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蜂针疗法及其引起的过敏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蜂针疗法及方法蜂针疗法是利用工蜂末端蜂刺中释放出的蜂毒液的药理作用和配合螫针的综合作用而起到调整机体、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也称蜂毒疗法 ,简称蜂针。它既给人体经络以机械刺激 ,同时自动注入皮内的适量蜂毒液还具有药理作用 ,蜂针继发局部潮红充血兼具温灸效应。它是针、药、灸三结合的复合型刺灸法 ,具有廉、便、验三大特点。它是由民间蜂螫治疗的经验与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 ,是中国医术的一种 ,它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绝 ,经国内外蜂针研究者继承和发扬 ,已在医疗保健事业中显示出独特的效用。蜂针疗法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2.
<正>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骨关节炎常见症状为关节僵硬,病情加重后会出现关节疼痛,此病女性患者的比例比男性高。1蜂针疗法蜂针疗法是运用蜜蜂尾针作为针具,蜇刺身体的相关穴位,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因蜂针液具有抗炎镇痛、修复受损组织、恢复关节功能、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所以对骨关节的防治有很好的疗效。先用1只活蜂在患者不显眼的肌肉处试蜇,即蜇即拔,不留尾针,30 min后观察如无严重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3.
<正>蜂针疗法历史悠久,民间广泛使用,实践广泛证明蜂针疗法对许多顽固性的疑难杂症有良好的作用,能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温通止痛的效果[1]。蜂针治疗是利用蜜蜂工蜂腹部末端蜂刺,对人体的经络皮部穴位刺激,通过释放出蜂针液的药理作用,与针灸学相结合,起到针药合一的特殊治疗方法[2]。  相似文献   

4.
1前言 蜂针,顾名思义即是为治疗某些疾患,对人体特定部位采用活蜂蛰刺。其达到医学临床治疗目的主要作用有:一是蜂针蛰刺的人体部位产生原中医常规针刺反应,刺激人体经络,使气血微物质运行状况改善,得到调整,并达到阴阳平衡,气血通畅,从而实现所预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民间应用蜂螫治病的历史悠久,流传于众多国家,蜂螫时蜜蜂螫刺排出的蜂针液,含有多种活性肽、酶和生物胺已由现代生化、药理和医药界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应用。蜂螫治病经验与经络学说、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的蜂针疗法隶属于中国针灸,根据不同病情循经络皮部和穴位进行不同手法的螫刺,既有蜜蜂针刺的机械作用,又有蜂针液的化学刺激和药理作用,蜂针后的局部充血反应还有温灸效应。蜂  相似文献   

6.
<正>(续2014年《中国蜂业》第12期上半月)蜂蜇穴位是以中国传统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和当代对蜜蜂蜂针液的科学研究作为理论根据,与传统的针炙医术相结合的一种自然疗法。它以蜜蜂的蜇器官为针具,循经络皮部和穴位施行针刺,既给人体物理刺激,造成局部红肿,升高皮温,发挥针和针炙的作用,舒经活络,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炎镇痛,又给机体输入了蜂针液,量虽不多,但神通广大,具有广泛强烈的药  相似文献   

7.
蜂毒治病疗效神奇蜜蜂螯针对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各种神经痛等疗效神奇。因为蜜蜂螯人时也将蜂毒液注入到人体。扶针具有针、药、灸三者结合之功效。中医认为蜂针可使病人气血流畅,经络疏通,病邪外地。现代科学发现,蜂毒中含有20多种生物活性酶,具有抗炎、镇痛...  相似文献   

8.
正蜂疗是"蜂刺疗法"与服用蜂产品治疗疾病的总称。蜂疗集药、针、灸为一体,一针三效,具有扶正祛邪、调节阴阳、疏肝健脾、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的药理特点,对一些特殊病症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蜂疗在早期的东西方文献中就有记载,西方医学之父希波拉克底曾用蜂毒治疗风湿病和一些关节疾病,埃及妖后克里奥帕特拉也曾用蜂王浆美容,在18世纪以前埃及、印度和叙利亚率先采用活蜂蜇刺治病。中国古代医生也将蜂蜜、蜂蜡、蜂房、蜂针、花粉等广泛用  相似文献   

9.
蜂针配合毫针治疗乳腺增生12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针是近年来医学界积极倡导的一种治疗方法.因蜂针液中含有多种肽、酶、生物胺以及胆碱、蚁酸等有机物.研究表明,蜂毒有亲神经特性和镇痛效果,并可改变血管张力,适量的蜂针液注入皮内,还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蜂针继发局部潮红,兼具有温炙效应,蜂针疗法是针、药、炙三结合的复合型刺炙法.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配合毫针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一、针灸的源流及其发展针灸术是我国中医和中兽医的重要临床学科之一。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与人畜疾病作斗争中创造的一种医疗方法。针灸术是由“针”和“灸”两种治法组成的。它是通过针刺与艾灸来调整人畜主体的经络脏腑气血之功能,从而达到防治人畜疾病的目的。由于针和灸常配合使用,所以合称“针灸”。针灸术的形成和发展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新石器时期,医者已利用锐利的小石片(即“砭石”砭刺人体与畜体的某一部位来治疗疾病。我国古籍《山海经》中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这是关于医用石针的较早记载。《山海经》所指的时代也即是针灸术的萌芽阶段。根据考古学研究,灸疗的产生是在火的发现和应用之后,人类在用火过  相似文献   

11.
蜂针疗法     
<正>蜂针疗法是利用蜜蜂蜇针运用针灸原理蜇刺人体穴位,是一种自然疗法。19世纪末开始,有了关于蜂针疗法系统性的临床研究,1888年维也纳医师特尔曾用蜂蜇治疗风湿病173个病例,由于相当成功,这种疗法逐渐流传到整个欧洲。一直到20世纪,有较多蜂针疗法用于风湿病。1936年,中国也开展全国性的研究,而到上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已经开始进行蜂针液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经门诊接受蜂针加蜂产品制剂治疗的14个病种、100例患者,近期治愈和显效61人,占61%,总有效率达89.54%。蜂针疗法是针、药、灸三者相结合的复合型针灸疗法,具有价廉、便利、有效的特点。蜂针与蜂产品制剂相结合施用,补泻适中,具有双向调节功能,蜂毒的溶血机能与蜂产品制剂中多种维生素、活性酶及微量元素有改变血液比例、清理大分子作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蜂针与蜂产品制剂取材于大自然,对人体的许多疾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保健作用,而且无化学合成药物类似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无污染、无创伤、无感染的中西医有机结合的典型生物疗法。  相似文献   

13.
蜂疗概论     
房柱 《中国蜂业》1995,(5):20-21,27
蜂疗概论江苏省连云港市蜂疗医院房柱(续上期)二.利用蜜蜂的分泌物─蜂针液、王浆、蜂蜡和蜂巢蜂针液(蜂毒)是蜜蜂螫器官酸腺和硷腺分泌的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螫刺时从贮液囊中经螫针排出。人类为了摄取野生蜂群中的蜂蜜或养蜂取蜜,难免要被蜂螫。蜂螫使人体出...  相似文献   

14.
二、利用蜜蜂的分泌物——蜂针液(蜂毒)、王浆、蜂蜡和蜂巢蜂针液(蜂毒)是蜜蜂螫器官酸腺和硷腺分泌的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螫刺时从贮液囊中经螫针排出。人类为了摄取野生蜂群中的蜂蜜或养蜂取蜜,难免要被蜂螯。蜂螫使人体出现局部和全身反应,其中包括意外地治愈了关节炎等病患者。蜂螫治病在  相似文献   

15.
顾进才  马风 《中国蜂业》2009,60(4):41-41
面神经麻痹即面瘫是由各种因素导致人体正气不足,风寒乘虚而入,气瘀血阻,脉络失营养而致。采用蜂针治疗,体现了针、灸、药三位一体的优势,配合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患者得以康复。另外,面瘫有一定的自愈性,采用蜂疗并结合中西医治疗能缩短疗程,减轻痛苦,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据国内外学者研究,已知蜂螫时排出的蜂针毒液中含有多种活性肽、酶和生物胺等多种有效物质。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手法,或循经取穴,或散刺,或螫刺,既有蜜蜂针刺的机械作用,又有蜂针液的化学刺激和药物作用,因而是一种复合型的针灸疗法。现将我院应用蜂针疗法门诊治疗的406例临床观察结果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门诊病例,时间:1988年1月—1990年8月。406例中,男性149例,女性257例;年龄15—30岁的115例,31—  相似文献   

17.
<正>人体皮肤出现赘生物现象比较常见,其中有不少是感染病原微生物所致,皮肤上的赘生物应该及时除掉为好。用活蜂针蜇刺治疗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当病变部位受到蜂针毒素刺激后,局部气血运行流畅,能使周围组织增强免疫力,产生排异作用,使赘生物萎缩脱落治愈。治疗方法:病灶处用肥皂水洗净擦干,用小镊子将蜜蜂夹住,尾刺对准赘生物或邻近皮肤蜇刺,留针治疗。第1次用1只蜜蜂,逐渐可以增加至5只蜂,每隔3天  相似文献   

18.
<正>自从卫生部将"蜂针疗法"纳入中医范畴后,蜂疗医院、蜂疗科室、蜂疗诊所日渐增多。"蜂针疗法"虽然具有一针三用(针、药、灸)和便宜方便等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潜在医疗风险,蜂疗者对此应有清醒认识。笔者养蜂多年,为一些关节炎患者做过蜂针治疗,大多取得满意效果。其中有两人出现了过敏性现  相似文献   

19.
蜂疗喜讯     
<正>蜂疗在治疗风湿、胆结石及神经系统等方面疗效确切,被广大患者所欢迎。2014年底"蜂蜇疗法"被河北省人事和社会保障厅正式列入到医保收费目录中,这标志着蜂疗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政策的支持。石家庄大正中医蜂疗医院成立于1958年,当时是一家门诊部,只是单纯用蜜蜂尾部蜇针蜇刺穴位以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炎止痛的作用。由于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肿瘤等疾病均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病因复杂、顽固、难愈,而蜂毒具有调整人体免疫  相似文献   

20.
一、蜂针液的药理作用蜂螫注入人体的蜜蜂毒液可以有效保护心脑血管,降低血压,抗炎镇痛,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脏功能和脑血流量。具体来说,蜂针液的强大药理作用表现在以下6大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