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垦利县为代表详细介绍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苜蓿生产环境信息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分层编码原则及建立过程。该数据库以Arcview和Arc/info为基本工具,采用Arcview管理空间数据,Visual FoxPro管理属性数据,二者通过公共字段共享数据,实现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无缝链接。该数据库对区域内生态开发中的资源管理、评价与规划及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湖南省植烟土壤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湖南省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生态环境及植烟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采用组件式GIS二次开发方式,在VB环境下集成MapObjects控件,设计开发了湖南省植烟土壤信息系统.系统提供对湖南省植烟土壤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查询统计等功能,可为湖南省植烟土壤的适宜性评价、湖南省烟草种植区划及烟草行业的生产应用等提供及时、准确、全而的土壤信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国内国土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空缺问题,本文集成14 个定量评价模型,构建了国土生态安全评 价模型库,并利用ArcEngine 二次开发技术将模型库与GIS 技术有机结合,研发了一个集数据管理、国土生态安全评 价、图形输出于一体的通用性强的国土生态安全评价系统。并以湖南省作为系统应用示范区,示范应用表明,该系统 既能实现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又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度,还能规范绘制和输出评价专题图,能满足国 土生态安全评价工作的需求,能为国土规划、管理部门评价国土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技术,针对大姚县山地城镇的特点,从自然基础类、社会经济类、生态影响类3个角度共选取坡度、地质灾害、地基承载力、交通通达度、城镇区位、建设规划、生态因子、农田保护8个弹性因子和矿产压覆、生态敏感性2个刚性因子参与土地适宜性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运用数学模型方法,通过多因子叠加分析对城镇空间拓展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评级结果可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一等高度适宜建设区面积为521.83 km2,占总面积的12.94%;二等中度适宜建设区面积为911.81 km2,占总面积的22.62%;三等限制建设区面积为l 290.66 km2,占总面积的32.01%;四等禁止建设区面积为1 307.54 km2,占总面积的32.43%.大姚县龙街乡东北部地区、赵家店乡的东南部地区、县城金碧镇坝子周边、新街乡中部偏西地区可以作为该县近期城镇空间拓展区域.  相似文献   

5.
县域农地适宜性评价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农地适宜性评价的一般流程,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农地适宜性评价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探讨了其组成结构及各部分具体内容.并综合运用Geodatabase教据模型、ArcObjeets组件技术、ADO接口技术等开发和实现了该系统.系统应用于封丘县农地适宜性评价,实践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的管理空间与属性数据,并且起到了辅助决策的作用,还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6.
大伙房水库控制流域土壤侵蚀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大伙房水库控制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为评价模型,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3.3为分析平台,通过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等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获取基于栅格数据的小流域土壤侵蚀量和侵蚀强度,对大伙房水库控制流域的土壤流失量进行了定量化分析;采用土壤侵蚀综合指数评价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坡度及土壤类型对区域土壤流失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大伙房水库控制流域大部分地区土壤侵蚀模数小于50t·km-2·a-1,总体上水土保持良好;不同用地类型上,旱地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水田次之;不同坡度等级中,0°~3°的土壤侵蚀强度最强,25°以上的土壤侵蚀强度最弱;各种土壤类型中,水稻土的侵蚀强度最重,暗棕壤最轻.  相似文献   

7.
GIS支持下的河南省烟草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根据河南省烟草生产的实际情况,利用GIS技术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原理,对河南省各烟草种植区进行烤烟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方法】用特尔菲法进行各生态因子评价指标的选择,从气候、土壤、地形条件3个方面确定了17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河南省烟草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生态因子对烤烟生长与品质效应建立各隶属度函数,并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各指标权重的定量计算。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绘制河南省烟草种植区烤烟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状况图。【结果】河南省西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为烤烟生产最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52%;南部、中部的部分地区为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99%;北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地区为次适宜区,这部分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5.54%。【结论】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GIS技术有效的整合,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河南省烤烟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烤烟生态适宜性都在中等程度以上,计算出的适宜性分布区域与实际生产水平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某市为例详细介绍了电力通讯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se,建立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和AHP的南阳市烟草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南阳市8个植烟县的生态条件为基础,用特尔菲法确立了影响烟草生态适宜性的6个生态因子,根据各因子对烤烟生长与品质效应建立对应隶属度函数,将各因子的原始数值转化为隶属度,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6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GIS空间叠置分析方法对6个评价指标进行叠加,获得了南阳市烟草种植生态适宜性分类图.结果表明,西峡县、内乡县、浙川县西北部、南召县西部、邓州市西北、西南部为1类适宜区;新野县、南阳市区、唐河县、镇平县、邓州市东部、社旗县、南召县南部较小面积为3类适宜区;而2类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方城县、桐柏县、淅川县中南部、南召县中东部、邓州市西部、社旗县东北部、唐河县东南部及镇平县西部边缘、南阳市北部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作物适宜性评价是进行生产区划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拟基于气象、土壤、地形数据,构建适宜山地环境的玉米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和方法。方法 在文献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遴选18个生态指标构成玉米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采用作物模型法构建,考虑了玉米生育期和生态效应,其他指标采用隶属度函数法分数值型和概念型分别构建。各因子权重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综合权重和适宜性函数构建玉米气候、土壤养分、立地条件、土地管理适宜性评价模型及综合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的数据通过空间分析获得。针对山区耕地的立体分布特点,运用ArcGIS工具综合耕地利用、土壤类型、行政区划划分评价单元,经GIS的插值处理、统计分析,获得各评价单元18个评价指标基础数据,进而运用评价模型对各评价单元进行分类评价和综合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 该方法应用于云南省寻甸县,全县耕地共划分为8 415个评价单元,其气候、土壤养分、立地条件、土地管理4个方面适宜以上的面积分别占比58%、86%、42%、90%。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中,高度适宜区和适宜区的面积占比分别为35.4%、50.6%,主要分布在中-东南部低中山丘陵区,中北部金沙江河谷,西部河谷槽区也有小范围的分布;勉强适宜区、不适宜区面积占9.4%和4.6%,主要零星分布在中部以西地区,而在西北部相对集中。结论 评价方法考虑了玉米生育期和山区耕地立体分布特点,研究区适宜性区划呈碎片状分布,分布情况与区域生产情况基本相符,气候和立地条件是影响研究区玉米生态适宜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杭州市山核桃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山核桃生产的实际情况,采用 GIS 技术、模糊数学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杭州市山核桃种植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首先采用特尔菲法从气候、地形、土壤条件3个方面选取生态因子,建立杭州市山核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再根据各生态因子对山核桃生长与品质的影响建立隶属函数,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市山核桃最适宜栽培面积占评价区域的30.54%,适宜栽培面积占46.52%,不适宜栽培面积占22.94%。该研究运用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所得出的评价结果与目前杭州市山核桃种植区的分布大体一致,较之传统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评价周期短、评价结果更加精确、更有利于小区域范围内生态适宜性评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提出了生态容量潜势和市场容量潜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作物-地区组合的、各指标阈值具有动态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阈值体系,构建了单生态经济指标适宜性指数及反映最小因子定律的综合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表现作物生产现状的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和地区综合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的计算方法。选取江苏12个典型县进行实例分析,得到77组作物-地区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和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经比较分析,评价结果可用于作物在各决策区间进行生产安排优先顺序的指导依据,评价方法可用于不同作物一地区组合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采用GIS集成技术设计开发了新疆阿瓦提灌区农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由桌面地理信息MapInfo与PowerBuilder集成开发完成.该系统主要完成了基于GIS的农业资源管理.以渠系管理窗口为实例,实现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结合查询以及GIS统计查询方式.  相似文献   

14.
黄艳丽  苏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02-10403
该文主要介绍了禹州市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过程。评价中,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评价单元,根据地貌因地制宜地将全市划分为丘陵岗地区与平原区两个适宜性评价区,并确定适宜类和适宜等两级构成的评价系统,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权重,最后应用指数和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以获得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C/S架构,以.NET Framework 2.0和Arc Engine 9.2为开发平台,构建了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通过对煤矿地质测量数据进行建模,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整合.系统实现了局域网矿图共享,为煤矿生产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多处于沙化区,生态环境脆弱、抗干扰能力弱。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人为干扰严重、风蚀现象突出等原因,已经给华北、华东等地区的生态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这些地区的生态修复刻不容缓。筛选适宜的生态修复物种是实施高效生态修复的前提,而物种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则是首要工作。为此,根据稳定性和持久性、因地制宜和适地适树、综合性与主导性筛选原则,进行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植被适宜性评价体系指标筛选,确定3个一级指标,包括一般生态适宜性、防风固沙效果、经济管理指标,以及11个二级指标、16个具体指标。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适宜物种筛选,可提高生态修复效率,为从根本上提升生态功能奠定基础,进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研究卡拉麦里保护区适宜性生境自2000年起到2010年止的分布变化.为保护卡拉麦里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合理制定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野生动物实际分布和遥感数据反演的生态参量结合起来,运用ArcGIS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单因子评价参量(指标)方法,评价卡拉麦里保护区生境适宜性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自2000~2010年,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适宜性生境面积总体呈波动性持续下降态势.面积由2000年的9221.2 km2减少至2010年4 991.7 km2,减少了45.9;.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和东部的216国道两侧.[结论]卡拉麦里保护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有蹄类野生动物的适宜性面积不断减少,保护区野生动物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正处于恶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开源WebGIS的“三网”绿化工程信息服务系统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东营市“三网”绿化工程建设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需求分析,采用MapServer和OpenLayer等开源WebGIS技术研建了一个面向公众的“三网”绿化工程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对工程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实施统一管理并在网络中发布,为公众提供了“三网”电子地图展示和工程信息查询,造林绿化小班信息查询,各种统计信息...  相似文献   

19.
科学划分农村居民点类型,制定相应优化策略,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农谷为研究区,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对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形状以及聚集度等空间特征进行分析;选取自然环境、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等3个方面共12个指标构建适宜性评价体系,使用均方差决策法和TOPSIS模型对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果显示,山西农谷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较分散,且主要分布于海拔900 m以下、坡度为2°~15°且东、西坡向的区域以及距耕地0.2km、距城镇3.0 km、距水源1.5 km、距县级公路1.0 km、距农村道路0.3 km、距其他基础设施1.0 km的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状况总体表现为一般适宜,其中最适宜、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的斑块面积占比分别为0.02%、4.09%、49.20%、46.63%和0.05%;综合布局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山西农谷的总体规划提出了集聚发展型、存留提升型和搬迁拆并型3种优化策略。研究结果可运用到该区农村居民点的土地管理和总体规划建设中,同时可为同类型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农业资源数据管理为背景, 提出采用现在较为先进的GeoDatabase对柑橘果园的各项空间数据以及属性数据进行管理, 详细阐述了如何多级层次规划空间数据; 最后应用VB+ArcObjects技术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创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