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混交林有改良土壤、防火、抗病、抗虫能力强等优点,经营混交林是林业生产所提倡的主要目标。不过混交林营造技术复杂,用工量大,扶育措施还要跟上,因此造价较高,所以混交林造的很少。我场营造的几处混交林都是面积不大的、试验性的,目的是为今后这方面的进一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地理位置 凉水实验林场是我院教学、生产、科学实验的三结合基地,位于伊春市带岭区内,其四周与带岭林业实验局的六个林场接界。北为寒月林场,南为明月林场,东为红光林场,西为东风林场,西南为碧水林场,西北为北列林场。 地理座标:东经128°53′20″,北纬47°10′50″。 林场总面积6394公顷,南北长11公里,东西宽6.25公里。林场距林业实验局所在地——带岭26公里,有公路贯通,交通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3.
以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不同类型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et Zucc)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0块标准地的样地调查数据,对红松天然林、红松人工纯林、人工红松阔叶混交林和林隙透光抚育后的红松对照林进行对比,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并结合其它4种聚集度指标,分析和研究了它们的立木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林隙透光抚育的红松对照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相同立地条件的红松天然林、红松人工纯林和人工红松阔叶混交林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4.
红松人工林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红松是我国东北区域长白山、完达山、张广才岭及小兴安岭林区的一个天然优势树种。 自建国以来,对于红松占主导的优势林分,进行了多种形式的采伐与更新,以便找出既能生产大量木材支援国家建设,又能很快的把红松林更新起来,不断的扩大森林资源,使森林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作业。但在历经二十多年的过程中,在小兴安岭林区的带岭看来,凡是更新起来比较又快又好的是人工植苗更新,又慢又少的是天然更新;在迹地类型上,皆伐迹地的人工林又是非常优于择伐迹地更新后的天然  相似文献   

5.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县的乡土珍贵树种,也是我县的人工造林主要树种之一,它以优异的材质,独特的经济价值驰名中外。促进红松人工母树结实,红松种子不仅用于繁育苗木,扩大森林资源的材料,而且针对红松种子含油率高,可食用的特点,加工后的松仁历年来都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经济价值极高;也是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7.
红松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人工栽培红松林远已超过天然林的分布界限。人工红松林的生长量是天然林的2倍,红松人工林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这里介绍了红松人工林的具体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镇东北林业大学老山人工林实验站,20年生红松人工林与天然白桦林和蒙古栎混交林、42年生红松人工林与天然白桦林和蒙古栎混交林中进行了生物量碳密度的测定,结果说明,3种林分类型属蒙古栎红松混交林碳密度最大,为95.24 t·hm-2,超过红松人工纯林13.10%,与桦树红松林持平,同时也做了不同林龄生物量碳密度的比较,属42年生生物量最多,超过20年生的170.13%~276.71%,充分说明,不同林分类型和不同林龄的林分,是影响生物量碳密度的主要因子。在各组分的生物量(组织器官)碳密度差异显著,属树干生物量碳密度最多,约占碳密度总量的48.76%~62.34%,其次为根生物量碳密度也比较多,以各组分生物量碳密度大小排序为树干、根、叶、枝、果。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我国将全面启动碳交易市场,林业碳汇是碳交易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林业碳汇方法学的要求,开发林业碳汇项目以人工林为主,红松人工林是七台河市造林的主要树种。为在全国碳汇交易中赢得先机,开发林场潜在的碳汇经济价值,对七台河市铁山林场红松人工林进行了碳汇计量。1试验地区概况铁山林场位于七台河市南部,场址距市区9 km,隶属于七台河市林业局,地理坐标为北纬45°37′6″~45°45′0″,东经131°36′0″~131°13′  相似文献   

10.
1973年,我們在凉水实驗林場后山红松人工幼林內,发现22年生红松幼树梢头分叉情况,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成材,我們在小兴安岭其他林場红松人工林內也发現同样的情况,看来,这种現象在红松人工林內是比較普遍的。 調查目的和方法 1974年,我們通过标准地每木调查,想要了解人工林內造成红松幼树分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红松人工林早期分叉是培育优质用材林的一项重要障碍。本文以68块样地6686株红松人工林(18—30年生)的调查材料为基础,阐明以下几点: 1.伊春林区红松人工林大多数林分生长发育是正常的,平均分叉率为20%,只有10%的林分分叉是严重的。因此培育具有高大干材的红松林是可能的。 2.造成红松早期分叉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松梢象鼻虫(Pissodes hitidus Roelofs)的危害,占分叉数的60%,结实和采种伤害为12.5%。 3.抑制早期分叉的最好方法是保持合理的林分结构,存有天然阔叶树的红松人工林,尤其是复层阔叶—红松林是抑制早期分叉,培育高大干材的理想结构,阔叶树占20—40%。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为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立地研究之一。对红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影响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生长的3个主导因子,即土壤类型、A层厚度和坡向。按主导因子帽儿山红松人工林可划分为3个立地级、13个立地型,即Ⅰ立地级含有厚黑土层阴坡和阳坡暗棕壤红松林以及中黑土层阴坡典型暗棕壤红松林3个立地型;Ⅱ立地级含有厚黑土层阴坡和阳坡、中黑土层阴坡和阳坡白浆化暗棕壤红松林以及轻度侵蚀阳坡典型暗棕壤红松林5个立地型;Ⅲ立地级下分成厚和中黑土层阳坡白浆土红松林、轻度侵蚀阳坡白浆化暗棕壤红松林以及轻度侵蚀阴坡和阳坡白浆土红松林5个立地型。  相似文献   

13.
正确地评价森林立地质量和恰当地划分森林立地类型是科学造林、合理经营森林、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文章为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立地研究之二,在划分了红松人工林立地类型的基础上,又对其立地质量进行了评价。采用数量化多元分析方法,建立了红松人工林优势高与土壤类型、A层厚度、坡向、坡度、坡位、海拔、土壤厚度7项立地因子的数量化回归模型。其复相关系数(0.788 3)达极显著程度。可用于帽儿山地区红松人工林立地生产力预测。所编制的“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表”给出了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立地等级的得分区间,藉此。可将帽儿山红松人工林13个立地类型评为好、较好、差三个等级。  相似文献   

14.
红松人工林生长与生长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为东北地区乡土珍贵树种,其材质之优,用途之广闻名中外。然而,近一百余年大量采伐,天然原始红松林已现存不多。据1981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果,黑龙江省现有林中以红松为优势的林分面积只有31.8万公  相似文献   

15.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是红松的天然分布区,也是主要的红松造林地区,已成林的红松人工林占东部地区造林面积的百分之五,今后将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逐步形成我国珍贵的大面积红松人工林。随着对人工林生态效益及全树利用研究的不断发展,有必要以重量作为计量的指标,全面测定、评价这类林分的生产力。本文对东部地区红松人工林现存量及生长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单木及林分的估测方法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并探讨了林分现存量的预报模型,以期为制定正确的经营技术措施提供有效的林木测算技术及有关数据。  相似文献   

16.
红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Patrick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Simpson多样性指数,对黑龙江省伊春市朗乡林业局不同林龄、林分密度及立地条件的红松人工纯林林下的高等维管束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随红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呈抛物线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水平则呈现波动性。在低密度条件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较低,草本层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却相对较高。阳坡的灌木层多样性水平较阴坡高,草本层则相反。在坡位水平上,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整体上呈现坡上部高、下部低的趋势,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出坡下部高的特点。总体上看,红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水平均较低。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主要人工林树种之一,红松人工林在推广种植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单一林分下红松人工林稳定性差,生物多样性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十分严重。本文对红松人工林常见病虫害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对东北地区的红松人工林造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5年4月,对不同地类、不同土层垂直深度、不同季节的土壤含水率进行了连续3a的定位测定,并探讨了影响土壤含水率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红松郁闭林分土壤含水率为22.52%,均超过未郁闭的红松纯林和红松-白桦混交林.表层(0~10cm)土壤含水率最高,为22.62%,并呈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含水率逐渐减小.在水热同...  相似文献   

19.
红松人工林不同经营密度与红松分杈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野外调查法,对人工红松纯林、混交林的密度与红松分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纯林还是沸交林,随着经营密度的逐渐增大,分杈率、分杈类型及分杈高等均表现出相应的规律性变化。在人工纯林中,密度越大,分杈率越低;分杈类型倾向于单杈型;分杈高度亦表现出明显升高。在人工混交林中,随着密度的增大,分杈率与分杈类型表现出相似的规律,但分杈高并无明显的规律可循。在密度相近的情况下,红松混交林中的红松分杈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年龄(15,29,42年)红松人工林结实品质的13项指标研究表明,林龄对人工红松林的结实品质有影响,林龄越大,球果产量越高;采果时间对红松人工林结实品质无显著影响,只是含水率变化较大,合理采果时间应在9月下旬;处于结实初期的林分,结果数量对红松人工林结实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