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氨化秸秆养牛 秸秆是农村最主要的农作物副产品。中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利用秸秆作草食家畜饲料的传统。在总数5.7亿吨秸秆中目前约1/4(即1.5亿吨)用作饲料。不过,这些秸秆通常不经任何处理,只是铡切至3~5厘米长喂饲牲畜。秸秆铡切后,采食量有所提高,喂饲浪费也大为减少,但消化率并不能提高。这种未处理的秸秆不仅消化率低,粗蛋白含量低,而且适口性差,采食量也不高。单纯喂饲这种秸秆,牲畜连维持需要也难满足,这就制约了草食家畜生产水平的提高。秸秆经氨化  相似文献   

2.
<正> 每公斤秸秆中平均含0.18~0.2饲料单位,为谷物的1/5.5~1/5。此外,秸秆中实际上完全缺乏维生素,也缺乏对家畜有重要作用的矿物质,而硅酸和纤维素含量很高。所以,秸秆如不加处理,其饲用价值与同类作物所调制的干草相比是很低的。当然,各类秸秆的饲用价值,特别是家畜对它们的消化率各有不同。随着植物的衰老,其细胞壁的纤维素—果胶质更趋木质化,细胞为木质素所充塞,而木质素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畜对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因质地粗硬、适口性差,如不经调制处理,家畜只能采食秸秆的部分叶壳和秆尖,大部分秸秆被白白浪费。采用机械方式将秸秆粉碎,秸秆粉经炖煮、浸泡、发酵等方法处理后,可使秸秆体积变小,质地软化、适口性得到改善,便于家畜采食和咀嚼,提高家畜对秸秆的采食量与利用率,尤其在低精料饲养条件下,粉碎秸秆可明显改进家畜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籽实成熟收穗后的黄干秸秆,是农区发展草食家畜生产潜力巨大的饲料资源。但收穗后的秸秆,随着水分的丧失,秸秆内营养物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细胞壁变厚老化,粗纤维增加,木质素增多,并且结构稳定,营养成分难以被家畜消化吸收;随着叶绿素的消失,维生素(如胡萝卜素)的含量大幅度降低,结果使干秸秆饲料质地粗硬,适口性下降,消化率低,营养价值不高,利用受到限制。要充分开发利用秸秆资源,需经科学处理调制,从营养角度计算,3~4 kg秸秆经加工调制后喂牛相当于1 kg玉米饲料的营养价值。玉米的粮秸比是1∶1.8,也就是说收1 t…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是家畜的主要粗饲草资源之一。但秸秆做为饲草其特点是体积大、质地粗硬、适口性差,不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低,其粗蛋白含量仅为3%~5%,可消化物质占干物质的35%~50%,反刍家畜对秸秆的消化率仅为20%~30%。只要能够对秸秆合理地加工处理,提高其纤维素的消化利用率,用来饲喂家畜仍然是重要的饲草资源。1秸秆发酵高蛋白饲草技术  相似文献   

6.
作物秸秆的饲用价值很低,一般粗蛋白含量只有3%~6%,干物质消化率只有40%~60%,且采食量低,如果单独用秸秆饲喂家畜,还不能满足维持需要。许多研究证明,秸秆通过处理(物理、化学或生物),能改善其纤维特性和适口性,提高粗蛋白含量,从而提高秸秆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农作物秸秆因质地粗硬、适口性差,如不经调制处理,家畜只能采食秸秆的部分叶壳和秆尖,大部分秸秆被白白浪费。采用机械方式将秸秆粉碎,秸秆粉经炖煮、浸泡、发酵等方法处理后,可使秸秆体积变小,质地软化、适口性得到改善,便于家畜采食和咀嚼,提高家畜对秸秆的采食量与利用率,尤其在低精料饲养条件下,粉碎秸秆可明显改进家畜的饲喂效果。畜粪、尿再还田可有效节省化肥施放,提高土壤肥力。此外,粉碎秸秆还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粮食与  相似文献   

8.
<正>秸秆饲料是一类高纤维、低蛋白质、少能量、缺乏矿物质的粗饲料,而且某些粗饲料的细胞壁成分含有大量的抗营养物质(如稻草中的大量硅酸盐等)。因此,动物对其采食量少,消化率低。用秸秆饲料直接饲喂家畜,不能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秸秆饲料通过碱化处理,可以提高秸秆饲料的消化率,改善适口  相似文献   

9.
1)能量。秸秆的代谢能一般不超过8.37 MJ/kg(对反刍动物),净能则更低,因此,只能维持家畜一般生长发育。如需产奶和增重,就必须补充精料(糖蜜或优质干草等)。  相似文献   

10.
秸秆微贮饲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讨论了国内外细菌接种物的现状,秸秆微贮饲料的概念,秸秆在微贮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动态,家畜对微贮饲料采食量与消化率,微贮饲料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对氨化饲料对比研究等。结果表明:微贮后的秸秆全面优于未处理秸秆;与氨化处理饲料比较,微贮秸秆粗蛋白质含量低于氨化秸秆,但采食量和日增重均高于氨化秸秆,成本亦比氨化处理低。  相似文献   

11.
药物产生治疗作用所需的量叫剂量。药物剂量的大小可以决定药物与动物机体组织器官相互作用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药物浓度越高,作用也越强;反之,剂量小,浓度低,作用则小。如何确定合理的用药剂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1根据家畜种类的不同来确定用药剂量不同种类的家畜,由于其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和生化反应的不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也存在差异,用药剂量往往不同。不同家畜用药剂量见表1。表1不同家畜用药剂量动物种类体重(kg)用药剂量动物种类体重(kg)用药剂量马黄牛水牛驴羊3003005001504011~1/41~1/21/3~1/21/6~1/5…  相似文献   

12.
鉴于我国人均粮食较少,不可能靠精料为主发展畜牧业,所以开展粗饲料加工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约为4~5亿吨,含有巨大的潜能。北方的小麦秸、玉米秸及豆类秸秆,南方的稻草等历来都有一小部分被用作人家畜饲料。但由于这类饲料含氮少,营养价值低,粗纤维含量高,对家畜适口性差,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秸秆进行青贮处理,微观上可以解决家畜在冬、春季节缺乏多汁饲料的问题,宏观上还可以减轻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下面介绍玉米秸秆青贮要掌握的几个问题。1玉米秸秆青贮数量关系一亩地产鲜玉米秸秆1500~2000千克,晒干后合干  相似文献   

14.
氨化法是秸秆饲料的一种加工调制方法,氨化秸秆有机物消化率可提高10%~12%,粗蛋白质含量可由3%~4%提高到8%。氨化秸秆适口性好,家畜食量大增,采食时间缩短,牛采食后,尿中含氮量有所提高,对土壤有利,同时氨可以杀死秸秆上的病菌及虫卵,减少家畜疾病发生,还可以使含水量30%左右  相似文献   

15.
粗饲料的加工调制及饲用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粗饲料种类很多,主要有野干草、栽培牧草干草和农作物秸秆等3类。农作物的秸秆和颖壳的产量约占其光合作用产物的一半,据估测,我国各种秸秆年产量约5~6亿t(占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其中约有50%用作燃料和肥料,另50%用作家畜饲料,是家畜粗饲料的主要来源。但秸秆等粗饲料一般质地较差,营养成分含量较低,必须合理加工调制,才能提高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利用秸秆发展草食家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全省以种植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农作物秸秆资源极其丰富。全省玉米种植面积近3000万亩,年产玉米秸秆可达1000~1200万吨。目前大部分秸秆主要用作燃料,由于它粗蛋白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不经加工处理适口性差,长期以来用作饲料受到限制,有大量的秸秆未用作饲料而丢弃或烂掉。因此,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很有必要,研究推广应用秸秆饲料加工调制技术,是我省当前畜牧  相似文献   

17.
(一)秸秆氨化的好处 (1)节约粮食,减少畜牧业对粮食的依赖。(2)改善适口性,提高家畜对秸秆的采食量。(3)可提高秸秆有机物消化率10~12%,粗蛋白含量提高1倍。(4)材料易取,方法简便易行。(5)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 4.2 秸秆氨化4.2.1 秸秆氨化的效果。我省可用作饲料的农作物秸秆有甘蔗梢、红薯藤、花生稿和稻草等。前3种较稻草营养丰富,适口性也好,不经处理牛、羊也爱采食。稻草营养含量低,木质素和碳酸盐含量较多,家畜对其养分难以消化吸收,而通过氨化处理可使木质素降解,提高消化吸收率。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卜1.5倍,纤维含量降低10%,总营养价值提高1倍以上。此外秸秆消化率提高20%左右,家畜采食量也相应地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19.
罗峰  张浩珍  杨婕妤  陈强强 《草原与草坪》2021,41(1):113-118,125
"粮改饲"试点的甘肃中部地区属农牧交错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草食家畜饲草需求量大,秸秆饲料化利用势在必行.以中部地区2012~2016年主要农作物的经济产量为依据,采用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法,估算甘肃中部地区秸秆可收集利用量;以草食家畜日均采食量为标准,测算秸秆载畜发展潜力.结果表明:甘肃中部地区可收集秸秆资源总量为2...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属农区.小麦和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小麦和玉米秸秆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在肃州区是一项较为普遍的传统养畜方式。但是.小麦和玉米秸秆粗纤维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消化能值也低.限制了家畜对秸秆的采食量和营养物质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