模式。通过对这些不同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对今后干旱半干旱沙区防沙治沙、植被保护和资源开发建立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区和沙漠绿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蕴藏丰富,种类较多,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巨大。为了更好研究毛乌素沙区绿色农业基地的建设,开展了毛乌素沙区综合考察。借鉴毛乌素沙区的环境条件的调查,结合毛乌素沙区现有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实际条件,对毛乌素沙区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毛乌素沙区绿色农业基地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陕北防沙治沙任务虽然得到重视,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棘手的矛盾与艰巨的任务,如开发与治理沙区、沙区生态状况极为脆弱等。对此,应积极实施科技治沙战略、推行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沙区自然植被的保护、加大依法治沙力度。文章基于陕北防沙治沙现状,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体会,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沙地林果开发综合治理造林模式就是在集中连片的沙荒、沙丘、沙岗上,发展以果树为主的林果产业,实现治理与开发并重,生态与经济效益结合,达到改善沙区生态面貌,促进沙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试区几种种植方式的投能结构及利用率、光能利用率、氮磷钾投入产出状况和价值转换效益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其物流、能流和价值流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1)各种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沙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资源优势,并对沙区土壤培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随着沙区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生产强度的提高与增强,为保证沙区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应适时补充钾素;3)各种植方式对沙区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将随着种植结构的完善和投能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加强;4)目前该地农业生产仍处中低产水平,沙区综合治理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陕北防沙治沙任务虽然得到重视,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棘手的矛盾与艰巨的任务,如开发与治理沙区、沙区生态状况极为脆弱等。对此,应积极实施科技治沙战略、推行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沙区自然植被的保护、加大依法治沙力度。文章基于陕北防沙治沙现状,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体会,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恢复和重建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重点工作是改善沙漠边缘的生态环境。对沙生植物沙米和黄篙进行喷灌、滴灌等田间试验,研究其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资源紧缺情况下,较大灌水定额不利于对沙米的生长,在黄篙出苗期、幼苗期灌水各50 mm,就能保证良好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造纸废水灌溉不同年限以及不同生长部位的沙漠植物体内Na + 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显示,红柳、沙枣、新疆杨相同生长部位的Na + 含量均随着灌溉年限的增加而增大;经造纸废水灌溉相 同时间后,在不同树种中相同生长部位的Na + 含量存在差异,红柳体内Na + 含量最高,沙枣次之,新疆 杨最低,说明红柳、沙枣、杨树均能够有效吸收土壤中Na + ,但红柳对Na + 的吸收能力最强,沙枣次之, 新疆杨最弱。  相似文献   

13.
1998年4月,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开始应用滴灌技术,在沙漠中进行营造生态经济复合林的研究,至今已有4个年头。通过滴灌造林实验,摸索出了在沙漠中适宜栽种的经济树种和防沙、治沙树种;通过比较滴灌地和常规灌溉地栽植树木的成活、生长、挂果、节水、用工和土地利用等情况,得出了应用滴灌技术可以在沙漠中营造生态经济复合林的结论,并同时总结出一些滴灌造林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认识沙区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演变规律,在相近种植制度与施肥灌溉管理措施条件下,选择科尔沁沙地免耕翻、耕作3 a、耕作10 a和耕作20 a 4种类型农田为研究样地,采集了不同类型农田生境中土壤节肢动物,研究了沙区农田长期耕作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20 a农田土壤含水量、pH、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免耕农田与耕作3 a和10 a农田土壤性质相近,沙区农田耕作时间对土壤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4种农田共采集216只土壤节肢动物,隶属3纲10目,其中蜱螨目和弹尾目为优势类群,啮虫目、蜘蛛目、鞘翅目和膜翅目为常见类群。免耕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密度最高,其次是耕作10 a和20 a农田,耕作3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最少。耕作20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多样性较高,其次是耕作10 a和免耕农田,耕作3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多样性最低。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耕作年限土壤pH可能是影响不同耕作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因素。初步研究表明,沙区农田免耕有利于土壤节肢动物个体存活,短期耕作活动(<10 a)不利于土壤节肢动物定居,但长期耕作(>20 a)有利于提高和维持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沙区农田土壤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农田生态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滴灌量对荒漠地区栽培甘草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不同滴灌量影响甘草苗期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过程。【方法】以新疆昌吉州荒漠地区栽培甘草为材料,于2019年在昌吉州三坪农场进行大田试验。设X0(0 m3/hm2)、X1(2 500 m3/hm2)、X2(5 000 m3/hm2)、X3(7 500 m3/hm2)和X4(10 000 m3/hm2)等5种滴灌水平,检测并分析不同滴灌水平对甘草苗期出苗率、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地上部分干重、根长、根干重和根直径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缺水处理对甘草苗地上地下各指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甘草出苗率X2>X3>X1>X4>X0,X2出苗率最高达89.30%,比X0高出60.00%。株高、LAI和地上干重X4>X3>X2>X1>X0,在X4处理达最高,分别为63.54 cm、3.75和1 139.56 t/hm2,比X0高44.53 cm、2.60和745.91 t/hm2。根长和根干重X2>X1>X3>X4>X0,在X2处理最大,为67.05 cm和519.17 t/hm2,比X0高37.51 cm和332.99 t/hm2。根直径和根冠比X1>X2>X3>X4>X0,均在X1处理最大,分别为11.09 mm和1.03,比X0高7.31 mm和0.70。【结论】在荒漠地区滴灌栽培甘草生产中,将滴灌量控制在2 500至5 000 m3/hm2时,甘草苗期生长发育的各个指标能够达到最优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河西走廊沙漠边缘春小麦的灌溉量,为解决该地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春小麦种植区,通过5种不同灌水量处理进行了田间节水灌溉试验。[结果]在干旱胁迫下,春小麦生育速度加快,提前成熟。通过分析春小麦叶面积、灌浆速度、干物质重量和产量,得到苗期和从乳熟期到成熟期是进行节水灌溉和调亏灌溉的适宜期。[结论]该地区春小麦全生育期总灌水量在3 600~4 000 m^3/hm^2,头水在拔节前10~15 d灌溉,灌水量占灌水总量的25%;二水在孕穗期灌溉,占30%;三水在开花期灌溉,占30%;四水在乳熟前3~4 d灌溉,占15%。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甘肃省河西灌区大面积栽培酿酒葡萄而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试验采用烘干法结合GCM2010S太阳能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了地面覆草滴灌、覆膜滴灌等节水措施对干旱荒漠地区酿酒葡萄园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滴灌措施明显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作用;覆盖滴灌措施减弱了土壤的升温幅度,剧烈降温时,覆草滴...  相似文献   

18.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RS和GIS技术,从土地利用和土壤演化的角度,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区域的沙区和灌区土地进行了类型划分,共分为5个类型8个亚类。并对各土地利用类型3个年代的面积变化趋势进行了数量化分析,对引起变化的原因进行了阐释。该文的结果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分区有效治理、合理保护自然资源,以及解决这片人口较密集区域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典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调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开展对灌溉水利用系数资料的搜集、整理,并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和用水状况条件下的渠系水(或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调研.并选取我国典型灌区,进行灌区渠系水(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调研分析.分析渠系水(或灌溉水)利用系数与当地经济、灌区用水状况、作物规模和种类、地下水埋深、气象条件等关系.最后,对我国渠系水(或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尚未达到规定标准,须采取措施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20.
清代敦煌渠道修建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卫 《古今农业》2010,(1):106-114
敦煌位于西北干旱地区,是沙漠边缘的一片绿洲,降雨稀少,其农业生产对境内唯一一条河流党河依赖较大。有清一代是敦煌地区主要发展时期,从边防重镇发展成农业聚居区,灌溉渠道的修建与管理是促进敦煌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渠道的修建之初为巩固边防与移民屯垦的需要,随着人口的增长,渠道的分布向城外拓展并形成今日敦煌地区渠道分布的大致格局。探讨清代敦煌农业渠道的修建与管理,对今天敦煌地区农业水利科学开发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