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田套作西瓜栽培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3年进行了棉田套作西瓜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因子对西瓜单产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密度栽培方式追肥量。棉田套作西瓜栽培的最优组合方案为:双膜覆盖栽培(3月上旬苗床播种,4月上旬定植)、密度16 665株/hm2、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各150 kg/hm2,该技术组合西瓜单产最高,成熟上市最早,单价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继续推广应用;次优组合方案为:地膜覆盖栽培(3月上旬末苗床播种,4月下旬初定植)、密度16 665株/hm2、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各150 kg/hm2,这种栽培方式生产投资大幅度下降、用工大幅度减少,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新形势,并能高产高效,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再加工小拱棚,使西瓜地上部和地下部都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于6月上旬上市,比露地栽培早30~40天成熟,比单纯的地膜覆盖早15~20天成熟。而且在一茬瓜采收后,还可继续生产二茬瓜,大大提高产量,一般单产1500~4000千克。由于上市早,产量高,产值是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西瓜的1.5~3倍,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3.
西瓜、棉花套作栽培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瓜棉套作可以利用二者生育期的差异,充分利用空间,发挥立体效应。只要栽培措施得当,搭配合理,协调好共生期关系,西瓜产量比单作基本不减产,棉花产量接近或略低于单作产量,二者合计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抗虫杂交棉与早熟西瓜间作,双膜覆盖促早发,可较好地解决现行棉瓜间作生产中的诸多问题,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标。试验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与早熟西瓜间作双膜覆盖栽培的优化方案为:每666.7m2种植棉花1 600株,追施尿素30 kg,采用留叶枝整枝方法。西瓜每666.7m2间作1 100株。  相似文献   

5.
棉花与西瓜套作是一种高效的间作栽培模式,瓜棉套作,西瓜产量接近单作,棉花产量略低于单作。西瓜与棉花套种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空间和有限的生长季节,而且高矮搭配能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和肥力,同时还可以一模两用,节省人工和成本。本文从育苗选地、施肥定植、栽培技术等方面全面介绍西瓜与棉花套作的技术流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南方地区湿润多雨,西瓜生产怎样才能实现品质优、产量高、上市季节早、采收期长的目标呢?实践证明,采用西瓜三膜覆盖全程避雨长季节栽培技术,就是一个好方法。1产量效益大棚西瓜长季节栽培可连续多批收瓜。4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头批瓜上市,单瓜重达5~6kg,  相似文献   

7.
西瓜一栽多熟是指一个生长季节种植1次,收获多次,是与常规栽培的一苗一瓜相对而言.西瓜一栽多熟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了1~2倍,消除了上市集中下市早的弊端.早春双膜覆盖西瓜一栽多熟高产技术,利用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把地膜覆盖和小拱棚栽培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在早春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提早播种和定植,使西瓜成熟期更加提前,对保证西瓜一栽多熟栽培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郭艳  赵长富 《现代农业》2011,(11):21-21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实验,在西瓜定植前科学设计安排于爬蔓畦上套种并双膜覆盖栽培早生甘蓝;西瓜定植时撤下小拱棚覆盖西瓜,一棚多用;西瓜收获后适时播种秋白菜,实现一地三收高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郑杂棉6号套作西瓜的双丰技术,在中牟黄河滩地和须水试验场,以相同面积的郑杂棉6号套种西瓜与单茬郑杂棉6号设置对比实验,棉瓜套种按2-1式,并对瓜棉、单茬棉花的综合表现、产量、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茬棉花平均产量略高于套种中棉花产量;郑杂棉6号套作西瓜比单茬棉花提高了37 498.5元·hm~(-2),增益显著。此套种模式提高了棉田收入,为瓜棉套种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祥符区(原开封县)根据大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的情况,在大蒜种植区域大力推广了蒜瓜棉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使农民增加了收入。现将该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模式10月上中旬地膜覆盖种植大蒜,翌年4月底5月初将西瓜和棉花植于膜下,大蒜收获后为西瓜棉花套作。每幅6行蒜,行距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