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氮素用量对菜用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及鲜荚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利用根系扫描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0、100、200、300 mg·kg-1)下菜用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动态变化特征,并比较了单株鲜荚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氮素用量下生殖生长期菜用大豆根系形态指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开花后21 d;100 mg·kg-1氮素用量能明显促进菜用大豆根系发育和根瘤干物质的积累,促使大豆形成较大的根系表面积,较高的单株产量以及2粒荚和3粒荚数;当氮素施用量增加到200和300mg·kg-1时,根系干物质、根系表面积、根长和单株鲜荚产量均降低;300 mg· kg -1氮素施用量的根体积最大;不施氮处理的根瘤数目和重量最高,形成较多的细根,表现为根系长度最长,根系干物质重最低.  相似文献   

2.
播期、密度对菜用大豆鲜荚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杨加银  徐海风 《大豆科学》2006,25(2):185-187,191
播期和密度两因子对楚秀鲜荚产量及荚粒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①A3B3(播期6月25日、密度24×104株/hm2)是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处理,鲜荚产量达到9050.0kg/hm2;②播期对菜用大豆鲜荚产量影响大于密度;③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荚数先增后减,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由多到少,百荚鲜重与播期关系密切;④根据品种的特点探讨了楚秀的高产原因.  相似文献   

3.
夏播菜用大豆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4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菜用大豆在夏播条件下的生育特性及群体生产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鲜荚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夏播菜用大豆的株高及叶面积指数表现为前期快速增长,从8月中旬开始增长缓慢;各品种(系)生育进程明显不同,合丰系列大豆生长发育迅速,生育期短,一般64 d左右即可采摘收获,最迟的品系是辽99011,从出苗期到鲜荚采收期需要79 d:辽00128各时期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其他品种;各品种(系)群体干物质积累的主要表现是在8月25日后,均以9月22 日积累的干物质最高;辽00128干物质积累较多,同时后期分配到鲜荚中比例较多,鲜荚产量最高(8143.9 kg·hm-2),因此,辽00128适合在沈阳地区做夏播菜用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4.
对地膜覆盖条件下菜用大豆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覆膜菜用大豆较裸地菜用大豆生育进程明显提前,在前期表现更加突出,各个阶段的生长量显著增加,主茎高度、节数、有效分枝数、鲜荚荚长、荚宽、百粒鲜重均大于裸地,采摘的鲜荚产量F测验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菜用大豆利用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北方春大豆在秋季完熟前,即鼓粒期后及时采摘鲜荚,煮熟食用和速冻后食用,其营养丰富,口味独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鲜荚大豆的直接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一般大豆,而且剩余绿色茎叶可做青饲料也可还田培肥地力。为实现鲜荚大豆的高产高效,必须运用优良品种、选地施肥、播种、密度、田间管理等项栽培技术及掌握好采摘时期。  相似文献   

6.
菜用大豆在辽宁省不同生态区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宁省大豆不同生态区,比较研究了菜用大豆新品种(系)辽鲜1号、辽00139和辽00128农艺性状及产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菜用大豆采收期在7月31日至9月13日间;3个菜用大豆品种(系)株高差异大,株高平均值在24.1~70.0 cm;鲜荚产量为297.5~983.9 kg/667m2,鲜荚产量最高的地区是铁岭,最低的地区是岫岩。从鲜荚商品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分析,铁岭、丹东、瓦房店和锦州地区适宜生产菜用大豆。  相似文献   

7.
大豆根瘤菌剂拌种对菜用鲜大豆产量的效应安徽省南陵县农技推广中心王泽松为探讨在未种过大豆的稻田改旱作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对大豆根部结瘤与产量的效应。我们开展了接种不同根瘤菌剂的研究、现将记录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本单位试验田,面积为15亩,水稻土...  相似文献   

8.
晚播对菜用大豆根系、干物质积累及鲜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期是大豆高产栽培管理的重要手段.利用正常大豆播种期为对照,研究了三个相对晚播日期对菜用大豆物候期、根系、干物质及鲜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明显缩短生育期,播期越晚,播种到出苗的时间越短,整个生育日期越短,晚播能促进营养生长,增加苗期干物质的积累,但显著降低苗期根表面积和减少根长,根冠比下降.晚播也显著增加地上干物质的积累,6月14日播种R6期的干物重最高为:51.1g·株-1.适当的晚播可有利于菜用大豆的鲜荚产量形成.6月4日和6月14日播种R6期后10 d鲜荚产量最高,可作为哈尔滨地区的菜用大豆的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9.
不同熟期覆膜春大豆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不同熟期春大豆覆膜后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变化规律,以3个不同熟期春播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其在地膜覆盖条件下生育规律及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品种覆膜较露地生育进程明显提前,在前期表现更加突出,各个阶段的生长量显著增加,株高、节数、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鲜重均大于露地,同时覆膜品(系)间,收获期最早的品系是黑河17(8月29);最晚是九农26,其中九农26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均居首位,就综合性状而言,九农26最适合在本地区春播覆膜高产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2008年国家菜用(鲜食)春播大豆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为材料,试验分析了在辽宁种植的参试品种(系)的农艺性状、鲜荚性状、鲜荚产量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11个品种(系)从播种到鲜荚采摘生育日数为104~149d,株高为41.3~141.9cm,主茎节数为10.3~20.8个,单株荚重32.4~55.5g,标准荚数(两粒荚)178~247个/kg,标准荚长4.3~5.7cm,荚宽1.2~1.4cm,百粒鲜重49.4—72.5g,鲜荚产量10035~14769kg,拼,百粒干重21.9—34.5g,籽粒产量2386—3333kg/hm^2,有6个品种(系)为菜用大豆类型,适合在沈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免耕玉米秸秆覆盖水稻的生育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2003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玉米茬移栽稻不同耕作方式对杂交稻的产量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茬晚稻以免耕畦作玉米秸秆覆盖处理产量最高,免耕玉米秸秆不覆盖处理次之,分别比传统翻耕移栽增产121%~20.5%和7.5%~7.7%。主要表现在白根比例高,根系伤流量大,分蘖早生快发,干物质量高。玉米茬晚稻免耕畦作玉米秸秆覆盖处理各主要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大,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速率高,氮素的积累和吸收量大。免耕玉米秸秆不覆盖处理开花前生长较旺,但后期存在早衰现象。  相似文献   

12.
免耕覆草旱作条件下水稻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免耕覆草旱作、免耕裸地旱作和免耕水作3种栽培方式对晚稻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覆草旱作水稻产量与免耕水作差异不大,但两者明显高于免耕裸地旱作。与免耕裸地旱作相比,免耕覆草旱作明显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穴总粒数。免耕覆草旱作水稻可获得与免耕水作相当的地上部干物质量。与免耕水作相比,免耕旱作显著降低抽穗期水稻功能叶叶面积。与免耕裸地旱作相比,免耕覆草旱作明显提高灌浆期水稻总根长和根数。  相似文献   

13.
A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started at 2003)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ice cultivation methods 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grain yield of late-season rice under double-rice cropping system in seasonal drought region of southeast China(Yujiang County,Jiangxi Province).The rice cultivation methods included no-tillage and flooded rice cultivation(N-F),no-tillage and non-flooded rice cultivation with straw mulching(N-SM),and no-tillage and non-flooded rice cultivation without straw ...  相似文献   

14.
氮肥运筹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04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0、200、270、340kg/hm2)和3种施肥策略(即m基肥∶m分蘖肥∶m促花肥∶m保花肥=15∶30∶40∶15、25∶40∶30∶5、40∶15∶35∶10),研究施氮量和施肥策略对膜下滴灌水稻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探明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施氮量和施肥策略。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270kg/hm2施氮水平具有最高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籽粒产量达到9657.7kg/hm2。施氮量显著影响水稻茎蘖数、有效穗数、成穗率、每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施肥策略对膜下滴灌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影响显著,以施肥策略S1(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15∶30∶40∶15)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氮肥后移有助于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有效穗数、成穗率,形成高产。对水稻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模式而言,270kg/hm2的施氮水平和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15∶30∶40∶15的氮肥运筹模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密度对覆膜菜用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合理密植是菜用大豆高产的前提条件.为探明不同密度下覆膜菜用大豆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变化规律.以新鲜豆1号为材料,在覆膜条件下,采用7.5、10.5、13.5、16.5、19.5万株·hm-25种密度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始荚高度显著增加,茎粗显著变细,分枝数显著减少,上部叶片明显变小,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随着密度的增加最大叶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后期光合势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以处理13.5万株·hm-2,鼓粒期后叶面积指数适中、光合势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快,最终积累量大,向籽粒中分配率较高,最终鲜荚产量最高,为15 185.50 kg·hm-2.  相似文献   

16.
间作对鲜食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鲜食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规律,本文选用鲜食大豆品种浙鲜豆4号和四川地区常采青食用的本地普通大豆品种川豆8号,在玉豆间作和大豆单作条件下,对大豆形态建成、干物质积累过程、产量形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作下大豆株高、底荚高显著增大,茎粗减小,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重(SLW)在鼓粒期前有所降低;各器官干物质的阶段积累、日积累量也较净作降低,浙鲜豆4号前期各营养器官物质积累时间短,积累量少,后期虽然荚积累速率较快,但由于基础物质少,生殖生长时间短,导致最终产量不高;间作下的分枝数、主茎有效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荚鲜重、百荚粒重、单株产量显著降低,百粒鲜重差异不显著,经济系数增大;相对川豆8号,浙鲜豆4号在形态和产量上受间作的影响较小,但除百粒鲜重外,其余产量构成指标均极显著低于川豆8号。可见,在玉豆间套作体系中,为了提高鲜食大豆产量,应选择株高较低,茎粗较大,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多、对间作环境适应性强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西北半湿润偏旱区(甘肃镇原)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特别是玉米生产中春旱严重等问题,研究6种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玉米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株高、叶面积指数、生育时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提高了玉米出苗率和出苗速度,提早成熟,整个生育期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始终大于其他处理,增产效果明显,是旱作区进一步挖掘降水潜力和高产田创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中黄13、SK12等7个品种(系)不同节位分枝、结荚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茎自3节开始结荚,荚粒占70%以上,随节位呈抛物线变化。分枝着生在3—8节,呈正态分布;分枝荚粒随节位上升直线下降。分枝数、主茎荚粒与单株生产力正相关。对中黄13豆荚长、宽、厚度动态变化和豆荚、籽粒质量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豆荚长、宽度先期同步快速增长,达到恒定值后则趋于稳定;厚度先缓增后降,顶部开花40d左右最大。籽粒体积随着豆荚厚度增减而增减。鲜荚质量变化可用e的二次多项式指数曲线描述,豆荚、籽粒和百粒干物质积累可拟合直线和Logistic曲线,荚壳质量变化为抛物线。因此高产栽培要保花增荚增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