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生产实际出发,地面平养,自然交配,如何在种公鸡不合格或数量不足时,保持生产种鸡具有较高的受精率。本试验的目的,就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和提高优良种公鸡的自然配种能力,来减少非生产性种公鸡饲养数,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试验设计 1.试验材料:本场饲养的同日龄健康的星布罗父母代鸡种。 2.试验分组:按试验要求分试验Ⅰ、Ⅱ组和对照组。试验Ⅰ、Ⅱ组各100只CD系生产母鸡,共10只AB系公鸡进行巡回配种;  相似文献   

2.
陈志祥 《水禽世界》2006,(12):19-20
Ross公鸡的管理目标是培育质高量足的种公鸡,以在19周按时与母鸡混群,并在整个产蛋期都有个好的受精率。质高意味着公鸡整个生产期都能维持高水平的受精率;量足则表示23周时至少有占母鸡数量8% ̄10%之间的合格公鸡可供选择。从现有的实践经验看,培育、管理优秀公鸡的办法并非十  相似文献   

3.
1淘汰不良公鸡如果种公鸡数量较多,可及时淘汰掉不能使用的公鸡,笼养种鸡时可通过显微镜下检测,将无精子或精子活力较低的公鸡挑出淘汰,平养种鸡时可将公鸡分成A、B、C三个群体,A群体中的公鸡羽毛光亮,体重偏大,好争斗,在鸡群中处于优势地位,它保护着母鸡但并不会与母鸡交配,而  相似文献   

4.
一个良好的鸡种没有母鸡是无法保留其品种的,只有母鸡而没有良好的公鸡同样是个难题!种公鸡的选择与培育关系到后代的品种、性能等许多优良的特点。故而种公鸡的选择与培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在我的导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经过查阅了大  相似文献   

5.
种公鸡的管理目标是饲养出优质公鸡,使其足以在19周龄时能与母鸡配种,并在母鸡的整个产蛋期内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优良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些人对种公鸡的饲养有所偏见,认为按种母鸡数量配套供给,数量少所以管理不是十分重视,往往在最后都得到种公鸡受精率低的报复。需要郑重声明,那些持偏见的人需要纠正改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审时度势,分析当前品种的特性和生长特点,按照各阶段生长规律来制定饲养计划。因为一只母鸡可以生产150只小鸡.而一只公鸡肩负着生产2000只小鸡的重担。饲养好种公鸡是为了充分发挥种公鸡的遗传性能,达到理想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7.
种鸡的人工授精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将种公鸡的精液输送到母鸡体内,让母鸡受精,从而使母鸡所产的蛋具有孵化能力的过程。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优秀种公鸡的利用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减少种公鸡饲养数量,节省种公鸡饲养费用,同时还可以减少种鸡配种时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1过度交配的表现 种鸡群如果公鸡过多就容易出现过度交配现象,鸡群的受精率、产蛋率和孵化北都会明显降低.在公母混合群的早期,某些种母鸡头部及尾根部羽毛移位、磨损是正常的.安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到羽毛脱落,就是一种过度交配的信号.如果公母比例不减少,这种情况将进一步恶化,将引起种母鸡背部大面种脱毛,被抓破、撕破皮肤.造成种母鸡体况下降,产蛋率降低.当种公鸡的羽毛过分损时也表明种公鸡数量过多.  相似文献   

9.
霍清合  李芳  李爱军 《中国家禽》2004,26(22):35-37
公母合群:公母鸡通常在126~161日龄开始合群;如果种公鸡群内的性成熟存在差异,可以让已经性成熟的种公鸡先与种母鸡混群,而让未成熟的种公鸡继续发育一段时间后再混群。易出现问题:由于更换饲喂设备、混群、加光等应激,导致公鸡易出现周增重不理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种公鸡的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1 混群时间 种公鸡一般在20~23周达到混群要求,笔者建议22周混群最佳.如果比较容易操作的话,种公鸡在晚上混入母鸡群中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Mcda.  GR  陈美环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5):27-28
在美国,肉用种鸡公母分饲实践已近两年,既定的主要措施没有改变,但在方法上,今后数年间将日臻完善。按照本基本原则进行生产的单位都获得了肯定的结果。这些原则是: 1.拒公鸡于母鸡饲槽之外为防止成年公鸡采食母鸡饲料,可缩小母鸡饲槽的栏栅间距至大约5厘米宽、6.4厘米高虽然未成年公鸡在短期内可以采食到母鸡饲料,但这也无妨。重要的是成年公鸡可全部被拒之于母鸡饲槽之外。 2.不让母鸡采食公鸡饲料通过调整公鸡饲槽的高度使母鸡采食不到公鸡饲料。对标准体型的母鸡,公鸡饲槽的高度约离地面45厘米,对矮小型母鸡可适当低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体质状况相近的吉林黑羽种公鸡48只,种母鸡672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24只种公鸡,336只种母鸡。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种公鸡和84只种母鸡。预饲期7 d,试验期40 d。种公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之上添加0.2%浓度的复合中草药添加剂。种母鸡试验组与对照组饲喂相同日粮。测定种公鸡采精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子畸形率、pH值、种蛋受精率及孵化率,探究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采精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0.25%、2.63%(p 0.05)、5.03%(p 0.01),精子畸形率下降0.70%。试验组种蛋受精率、孵化率相比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2%(p 0.05)、2.52%(p 0.05)。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场饲养艾维茵种鸡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介绍如下: 一、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目标 公鸡的外生殖器官不很发达,其成功的交配要靠较长的腿脚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地抓紧母鸡的背部,并低贴前身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  相似文献   

14.
李铁麒 《中国家禽》2002,24(10):16-17
肉种鸡、公鸡常因吃到母鸡的料而超重,为此,在公鸡鼻孔插入限饲器,可以保证公鸡在产蛋后期体重仍接近标准,种蛋受精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一般种公鸡出壳后经过翻肛鉴别、剪冠、修趾和接种疫苗等应激,其抗病力会下降.另外,种公鸡育成期长速较母鸡快,通常在育成期采用限饲,但会使种公鸡产生空腹感和营养不足,也使种公鸡的抗病力下降,健康受到威胁,容易产生跛脚、脚趾弯曲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利用30~38周龄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鸡,研究了种公鸡繁殖期最佳营养水平。方法:选取30周龄体重接近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公鸡54只、种母鸡576只,种母鸡饲喂同一产蛋鸡料,种公鸡分别饲喂以下3种日粮,1号料高蛋白(18%)、高氨基酸(赖氨酸0.92%、含硫氨基酸0.66%)、高钙(3.6%),2号料低蛋白(13.2%)、低氨基酸(赖氨酸0.59%、含硫氨基酸0.46)、低钙(1.0%),3号料同2号料仅更换维生素—微量 元素预混料。结果:1、采用低营养水平日粮时同高营养水平日粮相比,种公鸡的精液品质、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种公鸡的体况无不良影响;2、采用种公鸡专用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使种蛋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提高2.15%、3.37%。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种公鸡日粮对"京红1号"父母代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27周龄"京红1号"父母代种公鸡40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饲喂种公鸡日粮,对照组饲喂"蛋1"种母鸡日粮,试验期9周。试验期间,监测各组"京红1号"父母代种公鸡的日耗料、周体重、采精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种母鸡人工授精后各批次种蛋受精率。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京红1号"父母代种公鸡的日耗料、周体重差异不显著,但饲喂种公鸡日粮有降低"京红1号"父母代种公鸡采食量和控制体重的趋势;试验组"京红1号"父母代种公鸡的采精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种蛋受精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表明,种公鸡日粮可显著提高"京红1号"父母代种公鸡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8.
种鸡饲养生产中,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较广泛,主要是该技术可以减少公鸡饲养量,充分利用优良种公鸡,加强选育,从而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增加种鸡饲养效益。同时还解决了种公鸡与种母鸡之间体重差别大、疫病传染、踏伤母鸡脊背等自然交配带来的问题,值得生产上推广应用。本人从事种鸡饲养多年,创出了连续多年受精率达96%以上的好成绩。现将操作体会与同仁交流如下:  相似文献   

19.
种用公鸡繁殖期最佳营养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0~38周龄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鸡,研究了种公鸡繁殖期最佳营养水平。方法:选取30周龄体重接近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公鸡54只、种母鸡576只,种母鸡饲喂同一产蛋鸡料,种公鸡分别饲喂以下3种日粮,1号料高蛋白(18%)、高氨基酸(赖氨酸092%、含硫氨基酸066%)、高钙(36%),2号料低蛋白(132%)、低氨基酸(赖氨酸059%、含硫氨基酸046)、低钙(10%),3号料同2号料仅更换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结果:1、采用低营养水平日粮时同高营养水平日粮相比,种公鸡的精液品质、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种公鸡的体况无不良影响;2、采用种公鸡专用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使种蛋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提高215%、337%。  相似文献   

20.
Mcda.  GR  陈美环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5):26-27
奥本(Auburn)大学提出的“性别分群”饲养制度为肉用鸡生产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系统,以提高种鸡繁殖性能。据资料分析确认:该饲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给公鸡饲喂一种专门配方的日粮和特定数量的饲料,来增进公鸡的繁殖性能。目前,现行种鸡的管理实践是为了适应对母鸡的需要,以控制其体重和产蛋率,而对公鸡则会造成超重和脚、腿疾病。随年龄的增加,这将降低繁殖成绩。奥本大学在公鸡营养需要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发现肉用种公鸡对蛋白质的需要显著低于母鸡。事实上,母鸡日粮的蛋白质水平(15~16%)对性成熟年龄的公鸡及其精液的生产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