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马铃薯是一种营养全面的粮菜兼用作物。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退化,播种过晚,后期遇到高温不利于马铃薯的膨大,再加上措施不当,管理粗放产量低,种植面积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探索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三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为地下茎作物,为使植株生产苗壮,结薯多而大,采取封冬前整地,加强土壤熟化,增加土壤活土层,调节土壤中水、肥、气和热状  相似文献   

2.
随着马铃薯发展迅猛,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提高马铃薯产量与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现针对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如下:一、整地、施肥1.整地。马铃薯适合砂壤土种植,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在土壤中发育得愈好,植株生长势愈强,  相似文献   

3.
<正>马铃薯是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营养丰富、粮菜兼用、综合加工用途广泛等特点,是产业链条最长的大宗农作物,为发挥我省马铃薯资源优势,提升马铃薯产业化水平,笔者提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分析。一、选地、整地、施肥1、选地:马铃薯喜砂壤或壤土,因此,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团粒结构好、土层深厚、涝能排水、旱能灌溉、砂质或有机质含量较高、偏酸性的地块。2、整地马铃薯是地下结块茎的作物,为使植株生长茁壮,多结  相似文献   

4.
<正>马铃薯又称土豆,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作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深受人们喜爱。马铃薯适应性广、栽培简单、产量高,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在肇源地区多为春季栽培。现笔者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整地施肥马铃薯适合砂壤土种植,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正>马铃薯又称土豆,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作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深受人们喜爱。马铃薯适应性广、栽培简单、产量高,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本地区多为春季栽培。现笔者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整地施肥马铃薯适合砂壤土种植,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在土壤中发育  相似文献   

6.
正一、选地整地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三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为地下茎作物,为使植株生产苗壮,结薯多而大,采取封冬前整地,加强土壤熟化,增加土壤活土层,调节土壤中水、肥、气和热状况,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条件。二、选用良种优质种薯一般有两层含意,一是种薯体内不带毒或带毒轻;二是种薯生理年龄佳,具有充实的内含物。使用优质种薯才有利形成壮芽和健株,实现高产。马铃薯脱毒,马铃  相似文献   

7.
<正>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其产量和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对马铃薯旱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马铃薯种植技术发展,提高我国马铃薯种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选地、整地、轮作1.1选地马铃薯对生长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种植马铃薯的土层必须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土壤必须富含有机质,pH值必须保证在弱  相似文献   

8.
正马铃薯由于自身的营养价值丰富,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产量高,增产容易,也成为种植人员重视的一种经济作物。另外,马铃薯由于用途广泛,有利于形成产业链条。因此对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马铃薯栽培技术的选地、整地以及施肥1.1选地通过研究发现,马铃薯在砂型土壤中具有非常好的生长潜力。因此为保证马铃薯的产量应该尽量选择土壤比较疏松、土壤团粒结构较高,灌溉排水方便,稍微偏酸性的土壤进行种  相似文献   

9.
<正>马铃薯既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又能够制作各种食品,是目前种植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也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它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耐旱耐瘠、种植技术要求低等特点。现将高产栽培技术简单介绍如下:一、选地、整地1、选地、选茬:马铃薯喜砂壤或壤土,因此,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团粒结构好、土层深厚、涝能排水、旱能灌溉、砂质或有机质含量较高、偏酸性的地块。2、整地马铃薯是地下结块茎的作物,为使植株生长茁壮,多结  相似文献   

10.
1深耕整地 马铃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欲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马铃薯适合沙壤土种植,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在土壤中发育得愈好,植株生长势愈强,产量愈高,特别是前期生长比较缓慢的品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马铃薯也被叫做土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市场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在马铃薯栽培的过程中,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种栽培方法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一、整地施肥整地:马铃薯栽培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整地施肥,要进行深耕,保证土  相似文献   

12.
正马铃薯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又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作物。它适应性广,栽培简单,产量高,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在省内已经有大而积的栽培。为更好的提高马铃薯的整体栽培水平,促进马铃薯的生产,现将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深耕整地马铃薯适合沙壤土种植,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马铃薯  相似文献   

13.
一、整地 马铃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欲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马铃薯适合沙壤土种植,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在上壤中发育得愈好,植株生长势愈强,产量愈高,特别是前期生长比较缓慢的品种尤为重要.所以,深耕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基础.试验证明,耕层愈深,增产效果愈显著.一般耕深不浅于25cm.若土壤墒情不好,要提前灌溉一次,再进行深耕.  相似文献   

14.
<正>一、选用良种选用良种是马铃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二、选地整地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三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对连作反应很敏感,生产上一定要避免连作。如果一块地上连续种植马铃薯,不但引起病害严重,如青枯病等,而且引起土壤养分失调,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使马铃薯生长不良,植株矮小,产量低,品质差。马铃薯与玉米、小麦等植物轮作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整地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马铃薯块茎播种后产生的根系为须根系,穿透能力较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强大的根系,可以增强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的能力,源源不断输入地上部分,使植株生长健壮,光合能力增强,光合产物增多,为高产提供物质基础。因此,深耕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一、选地与整地施肥1选地我们都知道,马铃薯较喜欢疏松肥厚的沙壤土质,因为这样有利于马铃薯块的膨大。如果是粘重土壤,就应采取相应的农艺技术措施,如高垄栽培、加大粗肥施用量、秸秆还田等等。以上措施能使土壤的通透性得以改善。2整地整地是改良土壤条件很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因为当土壤中的水分、温度、营养成分等条件都达到马铃薯的生长要求时,马铃薯才能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多结大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正>1选地与整地施肥1.1选地我们都知道,马铃薯较喜欢疏松肥厚的沙壤土质,因为这样有利于马铃薯块的膨大。如果是粘重土壤,就应采取相应的农艺技术措施,如高垄栽培、加大粗肥施用量、秸秆还田等等。以上措施能使土壤的通透性得以改善。1.2整地整地是改良土壤条件很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因为当土壤中的水分、温度、营养成分等条件都达到马铃薯的生长要求时,马铃薯才能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多结大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一、整地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马铃薯块茎播种后产生的根系为须根系,穿透能力较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强大的根系,可以增强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的能力,源源不断输入地上部分,使植株生长健壮,光合能力增强,光合产物增多,为高产提供物质基础。因此,深耕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攀西地区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薯选择与处理、土壤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覆膜、苗后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旨在为本地区冬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要夺得高产,栽培技术尤为重要。本文从种薯、土壤、整地、播种、中耕培土、水、肥、病虫害等几个方面总结和论述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