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大豆根腐病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被害部位为主根,一般初发病斑为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病重时整个主根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病部细缢,有的凹陷,重病株侧根和须根脱落使主根变成秃根。一般根部受害,病株地上部长势很弱,叶片黄而  相似文献   

2.
1常见病害的防治1.1大豆根腐病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中旬发生,由于6~8月份降水偏多,植株根际通透性较差,加之大面积超剂量的使用除草剂,也会破坏大豆根系,加重根腐病的发生。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茎基部病斑初期为褐色点状,扩大后呈梭形或长条形,病重时呈红  相似文献   

3.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6,43(4):71-71
答:这种是桑褐斑病。此病嫩叶较易发病,呈圆形或多角形褐色病斑,病斑周围叶色变黄,叶片枯黄易脱落。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真菌,以分生孢子盘在未腐烂的病叶上越冬,翌年春暖时越冬病菌产生新的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到幼嫩叶片上,引起初次侵染。如条件适宜,会多次循环侵染,短期内流行成灾。低温多湿有利于病菌繁殖,因此雨水多的年份常流行。地势低、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四周为河港、池塘等多湿环境的桑园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4.
1菌核病大豆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大豆成株期。最早出现在主茎下部的分枝处,形成水渍状病斑,形状不规则,病斑向上、下扩展,呈浅褐色或近白色,后期病斑环绕茎部,使病部以上茎叶干枯,病株容易倒伏。发病部位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类似鼠粪,为病菌的菌核,很容易脱落。  相似文献   

5.
1 症状龙眼根腐病是龙眼的主要病害之一 ,幼龄树和成年树均可发生。龙眼根腐病多发生在根颈及其以下的根部 ,病菌侵染后 ,病部皮层松软、坏死和腐烂。发病初期为黄白色至黄褐色不规则病斑 ,病健交界处不明显 ,后逐渐转为黑褐色 ,近地面的根颈处或根部促发大量新根 ,受病原菌侵染后新根也随之腐烂、坏死。病情严重时 ,大部分根系变黑腐烂 ,韧皮部与木质部分离 ,形成层坏死呈褐色。植株萎蔫 ,叶片黄化、脱落 ,最后整株枯死。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病部表面形成大量白色霉状物 ,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 病原与侵染循环龙眼根腐病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白绢病是茶树苗期根部主要病害之一。国内分布较广,本病病菌的寄主范围甚广,受害植物可达200余种。茉莉花苗受白绢病危害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危害茉莉花苗接近地面的茎杆基部,根部同样受害。开始发病部位呈褐色,然后形成白色绢丝状网膜。以后  相似文献   

7.
谢风  水清 《广西蚕业》2006,43(2):51-52
桑树烂头病又称桑树细菌性黑枯病、桑疫病,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病斑有两种类型:一种由叶片气孔侵染引起,发病初期呈油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半透明斑点,后扩大转变为黄色至黄褐色病斑,周围叶色稍褪绿,气候干燥时中央会串孔;另一种是通过叶柄、叶脉从维管束感染引起的,病叶叶脉变褐,由叶脉限制形成多数细小的多角形病斑,在叶脉、叶柄上产生暗黑色稍凹陷的细长条斑,严重时叶片皱缩,大部分发黄脱落.病菌侵入嫩梢时,嫩梢和芽叶变黑腐烂,形成烂头.病害蔓延到枝条时,病枝上出现粗细不等的点线状棕褐色斑,斑点上常溢出淡黄色的珠状菌脓,严重时病斑可深入枝条深层组织.  相似文献   

8.
陈虹  周俗  刘刚  王钰  康晓慧 《草原与草坪》2021,41(4):96-101,110
为研究不同品种黑麦草对灰梨孢灰斑病菌(P yricularia grisea)的抵抗能力,用涂抹法将该病菌接种于四川主要栽培的10个黑麦草品种,依据病情指数评价抗病性.结果 表明: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 florum)(6个品种)的发病率、平均严重度均显著高于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 f...  相似文献   

9.
对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和以病残体越冬为主的病害(灰斑病、褐纹病、轮纹病、细菌斑点病等)以及在土中越冬的害虫(大豆潜根蝇、二条叶甲、豆黄蓟马等)通过3年轮作即可减轻危害。对发生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地块,至少应行5年以上轮作方可减轻病情。有条件的地区如能采取水旱轮作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实验从昭通苹果园中采集早期落叶病叶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病原菌。经培养观察,该病原菌在28℃时,2天长满整个培养基平板,刚长出的菌丝呈现白色,逐渐变为浅褐至褐色,背面菌丝也由白色变为浅灰至浅黄色。对病原菌进行显微观察,其显微观察结构为,菌丝为无隔菌丝,具有假根和匍匐枝,孢囊梗与假根相对生长,孢囊梗不分枝。孢囊孢子数量多,呈球形、卵形或不规则形。经培养特性和显微结构观察确定,该病原菌为匍枝根霉菌,是早期落叶病叶上发现的一种新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1.
桑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  薛松 《中国蚕业》2006,27(4):33
桑疫病又称桑细菌性黑枯病、烂头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其主要表现为2种症状:一是黑枯型,病斑初期呈现出油渍状半透明斑,逐渐转为黄色、黄褐色,病斑周围叶肉退绿,病菌从叶片气孔侵入则表现出点状褐斑;病菌从叶柄叶脉的伤口侵入,叶片则表现出多角型褐斑,叶片变黄而脱落;从嫩梢侵入嫩梢和嫩叶则变黑腐烂表现为烂头症状。二是缩叶型,感病初期叶片出现近圆形褐色斑点,后期穿孔,叶缘边褐色而腐烂,叶脉受害。叶片向背面卷曲呈缩叶状容易脱落。这种病害传染迅速且不易控制和根治,严重影响了桑树全年的产叶数量和质量。1原因分析1.1品种差异桑树…  相似文献   

12.
1 褐斑病 褐斑病主要侵染植株的叶、鞘、茎,引起叶腐、鞘腐和茎基腐,根部往往受害较轻.初期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变褐色.严重时病菌可侵入茎秆,病斑绕茎扩展,造成茎及颈基部变褐,腐烂枯死.潮湿条件下,叶鞘和叶片病变部位生出稀疏的褐色菌丝,病鞘、颈基部有黑褐色菌核形成,易脱落.草坪受害后出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枯草圈,条件适合时,枯草圈直径可从几厘米很快扩展到2米左右.中心的病株可不断恢复,就呈现中间绿、外边枯的"蛙眼"状环形枯草圈.由于不同草种类型、不同品种组合、不同立地环境和养护水平及不同株系间病原菌的症状变化很大,要仔细观察.  相似文献   

13.
1病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染病沿脉产生褐色细条斑,后变为黑褐色。叶柄染病从上向下变为黑褐色,有的一侧纵裂或凹陷,致叶柄扭曲或叶片反转下垂,基部细缢变黑,造成叶片凋萎。茎部染病主要发生在新梢,易出现扭曲。豆荚染病从边缘或荚梗处褐变,扭曲畸形,结实少或病粒瘦小变黑,病部  相似文献   

14.
1合理轮作换茬对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和以病残体越冬为主的病害(灰斑病、褐纹病、细菌斑点病等),以及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大豆根潜蝇、二条叶甲、蓟马等),通过3年轮作即可减轻危害。对发生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地区,至少应实行5年以上轮作方可减轻病情。2清除病残体大豆收割后应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及早翻地,将病残体深埋地下,以加速病原菌消亡,减轻病情。对越冬于土壤中的害虫,通过耕翻将害虫翻到土表,  相似文献   

15.
《山东饲料》2007,(2):23-23
一、病害特征 该病可危害番茄的叶片、叶柄、嫩茎和果实。多由下部叶片先发病,从叶尖、叶缘开始,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渐变为暗绿色,潮湿时在病处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茎部受害,病斑由水渍状变暗褐色不规则形或条状病斑,稍凹陷,组织变软;嫩茎被害可造成缢缩枯死,潮湿时亦长出白色霉层。果实发病多在未着色前,果皮出现暗褐色不规则形病斑,逐渐向四周下端扩展呈云纹状,周缘没有明显界限,果皮表面粗糙,颜色加深呈暗棕褐色,潮湿时亦长出白色霉层。  相似文献   

16.
青稞普通根腐病的调查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稞在我国西北青藏高原地区广泛种植,根腐病对青稞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2016年6-8月,分别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海东市和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苗期和成株期青稞根腐病进行了调查,并采集疑似青稞普通根腐病样品。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分离其病原,测定致病性,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病原的分类地位。结果发现,在我国西北青藏高原地区甘肃省甘南州、青海省海东市和海北州等地均有青稞普通根腐病发生,发病率为5%~15%;其发病症状为叶片呈黄绿色,幼苗瘦弱或死亡,穗白粒瘪,根部发黑、腐烂或断裂;分离鉴定发现其病原为麦根腐平脐蠕孢和链格孢。该研究为国内外首次报道,为青稞根腐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东饲料》2005,(12):20-20
一.症状 主要侵浸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为圆形病斑,或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黑褐色,直径1~5毫米。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导致叶片枯黄,早落。在潮湿环境条件下,叶斑下面着生许多褐色的小霉点,即病产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相似文献   

18.
紫花苜蓿根腐病是我国苜蓿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其主要致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采用水培接菌法接种尖孢镰刀菌,测定58份供试苜蓿材料的病情指数、株高、根长、地下生物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紫花苜蓿种质材料苗期根腐病抗性.结果表明,株高、根长、地下生物量与病情指数均呈负相关.病情指数变化范围为12.50~70.83,...  相似文献   

19.
蜜蜂冬季四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法1.下痢病。是蜂群越冬期最易发生的病害,主要由饲料质量差和巢内湿度过大所致,病蜂表现为腹部膨大拉稀,在巢脾框梁上,箱壁上和巢门前有黄褐色、绿色或棕褐色的恶臭稀粪。轻者,行动迟缓,天气暖和时出巢排泄,会慢慢自愈。重者,飞行...  相似文献   

20.
芒果露水斑病是危害芒果安全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芒果产业的发展和果农的经济效益。为评价农药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抑菌效果,进一步为田间防治提供参考。本文采用离体芒果叶片接菌喷药统计活菌数的方法,评价了16种药剂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能够清除侵染源、平均抑菌效果达50%且持效期达7天以上的药剂有水杨酸、FEA、FEABAYIND、噻唑锌等药剂,平均抑菌效果达50.02%~60.44%;施药后第7天的抑菌效果达50%以上的有FEABAYIND、香菇多糖、噻唑锌、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药剂,抑菌效果达77.78%~56.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