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蔬菜》2006,(4):47-48
专论山东省大葱生产出口现状与对策.…、.…陈运起等1(2)山东省西瓜、甜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焦自高等1(5)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与生产技术······……周绪元等I(4)山东省地方标准日光温室无公害番茄生产技术规程……何启伟等2(6)日光温室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规程……何启伟等2(l0)日光温室无公害辣(甜)椒生产技术规程…何启伟等2((13)研究(考察)报告关于日光温室建造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化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组1(2)关于实现日光温室蔬菜稳产高效的调研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第1期应甲RFLP定付水稻的士育期基囚—……··,…………………………………·沈 波.钱惠荣、王建林 郑康乐(l)海岛棉品系海1无腺体性状的遗传I 等位性侧骏—…………………·,…··唐灿明、问留芳、潘家驹、靖深蓉(8)水稻汗颖机理的探讨\下育系与可育系浆叶和花丝结构的比较—…………………·工 忠、顾蕴洁 高烃珠(13)小麦体细胞组织离体诱变效应研究……………………………………………… 高明尉、成雄鹰、梁竹青、胡天赐(18)牛氏紊和玉米素与工米细咆质雄性下育性关系的研究………··,…………………………………… 夏 涛、刘纪鳞《…  相似文献   

3.
资源概述研究报告我国小麦的大粒资源及大粒源的初步分析······……1(0小麦品种资源研究的回顾与今后设想····4·······……l(时生物技术在麦类品种资源研究上的应用····一……1(工2)冬小麦高产与优质相结合的可能性研究···········一2(3)从欧柔和欧柔白看优异种质的重要作用·········……3,(工2)冬小麦阿芙乐尔抗条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4(1约中国栽培大麦品种资源及其特点····,······,·····……3(的我国皮裸燕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4(…  相似文献   

4.
第】期小麦矮秆育种中性状间关系的多元分析…………………………………………………·何中虎等(1)冀84一5418小麦品种稳定高产性能与适应性的初步分忻………………………·,…·、·,…………武金铭等(8)小麦核质互作抗条诱类型的发现及其遗传书I制分析………………………………………………张建诚等门)春玉米还原糖含量变化的研究………………………………………………………………………………刘克礼等门的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对玉米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超氧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 订 作等门引用于玉米品种jk旱性鉴定的生…  相似文献   

5.
.专题与综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及应用前景分析·········……常旭虹〔1」(功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对江苏优质专用 小麦品质的影响····一黄严帅郭尤胜沈序桃,等〔1〕(4)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杜永林黄银忠【1〕(7)毕节地区夏秋冷凉无公害蔬菜生产前景 与对策浅析············……陈祖瑶黄勇蒋燕口」(10)甘蔗栽培研究进展·····················……李富生何丽莲【1」(11)氮素供应对优质专用小麦品质的 影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作物杂志》2005,(6):72-74
庄巧生院士在中国小麦育种史上的四大贡献4(1)………·专题综述·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1(9)……………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我国大豆种植上的研究与应用…1(12)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科技兴农工作力度2(1)…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甜高粱生产2(4)………………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2(7)…………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实现途径3(1)……………………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与抗扩展育种应用的讨论3(4)…………………………………………高粱重要抗性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综述3(7)……………西藏发展弱筋小麦的策略3(10)……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育种后代优质小麦新品种的中选概率,本研究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与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杂交和回交获得的76个BC1F2:4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SDS沉降值测定、面筋指数测定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电泳分析,筛选到2个优质小麦株系(6225和6294);初步建立了育种后代早世代优质小麦的快速筛选鉴定方法体系,即首先测定株系的面筋指数,再测定谷蛋白亚基组成和SDS沉降值,最后测定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本研究建立的优质小麦快速筛选方法体系,对于提高优质小麦新品种中选概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小麦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4,他引:48  
采用SDS-PAGE方法, 通过对4个优质亲本与3个农艺亲本间杂交获得的F2群体的每一单株及其亲本进行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 并对每一F2单株上F3籽粒群体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其籽粒蛋白质含量、 SDS-沉降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不同的群体间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耕作与栽培》2005,(6):64-64,F0003,63,37
.试脸研究 江西稻田保护性耕作的模式及效益·············……黄国勤〔l〕〔16〕 红坡早地几种复种方式的周年生产力及 生态经济效益研究……刘秀英黄国勤苏艳红,等【1〕(19) 新扭绿洲高产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下 产量表现········,·······……吴奇峰何桂红董志新仁11(22) 水氮配合对春小麦产量和 品质的影响··············,,,…王国骄张雯候立自「,〕‘24) 早地春小麦秸秆覆盖空行种植对产量和 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工照霞郭资仕〔1〕(27) 控制玉米…  相似文献   

10.
高文川  马猛  王爱娜  赵惠贤 《作物学报》2010,3(10):1769-1776
选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不同的3个强筋和4个弱筋小麦品种,研究了其籽粒发育过程中麦谷蛋白亚基、谷蛋白聚合体的形成和累积动态。结果表明,强筋小麦籽粒HMW-GS和B区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从花后9~12d开始表达;而弱筋小麦从花后12~15d开始表达,即强筋小麦麦谷蛋白亚基开始形成时间早于弱筋小麦。各品种的HMW-GS一旦形成,其累积速度较快,花后27d基本达到稳定值,之后维持稳定量;而LMW-GS形成后,累积较慢,直到花后30d左右达到稳定量。3个强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期谷蛋白总聚合体百分含量(TGP%)和谷蛋白大聚合体百分含量(GMP%)累积动态趋势基本一致,即在花后12~30d一直持续增加,花后30d至成熟达到最大值并保持稳定水平。4个弱筋小麦TGP%和GMP%累积动态均表现为在花后12~24d(灌浆早中期)形成和持续累积,花后24d至成熟逐渐降低。麦谷蛋白亚基表达模式以及谷蛋白聚合体累积动态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小麦强筋或弱筋品质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种子》1988,(6)
研究报告.1、~、,口,‘户卜、曰J‘、护J.J、曰、川轰竺竺蛋杂交水稻及其三系种子的贮藏特性和生理生 化变化1.不同水分种子贮藏期间含水量 和活力的变化······························……1(i)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杂交研究············……1(9)野生稻种子发芽试验初报···············,·,·一1(12)不同贮存湿度对优质稻(民竹粘5号)米质 影响的生理生化分析····,················……1(15)水分对多个食用干菜豆品种生活力及活力的 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功能的体外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SDS-PAGE方法回收纯化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1Ax1、1Dx5、1Dy10、1Bx7、1By8和1By9,然后利用微量配粉方法将单个亚基分别添加到对照“京411”面粉中,经过揉混仪分析单个亚基对揉面特性的影响,进而确定各个亚基的功能特性。根据揉面时间、稳定时间等参数的变化,6个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面粉品质的影响表现为1Dy10 > 1Ax1 > 1Dx5 > 1By8 > 1Bx7 > 1By9。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揉混仪进行体外配粉检测是快速鉴定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近百份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进行电泳分析,并对其沉淀值,蛋白质及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证明国内品种缺少1D×5+1DY10亚基;含1D×5+1DY10亚基和多亚基带型(5条)沉淀值高或较高;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带型不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选用北方冬麦区近年来育成的优质强筋品种及山东省主栽品种共42份,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和凝胶色谱法(SE-HPLC)对小麦贮藏蛋白组分进行量化, 分析了不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对其表达量、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Glu-D1位点对谷蛋白亚基含量和加工品质的加性效应最大, 达5%显著水平, 贡献率为28.5%~71.3%。在Glu-A1和Glu-D1位点, 单个亚基对谷蛋白亚基含量和加工品质的贡献分别为1>2*>N和5+10>2+12>4+12, 而在Glu-B1位点, 则表现为差异不显著。不同亚基组合的HMW–GS表达量差异达5%显著水平, 相同亚基组合的品种间贮藏蛋白组分表达量的变异较大, 亚基表达量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品种间品质差异的重要原因。1B/1R易位显著降低LMW-GS、谷蛋白总量和%UPP, 导致加工品质变劣。选择具有优质亚基组合, 且谷蛋白亚基表达量高的类型, 是有效改良面筋强度, 进一步提高优质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中国特有小麦(新疆稻麦、西藏半野生小麦和云南铁壳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研究,并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比较分析了中国特有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和密穗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多态性,结果显示,斯卑尔脱小麦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上具有明显特点,在Glu-A1位点上以1亚基为优势亚基,在Glu-B1位点上以13+16亚基居多,而这两种亚基在其他六倍体小麦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新疆稻麦在Glu-1D位点上具有特殊的HMW-GS类型。结合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结果对中国特有小麦的起源演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雷玲  高翔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56-59,87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在Glu-1位点上有很强的多态性,在组成上有高度的异质性,变异非常丰富,对品种品质有很明显的作用。因此,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一直受到育种家们的广泛关注。在此,综述了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在F1、F2等世代中的基因表达特性和亚基遗传规律,以及不完全表达和遗传畸变。同时还综述了各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位点,位点内各亚基及亚基组成对品质的效应。并讨论了利用优质亚基、亚基组合对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是小麦谷蛋白亚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淮麦区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对品质的效应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采用SDS-PAGE方法,鉴定了黄淮麦区42个小麦品种的Glu-A3位点和Glu-B3位点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了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小麦面筋强度和烘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lu-A3位点,对面筋强度和面包烘焙品质正向效应为:d,b>a,e;在Glu-B3位点,对面筋强度正效应为:h,d>f>g,b,j,对面包烘焙品质正向效应为:h>f,d>g,b,j。Glu-A3d/Glu-B3h亚基组合具有较好的面筋强度和烘焙品质。就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单个变异位点对品质综合效应而言,Glu-B3位点对品质作用比较大,与Glu-B1位点相近,同时,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之间存在着互作效应,以Glu-B1/Glu-A3和Glu-D1/Glu-B3位点的互作效应比较显著。Glu-A3和Glu-B3位点及其所编码的不同亚基种类对品质的效应差异显著,并且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位点存在互作,对不同位点优质亚基的聚合将有助于小麦品质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8.
选用我国春播麦区23份(试验I)和北部冬麦区21份(试验II)品种(系),研究了Glu-1位点等位变异及其亚基表达量对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Glu-1位点等位变异及其亚基表达量显著影响谷蛋白聚合体的粒度分布,且影响程度受蛋白质含量,尤其是高分子量谷蛋白总量水平的影响。在高分子量谷蛋白总量较低时(试验I),Glu-B1和Glu-D1位点对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含量(UPP)及其占聚合体蛋白总量的百分比(%UPP)的加性效应都达1%显著水平;Glu-B1和Glu-D1位点单个亚基对两者的贡献分别为7OE+8* >7+9 >17+18 >7+8和5+10 >2+12,具有5+10亚基组合的%UPP显著高于具有2+12的亚基组合。高分子量谷蛋白的亚基表达量与UPP含量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9~0.93(P < 0.01)。而在高分子量谷蛋白总量较高时(试验II),仅Glu-D1位点对%UPP的加性效应达5%显著水平,5+10亚基对%UPP的贡献显著高于2+12和4+12;亚基组合间的聚合体粒度分布无显著差异。高分子量谷蛋白的亚基表达量与UPP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42~0.86(P < 0.05或0.01)。结合高分子量谷蛋白表达量和优质亚基进行选择,能有效提高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的含量和相对比例,有利于面筋强度和加工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旱麦草属物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检测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DS-PAGE方法对旱麦草属4个种10份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进行了检测和鉴定.结果显示,旱麦草物种具有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普通小麦中发现的不一样,其迁移率存在较大差异,多数为1条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迁移率比Ax1基迁移率小;有的材料中没有检测到高分子量谷蛋白,在10份材料中检测到6种亚基变异.  相似文献   

20.
·专家论坛· 作物遗传育种理论发展与前景展望······……3(1)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 化必由之路··············,··················……1(1) 再论高产高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方向···……1(4) 大田生产的残茬覆盖免耕法···············……1(8) 马池口建成机械化吨粮村··················……l(6) ·专题综述· 试论我国作物化控研究的发展·······4·,··……2(1) ·吨粮田开发· 吨粮田开发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浅析湖南省吨粮田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