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辣椒疫病1发生症状辣椒疫病在辣椒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尤其以现蕾至挂果期前后发病最为严重。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或猝倒;成株期主茎和分枝处发病,产生环绕的褐色病斑,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叶片发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扩展后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软腐,易脱落;果实受害,病斑多从蒂部开始发生,病斑为水渍状暗绿色,后变为黑褐色软腐,病部常见白色霉状物,病果失水后干缩,变成淡褐色僵果,  相似文献   

2.
<正>疫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和静地区辣椒种植面积的快速扩大和年年连作,辣椒疫病发生严重,发病地块辣椒品质降低,经济损失达30%~40%,有些地块可达80%,甚至绝收。一、发病症状辣椒疫病主要发生在辣椒幼苗、叶、茎和果实上。幼苗的根系是容易发病的部位,发病幼苗茎基部呈暗绿色腐烂,病部显著收缩、深褐色,幼苗易折倒。成株期叶片感病时,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中央暗绿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侵染引起的。辣椒整个生育期都可遭受辣椒疫病危害。尤其以现蕾至挂果期前后最易受害。发病初期,病部呈水渍状软腐,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或猝倒。植株多呈暗绿色;成株期茎和枝发病,产生环绕的褐色病斑。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叶片发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  相似文献   

4.
一、危害症状 辣椒幼苗发病,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而倒伏,病斑暗绿色;叶片发病,叶面上多出现圆形水浸状的暗绿色斑点,随着病斑扩大,引起软腐、落叶;茎、枝发病,呈水浸状暗绿色,并逐渐软化,从发病部位以上枝叶开始萎蔫、折倒,最后枯死;果实发病,一般从蒂部开始,初为水浸状,与健部界限明显,迅速扩大,全果腐烂,但不变形,干后挂枝不脱落,潮湿时可长出白色霉状物;地下部的胚轴或接近地表的茎部发病,发病部位呈暗绿色水浸状并向皮层部发展,引起整个植株萎蔫、青枯;根部发病,表现出根腐症状,发病初期,茎或胚轴处并无症状,最后萎蔫、青枯。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重茬、连作面积的不断扩大,辣椒"小叶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小叶病"常由病毒病、茶黄螨危害和缺锌引发,生产中应辨明病因,及时对症防治。一、病毒病1.症状。辣椒病毒病的发病症状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1花叶型。典型症状是病叶、病果出现不规则退绿,病部浓绿、淡绿斑驳,植株生长无明显异常,但严重时病叶和病果畸形皱缩,叶片出现明脉,植株生长缓慢或矮  相似文献   

6.
1主要病害症状保护地辣椒病害主要有:辣椒疫病、辣椒炭疽病、辣椒褐斑病、辣椒病毒病、辣椒灰霉病、辣椒细菌性病害等。1.l辣椒疫病苗期即可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或猝倒,即苗期猝倒病;成株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环绕麦皮变黑褐色,病部明显溢缩,造成整株凋萎枯死,属毁灭性病害:后期也危害果实,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病菌主要是病残体在土壤中带菌传染,随雨水传播蔓延。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一般浇水后土壤湿度过大,发病迅速,种植过密,连年重茬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辣椒疫病在哈密地区发生较重,发病率高达70~80%,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1症状 1.1辣椒疫病可侵染植株的根、茎、叶和果实,尤以根茎部发病较多.保护地栽培中,疫病基本发生在根茎或根部.幼苗期发病,根茎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后变为黑褐色,引起猝倒,地上部凋萎,枯死.叶片发病,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迅速扩大,使部分或整张叶片为黑褐色.  相似文献   

8.
<正>由葡萄孢属引起的真菌病害。在辣椒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可造成烂腰与烂头症状。近几年由于保护地栽培面积扩大,呈逐年加重趋势。1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幼苗。病初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到着生子叶的幼茎。茎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不规则病斑。幼苗常自病部折断而死亡。在潮湿环境下,病部长出  相似文献   

9.
正1.辣椒青枯病1.1发病症状。发病初期自顶部叶片开始萎蔫,或个别分枝上的少数叶片萎蔫,后扩展至全株萎蔫,初发病时白天萎蔫,早晚可恢复正常,后期不在恢复而枯死,叶片不易脱落。1.2发病条件。植株茎基部最先发病,病部无明显症状,在潮湿条件时,病茎上常出现水侵状条斑,后变褐色或黑褐色。纵切病茎,维管束变成褐色。横切病茎,切面呈现淡褐色,挤压或保湿后病茎可见有乳白色黏液溢出。后期病株茎  相似文献   

10.
正夏季辣椒由于受高温天气的影响最容易发生生理性病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有辣椒日烧病、辣椒脐腐病和辣椒生理性卷叶。辣椒日烧病辣椒日烧病是辣椒常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该病病因是强烈阳光直射,症状只出现在裸露果实的向阳面上,由阳光灼烧果实表皮细胞,引起水分代谢失调所致。发病初期病部褪色,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17,(4)
<正>辣椒疫病是一种常发性病害,在各辣椒种植地区都有发生,发病后常造成植株成片死亡,甚至整棚死亡,损失极其严重。辣椒疫病也是彩色甜椒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俗称死秧或烂秧。1为害症状苗期发病为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或猝倒,根茎随病害发展坏死腐烂,有的茎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死亡,湿度大时病部表面产生少许白色霉状物。叶片染病多从叶缘开始侵染,病斑较大,初期呈水渍状,边缘黄绿至暗绿色,中央暗褐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症状 辣椒青枯病发病初期,植株顶部叶片开始萎蔫下垂.接着植株下部、中部叶片凋萎,有时植株一侧叶片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或白天萎蔫、晚上恢复正常,直至3~4天后不再恢复,外观不易与健康植株区别.横切病茎,可见茎维管柬变褐色,将病茎插入透明玻璃杯装的水中,可见有乳白色黏液溢出,此即为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
疫病是辣椒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随着辣椒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辣椒疫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该病一旦发生,轻则严重减产,重则绝收。因此,有效防治辣椒疫病是提高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的有效途径.。一、发病症状苗期染病,茎基部靠近地面处出现水渍状腐烂,暗绿色,后呈猝倒或立枯状死亡。成株期染病,叶片上出现暗绿色、边缘不明显的圆形斑,叶片顶腐,病斑周围褪绿变黄。枝条及茎部染病,产生近黑色条斑,多从基部始,病部常软腐,  相似文献   

14.
<正>辣椒疫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常常给菜农造成很大损失。现将该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简单介绍如下。1症状辣椒疫病是保护地和露地栽培毁灭性的病害之一。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主要危害根茎部,使根茎组织腐烂、病部缢缩、幼苗倒伏,引起湿腐,最后病株枯萎  相似文献   

15.
一、辣椒疫病 1.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主要危害根茎,使根茎组织腐烂、病部缢缩,幼苗倒伏。定植后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呈暗绿色水渍状,迅速扩大使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干燥后病斑变成淡褐色,叶片脱落。茎部受害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展后变病斑加长,后期病部变为黑褐色,皮层软化腐烂。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先出现水浸状斑点,暗绿色,后病斑扩展,果皮变褐软腐,果实多脱落或失水变成僵果残留在枝上。  相似文献   

16.
辣椒疫病俗称"烂秧子",是由真菌中鞭毛菌亚门辣椒疫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一般幼苗期就有发病,多在幼苗根基部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扩展后,病部皮层变褐、软腐、缢缩,此时,幼苗叶片萎蔫,后干枯致死.成株期叶片、果实、茎杆和枝条都可发病,叶片发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块暗绿色湿腐斑,迅速向全叶扩展,叶片变黑,湿腐,后凋萎、脱落;果实发病从果蒂部开始,水浸状病斑,而后向果面及果柄发展,整个果实似水烫状,先呈灰绿色,后转为灰白色,软腐,病果脱落或者呈淡褐色僵果挂留枝头;茎杆和枝条的症状类似苗期根基部.  相似文献   

17.
辣椒疫病裕称“烂秧子”,是由辣椒疫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一般从幼苗期就可发病,多在幼苗根基部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扩展后病部皮层变褐、软腐、缢缩,此时幼苗叶片萎蔫,后千枯致死。成株期叶片、果实、茎杆和枝条都可发病。叶片发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块暗绿色湿腐斑,迅速向全叶扩展,叶片变黑,湿腐。后凋萎、脱落;果实发病从果蒂部开始,  相似文献   

18.
辣椒白绢病主要危害辣椒植株的茎基部和根部。发病初期,接近地面的茎基部表皮腐烂,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随后病部凹陷,表皮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并呈辐射状向四周扩展。初期病健部分界明显,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叶色变黄、干枯脱落,最后茎基部腐烂,全株枯死。辣椒植株根部受害时皮层腐烂,病部产生稀疏白色菌丝,接近地面的辣椒果实也可被侵染发病,病果呈软腐状,果面出现白色绢丝状菌丝体。  相似文献   

19.
正一、疫病1.症状从苗期到结果期均可发病,危害辣椒的花、叶、茎、果实。该病在保护地以根腐型为主,多从根颈部侵入,病部黑褐色。凹陷或萎缩,病斑可围茎造成根部死亡,植株凋萎。烂果多数从蒂部开始,初期病部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褐色的斑点,后迅速变褐软腐,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干燥时形成暗褐色僵果,残留在枝上,不易脱落。在棚室内病菌主要由灌溉水传播,发病中心多形成于棚室低洼积水、土壤黏重或棚膜漏雨  相似文献   

20.
一、辣椒烂果僵果的原因 1.病害 (1)灰霉病。发生于辣椒幼果期。发病初期,幼果顶部或蒂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然后凹陷腐烂,呈暗褐色或灰白色,果实上密生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