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异黄酮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从大豆中分离提取出的具有多酚结构的混合物,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以对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它具有一般意义上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缓解更年期综合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随着人们对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深入研究,大豆异黄酮的需求量日益加大,本文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在大豆异黄酮提取方向的研究进展,希望为我国大豆异黄酮提取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从大豆种子中分离出的具有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主要活性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行业,传统的方法往往采用甲醇做溶剂提取,其具有毒性。试验分别使用食用乙醇和水进行分离提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比较两种提取方法的效果。食用乙醇提取效果优于水提取的效果,比较适宜的提取条件为:采用80%乙醇,在提取温度为80℃,固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3h,提取2次。提取率可高达0.47%。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法提取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恩铭  李惠华  常强  王伟  徐剑 《大豆科学》2011,30(4):680-682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均有影响;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50~60℃,超声提取时间30 ~40 min,料液比1∶8~1∶12.  相似文献   

4.
大豆异黄酮提取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游  余盛禄 《大豆科学》2012,31(2):320-323
大豆异黄酮具有预防癌症与心血管疾病,减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大豆异黄酮主要采用传统溶剂加热、超声波、微波辅助等方法进行提取。文章对近年来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大豆异黄酮作为保健食品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提取大豆异黄酮   总被引:97,自引:0,他引:97  
利用超声波提取脱脂豆粕中的大豆异黄酮,并与加热回流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提取一次,30min所得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比加热回流法提取120min的提取率高约46%,与加热回流提取二次,240min的提取率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豆粕中大豆异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微波火力中高火,微波时间3 min,乙醇浓度50%.在此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1.2432%.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芹 《大豆科学》2007,26(2):276-279
研究大豆异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乙醇-水体系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80%,液料比(溶剂∶原料)24∶1,提取温度50℃.对异黄酮分别进行清除自由基和抑菌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有良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米根霉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提取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工业是以乙醇为溶剂进行提取豆粕中的大豆异黄酮,由于豆粕中大豆异黄酮含量只有几千分之一,其含量较低。而在大豆胚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较高,以大豆胚为原料,用乙醇和正己烷为溶剂混合萃取,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异黄酮提取率,为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寻找新的工艺路线并对其工业生产的可行性进行进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大豆异黄酮提取条件和大豆蛋白质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豆粕为原料,以总大豆异黄酮为目标产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用乙醇提取大豆异黄酮的较优条件,70%(V/V)乙醇,固液比(豆粕:溶剂)1:10(W/V),70℃下提取3次,每次回流时间1.5h.在室温下,采用盐析和等电点沉淀工艺分离除去提取液中的大豆蛋白质.试验表明,pH值在4.1±0.1下,加入3.0%(m/v)的ZnCl2,大豆蛋白质的分离除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以黑豆为原料,按照一定条件萌发处理。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对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黑豆豆芽中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因素,并优化筛选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乙醇浓度。黑豆豆芽中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微波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乙醇浓度50%、微波处理4 min、微波功率为450 W。在此条件下,黑豆豆芽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为0.595%。  相似文献   

12.
试验优化了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实验室提取、测定异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标准体系。优化后建立的提取条件为:脱脂大豆样品粉末,加入体积浓度为80%的色谱级甲醇10 mL,室温下放置2 h,置于超声功率200 W条件下80℃水浴12 h,12 000 r·min~(-1)离心15 min,取上清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待测液4℃保存。优化后的HPLC法:流动相选择甲醇-水(体积比30∶70),柱温设置40℃,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 mL·min~(-1),进样体积10μL,进样时间26 min,采用峰面积法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的HPLC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效率高、精度高,可为实验室内高效提取大豆异黄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主要存在于大豆籽粒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在食品、药物、禽畜饲料加工中具有重要价值.随着食品添加剂、抗菌药物的发展,大豆异黄酮抑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大豆异黄酮可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的活性,影响细菌和真菌DNA的复制与合成、蛋白质的合成,还可通过破坏菌体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来抑制菌体呼吸进而达到抑菌效果.该...  相似文献   

14.
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nton法,检测大豆异黄酮的抗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活性,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和小鼠白血病CML-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来研究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其中大豆异黄酮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50%时所需要的用量(IC50)为0.14 mg·mL-1;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50%时所需要的用量(IC50)为0.57 mg·mL-1;大豆异黄酮对CBRH-7919细胞生长抑制率达到50%时所需要的用量(IC50)为 7.55 mg·L-1;对CML-K562细胞生长抑制率达到50%时所需要的用量(IC50)为10.35 mg·L-1.大豆异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大豆荚壳异黄酮(Isoflavones from soybean hull,ISH)制备与体外抗氧化性作用.通过超声回流法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纯化的ISH.以VC、BHT、芦丁和槲皮素为阳性对照,测定了 ISH的还原力;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烷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抑制油脂过氧化的能力.结果表明:ISH的还原力高于BHT和VC,ISH对这几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ISH的添加量在试验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当试验量大于5μg·mL-1时,ISH的抗氧化性能均优于VC、BHT、芦丁和槲皮素.  相似文献   

16.
不同大豆品种芽用特性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不同来源的9个大豆品种(S1~S9)为材料,模拟工厂化豆芽生产工艺条件,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技术,系统比较研究了不同大豆品种的大豆芽生物产量、形态特征、生化组成及常规成分等芽用特性.结果表明:9个品种大豆芽产量、下胚轴长、下胚轴粗、可溶性糖等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从豆芽产量来看,S2S1S5S4S3S6S9S8S7;与对照工厂芽用大豆品种S1相比,S2大豆芽产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P<0.01);S5大豆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P<0.01),产量无明显差异(P0.05);S3大豆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均含量较高(P<0.01).大豆芽的各项特性指标与所选原料豆的物理性状、常规成分之间存在相关;以原料豆的千粒重、比重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含量为自变量,以大豆芽的生物产量为因变量,可建立回归估测方程,其拟合系数R2为0.930.  相似文献   

17.
大豆异黄酮抑菌活性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沙门氏菌为测试菌株,对大豆异黄酮混合水解苷元、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随浓度的增加效果增强;大豆异黄酮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要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大豆异黄酮混合水解苷元和染料木黄酮的抑菌效果优于黄豆苷元,三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0.2和0.8 mg.mL-1;染料木黄酮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