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松梅  赵丰秋  杨军 《杂粮作物》2003,23(4):220-220
齐齐哈尔市是马铃薯的盛产区 ,全市种植面积 13.3万hm2 ,最高年份可达 2 0万hm2 ,平均产量 195 0 0~2 2 5 0 0kg/hm2 ,经过马铃薯大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后两年 ,产量平均为 2 6 2 5 0kg/hm2 ,可多产马铃薯 375 0kg/hm2 。全市两年共计推广马铃薯大垄高产栽培技术6 .5万hm2 ,新增总产 2 4 375万kg(按 0 .6元 /kg计算 ) ,可新增收 14 6 2 .5万元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主要栽培技术有以下几方面。1 选择优质高产良种在品种选择上 ,首先根据市场需求 ,合理安排。外销薯以鲁引 1号 ,早大白 ,尤金 ,东农 30 3,克新 4号为主 ;食用薯品种为苏…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品种两优1128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优1128是超级稻新品种,2009年在湘西龙山县开展了施肥量(N肥)、播种期、密度3个关键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安排在3月23日~4月6日,种植密度掌握在16.5万~21.0万蔸/hm2之间,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施肥水平控制在纯N 315~360 kg/hm2产量最高,增产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3.
2018年杭州市余杭区首次引进再生稻栽培技术,示范方头季稻平均产量10201.5kg/hm2,再生季平均产量5401.2kg/hm2,两季稻产量达到15602.7kg/hm2,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示范表明,再生稻种植产量、效益明显高于其他种植模式,种一次收两季,省工省力,是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和种粮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保留分蘖条件下饲用型甜高粱不同种植密度栽培条件对土壤湿度、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含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用型甜高粱BJ0603在河西区种植不能成熟,不能孕穗,抽穗,但作为饲草作物不影响种植;当种植密度在14万株~15万株/hm2时,株高最高,含糖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亦达到最高,平均为135.73t/hm2。  相似文献   

5.
“浙啤33”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国家大麦改良中心与嘉兴市农科院合作选育成的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嘉善县2004年引进试种,当年试种0.21hm2,平均产量5626.5kg/hm2;2005年参加浙江省大麦区试,嘉善点产量达到6837.5kg/hm2,2005年全县种植面积57.7hm2,实产调查5.4hm2,平均产量4650kg/hm2;2006年全县种植面积扩大到100.8hm2,2007年计划大面积推广种植。1选育经过大麦新品系“浙啤33”原代号“03-3”,于1995年用中间材料“92070”(组合岗2/秀麦3号)“与”89-10(即秀麦3号)进行杂交,在F3代选株再与“岗2”杂交,经系谱选育,于2003年定型。2004年…  相似文献   

6.
T优898是龙岩市种子站用T55A与武恢898配组而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上杭县2004年开始试种,2005-2006年在上杭县作烟后稻和双季晚稻示范种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较好,生育期适中,茎秆粗壮,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等特点。现将示范种植情况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2004年在上杭南阳沙下坪双晚试种0·53 hm2,平均产量523·9 kg/667m2。2005年在上杭庐丰中坊作烟后稻试种1·33 hm2,平均产量662·9 kg/667m2,在上杭南阳罗屋作双晚种植1·8 hm2,一般产量达510~580 kg/667m2,高产田块达620 kg/667m2…  相似文献   

7.
宁化县烟后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化县2008年全县超级稻种植面积达到1.22万hm2(其中烟后超级稻7 253.3 hm2,中稻4 980hm2),安排33.3 hm2以上核心片4个,主要组合为Ⅱ优航2号、Ⅱ优航1号、特优627等.经省、市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对城南乡龙下窠村核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面积37.3 hm2加权平均产量10 582.5kg&m2(其中高产田块平均产量11 962.5 kg/hm2,中产田平均产量10 873.5 kg/hm2,低产田平均产量10 009.5 kg/hm2),比同类田对照增产1 210.5 kg/hm2,增幅12.9%,获得良好的示范增产效果.现将大面积产量水平超10.5 t/hm2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天门麦后直播棉适宜的种植密度,以短季棉CN01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种植密度对CN01生长发育动态、产量、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6.00万~9.0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增大,短季棉CN01的株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果枝数、单株果节数、单株成铃数、单位面积成铃数、成铃率、单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单位面积果节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棉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伸长率随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以6.75万株/hm2种植密度的纤维品质相对最好。综合产量和品质考究,棉花CN01在天门麦后直播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何桂华  赵宏伟 《杂粮作物》2003,23(2):103-104
辽宁省彰武县双庙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自2 0 0 0年开始推广种植辽豆 1 0号大豆品种 ,连续 3年的推广种植表明 ,该大豆品种适合彰武地区种植。特别是 2 0 0 0年 ,在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条件下 ,66.7hm2 大豆平均产量仍达到 1 5 37.5kg/hm2 ,总产量达 1 0万kg ,总产值达 2 0万元 ,平均产值 30 0 0元 /hm2 ,当年仅从产值上看 ,比玉米增加近 1 35 0元 /hm2 。辽豆1 0号大豆品种在干旱年份也能表现出较好产量 ,深受农民欢迎。 2 0 0 1年彰武地区推广辽豆 1 0号2 0 0hm2 ,平均产量 1 95 0kg/hm2 ;2 0 0 2年再推广333.3hm2 ,…  相似文献   

10.
设5种不同的种植密度(7.5万芽/hm2、9.0万芽/hm2、10.5万芽/hm2(CK)、12.0万芽/hm2和13.5万芽/hm2)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桂糖31号生长、收获性状指标和蔗茎产量的影响,为当地蔗农种植桂糖31号提供栽培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桂糖31号不同种植密度对其茎径、平均蔗糖分影响不显著;萌芽率、分蘖率、成茎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当种植密度低于12.0万芽/hm2时有效茎数、蔗茎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当种植密度高于12.0万芽/hm2时有效茎数、蔗茎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略有下降;与CK相比,7.5万芽/hm2、9.0万芽/hm2处理蔗茎产量分别减少6.78%、4.68%,12.0万芽/hm2和13.5万芽/hm2处理蔗茎产量分别增加2.28%、1.85%。综上所述,河池蔗区桂糖31号种植密度在12.0万芽/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