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由于中国政府加强对一次性木筷的生产限制,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价格上升了50%,日本餐饮业闹“筷子荒”。据《每日新闻》报道,每年日本国内消费250亿双一次性木筷,而其中90%是从中国进口。今年3月以来,中国政府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大幅度降低了一次性木筷子的生产,甚至可能禁止生产一次性木筷。  相似文献   

2.
陈画 《国际木业》2006,36(7):34-35
中国政府为了保护森林,于2006年3月加强了对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限制。为此导致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价格上升了50%,因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99%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日本人每年用掉的中国产一次性筷子相当于200万棵树木。统计显示,日本每年消费252.55亿双筷子,平均每个日本人每年用掉近200双一次性筷子,每年进口大约240亿双,从中国的进口量占其总进口量的99%。据有关人士介绍,一般生产一万双筷子就要砍伐一棵成年树,按中国以往每年对日出口200多亿双一次性筷子算,那么,每年至少需要大约200万棵成年树,要砍伐掉数万平方千米的森林。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业产业》2009,(10):62-64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费450亿双一次性筷子,如此巨大的消耗量,足以显示出人们日常生活对其的需求度,另外需要生产400亿双一次性筷子用于出口,赚取大约3亿美元的外汇,解决10万林业产业人员就业,按理应当能将其发展成为林业产业中朝阳产业。目前,一次性筷子由于行业发展的良莠不齐,存在着种种问题,成为“浪费资源、破坏健康”的“过街老鼠”,本刊编辑部收集罗列了坊间和业界正反双方代表性观点,以期促使一次性筷子能真正成为健康有序发展的现代林业产业。  相似文献   

4.
孟刚  李永锋 《森林工程》2001,17(4):21-22
筷子是我国人民必备的餐具之一,历史悠久。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餐具的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于向高品位的工艺和健康卫生的方向发展。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生产的一次性木质卫生筷子,不仅遍及全国,而且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一次性木质卫生筷子厂家的大批上马,虽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给濒临枯竭的森林资源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为保护生态环境,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发挥作用,作对伊春市的一次性木质卫生筷子企业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几年开始生产一次性卫生筷子(又称卫生筷子),以来,各种议论纷起,赞成者认为此举利国利民,企业效益高;反对者认为浪费木材资源,不符国情。我的观点是卫生筷子的生产可行,但发展生产的布局要合理。下面就我局该项产品的生产情况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让一次性用品循环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餐馆使用的牙签与众不同,颜色各异,有淡绿色的,也有淡黄色的,还有点弹性。它既不是木牙签,也不是竹牙签,而是用土豆淀粉或糯米粉做成的牙签。韩国几年前也曾大量使用木牙签,既浪费了宝贵的木材资源,牙签使用后又污染环境。为此,韩国一家小企业研究发明了这种“淀粉牙签”,并且在全国普及推广。目前像一次性方便筷、餐馆用的一次性台布、旅馆用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在韩国早已没有了踪影。韩国国土狭小,人口稠密,资源有限,为了确保经济持续发展,节约已成为国家、企业和国民的共识。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2004年,我国出口一次性木筷11.4万吨,约206亿双,相当于500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小小筷子说了很多年,但至今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外国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却不生产一次性筷子。作为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消费、出口大国,我国森林覆盖率却很低,若以人均计算更是可怜。而一次性筷子的进口大国日本则将收回后的筷子化成纸浆,制成纸张再出口创汇。在我国,一本课本只能使用一学期。有人算了一笔账:以每个学生一年两学期平均使用10册课本计算,我国目前在校学生共有2.2亿人,一年就需要使用课本20亿册以上。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如果课本连续使用5...  相似文献   

7.
有感于日本进口一次性筷子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5%,有足够的林业资源来制造一次性木筷,但该国使用的筷子,却全是从别国主要是从我国进口。作为一个林业资源相当丰富、制造业极为发达的国家何以花大量外汇进口制作工艺简单的木筷,使自己成为世界上进口一次性木筷最多...  相似文献   

8.
筷子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主要餐具,一般用木材、竹子及其硬质无毒的材料制成,这类筷子造型美观、耐用、价廉,深受人们的欢迎,但是由于长期反复地使用,尤其在食堂和餐馆,它的洗涤和消毒便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洗涤不净或消毒不彻底便会成为某些疾病的传媒,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为了进食的安全性,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这种筷子一盘用木材制做,看起来似乎洁净,它在减少某些消化道疾病的传染方面起了作用,并给进餐者一定的心理安慰,实际上这种一次性筷子在加工过程和运输、销售过程中早已受到很大的污染,它对疾病的传播存在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9.
前期以稻壳为主要原料,外加几种辅助材料,经过科学配制处理,进行生产一次性稻壳筷子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本工艺生产的一次性稻壳筷子其强度符合国家标准GB19790.2-2005的要求;水浸试验证明,其形状、强度、光滑度、色泽等完全没有改变;经国内外客户评鉴,对其外观、强度及光滑度满意度很高,完全可以满足市场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全国每年消耗的木制方便筷上百亿双,每加工5000双木制一次性方便筷,需要一棵三年生长的杨树,全国每天生产方便筷要消耗森林 100多亩,一年下来总计3.6万亩。 经过近3年的研究,福州兴创轻工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淀粉、植物纤维筷子。该项技术产品系由玉米淀粉或番薯、大米等其他淀粉制成,既具有塑料的刚性强度,又具有陶瓷的洁白、光亮,可一次性使用,也可长期反复使用,并且可加入谷壳、玉米秆、稻草等植物纤维生产。该产品解决了生产淀粉植物纤维筷子久放后会弯曲变形的难题,产品符合国际食具卫生标准。淀粉植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大国,年产量约450亿双,年出口额近1.6亿美元。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具有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碳贮库和能源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些人士注重森林的生态效益,呼吁禁止木制一次性筷子生产。另一些人士则更为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支持该行业发展。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出,当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时,人们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可以用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作出决策,并根据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禁止木制一次性筷子生产的成本主要为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12.
林军 《国际木业》2009,39(4):44-45
近些年来,我国一次性木制和竹制筷子进、出口情况演变较大,这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伸缩密切相关。但去年以来,由于年初南方广大林区出现的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以及下半年席卷西方世界的金融危机,对于我国一次性木制和竹制筷子进出口的影响之大,却是令人料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3.
3月17日晚,影星黄渤图文并茂地发出一条微博,吐槽自己在饭店吃饭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遭遇,图片显示,一次性筷子泡在水杯中,无色透明的水竟然变成黄色,水面还泛出一层类似油渍的物质。  相似文献   

14.
这期的选题编辑部将注意力关注在筷子上,准确地说是一次性筷子。筷子是我们每天都接触的,对于它,之前看过一段感性的比喻:“男人是一根筷子,女人是一根筷子,两根筷子有缘握在一起,成为一双筷子,那就是爱情。一双筷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把美好的日子夹起来,送进我们的口中。”这估计是对筷子最浪漫的诠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实木商品行业的进步,大量的木制地板、纸张以及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为木材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以江苏淮安地区人工林采伐作业为例,对我国人工林抚育采伐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为人工林采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绿色时报》报道,北京林业大学快餐食堂,每天消耗一次性木筷约5000余双,用后丢弃,到处可见。该校环保组织对此尖锐指出:师生在此专心研究、学习如何加快造林,绿化祖国,却天天在此大量消耗珍贵的森林资源,一天5000双木筷白白浪费,能不痛心吗?!漫画警示,全校震惊。从此,师生对这类筷子自觉罢用,很快,一次性木筷便在绿色校园内悄悄地消失了。笔者对此义举,甚为赞赏。北京林大为何要对一次性木筷“罢筷”呢?他们调查取证,令人惊震。其一,目前,我国有300多家生产厂,每年生产的产品──一次性木筷多达450余亿双,“吃…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我国一年“吃掉”500万立方米木材走进饭店,点上几道菜,顺手拿起桌上摆放的方便筷,吃完就扔掉,谁也不去想小小的筷子上有什么账可算。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石砚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南顺姬算的一笔“筷子账”,着实让人吓了一跳。“目前,国内有上千家企业生产木制筷子,年消耗林木资源近500万立方米。”长期从事林业工作的南顺姬代表调查过,全国林木年采伐量约4758万立方米,其中筷子用材占10.5%。最可惜的是,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双~4000双筷子。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木,其中600万箱出口到国外。…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生产和使用一次性筷子,我国媒体和民间一向多有微词。我一向不以为然,认为是不了解情况的人们的想当然的意见。但最近看了《光明日报》驻日记者的一个材料后,我认为应当正视和用辩证的态度反思这个问题,一味地反对或赞成都不合适。  相似文献   

19.
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保护森林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是450多亿双,需要砍伐2500多万株树。另外,中国还向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出口150亿双木筷。国外媒体称,按照目前的使用速度,中国将在大约10年后消耗掉大部分森林。这一信息警示我们,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据业内人士估算 :全国每年消耗的木制方便筷上百亿双 ,每加工 5 0 0 0双木制一次性方便筷 ,需要 1棵 30年生的杨树 ,全国每天生产方便筷要消耗森林 10 0多亩 ,一年下来总计 3 6万亩。经过近 3年的研究 ,福州兴创轻工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淀粉植物纤维筷子。该项技术产品系由玉米淀粉或番薯、大米等其他淀粉制成 ,既具有塑料的刚性强度 ,又具有陶瓷的洁白、光亮 ,可一次性使用 ,也可长期反复使用 ,并且可加入谷壳、玉米杆、稻草等植物纤维生产。该产品的重大技术突破是解决了生产淀粉植物纤维筷子放久后会弯曲变形的难题。产品符合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