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昌县浙东名茶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龚淑英  钟光鑫 《茶叶》1998,24(2):108-109
  相似文献   

2.
龚永新 《茶叶》2008,34(1):42-44
"湖北第一名茶品牌"以及"中国名牌农产品"的形成与认定,结束了湖北茶叶在全国无名牌的历史,也标志着湖北茶叶发展进入了一个品牌战略发展新阶段。深入分析湖北名茶品牌以及中国名牌农产品"出炉"的必然性,总结名茶品牌创建取得成功的作法与经验,不仅有利于推动茶叶品牌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而且有利于推动省际茶叶品牌发展过程中的交流与借鉴,以取得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代以前关于名茶采制的记述不多。司马相如《凡将篇》中将诧与中草药并列,茶鲜叶经烘干或晒干而为药用,这涉及制茶起源,三国张揖《广雅》所记载的,提及茶鲜叶烘干或晒干,制成茶饼再烘干,把散叶茶改为团茶,使茶叶的品质起了变化,因而扩大了茶叶用途,药用兼饮用...  相似文献   

4.
盛浩 《福建茶叶》2016,(9):315-316
茶作为最典型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代表性符号伴随着中国人走过了五千年的光阴,形成了极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早在五代时期,一位名叫郑遨的文人就以茶为题写下绝句一首: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尽管全篇不见一个茶字,却句句点透茶的灵与妙。研究名茶艺术美的鉴赏的目的在于找到鉴赏名茶之艺术美的层次与途径。本文介绍了鉴赏茶之艺术美的要点,并以茉莉花茶为例提出鉴赏名茶艺术美的三步骤为:真、美、善。  相似文献   

5.
王辉  龚淑英  李淦成  陈美丽 《茶叶通讯》2011,38(1):14-16,20
自然环境是名茶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本文分别阐述了气候和土壤对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名茶品质的影响,提出加强长兴紫笋茶自然环境因子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土壤硝态氮的淋失不但造成肥料的损失,而且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对海南胶园土壤硝态氯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南植胶土壤硝态氮淋失量高.土壤硝态氮的分布与气候类型有很大相关.随着干燥程度的增加,0~100 cm土层中硝态氮累积层从无到少,累积深度由深及浅.母质影响硝态氮的淋失,玄武岩母质发育的土壤硝态氮淋失风险小于其他母质,而其他母质之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论历史名茶——“石亭绿”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石亭绿茶目前存在的产销量下降,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劳动力成本较高,市场销售价格偏低,包装外观不新颖,宣传力度不足,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提出石亭绿茶产业未来的发展对策:进行老茶树复壮及生态茶园建设;对茶叶产品的品种要求、栽培管理、加工工艺、鲜叶原料的质量等环节制定相应的标准及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储存包装和营销策略等,以延续石亭绿这一中国历史名茶独特的品质和特色,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11,(6)
浙江名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朝就有不少作为朝廷贡茶,后因历史变迁,除西湖龙井以外,大多数名茶都陆续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开始挖掘、恢复历史名茶和创制新名茶,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名茶生产呈现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土壤地质环境与茶叶的内在品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不同成土母岩上发育的土壤能影响所产茶叶的品质,在浙江省花岗岩、石英砂岩、变质岩系(片麻岩为主)及部分多石英的凝灰岩上常产优质茶,反之在玄武岩、石灰岩及中更新世(Q2)红土上常所产茶叶的品质较差。本文以茶叶的内在品质对此加以证实。分析的生化指标有: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儿茶素(均指各该项总量)等5项。指标经综合分析,可分为7个等级,都与一定的成土母岩相对应。花岗岩等3种产优质茶的母岩上,土壤都有高硅、低钙、及砂性质地的特征;反之,所产茶叶品质较次的玄武岩及石灰岩上,土壤均有低硅、高钙及粘性质地的特征。Q2红土应属后面一类,但硅与钙的含量不全符合,还须进一步研究。凝灰岩上所产茶的品质居于7个等级中的中档。成果说明:作为外部生态环境重要因素的成土母质,和茶叶内部的生化性质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甲烷的形成、排放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论述了土壤痕量温室气体甲烷的产生条件、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甲烷是引起地球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的最主要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是CO2的21倍。在极端还原条件下,甲烷是甲烷微生物活动的产物。不同地区的土壤质地、土壤温度、土地利用方式和肥料施用等影响着土壤作为大气源和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8年杭州市余杭区首次引进再生稻栽培技术,示范方头季稻平均产量10201.5kg/hm2,再生季平均产量5401.2kg/hm2,两季稻产量达到15602.7kg/hm2,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示范表明,再生稻种植产量、效益明显高于其他种植模式,种一次收两季,省工省力,是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和种粮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不同覆盖物对红壤旱坡地土壤环境和花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种植花生的红壤旱坡地为对象,研究液态地膜覆盖(LFM)、塑料地膜覆盖(PFM)、稻草覆盖(SM)和无覆盖(NM)对土壤环境和花生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覆盖物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调节土壤温度,加快花生光合作用,使花生干物质的分配更合理,且提高花生产量;不同覆盖物对土壤和花生生长等各项指标的综合效应不同,表现为稻草覆盖塑料地膜液态地膜无覆盖。  相似文献   

13.
李晓琳  汤利  苏小娟  郑毅 《玉米科学》2022,30(2):154-161
将云南省分为4个玉米主要种植区,运用测土配方和实地采样数据,结合GIS分析土壤养分及pH值空间变异状况,以总养分浓度(N-P2O5-K2O)45%为原则,形成区域配方及策略。结果表明,滇东北亚热带玉米区(Ⅰ区)建议适当增加氮磷肥用量,推荐配方以23-11-11和19-17-9为主;滇西北亚热带玉米区(Ⅱ区)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充分,建议调减氮磷肥用量,配方以15-19-11为主;滇中亚热带玉米区(Ⅲ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建议增施有机肥,推荐配方15-18-22、15-19-11和18-9-18;滇南亚热带玉米区(Ⅳ区)土壤pH值低于6.5,土壤氮磷钾贫乏,应适时增施石灰,增加氮磷肥施用比例,配方以19-12-14、15-15-15和15-8-22为主。  相似文献   

14.
大豆为子叶出土作物,土壤结皮严重影响大豆出苗质量。本文综述了土壤结皮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土壤结皮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针对我国黄淮海地区土壤结皮给大豆出苗带来的不利影响,还简述了秸秆覆盖对抑制土壤结皮形成的作用效果,以期为黄淮海地区大豆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浙江省不同生态条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择11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以扬麦20为对照,分别种植在具有代表性的浙江省3个生态环境(嘉兴秀洲、绍兴上虞和丽水缙云),对不同生态环境下小麦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品种(系)及二者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生态环境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最大(80.54%)。由北向南,秀洲的小麦平均产量最高,上虞次之,缙云最低,不同生态环境间差异均极显著。缙云的小麦产量与有效穗呈显著的正相关,秀洲和上虞的小麦产量均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12个小麦品种(系)中,缙云、上虞和秀洲分别有8、6和1个品种(系)品质完全符合弱筋小麦标准,秀洲有4个品种(系)的品质达到中筋水平。从高产优质角度看,浙南和浙中地区适宜弱筋小麦生产,浙北适宜中筋小麦生产;浙南可选择分蘖强、有效穗多的品种种植,而浙中和浙北可选择种植千粒重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海南人工林地和草地土壤有机碳的性状,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重液分离法测定海南不同生态气候类型区人工林地和草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海南牧草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低于人工林地土壤的含量,但两者差异不显著。林、草地土壤轻组有机碳没有规律性,两者差异不显著。不同生态气候类型下的牧草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存在差异,结果为潮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且半干旱区与潮湿区的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李文博  王冬艳  余丹  刘蜀涵 《玉米科学》2017,25(1):69-74,81
基于半变异函数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吉林省中部地区春、秋季玉米田土壤铅元素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的空间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春、秋季土壤铅元素超背景值样点比率分别为100%和93.55%,春季土壤未出现铅元素污染,秋季土壤样点铅元素污染比例为3.23%,秋季土壤铅元素的全量与有效量均值均大于春季土壤,铅元素呈累积活化趋势。半变异函数模拟参数显示,秋季铅元素全量C0/(C0+C)为强空间相关性,主要受随机因素影响;春季铅元素全量和有效量、秋季铅元素有效量C0/(C0+C)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受到区域性因素影响相对较强。春、秋季土壤铅元素全量之间及相应季节的全量与有效量之间的局部自相关类型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春、秋季铅元素有效量的聚集类型分布较一致。春、秋季土壤铅元素全量及有效量HH聚集区集中在吉林省中部和西南部,长春市与四平市附近玉米田土壤铅元素累积转化相对较明显,四平地区耕地土壤的铅元素输入量明显高于长春地区,铅元素全量的区域性输入变化未引起其有效态转化情况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孟令启 《北方水稻》2009,39(6):78-80
回顾了河北省糯稻种植及育种历史,分析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河北省糯稻选育走过的从引进到自主研发创新的过程,展望未来,提出了以优质、高产、抗病、熟期适宜作为糯稻新品种选育目标,合理布局,政策扶植,加大招商力度,树立品牌形象,做大做强糯米产业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史新海  赵格 《玉米科学》2003,11(2):059-061
通过对山东省1990~2000年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山东省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增加了穗粒数、穗行数、穗长、千粒重、生育期和抗病性.山东省1990~2000年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是,公顷产量、株高和千粒重呈上升趋势,小斑病和大斑病基本呈平稳发展趋势,穗位高、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和生育期的变化则无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20.
玉米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杨庆才 《玉米科学》2010,18(1):135-138
玉米产业经济是以玉米生物产品为基础(包括子实、秸秆、花丝、花粉、穗轴等),以流通、加工、转化为手段,按产业递进原则向外延伸,跨行业、跨产业、跨部门的经济活动的总称。玉米产业经济是一个多元经济概念,横跨一、二、三产业,是现代多产业和多种技术在一个链条上的集成。粮食保障能力的提高,使玉米的多元属性得以充分的释放。发展玉米产业经济必须客观科学地把握好玉米消费的发展趋势,对玉米产业经济的开发必须予以科学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