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种有木薯的地方,蚕农多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因此,蓖麻蚕又通称木薯蚕.用木薯叶养蓖麻蚕岑溪县是1956年试验成功的,但到六十年代,全区才普遍推广.六十年代中期,广西的蓖麻蚕生产发展很快,当时饲养量之多,普及之广.均超过原定规划.1961年至1970年10年间,共养蚕393万盒.产茧皮5211吨,其中饲养量最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蓖麻(木薯)蚕绢丝市场看好,我区蓖麻蚕生产处于恢复发展时期,为了便于广大蚕农掌握蓖麻蚕(木薯蚕)的饲育技术,我们约请从事蓖麻蚕研究和生产的科技人员,根据1988年辅的《木薯蚕(蓖麻蚕)生产技术》,重新编写了“广西蓖麻蚕(木薯蚕)饲育技术要点”,供从事蓖麻蚕生产的蚕业辅导员和广大蚕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木薯叶养蚕是我区60年代兴盛一时的种养业.1965年全区饲养130万盒,产茧皮1600多吨,居全国首位.各级建立了生产、推广机构和良种繁育体系.但1966年后养蚕业急剧衰退,80年初基本上停产.近年来,木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饲料、劳力充裕,农民反映可以恢复饲养;工厂也有同样呼声.笔者认为:一、利用木薯叶养蚕大有可为.二亩木薯养一盒蚕,夏秋季养16—20天便有收益,老、幼都能饲养.养一盒蚕可收茧皮2公斤,蚕蛹15公斤,蚕粪100公斤.不计蚕粪,20天约收入50元.  相似文献   

4.
罗恒成 《广西蚕业》1995,32(2):43-44
木薯蚕生产是我区优质农产品开发建设重点项目之一。近年来在部分贫困县市有所恢复和发展。如崇左、大新、龙州、扶绥、天等、隆安、宁明、德保、东兰、巴马等县在199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其中崇左、大新、龙州等县年饲养量已达1000盒蚕种以上。如果不是蚕种供求脱节和蚕种质量、运输  相似文献   

5.
利用木薯叶养蓖麻蚕是我县的创举.六十年代发展很快,产量最多年份是1965年,饲养量达80000多盒,产茧皮60多吨(1300多担)名列全区前茅.由于十年动乱的破坏,加上蚕茧价格偏低等原因,到八十年代初已基本停产.我场名为蚕种场,实已转产繁殖鱼苗为主.  相似文献   

6.
蓖麻蚕(包括木薯蚕等)已成为我国蚕业中的一个种类.在五十年代初期,生物学家朱洗先生曾大力提倡过,但至今还为数不多.主要是经济效益较低.也即蓖麻蚕茧的实用价值低于桑,柞蚕的下脚茧.而且蓖麻茧丝染色亲和力差等.以致蓖麻绢丝与用桑,柞蚕下脚茧为原料的桑,柞绢丝竞争力较差.但目前由于绢丝和用短丝混纺的混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一九六六年到来了.一九六五年我区的木薯蚕生产在区党委,区人委和各级党政的加强领导下,在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以及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和我区各族人民的积极努力下,全区木薯蚕的饲养量和产茧量比一九六四年都有所增长,有些地区有较大  相似文献   

8.
我县是我区48个边远地区贫困县市之一.历年有种植木薯习惯,年种木薯5—8万亩,对利用木薯叶发展饲养木薯蚕十分有利.1963年曾普遍发动群众养蚕,其中1965年饲养蚕种17473盒,产茧皮量10350公斤.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木薯蚕生产逐年下降,1977年全部停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农民迫切要求脱贫致富,但生  相似文献   

9.
陈孟 《广西蚕业》1994,31(1):61-62
1962年前,崇左没有木薯蚕。1963年以后,本县的木薯蚕生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很快。1965年饲养17400盒,产茧皮10.35吨。1966年至1976年,十年动乱,木薯蚕作为农村新发展的一项副业生产也遭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木薯蚕生产直线下降,  相似文献   

10.
李万光 《广西蚕业》1995,32(2):45-48
崇左县今年的木薯蚕生产又是一个丰收年,其中和平乡卜利村果洋屯的饲养量、产茧量和经济收入为全县之冠。该屯共有耕地52.13公顷,其中畚地46.2公顷。畚地主要种植甘蔗和木薯。种植木薯达25.07公顷。该屯有55户,人口237人,劳动力164人,一  相似文献   

11.
邓启辉 《广西蚕业》1996,33(2):59-61
广西自从1956年用木薯叶试养蓖麻蚕成功,到现在已有40年了。当年,这一科技成果很快转化为商品生产,全区有75%以上的县市都在推广养木薯蚕,由于木薯蚕生产的发展,农民增加了收入,为绢纺工业提供了原料,国家增加了税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1966年以后,由于“文革”的破坏及茧价偏低等原因.饲养量急剧下降,有的年份已濒于停产,处于奄奄一息的状况。现在仍有少数县坚持生产,但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分析广西木薯蚕恢复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决策部门做好木薯蚕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查阅、分析广西木薯蚕发展历史及现状资料,到扶绥、龙州、大新三个县的部分养蚕户进行养蚕投入成本、经济效益、劳动力支配、养蚕蚕室使用状况、木薯蚕综合利用情况等方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西木薯蚕茧皮及蚕、蛹销售还没有稳定的收购部门或者渠道,发展机构、人员、经费、管理等方面基本上是空白,蚕农养蚕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所以,饲养量上不去,发展不成规模,制约木薯蚕恢复发展。  相似文献   

13.
肖丽萍 《广西蚕业》2006,43(4):71-71
日本广岛县产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与广岛大学合作,最近培育成功能分泌人胶原蛋白的转基因蚕。他们是从3年前开始这项研究的,今年年初,研究人员开发了载体和基因植入方法,把生产人胶原蛋白的基因植入蚕的细胞里,这样培育出的转基因蚕,绢丝腺就能分泌人胶原蛋白。经过改良后,这种转基因蚕能同时分泌绢丝和人胶原蛋白。目前转基因蚕分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90年代后,食用木薯蚕开始在广西民间流行和发展起来,木薯蚕作为可食用昆虫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把木薯蚕作为食品销售已经成为饲养木薯蚕的主要经济来源,饲养木薯蚕的经济效益可观,木薯蚕的食用产业开发极具前景.文章通过对广西木薯蚕的生产历史、食用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阐述,分析广西发展木薯蚕食用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思考如何推动木薯蚕的食用产业化开发,促进木薯蚕生产规模增长,以期为重振广西木薯蚕产业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桂平县地广人多,历年有种木薯的习惯,年种木薯12—13万亩,对发展木薯蚕生产十分有利.1963年,曾普遍发动群众养蚕,其中1964年饲养蚕种8万多盒,产茧壳88.5吨.当年全县有8个制种站,有30多名技术干部管理此项生产.以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此项生产逐年下降,至1978年全部停产了,余下的2个制种站在1981年也解散了,不少蚕业干部也改行了.1986年在区蚕业指导所的支持下,我们又重新组织了一个制种点,选择罗秀、麻垌2个乡镇恢复生产.经过宣传发动,当年饲养了2批,共发出  相似文献   

16.
罗恒成 《广西蚕业》1994,31(1):60-60
广西是我国木薯和木薯蚕主产区.全区每年种木薯约20万公顷.利用木薯叶养木薯蚕不要专门种植养蚕饲料,饲料十分充裕.在夏秋季养木薯蚕仅20天左右便可收获。养一盒蚕种。通常可收茧皮2~3公斤,蚕蛹12~15公斤,蚕沙50~100公斤.它较易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县蚕茧、蚕种生产发展很快,1989年发种量达70.9万盒,年产茧2.25万t,连续6年超历史最高水平。1989年原蚕饲养量达24442g,比上年的16562g增长47.58%,制种量454128盒,比上年的335879盒,增长35.21%。其中秋用种饲养量18549g,增长74.84%,毛种冷藏入库量将达到50多万盒。  相似文献   

18.
去年,当一些地区提出要搞“万盒站”的时候,曾经有人暗地里想,看看吧,这回得有人要穿“红裤子”啦?!(意思是说没有可能完成生产任务)可是,曾几何时?仅仅是经过一、二年时间,这一种不正确的论调就被人们用事实完全驳倒了.今年总共生产木薯蚕普通种十三批,制出合格蚕种41552盒,是去年全年实际生产19251盒的2.16倍;(但  相似文献   

19.
桑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蚕茧产量迅速上升.我市1986年蚕茧生量达到1034吨,比联产承包前的1982年增加55.3%.但是千家万户栽桑养蚕后,年年秋季要养三期,越来越显得不能适应新形势,早秋蚕饲养数量年年减少,盒产不断下降.1980~1982年合计共饲养早秋蚕5479盒,占总饲养量的10.61%,产茧  相似文献   

20.
淳安县随着蚕桑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夏蚕饲养量逐年增加.2006年全县夏蚕实际饲养量23306张,比上年同期增长28.7%,占春蚕总量的40.3%,占全省夏蚕饲养量的18.8%,饲养量和增幅是历史同期最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