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鸡生态养殖是一项将传统养殖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提高鸡肉的品质为目的的生产技术。该养殖方法就是选择优良的土鸡在无污染的农林闲地、果园及灌木丛林里,进行放养、人工喂料与野外采食相结合的技术。主要对土鸡生态养殖的概念、饲养管理、综合防治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以期为土鸡生态养殖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陆灵勇 《畜禽业》2002,(3):Y045-Y04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近几年来,由于良种的推广,优质肉鸡、土鸡以其独特的鲜美肉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优质肉鸡、土鸡的生产和销售量明显增加,养鸡生产企业也正蓬勃发展起来.笔者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对如何降低养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如下体会,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闽北土鸡的饲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汤仁 《畜禽业》2007,(10):81-82
土鸡生产是优质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不与外来快大型肉鸡杂交的纯土鸡目前在我市已占有一定市场分额。本文报道了对福建省南平市闽北当地的土鸡品种,进行饲养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鸡具有典型的土鸡体型,如头小、脚细、身体紧凑、骨细皮薄等。有土鸡典型的体型外貌,具有黄羽青脚等特点,肉质较优,合乎市场的要求,在福建省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3,(2):84
<正>1肉鸡在放养之前一个月,进行第一次驱虫;放养之后15~20d进行第二次驱虫;以后每隔1~2个月驱虫一次。2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合理调整精料的质与量,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5.
探索一种在林下放养并以昆虫和牧草为主要食料的生态肉鸡饲养方法,具体是在林、果树下面布局建设昆虫培育片区和牧草种植片区,肉鸡饲养过程是在昆虫培育片区与牧草种植片区交叉轮番放养。通过人工培育的昆虫量大、栽培的牧草草料丰富,肉鸡每天通过啄食虫蛆、采食牧草,只需补充饲喂些精料,大幅度的降低饲养成本;同时优越的自然环境病害少,不投喂抗生素和激素,造就了一种节粮、绿色无害的生态商品肉鸡。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6,(6)
正吐鲁番干燥少雨、高温、多风,盆地内年日照时数长,蒸发量大,冬少严寒,果林多,林下养土鸡具有隔离条件好,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具有发展绿色土鸡产业的独特优势。为充分利用林下青饲料和昆虫等自然饲料资源,我区数百养殖户在果园林放养土鸡,即降低了饲养成本,又增加了野味,养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4,(2)
<正>2013年11月27——28日,以"变革时代话管理"为主题的《2013华骏大客户战略提升论坛》举行。此次会议是由石家庄华骏动物药业为主办的,致力于大力提升其龙头放养企业客户管理水平的大型盛会。来自辽宁、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域的近40家大型肉鸡放养企业的总经理和技术经理参与其会,这些放养企业年放养白羽肉鸡总量约4.5亿羽,约占全国白羽肉鸡年出栏量总量的1/10。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0,(5)
靖西土鸡是广西靖西市独有的优质肉鸡品种,但由于受到外来品种的冲击以及不注重种质资源保护,有绝迹危险。为保护该品种资源,有必要扶持相关养殖企业开展靖西土鸡选育工作,加强其营养需要、饲养管理以及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其产肉性能和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4,(8)
<正>由四川省雅安市制定的《林下生态放养肉鸡生产技术规范》历经6年多的反复探索和完善,于近日获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公布。该区域性地方标准的公布实施,将促进雅安市林下养鸡向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加快农村放养肉鸡传统产业向有适度规模、有较高科技含量提升,让养殖农户能够"不离乡、能就业,不砍树、能致富",达到通过林下适度规模养殖肉鸡,促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5,(6)
<正>隆昌县群星养鸡场2014年6月饲养了2 000只肉用土鸡。6月25日早上,饲养员给鸡添加饲料时,发现有15只鸡死亡,部分鸡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蓬松,第二天,又发现有9只鸡死亡。经过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鸡球虫病。1基本情况该场养殖肉用土鸡2 000只,发病时30日龄,养殖方式是舍内地面放养,以粗米糠为垫料,1个星期左右换1次垫料,采用全进全出方式饲养。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4)
<正>洛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农业县。境内常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林地面积广阔,牧草茂密,自然资源好,发展林下生态肉鸡养殖条件优越。随着人们追求健康、安全、绿色、环保生活理念时代的到来,对肉类的需求亦回归自然,野生野味和原始肉品风味渐成消费时尚,而林下生态肉鸡正符合人们这一消费理念,林下生态肉鸡高效放养技术也成为一个热门技术。笔者经过多年的探讨,总结出了"山区县林下生态肉鸡高效放养技术"。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4,(8)
<正>石棉草科鸡是列入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优良土鸡品种,其源于我国自然风景名胜保护区贡嘎山南坡石棉县草科藏族乡境内丰富的动植物垂直带谱,是适合山区林下生态放养的理想土鸡品种。近年来,石棉县在草科鸡产业发展上,无论在种业开发模式方面,还是在养殖模式、科技推广模式、业主培育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创新,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就石棉县草科鸡发展模式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5,(6)
土杂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土杂鸡品种优良、抗病力强,成活率高,适合在山地、林地、果园放养。綦江区分为山地和丘陵两种地貌类型,山地占67.6%,丘陵占32.4%,具有养殖无公害优质土杂鸡良好的自然资源。文章采用两种方法饲养土鸡,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后期采用放养的土杂鸡不论在经济效益上,还是社会效益上都优于舍饲的土杂鸡。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1,(6)
以散养方式培养的土鸡,会增加鸡肉和鸡蛋的品质,成为消费者十分追捧的美味。但是,散养鸡处于放养的形式,其活动范围比较广,养户不能对粪便内细菌进行有效清理,容易滋生寄生虫,使其成长速度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导致鸡群死亡。家禽寄生虫种类多,寄生宿主多,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严重威胁散养土鸡的健康。就寄生虫病对于散养鸡的危害程度,发病症状和对应的防治对策进行阐述,希望为散养鸡寄生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土鸡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添鹰 《畜禽业》2012,(4):19-20
<正>秀山土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欢,但众所周知粗放式的农村散养及土鸡的生长速度慢(至少5个月才长大出栏),因而养殖者的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难增收致富,如何使土鸡长得快,肉质又好,笔者通过几年土鸡饲养管理,对土鸡的饲养做如下总结。1场地选择选择地势较高、土壤干燥、水源  相似文献   

16.
生态鸡是在生态条件较好、浅丘、丘陵草地、果园、农田等条件下放养的土鸡或土杂鸡,以放牧为主,自由采食青草、树叶、昆虫,石沙,模拟野生的饲养方式。这种养殖方式投资少,不污染肉质,味美嫩,肉质柔韧性强,价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绿色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2,(6):26
<正>散养土鸡鸡蛋因不含任何人工合成抗生素、激素、色素,与普通鸡蛋相比蛋白浓稠,蛋白质含量提高5%~6%,脂肪降低3%,胆固醇降低19.8%,口感香鲜、质嫩无腥味,受到消费者追捧。采用户外放养,鸡群初夏秋三季以在田野、山林中觅食昆虫、草籽为主,饲养户只需在晚上饲喂少量玉米或精料,可节约2/3以上的饲料成本,以产蛋期215d、每只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4,(4)
<正>核桃林下,1000多羽土鸡分散在草地上,有的刨地找虫吃,有的在追逐嬉戏……这是清明节前,广西日报记者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刀屯农民蒲元勋的核桃林里看到的景象。蒲元勋种有50多亩核桃树,林下建起了一个养鸡场。他说,在林地里放养土鸡,不仅节约饲料,而且鸡粪可肥林地,种核桃养鸡两不误。如果管理得好,一年卖鸡收入两三万元不成问题。据了解,在山林里发展林下养鸡,已经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去年,该县共创建林下养鸡集中区10个,建立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3个,累计出栏林下养殖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土鸡养殖。土鸡不仅食用价值高,而且属于绿色食品,有助于人类健康。同时,土鸡养殖资金投入少,收益大,且市场广阔,适合大规模推广。但是,由于我国土鸡养殖技术尚不成熟,缺乏经验,导致土鸡养殖经济一直停滞不前。初步分析农村土鸡养殖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农村土鸡养殖的策略,供各土鸡养殖基地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鸡的呼吸道病是鸡的一种常见病,其种类很多,病因也很复杂;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且发病率高,还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继发感染,可使雏鸡生长发育迟缓,成年鸡产蛋下降和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只死亡。在临床上,本地土鸡要外引的纯种肉鸡和蛋鸡抵抗力强,发病少。从临床症状和鸡群的表现上,很难确定发生的是哪一种呼吸道疾病,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龙陵县以及邻近的德宏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商业部门或部分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