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疫病引起猪屠宰后胴体异常的有黄脂肉、白肌肉、红膘肉、赢瘦肉、气味和滋味异常肉等。现就引起宰后胴体异常的表现及原因探讨如下:1宰后胴体的异常表现1.1黄脂肉引起猪黄脂的原因与进食鱼粉,蚕蛹粕、鱼肝油下脚料等含有多量不饱和脂肪酸饲料,喂饲紫云英、胡萝卜等含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2.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是指生猪在宰前、宰后及屠宰过程中,对生猪及其产品所实施的检疫;屠宰检疫包括宰前和宰后检疫两个环节.生猪宰后检疫是宰前检疫的延续和补充,是生猪转变成畜产品的最后一道检疫环节.宰后检疫的目的就是要检出宰前检疫无法检出或没能检出的疾病.例如:某些寄生虫病和慢性、非典型性传染病以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所继发的其他疾病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其中宰后检出"黄膘肉",我们在历年检疫工作经常性遇到,并根据相关的要求做到及时、准确、规范地处理.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临潼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在2000年4月20日9点左右宰杀的32头胴体猪肉中,有8头胴体肉大小基本一致,重量47kg左右,皮肤颜色发现有程度不同的皮肤发红、出血,个别严重的弥漫性出血,检疫员初步怀疑为传染性病肉。1剖检变化1.1胴体皮肤发红色,均有大量的出血点,个别呈弥漫性出血区和出血灶,指压不褪色。1.2淋巴系统,淋巴结肿胀、出血,腹股沟浅淋巴结肿大、出血、髂内、髂外淋巴结周边出血坏死。肩胛背侧淋巴结严重出血,肿大,剖面半部周边坏死,中心大理石样变。1.3头部和内脏下水从收购加工下水追回检…  相似文献   

4.
黄膘是指动物胴体的皮肤、皮下脂肪、肠系膜、腹部脂肪、粘膜,甚至实质器官等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黄染。因引起黄膘的原因不同,可分为黄疸和黄脂两种。  相似文献   

5.
1 宰前检疫1 1 群体检查不论是养殖场 ,还是临时收购的待宰群犬 ,检疫人员在依法实施检疫时 ,首先要查证验物 ,查验其检疫证 (即动物产地检疫合格症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 ,检查物证是否相符 ,检疫证明是否在有效期内、了解其是否来自非疫区、免疫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患病等。同时观察其静、动、食及生理指数等有无异常变化。具体步骤 (以临床感观检查为主 )是 :静的观察 :检疫人员进入圈舍场地后 ,在不干扰犬的情况下 ,用看、听的方法观察犬在自然状态下的精神状态、营养、立卧姿势及呼吸等 ,并注意有无咳嗽、气喘、寒粟、痉挛…  相似文献   

6.
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和肉孢子虫病都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对人畜的危害都相当严重 ,而且在宰前难以检出 ,必须经过宰后检疫才能判定。同时由于这 3种寄生虫形态和寄生部位比较相似 ,因此在宰后检疫中很容易混淆。现将猪宰后检疫中囊尾蚴、旋毛虫、肉孢子虫的鉴别要点分述如下。1 猪囊尾蚴1 .1 寄生部位 主要寄生于咬肌、膈肌、舌肌、臀肌、肩胛肌和腰肌。1 .2 肉眼观察 虫体较大 ,易看到 ,长径 6~1 0 mm,短径约 5mm,明显位于肌纤维间 ,外观椭圆形。包囊为单层、半透明 ,囊内充满液体 ,囊壁是一层薄膜 ,壁上有一个小米粒大小的乳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仅就畜禽屠宰后检疫、检验程序、步骤、方法、内容等有关技术,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建议,仅供同行参考。1屠宰后检疫方法主要以感官检查为主,辅以化验室检查。1.1视检观察体表皮肤,体腔内胸腹膜、脏器等,看其色泽、形态。大小、有无充血、出血、肿胀、溃疡等异常变化。1.2剖检结合视检再用刀剖开应检部位,查看有无异常变化的脏器和淋巴结。1.3触险在利检之前,为判断组织器官的弹性或坚硬度,病灶、肿块、结节位置及大小时用手触摸。1.4嗅检嗅闻肉尸及内脏有无异常气味。如肉品腐败、生前尿毒症和用樟脑等药物治疗、公畜肉尸都可…  相似文献   

8.
牛的宰后检疫(检验)是指牛被屠宰后 ,对其胴体及各部位组织、器官依照规程及有关规定所进行的疫病检查 ,是肉品卫生技师检验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其目的是通过直接检验牛的内脏、胴体和有关淋巴结 ,发现和检出那些对人有害和致病的肉和肉品 ,剔出有害于其它动物或有害于公共卫生的肉类。大部分病变只能在解体情况下 ,才能够准确做出判断 ,所以宰后检疫(检验)对于保证牛肉产品的卫生质量 ,保证食肉安全 ,控制和消灭牛的疫病 ,防止传染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生产实践中 ,宰后检疫(检验)必须与屠宰加工相结合 ,配…  相似文献   

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Erysipelothrix rhusipathiae)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死亡率可达80%-90%。主要侵害架子猪,临床症状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0.
北安市猪白肌病与白肌肉在宰后检验中较为少见 ,但近二年明显增多。据统计 ,2 0 0 3北安市一个年屠宰生猪 2 6万头的定点屠宰厂检出白肌病猪 34头、白肌肉猪 4 0 7头 ,分别占该厂全年生猪屠宰量的 0 1 3%和 1 5 7%。由于猪白肌病与白肌肉的病变肌肉颜色相近 (淡红色或灰白色 ) ,病变肌肉群也较相似 (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等 ) ,因此在检验中较难鉴别。在近二年的猪宰后检验中 ,对猪白肌病与白肌病的鉴别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现将有关情况分述如下。1 肌肉色泽变化不同  白肌病的病变肌肉上有分散的淡红色、灰白色或黄白…  相似文献   

11.
兔肉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而且其营养成份中蛋白含量高,脂肪、胆固醇含量低,是一种被誉为“美容肉”的时兴肉类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保证人们的食肉安全,做好家兔的宰前检疫与宰后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猪的宰后检验是指屠宰后,对其胴体及各部位组织、器官,依照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的疫病检查,是肉品卫生技师检验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目的是通过直接检验猪的内脏、胴体和有关淋巴结,发现和检出对人有害及致病的肉类,并剔出有害于其它动物体或有害于公共卫生的肉类,继而依照有关规定对这些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是予以销毁.大部分疾病只能在解体情况下,才能够准确做出判断,所以宰后检验对于保证肉品卫生质量及消灭猪的疫病,防止传染具有关键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屠畜宰后检验是兽医卫生检验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保证肉品卫生质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准确地实施宰后检验,必须选择最能反映机体病理状态的器官和组织进行剖检,淋巴系统就具有这样的特性。根据屠畜淋巴系统发生病变所呈现的不同的病理特征,可对屠体品质做出初步判定。正屠畜淋巴结在宰后检验中常见的病理变化畜体淋巴系统中的淋巴结分布于淋巴管道上,当机体某器官或局部发生病变时,细菌、病毒等致病因子可沿淋巴管到达相应部位的淋巴结中,该部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为了吞噬。阻截和消除这些异物迅速繁殖,致使淋巴结体积增大或变小,…  相似文献   

14.
宰后检疫是生猪检疫的的重要环节。在宰后检疫过程中往往会有检疫员报告某某号猪胴体器官等发"黄"的情况。这些猪皮肤、脂肪、肌肉粘膜、内脏等呈黄色,程度、多少、深浅不一(俗称"黄腰猪"或"黄脂猪")。黄脂、黄脂病、黄疸等都会可能出现呈黄色的现象,很易混淆。黄脂是可以食用的,而黄脂病、黄疸肉根据病情的轻重分别  相似文献   

15.
生猪宰后检验中,内脏检验是肉品卫生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正确判定疫病类型,了解疾病发展程度和性质,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猪的内脏检验在开膛后进行,主要通过剖检和感官检查,结合各种传染病“指征性病变”,进行诊断处理。1白下水检验及相关疾病判定1.1胃、肠、脾的检查一般在开膛后把胃肠拉出腹腔外进行检查,首先视检胃肠粘膜及肠系膜,然后用手提起盲肠头,展视回、盲、结肠粘膜有无出血、水肿、坏死灶、痈肿。剖检肠系膜淋巴结,注意有无肠炭疽及结核。必要时将胃移至特定地点,剖检粘膜,观察它的色泽、…  相似文献   

16.
狗肉蛋白质含量高于猪肉和牛肉,富含钙、磷、锌、硒等人体必需的无机盐及嘌吟、肌酸等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但狗又是许多人畜共患病的传播者,如狂犬病、旋毛虫病等。所有患人畜共患病和受到蠕虫侵害的狗,在兽医卫生和公共卫生方面均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对肉狗的屠宰检疫及卫生管理必须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肉狗的屠宰检疫及卫生处理,要从肉品卫生的角度出发,严格检疫、管理,做到屠宰后的狗肉保证质量,卫生安全,对人没有任何卫生威胁。否则,易引起许多人畜共患病发生。本文浅谈狗的屠宰检疫及卫生管理,供…  相似文献   

17.
<正>在动物的宰后检疫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气味或滋味异常(如腥臭味、酸味)肉,色泽异常(如黄脂与黄疸)肉等等,这些肉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却严格禁止食用,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8.
宰后检疫是肉品卫生检疫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检疫人员的感官检查和解剖检查,可以检出处于潜伏期或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早期病畜。  相似文献   

19.
水牛纤维肉瘤病例的宰后检验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肉瘤是发生于非造血性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成纤维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能够产生胶原的未分化和混合性的间叶细胞肿瘤,例如未分化肉瘤或未分化的梭形细胞肉瘤等.它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是肉瘤的典型代表.纤维肉瘤可以发生于各种动物.最常见于狗、猫及牛.大多数发生在成年和老年家畜.因此,在肉用动物中,特别是淘汰的老龄动物中,可以遇到这种病例.本文报告1例送检水牛胴体发现的纤维肉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