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森林资源核算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森林资源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体,全面的森林资源实物量核算应该综合考虑数量和质量2个方面。文中提出森林资源物量这一概念作为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的融合,进一步提出以“标准森林单位”为核算森林资源物量的基本单位,通过将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种森林折算为标准森林单位来核算森林资源物量;最后,基于中国第7和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乔木林省域汇总数据进行了试算。结果显示:乔木林资源物量最高的省份为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最低的省份为上海、天津、宁夏等;第7和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间隔期间乔木林资源物量增幅最高的省份为江苏、天津、北京等,物量出现下降的为湖南和江西;根据森林资源清查各省份汇总数据计算的乔木林资源物量之和与根据全国汇总数据计算的乔木林资源物量相差不大,表明我们所建立的乔木林资源物量核算体系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怒江州森林资源现状以及森林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分布。对2006和2016年2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基于对林地面积、乔木林资源、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分析,对怒江州森林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认为,怒江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类型丰富独特,科学研究价值高,森林以发挥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生为主,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增长空间有限,提出加强对现有森林的保护和管理,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实施怒江沿岸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林产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2018年和龙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分析该局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结果表明:和龙林业局森林以乔木林为主,乔木林面积165 897.64 hm~2,占林地面积的97.3%,林龄组结构多为中龄林和近熟林,林地类型大部分为针阔混交林,森林质量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4.
根据1985—2017年5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监测数据,结合县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庆元县33年间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面积先降后增,森林、乔木林地面积总体持续增加,森林覆盖率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上升,至2017年达到86.06%;竹林面积和立竹量持续增加。(2)活立木、乔木林蓄积量和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以1997年为界,先剧烈下降后快速增加。(3)乔木林幼龄林蓄积量持续增加,近、成、过熟林蓄积量以1997年为界先降后增,龄组结构趋于优化;人工林面积、蓄积量及占比持续增加,天然林蓄积量以1997年为界先降后增,两者面积和蓄积量占比趋于一致。总体来看,受20世纪90年代“木材经济”“香菇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森林资源剧烈下降,而人工造林有效促进了森林资源恢复。目前,县域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指标基本已达极限,而单位面积蓄积量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因此,要正确处理森林资源“量”与“质”的关系,进行统筹规划,加强保护,合理利用,才能达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山东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研究分析了山东省乔木林资源现状,指出山东省乔木林资源存在林分质量不高、幼龄林比重较大、纯林较大比重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峡江县2004、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对象,从林地面积、权属、林种结构、林龄结构、树种结构、林木蓄积、森林资源质量、人工林资源、林木蓄积生长量与消耗量、商品林与公益林、森林覆盖率等11个方面对该县"十一五"期间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从森林资源分布、森林覆盖率、森林结构、森林质量等方面详细地评价了峡江县区森林资源状况.并针对森林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2006年和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从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2个方面对森林质量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乔木林面积蓄积、纯林和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变化以及龄组结构、径级结构、郁闭度等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质量逐年提升;对森林健康状况、天然林自然度、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状况得到改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凸显。资源评价认为:滇西北森林资源富集,林分质量较高;植被区系类型复杂独特,科研价值高;区位关键重要,生态功能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8.
漫害山国有林管理所土地总面积1690.0 hm~2,其中:林地面积1684.6 hm~2,占总面积的99.68%;非林地面积5.4 hm~2,占总面积的0.32%。基于漫害山森林资源的现状,对其森林面积、蓄积和覆盖率的分布以及林地面积、乔木林资源、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漫害山森林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漫害山林地地类以有林地为主,乔木林中纯林占优势,优势树种以云南松为主,结构单一,有林地起源以天然林为主,森林类别以商品林占优势;森林覆盖率高,健康等级高,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乔木林龄组结构不合理,乔木林单位蓄积量低。针对此,提出了应加强对漫害山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强化生态公益林管理;继续加强林政管理,严格林地用途管制;继续深化国有林管理所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从资源数量、结构、质量、分布等方面对浙江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资源总量(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竹林资源)呈持续增长态势;林地利用率、森林覆盖率均已达高位;中幼林始终是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林种结构中公益林面积蓄积持续增加,树种结构中阔叶林面积蓄积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李国春 《林业科技情报》2015,47(2):66-68,71
通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方法对延寿县国有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进行研究,客观反映延寿县国有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的现状,对比了2004年和2014年10年间国有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建议,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泽航 《绿色科技》2021,(7):108-109
基于大兴区黄村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2019年),从各类土地面积、森林覆盖率、蓄积量、龄组结构、乔木林和经济灌木林树种组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村镇森林资源总量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幼龄林占全镇森林资源的51.%,森林蓄积量占22.7%。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森林经营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幼林抚育和特种用途林管理、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等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8年内蒙古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区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86.95 m3,每公顷年均生长量2.80 m3,平均每公顷株数为1 093株,平均郁闭度为0.60,乔木林平均胸径为13.1 cm,平均树高11.7 m,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面积比例为34.69∶65.02∶0.29。经综合评价,质量"好"的森林面积占15.16%,质量"中"的森林面积占44.54%,质量"差"的森林面积占40.30%。全区森林总体质量有所提高,森林资源进入了质量提升的稳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通过泸溪县"十五"和"十二五"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结果对比,从土地面积、林种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林木覆盖度、乔木林生长量等方面分析森林资源前后动态变化原因,提出了森林资源经营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云南省2020年森林资源主要指标监测数据,从天然林地类、权属、森林类别、龄组、优势树种的构成、空间分布、主体功能区分布等7个方面对云南省天然林资源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天然林具有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乔木林以阔叶类占主导优势;乔木林以幼中龄林占主导优势;生态公益林多,商品林少;集体林,国有林少等特点。为此,提出了全面推行"林长制",进一步加强天然林的保护;进一步强化林地用途管制,减少天然林的消耗;强化森林资源主要指标年度监测、森林督查等成果的应用,加强天然林保护;细化天然林保护考核指标,强化成效管理等天然林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是森林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的前提,研究森林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持久性是森林稳定性的前提.乔木林是森林的主体,本文选择浙江省东部的台州市和西部的衢州市作为研究区,根据样地优势树种将样地分为松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林和阔叶林3大优势树种组,利用1994—2019年的森林资源连...  相似文献   

16.
以2009年、2019年北流市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林地利用结构、森林面积、蓄积、林种结构、树种结构和龄组结构等方面分析10 a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10 a的发展,北流市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森林覆盖率分别提高5.60%、9.60%、110%、6.20%,森林资源总量进一步扩大;乔木林单产提高31.7 m3·hm-2,林分质量进一步提升;纯林面积增加19.30%,林分结构更加单一化。并对森林资源进行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安徽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省2004年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2009年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和2014年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为基础,从森林资源总量、森林质量、林木生长量和消耗量等角度,分析了2004~2014年,全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点,指出了森林资源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全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内蒙古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改革开放40年来,内蒙古林业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通过持续推进造林绿化,不断加强森林培育,严格控制森林消耗,深入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章以内蒙古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为依据,概述了内蒙古森林的功能、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9.
乔木林低产低效的林分结构和稳定性严重失调,林木生长发育缓慢,系统功能退化,森林生态功能、林产品产量和质量明显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的林分,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林分质量,培育优质丰产的森林资源已迫在眉睫。通过对新干县乔木林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该县乔木林低产低效林分形成原因,及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永安市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森林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主要由反映林木质量和林地质量的10个因子组成,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和差4级.从森林类别、树种组成和龄组结构3个方面对森林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市乔木林森林质量指数为0.643,处于良等级,可通过精准提升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结合永安实际情况,认为研究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永安市森林资源质量,可以为制定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