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进步在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中国农业生产进入新阶段,促进全国人民向小康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的主要体现形式,进而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以及调整农业科技政策,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株洲市农民收入现状分析与增收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98~2002年株洲市农民收入增长存在增速趋缓、两极分化、结构失衡的现象,指出主要增收途径“梗塞”是导致农民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以及要正视科学技术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科技促进农民增收的六点建议:切实增强科技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识;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实施好农村科技的四大工程,完善农村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加大农村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构成,分析了制约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稳定农资市场;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促进支柱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龙头牵动增收,科技驱动增收等。  相似文献   

4.
李凤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07-15709
分5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收入进行研究,指出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解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受到农业科技水平低,增收渠道过于单一,农村公共服务落后,农业生产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落后。对此,提出了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养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促进农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概述了吉林省农民增收的现状,对比分析了吉林省和江浙两省的农民增收情况,认为吉林省农民增收存总收入不高、收入结构不合理、自然条件制约等问题。提出加大农业投资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及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民增收问题是一个关系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全局性问题。近几年来,由于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等因素影响,农民增收减缓。为促进农民增收,各地提出了许多办法。诸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扩大劳务输出,等等。这些措施和办法为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应该是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民提供以市场信息、科技服务和销售渠道为重点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只要这些服务到了位,便可解决当前主要制约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卖难…  相似文献   

7.
农民增收与市民增收相比,其内涵有独到之处。影响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包括:产业结构、产业链条、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投资、农民素质等,针对以上因素进行研究,休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才能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8.
农民增收问题是新疆乃至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难题,从农业生产资源、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影响农民增收的体制性因素作了探讨,提出解决农民增收的措施是进行制度创新和完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大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9.
科技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福建省近年来科技助力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科技助力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从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创新攻关、聚集特色产业抓好科技服务、分类分层强化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提出了科技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及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析农广校教育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程黔莉 《农技服务》2008,25(4):110-112
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广校教育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