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湿地松采脂与林分生长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Pinuselliotii)原产美国,泾县马头林场于1951年引种栽培。由于湿地松早期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质量好,松脂产量高,现已成为我县营造丰产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全县已有湿地松人工林27万亩。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县在湿地松林分中进行采脂,但是采脂林分起始年龄、林木胸径、强  相似文献   

2.
用2%、1%、0.5%稀土溶液涂在湿地松采脂沟面上,可促进湿地松泌脂。与对照比较,松脂产量分别提高25.08%、21.93%和24.89%。经实测,稀土采脂每工可割湿地松600株,松脂株产量每年可增加0.703kg。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原产美国,1951年泾县马头林场引种栽培:由于湿地松早期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质量好,松脂产量高,现已成为泾县营造丰产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目前已有湿地松人工林27万亩。从上世纪90年代初,泾县在湿地松林分中进行采脂,但是采脂林分起始年龄、林木胸径、强度等因素的差异,影响到林木的生长。为此,笔者于2003~2007年以来进行了湿地松不同年龄、径阶的采脂试验及调查分析。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马尾松和湿地松不同负荷率采脂对其产脂量和立木生长量的影响,确定合理的采脂强度,指导松脂生产,保护松脂资源,从1983年起,我们进行了马尾松和湿地松不同负荷率采脂试验。一、试验方法不同负荷率采脂试验,马尾松试验立木在北岭山乱葬岗;湿地松试验立木在本所山南母树林地。采脂负荷分为0、20、30、40、50、60、70和80%八种。马尾松共采脂120株,分为三个区,每区40株,分8个组,每组5株,各组分别以同一负荷率进行采割;采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乙烯利采脂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结果表明,乙烯利化学采脂,湿地松幼龄林单株产脂3.66kg,比常法采脂提高23.23%,中龄林单株产脂7.20kg,比常法采脂提高27.43%。对松脂及其产品的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概述湿地松低频采脂新技术的操作方法、综合效益和技术创新点。该项新技术操作简单,易学易懂易掌握,具有资源利用长、增产效果大、采工增收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可为松脂资源永续利用和松脂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原产美国东南部,是美国重要的速生针叶用材和采脂树种,也是世界上产脂力最高的树种之一。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用途广,在世界亚热带和部分热带地区广为种植。我国引种湿地松已有50余年历史。我省自1975年开始大面积引种造林,现已相继成林,进入间伐采脂或全面采脂时期。本文根据我省湿地松的采脂情况,分析论证湿地松松脂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5年生湿地松幼林连续5年的常规采脂,分析采脂对湿地松幼林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研究开展湿地松早期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脂对5年生湿地松林木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前2年,对林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均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林木枯损率随采脂年数增加快速上升,到第5年时,采脂林分的枯损率为51.5%,是非采脂林分的2.5倍;松脂产量不稳定,第2年产脂量最高,整体随采脂年数的增加、林木径阶的减小而下降;若在10年生主伐,采脂林可获得98 919.8元/hm~2的松脂产值,是非采脂林分原木产值的3.6倍,采脂林分和非采脂林净现值分别为32 338.49元/hm~2和-2 977.4元/hm~2,内部收益率分别为39.5%和7.8%,采脂林分折现率远大于12%,非采脂林分折现率低于12%。综合分析认为,采脂对速生期的湿地松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林木生长提前进入生长缓慢期;林木枯损主要出现在采脂后期,导致林分蓄积量损失严重,合理的采脂周期有待研究;松脂产值是开展湿地松早期利用的主要收益来源,而且效益可观,有利于缩短投资收回周期。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衡山县湿地松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其开发前景,就如何加强湿地松采脂基地建设和开发利用松脂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松脂是重要的林产品,经过加工制成松香、松节油,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重工业、轻工业、国防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同时,也是我国大宗出口创汇产品。我市松脂后备资源较为丰富,如果加强采脂林的定向培育,把现有资源优势,通过开发利用,变为发展经济的优势,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开创高效林业的重要步骤。为此,谈谈我们对湿地松采脂林定向培育的一些构思,以期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的重视和关注,把这项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局面,为振兴林业经济作出积极的贡献。1 松脂资源及开发利用的现状我市松脂资源较为丰富,主要采脂树种有马尾松和湿地松。马尾松可供采脂的资源主要  相似文献   

11.
国外松采脂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年生松类林木的采脂试验表明,湿地松的松脂产量为马尾松的2.47倍,大炬松为马尾松的1.22倍。通过施用增脂剂,湿地松增加松脂产量37.8%,火炬松增加44.4%,马尾松增加23.5%。  相似文献   

12.
松脂是重要的林产品,经加工处理可制成松香等产品,是重工业、轻工业、国防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我国松香出口量很大,林农采割松脂,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松脂也不能随便采运,还得讲究方法。一、采脂树种选择以湿地松最好,其次为南亚松和马尾松。一般胸径20厘米以上才可采脂。胸径在20~60厘米范围内,松脂产量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加。二、采脂准备(1)要准备好采脂工具,包括刮皮刀、割刀、收脂器等。(2)要开好采脂林道,以运送松脂方便为宜。三、采脂方法(1)选定割面:选择枝叶茂密、节疤少的松树树干开采,割面要向阳,松脂要能畅流到收脂器。(2)刮…  相似文献   

13.
采脂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表明,采集松脂对天台低山生长的中龄湿地松林分的胸径、材积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非采脂林分经济收入的净现值要高出对照的采脂林分,因此,湿地松在采脂后由于林木生长量减少和木材质量降低而造成的经济效益损失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详细计算和分析湿松采脂给林权所有者、采脂工和松脂加工企业带来的收益,对促进湿地松种植、发展林业产业、增加林农收入、促进生态发展都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指出目前江西省松脂采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湿地松人工林的生长及其材脂两用经营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松在广东省广为引种,阳江市至1992年人工林面积亦已发展至12万ha。湿地松的生长特性和木材性质对其经营利用有一定影响。从4种不同经营模式比较,由于湿地松早期生长迅速,脂、材均可利用,10年生即可开始采脂和间伐。其中以第4种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最佳,即10年生开始第1次间伐,伐前强化采脂2年;15年生作第2次间伐,代前强化采脂3年;18年生开始连续采脂7年,25年生时主伐。发展湿地松是广东山区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对改善我省造纸资源和松脂质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气象因子对湿地松松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湿地松松脂产量的年度变化规律及气温和降水量对湿地松松脂产量和松树增脂剂增脂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松松脂产量在一年中呈抛物线变化,大约在8月份产量达到最高。适宜的气温和降水量是松脂高产的保证,气温过低,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湿地松产脂和松树增脂剂的增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高产脂力单株和类型选择及松脂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湿地松高产脂力类型和单株的选择方法。根据湿地松林分中存在的粗枝宽冠型、细枝窄冠型、中间型三个自然类型采脂试验结果,中间型的产脂力最高,其平均单株产脂力比其它两个类型分别高59%和22%。如果按照树高、形率、针叶密度、针叶树脂道、活冠长等五项指标进行选择,其选择出来的高产脂力单株比湿地松一般单株的产脂力高61~73%。按五项指标选择可提高选择效果,补充类型选择的不足。因此,在进行湿地松高产脂力优树选择时,可采用“三个自然类型”初选,“五项指标”复选的方法。按“五项指标”选择出来的高产脂力单株与湿地松一般单株得到的松脂成份和产品松香、松节油的质量基本相同。湿地松松脂所含松节油均为优级松节油,其中含β-蒎烯28%左右。松香颜色浅,结晶趋势小,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松脂组分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lem.)原产于美国,不仅是重要的用材、纸浆材树种,更是优良的产脂树种。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引进美国湿地松,目前种植面积达200万hm2,已经成为重要的用材、采脂树种[1-3]。松脂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原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4];然而,国内对松脂质量研究重视不够,研究方法较粗放[5-7],不能满足我国  相似文献   

19.
董子安 《中国林业》2013,(16):59-59
江西省吉安市湿地松资源丰富,成林面积422万亩,约占全国的1/7,年松脂产量5万吨~6万吨,居全国地市级单位前3位。长期以来,湿地松采脂主要采用常规采脂方法,割沟频率为2天l刀。年割面下降幅度高达30厘米以上,松树采割年限仅为8年左右,没有合理利用湿地松资源。  相似文献   

20.
应用2002年和2012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对中国各省(市)区的采脂松树资源和松脂贮量进行计算估测分析。结果表明,规模采脂松树树种在江西、安徽、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6省增加了湿地松,江西、广西、湖南、福建、广东、浙江、湖北、安徽、四川、贵州、河南、江苏等地原有的马尾松面积剧减了50%以上。现有16个省(市)区具有采脂松树资源分布,各地的采脂松树和贮脂数量与前期相比较发生了较大变化,采脂松树的面积和松脂贮量云南省均为最多。除西藏、江苏采脂林分的单位面积的蓄积量减少外,其他14个省(市)区采脂林分的单位蓄积量大幅增加,林分质量显著提高。各省(市)区中幼龄林所占的比例大幅减小,近成过熟林比例增高,采脂后续资源贮备不足。总体而言,各省(市)区采脂松林面积减少,但林分质量提高,松脂贮量增加,松脂资源分布由过去主要在沿海向西南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