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们的生活质量,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关联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其重要性众所周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2.
3.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 相似文献
4.
5.
党的十八大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具体安排。生态文明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这四个字的涵盖之广、意义之深远都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7.
8.
分析了推进林业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以及四川林业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重要贡献。根据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探讨了推进四川林业发展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10.
11.
按照党中央全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行各业的文化建设各方面,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目标.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文明形态,是承接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做好林业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正确方法。林业宣传思想工作要坚定不移地 相似文献
14.
潘家华 《绿色中国(A版)》2021,(3):38-39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尊重和顺应自然,繁荣和发展经济,规范和增进社会和谐,既跨越了农耕文明时代生产力低下自然刚性的"马尔萨斯陷阱",又可避免工业文明阶段技术进步助推生产力提升的不可持续的困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位所在,大势所趋。然而,人们的认知,或极端于回归原始文明的"返璞归真",或固执于现行工业文明的"技术万能",生态文明的思辨和话语体系,客观讲,还落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16.
2012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胡锦涛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余谋昌 《绿色中国(A版)》2019,(4):61-63
可持续发展,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和战略.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重要时期。阿龙山森工公司坚持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管理机制,推进内涵挖潜式增长,促进职工群众增收,构建"节约型"企业。按照"巩固成果、创新机制、加快发展、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 相似文献
20.
正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300年工业文明时代,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社会文明程度也得到了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似乎已经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但人类社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日趋恶化的局面。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已给人类敲起了警钟。人类社会必须向着一个新的模式转变才能使社会得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