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0 引言 近年来,在草莓'甜查理'等品种上出现一种新病害,发病初期表现为叶片红色,后期全株萎蔫.2019年课题组对采自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的草莓红叶病样进行分离,初步鉴定为类拟盘多毛孢真菌.经与国内已报道危害草莓的类拟盘多毛孢真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1-5]比较,结果发现课题组分离的...  相似文献   

2.
《湖北植保》2003,(6):27-28
草莓白粉病(Sphaerotheca aphanis)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自1997年以来,草莓白粉病在山东省胶东地区发生为害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为此,笔者对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大棚种植草莓效益好,面积也有逐年增大之势。大棚室内湿度大易诱发芽枯病的发生与危害,该病可危害草莓的各个部位,但以花蕾、幼芽和幼叶受害为主,一般大棚草莓均有发生。除危害草莓外,芽枯病还可危害多种蔬菜及大豆等作物。防治芽枯病应以防为主,针对发生危害特点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般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尽量避免在已发生过芽枯病的地方露地或棚室栽培草莓,长期实行连作的地方,一定要抓住夏季高温时段,利用太阳进行棚室土壤的消毒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棉花库源比(铃叶比)变化对红叶茎枯病发生的影响,揭示红叶茎枯病的病因,本研究开展了多项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棉株的病害严重度与其铃叶比呈高度正相关。早熟品种开花期早,铃叶比高,病害发生重;盛蕾期以前的气温对棉花生长和红叶茎枯病发生的作用大于土壤水分的作用。与常温处理相比,提高棉花3叶期至盛蕾期的气温,可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减小库源比,其发病盛期延后约45 d,病情指数平均减少72.9%,棉花生物学产量平均提高123.8%;去蕾和推迟打顶均可降低棉花铃叶比,减轻病情,以去全蕾处理的作用最为明显;叶面喷施甲哌鎓可提高棉花铃叶比,利于病害发生。因此,铃叶比失调是红叶茎枯病的主要病因;开花期以前棉花代谢源(叶)的生长量决定着病害发生的时间和严重度。  相似文献   

5.
草莓白粉病[(Sphaerothecaaphanis(Wallr.)Braum]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自1997年以来,草莓白粉病在山东省胶东地区发生为害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为此,笔者对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1发生特点1)周年性。草莓白粉病是1种周年性病害。从苗期到果实成熟采收期,草莓的叶、花、果实都能被侵染而发病。特别是果实上色后,糖度增加,给白粉病的繁殖提供了优良的培养基,更有利其发生为害。2)低温性。草莓白粉病是1种低温性病害…  相似文献   

6.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棉花黄叶茎枯病、凋枯病,是棉花生育中、后期重要生理病害。镇平县过去虽有发生,但发生范围小,发生程度较轻。2001年由于气候、土壤、耕作制度等综合因素引起了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大流行。据统计,全县棉花种植面积6700hm2,发生棉花红叶茎枯病的面积达6000hm2,平均病株率23.4%,重病田病株率80%以上,9月上旬已出现大量叶片脱落,造成棉花铃小,衣分低,纤维短,对棉花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减产率达到20%。1流行原因1)土壤肥力不足是发病的根本原因。本县土质多为砂姜黑土、黄黏土,土壤…  相似文献   

7.
桃树的一种新病害——桃树红叶病毒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桃树"红叶病"据了解早在1964年前后在北京市的个别桃园个别植株的局部枝上已有发生,病因不明,群众称之为"红叶病"。近年危害加剧,已引起生产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草莓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它栽培容易 ,当年结果 ,产量较高 ,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在我地发展较快 ,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草莓病害时有发生 ,若防治不及时 ,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笔者根据近年来对我地草莓病害的调查研究及防治实践 ,总结出了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草莓的主要病害草莓主要病害有草莓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病毒病、芽枯病、草莓果畸形等病害 ,这些病的大量发生和流行 ,严重为害草莓的茎、叶、果 ,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 .…  相似文献   

9.
滨州地区常年的棉花种植面积 6万hm2 左右。近年来 ,随着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 ,棉铃虫的抗性不断上升 ,人们开始普遍种植抗虫棉品种 ,本区主要为菏棉 1号和中棉所 2 9号。由于受气候及抗虫棉自身的影响 ,本区 1 999年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生严重。据调查 ,病田率 50 %左右 ,病株率 4 0 %左右 ,严重地块 90 %以上 ,造成棉花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 ,从而降低了棉花产量和品质。1 症状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凋枯病、红叶枯病、死花棵 ,是棉花生长期的重要病害。据调查 ,红叶茎枯病在本区 7月 1 0日始见病株 ,花铃期为为害盛期 ,叶片大量枯焦死亡。发…  相似文献   

10.
 草莓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可造成草莓烂果,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采后保存。为了探明日光温室草莓灰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在2013—2014年生长季和2014—2015年生长季,对北京地区草莓日光温室空气中灰葡萄孢分生孢子数量、草莓花瓣带菌率和灰霉病病果数进行了动态监测和调查,同时对日光温室中气象因子进行了系统监测和记录。结果表明,在草莓日光温室中,利用孢子捕捉器捕获的灰葡萄孢分生孢子数量在一天中主要集中在5:00-18:00,以11:00-14:00数量最大。在一天中每小时捕获的分生孢子数量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新增草莓灰霉病病果数与7 d前当天捕获的分生孢子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2,P≤0.01),与7 d前当天的新鲜花瓣带菌率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7,P≤0.01),这为利用捕获的分生孢子数量和新鲜花瓣的带菌率预测7 d后草莓灰霉病的发生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日光温室中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为该病害的防控和预测测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卢礼生  刘定忠  凌兵  魏鹏元  欧阳照 《江西植保》2004,27(4):180-180,179
棉红叶枯病又称红叶茎枯病、凋枯病、赤旗病,是棉花生长中后期一种重要病害。此病在我市棉花上屈偶发性,年度间发生不平衡,自2001年以来,我县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发病时间前移,病情逐年加重。2001年为零星发生,病株率一般6%-12%,2002-2003年逐步扩展,2004年发病面积进一步扩大,为害程度进一步加重,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  相似文献   

12.
草莓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园艺植物,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由于草莓栽培主要依靠匍匐茎及分株进行无性繁殖,很容易感染由多种病毒引起的草莓衰退病。已报道的侵染草莓的病毒种类大约有30种,如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和草毒皱缩病毒(strawberry crinkle virus,SCV)等(Tzanetakis et al.,2010),其中大多数仅在局部地区发生(尚巧霞,2015),关于河南省引起草莓病毒病的病原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采集河南省不同地区的草莓病样,鉴定引起草莓病毒病的病原,并针对检测到的病毒建立多重PCR检测体系,以期为河南省草莓病毒病的病原鉴定及其快速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昌群凤 《植物医生》2006,19(6):19-20
宝应县安宜镇10多年来推广了大棚栽培草莓的反季节种植模式,常年种植面积6.7hm^2,200个钢架大棚。从种植情况来看,草莓反季节栽培的效益是显著的.667m^2产草莓2500kg,纯效益达8000元。由于连年种植。草莓白粉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常发性病害。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收20%-30%,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自粉病的防治工作一直是农民头痛的一大难题。从2002年开始笔者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和探讨研究。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复合菌剂对草莓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轮枝孢属真菌Verticillium spp.引起的草莓黄萎病在草莓各产区均有发生,危害严重。在江苏镇江和扬州两地的大田试验表明复合菌剂能有效防治草莓黄萎病,平均防效达到76.8%。该菌剂对草莓有较好的促生作用,150d时,无病田平均增产25.8%,病田增产133.6%。  相似文献   

15.
吴士平 《植物医生》2009,22(2):18-18
抗虫棉仅仅是对棉铃虫具有一定的抗性,棉铃虫以外的其他棉花害虫和病害也会在抗虫棉上发生,尤其是棉叶螨和红叶枯病发生较重,必须加强栽培管理,及时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16.
正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长发育中重要的病害,发生普遍,贯穿整个生育期,特别在采果期正值春雨时节,发病越来越严重。草莓灰霉病会直接危害花器和果实,常常造成果实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现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其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措施,为草莓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桃红叶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桃树红叶病具有以叶片季节性红化为主的综合症状,80年代以来广泛发生,局部地区病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凋枯病,是一种缺钾引起的生理病害,在大同湖农场常年发生较重,特别是近几年来杂交抗虫棉面积的推广应用,该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作者于2005年在大同湖农场调查,红叶茎枯病一般引起产量损失在20%,高的每666.7m^2减产籽棉达90kg,已成为影响我场棉花产量的限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籍秀琴 《植物保护》1963,1(2):65-66
在干旱持续的年份,棉田常发生一种危害很大的病害,即棉红叶枯病,群众叫“死花柴”,湖北报导为“雕枯病”。1951年曾在东北大发生,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也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发生。 过去对此病缺乏认识,发病初期多不注意,及至严重时才发现,常误认是一种暴发性的传染性病害;也有因发病严重时植株枯死,而误认为是黄枯萎病的。实际上,这种病的症状和黄枯萎病显然不同。 棉红叶枯病一般在棉花开花初期就开始发生了,至盛花、结铃期普遍严重。其症状:开始时,上部叶片先变黄色,然后逐渐变红,并向下叶发  相似文献   

20.
大棚草莓反季节种植,低温高湿环境极有利于草莓白粉病发生。科学的防治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株、病残体,有条件则采取轮作、滴灌,合理施肥和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