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试验用200羽伊莎B-380雏鸡,随机分为5组,在1-3组雏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HM-强效复合微生态制剂,第4组日粮中添加0.2%氟哌酸,第五组饲料中不添加任何药物作为空白对照,用鸡白痢沙门氏杆菌进行人工感染,以观其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添加0.5%HM-强效复合微生态制剂有98%的保护率,添加1.0%,1.5%HM-强效复合微生态制剂和添加0.2%氟哌酸有100%的保护率,检查发现添加HM-强效复合微生态制剂组雏鸡肠道中大肠杆菌明显减少,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有益微生物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
用于治疗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coli)病的药物较多,且不断有新药研制,但一定要注意谨慎选用,因为某些鸡源E.coli含有R质粒,使E.coli产生抗药性,并且质粒在菌株间能相互传递。另外,某些药物能抑制鸡的体液免疫,导致免疫失败。因此对临床上分离到的E.coli菌株,必须先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高效敏感的药物治疗本病,并注意连续用药和合并用药,方能较好的防治本病。本试验即以此为目的,为有效防制该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FMDV3C基因克隆质粒p3C-T进行PCR扩增,获得了口蹄疫病毒3C蛋白酶基因片段,将此片段与T4噬菌体整合质粒pR的EcoR I酶切片段连接,转化E.coli DH5a工程菌,经EcoR I酶切、质粒PCR扩增、插入方向筛选及测序鉴定,成功获得了T4噬菌体重组整合质粒pR-3C。将其转化E.coliE2后,与SOC基因缺失的噬茵体9T4-Z1同源重组,经溶菌酶依赖性筛选,获得了快速溶菌型噬菌体9T4—3C。经噬菌体PCR扩增、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分析,重组噬菌体可展示约26ku的重组蛋白;其大小与预期相符,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颈部皮下注射氨基苄预防雏鸡白痢并以常规治疗白痢药物作对照,结果表明:氨基苄预防保护率99.5%,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颈部注射氨基苄对雏鸡白痢治愈率为93.6%。  相似文献   

5.
从柔嫩艾美球虫第二代裂殖子总RNA中扩增&SAG10基因,与pGEM-TEasy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a,筛选阳性克隆,扩增不舍N端信号肽的编码序列,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ET-32a(+)和pMAL-c2X,转化至E.coliRosetta,以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pET-32a(+)-EtSAGIO在E.coliRosetta中的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3%,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7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而pMAL-c2x-EtSAG10在E.coli Rosetta中表达的重组蛋白为可溶性,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9ku。以表达的可溶性EtSAG10重组蛋白100μg/只肌肉注射免疫雏鸡,攻虫后以盲肠病变计分、盲肠卵囊数(OPG)、相对增重率和抗球虫指数(ACI)评价,免疫组相对盲肠卵囊产量为47.7%,抗球虫指数由86.79提高至152.13。提示,重组表达的EtSAG10可诱导雏鸡产生一定的抗球虫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6.
饲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频生,药物残留严重。试验采用微生态制剂肽菌素717在蛋雏鸡日粮中替代饲用抗生素金霉素,统计蛋雏鸡生长性能及腹泻率、死淘率、健雏率。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肽菌素717能够替代饲用抗生素金霉素在蛋雏鸡日粮中使用,促进生长、保护蛋雏鸡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饲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频生,药物残留严重。本研究采用微生态制剂肽菌素717在蛋雏鸡日粮中替代饲用抗生素金霉素,统计蛋雏鸡生长性能指标及腹泻率、死淘率、健雏率。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肽菌素717能够替代饲用抗生素金霉素在蛋雏鸡日粮中使用,促生长并保护蛋雏鸡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SPF鸡经不同顺序、不同时间间隔人工感染MPAIV和E.coli 173株(04)后,对试验鸡的病死率和针对大肠杆菌不同抗原体液免疫应答水平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混合感染组试验鸡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独接种组,且以先接种MPAIV再接种E.coli组死亡率最高;各混合感染组试验鸡针对E.coli OMPs和LPS的抗体水平低于单独感染E.coli组,其中又以先接种MPAIV再接种E.coli组为最低,提示MPAIV和E.coli间存在协同致病作用,这种协同机理可能与因MPAIV的感染导致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并进而促进了E.coli在体内的定居与繁殖有关。  相似文献   

9.
抗猪脂肪细胞膜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猪脂肪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mRNA中构建出单链抗体(scFv)cDNA文库。cDNA文库克隆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5E,转化E.coli TG1,通过噬菌体表面展示,用猪脂肪细胞对表达的重组噬菌体单链抗体文库进行3轮亲和富集,筛选出了猪脂肪细胞膜scFv,为今后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7,(12):2260-2265
为了研究河北秦皇岛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地方流行株的优势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致病性,本研究采用常规鉴定方法和16SrRNA PCR方法,从采集自河北秦皇岛地区不同养鸡场的83份病鸡组织中分离鉴定出56株E.coli。人工感染1日龄雏鸡试验表明,46株分离株为致病性E.coli。采用玻片凝集试验、PCR方法分别测定致病性E.coli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和16种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定型的42株致病性E.coli分离株包括11种血清型,以O7 8、O89、O142及O1为优势血清型;46株致病性E.coli分离株中以irp2、fuyA、ompT、Iss a、iutA、iroN和hlyF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在89.1%~100.0%,其他毒力基因检出率为22.0%~72.0%。选择优势血清型代表株QH1(O78)、QH1(O89)、QH1(O142)和QH1(O1)人工感染1日龄雏鸡,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确定其致病性。结果表明,QH1(O78)株致病性最强,对1日龄雏鸡的LD50为3.16×106 CFU/mL;对14,49日龄雏鸡的LD50分别为1.07×107,5×108 CFU/mL。本研究为河北秦皇岛地区鸡致病性E.coli地方流行株防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笔者对栗园草场牛耳大黄蔓延挤占其他牧草生存空间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草场已处于牛耳大黄蔓延最严重阶段,危害区域集中分布在草场平坦肥沃的地块和道路附近,尤其是水肥充足的区域。该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繁殖特征表明,它可以利用种子向外进行远距离随机扩散,占据一定位置后,再以无性繁殖方式和种子扩展侵占范围,  相似文献   

12.
多糖对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杀伤、递呈抗原、分泌生物活性物质、调控局部组织微环境以及抑制肿瘤等多种免疫功能,是机体非特异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结果表明,多糖具有调节巨噬细胞活性的功能,同时发现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近年来,人们不断研究发现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和促进其分泌作用的活性多糖,并深入研究巨噬细胞表面的多糖受体和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以揭示多糖调节动物机体免疫机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欣然  牛翠娟 《饲料研究》2001,(10):20-21,27
大蒜素(Allitridi)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防癌、降压、健胃、抗病毒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医疗上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有大蒜油治疗家禽疾病的记录,现已广泛用于医药、兽药、农药和食品添加剂中,近年来已开发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的作用广泛、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不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动物产品肉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进行了鲤鱼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  相似文献   

14.
15.
试验的目的是探索用广西盛产的稻谷、木薯及亚热带牧草尤其是蟛蜞菊进行不同配比,考察各组日粮对鹅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的影响。27日龄合浦狮头鹅共96只被随机分为A、B、C、D4个处理组:对照组(玉米饲粮+象草组)、试验Ⅰ组(稻谷替代对照组玉米饲粮+蟛蜞菊组)、试验Ⅱ组(木薯替代对照组玉米饲粮+蟛蜞菊组)、试验Ⅲ组(木薯、稻谷各替代对照组50%的玉米饲粮+蟛蜞菊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公母各半),进行为期44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7.75、53.00、55.78和64.88g,对照组、试验Ⅲ组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生长中期,对照组主要营养成分干物质、蛋白质、能量、粗脂肪的利用率明显比其它各组高(P<0.05);对照组、试验Ⅲ组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腹脂率与试验Ⅰ组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Teamcenter平台客户端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对物料清单的二次开发进行研究,开发了BOM自动生成功能模块,使之能自动生成符合企业需求的BOM,并与Teamcenter平台无缝集成,保障产品BOM信息的一致性和规范性,提高企业产品数据管理效率及质量,并为将来BOM在企业各部门间的传递及转换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规模养殖过程中,断奶诱发仔猪肠道疾病进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益生菌可降低肠道病原菌感染,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降低腹泻的发生率。该文主要从益生菌对仔猪胃肠道微生物群、机体免疫系统、炎症调控、抗氧化调控、肠道发育和营养消化调控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旨在为益生菌在仔猪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又称生长分化因子8。MSTN主要在骨骼肌中广泛表达,并可在心肌、脂肪、乳腺等多个组织中表达,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骨骼肌生长发育、诱发肌萎缩等方面。MSTN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协同作用于骨骼肌,即通过激活TGF-β、p38MAPK、ERK1/2、JNK等信号途径以及抑制IGF-AKT、Wnt信号途径来抑制肌细胞增殖分化;通过调控AKT途径、泛素-蛋白水解酶系统、自噬溶酶体系统来影响骨骼肌蛋白的合成与分解;MSTN还参与了与骨骼肌生成相关的脂肪代谢及骨形成等生理活动。论文重点阐述MSTN在肌细胞增殖分化、肌蛋白合成与分解、脂肪代谢、骨骼发育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常用农药对家蚕毒性评价体系和方法与农药发展现状之间的不适应因素,以及与蚕桑生产典型中毒事故的关系,指出实行强制性评价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毒性测定方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饲养体系的局限性到组合效应的概念、衡量指标类型、试验研究、发生机制、等方面综述了反刍动物日粮组合效应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