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根腐病近年来,油菜根腐病发生危害日趋严重,据田间调查,株发病率一般为3%~5%,重害田高达10%~20%,对油菜安全越冬带来严重威胁。发病症状油菜病株最初是靠近地面的茎叶出现黑色凹陷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淡褐色蛛丝状菌丝,病叶萎垂  相似文献   

2.
正持续的强降雨,导致土壤水分饱和、田间湿度大,加上温度高,十分有利于瓜果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因此,当前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做好梅汛期瓜果蔬菜病虫害的防控措施。农业防治一是清沟排水,清洁田园。及时采收可以上市的蔬菜,并播种速生叶菜。加强田间管理,确保菜田沟系排水畅通;在土壤湿度合适时进行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及根系缺氧沤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长江中下游油菜产区,冬春季多雪雨,特别是稻茬和地势低洼地块土壤更易出现过湿或积水,导致油菜发生湿(渍)害,轻的根系和地上部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病虫害增多,开花和结实不良,产量下降;严重的根部因积水缺氧而腐烂,地上部枯死,颗粒无收。一、湿(渍)害的危害油菜田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各生长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湿(渍)害。土壤过湿或积水,田间湿度大,有利病虫滋生,多暴发  相似文献   

4.
陕南稻区为水稻、油菜(小麦)两熟轮作区域,由于水稻收获后田间湿度较大,不利耕作,给油菜移栽造成困难。因此,稻茬油菜免耕栽培技术在我区推广较快,经过农技推广部门不断总结完善,已基本形成了适合我区生产条件的稻茬油菜免耕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江苏省油菜正逐步转入现蕾抽薹生长阶段,油菜苗情总体好于常年,略差于上年,但也存在杂草基数高、苗情不平衡等问题,以及"倒春寒"冻害、渍害等灾害威胁。生产上要抓住油菜现蕾抽薹期积极落实春季各项田管措施,进一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力争夏季油菜再获丰收。突击清沟理墒油菜抽薹封行前及早开展一次清沟疏通工作,确保田间排水畅通。及时开展春季化除对草害达到  相似文献   

6.
<正>移栽油菜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引起生理性失调,使生长缓慢而形成僵苗;僵苗在冬前不发,越冬期易受冻害,开春后茎秆纤细分枝少,有效角果少,严重影响产量。(1)渍害僵苗渍害主要是排水不良或整地时田间土壤含水量过大,使之糊泥包桨,形成暗渍;渍害导致根系发育不良甚至腐烂,油菜外层叶片变红,内叶生长停滞,叶色灰暗,心叶不能展开。渍害僵苗多发生在稻茬田。预防措施:提早开好三沟,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田间暗渍;选择晴天整地,于晴天抢栽大苗,切忌阴雨天抢栽;在施足底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产区进入抽雄期后,若遇持续阴雨天气,田间湿度大,为确保玉米稳产增产,应加强田间管理。一是注意清沟排湿。阴雨天气田间湿度大,对根系生长不利,应做好清沟排湿工作,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通畅,防涝防渍。二是科学施肥。对进入大喇叭口期的玉米必须重施攻苞肥,一般每667 m2追施尿素12 kg,  相似文献   

8.
<正>油菜渍害的成因:油菜渍害在菜苗移栽到大田后的各个生长时期都可能发生。因江南一带一般年份秋、冬、春季均雨水较多,特别是在持续阴雨,地下水位高的条件下,油菜发生渍害的可能性极大。因此,渍害是油菜正常生长的一大障碍。油菜田间发生渍害的主要表现是土壤含水量过高,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全省春季田间调查,结合我省油菜品种特点、长势及天气预报进行综合分析,预计鄂东、江汉平原、鄂北油菜主产区4级发生  相似文献   

10.
油菜蚜虫发生消长规律研究张信扬(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植保站563500)油菜蚜虫是油菜的主要害虫,它的发生不但对油菜造成直接危害,而且还能传播病毒,致使油菜发生病毒病。油菜田间蚜虫发生数量的多少与油菜长势、生育期和温度等关系密切。为了掌握油菜蚜虫的发生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近4年来阿拉尔垦区枣园的田间湿度、不同品种、不同栽培修剪模式与黑斑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枣黑斑病发生与当年的降雨量、田间湿度及温差存在一定相关性,降雨量大、田间湿度大、白天温度高、温差大,黑斑病发生严重;枣园株行距配置不同,枣黑斑病病果率不同,枣园密度越大,病害发生率越高;脱落性枣吊挂果比采用二次枝枣吊挂果红枣黑斑病发病率高;不同品种枣黑斑病发生不同,其中骏枣的黑斑病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灰枣,金昌发病最轻。围绕红枣黑斑病发生原因,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为红枣黑斑病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浙油50’油菜菌核病入侵扩散与灾变流行规律,更好地促进油菜产业的发展,通过采用人工接种与田间发病调查等方法,研究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与流行模型。结果表明:机直播油菜播期迟、密度大有利油菜菌核病发生,植株从出现水渍状病斑到萎蔫枯死为15天左右,自然菌丝入侵总体潜育期为8~17天,发病率可达13.0%,病情流行基本呈线性上升扩散规律,开花期是油菜菌核病的主要流行期,其病情流行呈Logistic函数模型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当前油菜病虫基数,结合品种布局、田间长势、春季气象因素及历年病虫害发生情况综合分析,河南省植保站预测今年全省油菜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中度发生,发生面积665万亩次左右。其中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油菜霜霉病中度发生,其他病虫害偏轻或轻发生。具体结果如下:1.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主要发生在豫南地区。预计发生面积145万亩左右,其中重发面积30万亩左右,发生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  相似文献   

14.
油菜不同早熟品种菌核病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鉴定抗菌核病早熟油菜品种,筛选油菜菌核病常发区主导品种,减轻菌核病危害,有效控制产量损失。通过2010-2011年在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进行全国早熟油菜品种筛选试验,对其参试的13个油菜品种进行菌核病抗性研究。结果表明:13个供试品种菌核病发病率分布在2.37%~29.99%之间,病情指数介于1.5~22.75之间,供试早熟油菜品种病情指数与生育期呈正相关,随着生育期推迟,发病加重;田间湿度大,油菜成熟期氮素肥料偏重的前提下,明显加重菌核病为害,显著降低油菜最终收获产量。菌核病从苗期始为害油菜、成熟期为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重。供试的13个品种抗菌核病能力大体可分为5个类群,S0013、C868、‘10棚63育19’ 3个品种全生育期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核病能力,可作为油菜菌核病常发区主导品种和育种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5.
沈慧 《科学种养》2012,(1):16-16
冬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即在田间起垄,小麦种植在垄上,垄沟用于灌水施肥。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①采取沟内集中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②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改善冬小麦冠层小气候,抑制病害发生,促进冬小麦茎秆的健康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种子》2019,(3)
观赏型油菜因其花朵量多、色彩丰富美艳、花期长、种植简单、成本低,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首选花卉。本研究主要从观赏油菜选育和景观构建两方面进行阐述,以加深大众对观赏油菜的了解,助推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其中观赏油菜选育包括选育方法、选育性状特征、世代选育、产品特点选育;油菜景观构建包括观赏地选址、田间地形地貌数据获取、观赏油菜图案设计、花色及株形选取、观赏油菜图案田间制作与种植、田间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油菜种植面积大、感病品种比例高,菌核病主发区菌源充足,田间子囊盘密度较高,且江淮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4~5月份降水偏多。综合以上因素分析,3月24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印发了《2014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预报》(植物病虫情报2014年第7期)文件,预计今年秋播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发生面积约5000万亩,其中,湖北江汉平原东部大发生,湖北大部、湖南、江西、安徽、浙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尤其今年1月下旬,南方各省均出现了低温极值,对油菜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如果管理不当,油菜发生的冻害迟迟得不到补救,损失会更大。油菜的冻害有多种类型,应分别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油菜高产丰收。油菜冻害的类型。1.油菜的湿型和干型冻害。油菜越冬期一般从12月份到下年2月份,共90天左右的时间,如果这段时间阴雨天较多,气温在9℃以下,甚至0℃以下,土壤的湿度较大,如果遇上冰冻天气,油菜极易被冻坏,这是湿型冻害;  相似文献   

19.
正稻茬油菜主要种植形式有翻耕移栽、免耕移栽、稻田直播等几种主要形式。采用不同的播栽方式,田间杂草的发生特点会有一定的差异,现就稻田直播油菜田的杂草化学防除方法介绍如下。直播油菜田杂草发生特点。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田杂草主要是看麦娘、繁缕、雀舌草、碎米荠、猪殃殃、婆婆纳、小藜、荠菜、野燕麦、播娘蒿、刺儿菜、小旋花、萹蓄、麦瓶草等。免耕直播油菜田杂草出苗较早,发生量大,不及时防除则为害严重。晚稻收获前的田间小气候适宜冬季杂草萌发和生长,稻茬免耕直播田在油菜田播种时杂草已普遍发生,看麦娘的叶龄一般有2~3叶,部分已出现分蘖。10月中下旬播种油菜,油菜苗与杂草几乎是同步生长,看麦娘等主要杂草与油菜幼苗争夺养分、阳光,严重影响油菜苗的正常生长,如果不加以管理,将导致油菜生长不良对以后产量的损失很大,甚至失收。  相似文献   

20.
<正>眼下正是油菜播种、育苗季节,油菜苗期主要害虫有蟋蟀、菜青虫、蚜虫、猿叶虫、菜螟等,其综合防治措施如下:农业防治。清除田间及附近杂草,田间残株枯叶,集中沤肥或烧毁,以杀死成虫、幼虫和蛹。人工捕杀,对于蟋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