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果业生产蓬勃发展从1994年11月21-25日农业部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果茶桑生产会议上了解到,我国的果业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发展,其表现是:果园面积持续增加,产量成倍增长。据统计,1993年全国果园总面积643.5万hm ̄2,总产量3011....  相似文献   

2.
1980年代以来,山区的果树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当前,果品的卖方市场已转变为买方市场,果业生产正面临调整、提高的转折过渡期,为此,果业开发初具规模的山区很有必要开展一次全面、系统的普查工作,通过普查摸清当地果业生产实际状况,充分挖掘山地果园的生产潜力,提高果树月&务体系的综合效能,以促进山区果业生产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朝着优质、高产、高效方向持续发展。本文阐述的山区果业普查及其成果应用以西南龙泉山区于1994年度开展的全市果业普查及其应用情况为依据。l果业普查内容1.1果园小区面积普查通过普查摸清县(市)。…  相似文献   

3.
果业发展现状。我省果业经过几十年的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实施果业工程以来,果业更是成绩显赫,为农民的增收和财政增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部分县市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部门统计:全省果园面积26.236万hm^2,其中柑橘18.598万hm^2,梨园2.175万hm^2,桃园0.894万hm^2,品种的比例结构为:柑桔占70.9%,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忻州市果业生产发展较快.截止2008年果园面积已达5万hm^2.但总产量仅16694万k,总产值27380.7万元,平均每667m^2(亩)的产值仅300余元,果园效益低下。经过对全市果园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果园效益低下主要是由于果园地下管理不当所造成。现将该地区果园地下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闽北山多地广,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水果生产。改革开放以来,闽北水果生产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农村十大主导产业之一,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闽北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闽北十个县(市)区,123个乡镇,农业人口250万人,1997年水果面积6万公顷,投产面积4.47万公顷;水果总产量达48.2万吨,水果产值5.88亿元,闽北先后建立起“南三甬”芦柑、雪柑、青柰、板栗及黄花梨等水果基地。人匀占有水果232kg。纵观闽北果业发展现状,当前在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有;1、发展速度超前,品种结构失调。在水果中蜜柑占55…  相似文献   

6.
1 观光果园———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课题11 江西果业发展方兴未艾京九铁路江西段北起九江,南至定南,纵贯我省南北22个县、市,全长706km,约占全线的30%,是京九线途经9个省、市中受益最大的省份。进入90年代以后,江西省委、省政府曾先后出台“果业工程”和“山上再造工程”宏伟规划,各级政府正确把握京九线开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制订政策,精心规划,主动出击,发展果业的气势蓬蓬勃勃。从德安县园艺场承担江西四季鲜万亩果园的建设,到永修县云山企业集团千亩猕猴桃生产、加工一条龙经营、吉水县万亩椪柑工程建…  相似文献   

7.
果业是我国衣业中的优势产业。栖霞作为"中国苹果第一市",果园面积达4.3万公顷,1998年果品总产达8亿公斤。面对目前果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只有找准果业生产发展优势,才能加快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巩固栖霞果业产业化在全国全省的优势地位。一、栖霞市发展果业生产优势明显栖霞市地处胶东半岛腹地,有四个方面的独特优势:一是自然优势,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78米,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11.3℃,平均降水量754毫米,无霜期平均207天,全市年累计光照时间达2690小时,秋季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适宜,生态环境非常…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果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现代果业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而数字化技术应用是现代果业的重要标志。山东省已发展现代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果园超过4万hm~2,其中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园占比8.3%以上,全省已经具备发展数字化果园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当前,山东省数字化果园主要应用形式有物联网生产监测、绿色防控与病虫害监测、水肥一体化管控、智能大棚(温室)控制、区块链果品溯源、果园无人机遥感监测等。从6个方面深刻剖析了山东省数字化果园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健全体制机制、科学制定规划,加强政策扶持、强化示范引领,开展技能培训、更新生产观念,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支撑水平,构建数据平台、提升利用效率等5个方面提出了山东省推进数字化果园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伟 《现代园艺》1997,(3):37-38
我县果业发展很快,果树面积已达7千多公顷,产量15218吨。为了总结推广和完善我县果业生产责任制,我们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果园责任制进行调查分析。一、我县果园生产责任制形式1.户办适度规模果园调查根龙镇井洲村的5户,是1984年栽的温柑,户办园较大的1.1公顷,小的0.3公顷,据果农介绍,果园的经济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产量稳定30~38t/hm2,纯收入22500元/hm2以上。由于农户自愿经营,能量力而行,规模适度,外界干扰小,果园管理好,见效快。这种形式值得巩固和推广。不易之处,果园较分散,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2.…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我区果树面积稳步扩大,截止2003年,共发展果园1.4万hm^2,全区出现种果热潮。但近几年来,我区果品价格逐步下跌,出现滞销难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区果品产业的发展。就此,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一些影响我区果品生产效益的原因及对策,以期为我区的果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12.
梨木虱是梨的主要害虫之一。试验用6000-8000倍1.8%北农爱福丁及2000-3000倍乐阿乳油防治,药后15天防效仍在90%以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国辣椒之乡"和"中国辣椒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辣椒虽然不是中国的本土作物,但自400多年以前的明末清初由南美洲逐渐引入以后,却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倍受中国人民的青睐。目前,辣椒在中国的年栽培面积已达到120~130hm^2左右,主产地分布在陕西、贵州、湖南、四川、河南等。并且上述地区又都是中国的辣椒消费量最大的地方。可以说辣椒与辣椒文化在这些地区早已深入人民大众的饮食和文化生活,并常常演绎出缤纷多彩的食辣民风、民俗,几乎让人感受不到辣椒原本是“外来客”的身份,反而“反认他乡是故乡”了。  相似文献   

14.
蘑菇菌丝对游离氨很敏感,环境中有超过20PPM的氨,蘑菇菌丝便不能正常生长.我市是全国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之一,近几年全面推广应用了二次发酵技术,蘑菇单产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由于对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机理不清,发酵管理不当,氨害(当地俗称“氨烧菌“)问题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5.
琐谈“芦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文权  经虹 《蔬菜》2002,(10):41-42
芦笋,系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学名Asparagusofficinalis L., 别名石刁柏、龙须菜。原产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西方,芦笋被视为“珍贵上等”、药食兼用的蔬菜,有“菜中之王”的誉称。我国周代也曾有过记载,以后到了秦汉时代,古人对芦笋的药理效果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其中一本《神农本草经》上对天门冬有着极为精辟的论述,将其列为“上品之上”。经中写到“天门冬,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久服轻身益气延年”。芦笋具有营养丰富,味美醇香,脆嫩爽口,清淡开胃,食而…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温室葡萄"V"形整枝"W"型叶幕的特点、结构、培养过程及注意事项等,为温室葡萄优质、高效、省工栽培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短枝富士品种是富士苹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芽变类型,具有易成花、结果早等突出特点,本试验研究了套袋条件下“烟富6号”“烟富7号”2个短枝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糖酸组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品种均为酯香型品种,“烟富7号”品种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琥珀酸、草酸、柠檬酸以及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均高于“烟富6号”;2个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存在差异,“烟富6号”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己酯和2-甲基丁酸己酯,“烟富7号”主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己酯和丙酸己酯;套袋果实摘袋后,“烟富6号”先条纹状着色再变为片红,而“烟富7号”为片状着色。  相似文献   

18.
华盛顿脐橙(简称华脐)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著名良种之一。华脐对环境和栽培条件要求较高,在高温多湿地区栽培,花量多,着果率低,自然着果率仅0·2%~0·6%[1]。华脐引入到我国南方各省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气候高温多湿,落花落果严重,产量较低,故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2 4  相似文献   

19.
萨米脱,原名Summit,也称萨米特,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夏地太平洋农业食品研究中心1986年推出,亲本为Van(先锋)×Sam(萨姆)(1973年)。1989年烟台市芝罘区农林局从加拿大引入,在芝罘区苗圃(驻地小沙埠)栽植,后苗圃倒闭,品种流入社会。烟台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进行“国内外大  相似文献   

20.
草莓新品种森研9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从日本草莓品种枥乙女生产田中发现一变异株,表现良好,2000年进行扩繁,2001年开展品种对比试验,2002—2003年在丹东地区进行试栽和小面积推广。经过3年的观察,其性状表现稳定。2004—2005年在辽宁省主要草莓栽培区进行大面积推广,深受广大草莓种植户的欢迎,栽培面积已发展到3000hm^2,产量10万t以上。因该变异株是1999年发现的,故定名森研99号,简称99号。2006年2月通过了辽宁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为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