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深挖抚育深挖抚育,是造林后到成林前的一项深翻改土措施。它可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林木根系的生长发育。据观测,未经深耕的杉木幼林细根密集层一般在20厘米以内,深抚30厘米的可达30—40厘米,深抚45厘米的可达50厘米以上。杉木的根系愈合和再生能力很强,当根系被切断后很快发出较多的新根,深抚后可使细根数量增加0.3—3.3倍,从而扩大了根系的吸收范围,提高了幼林的生长。据测定,一般深抚后可使树高和直径生长增加一至数倍。目前,深抚已成为改造低产林分和促进Ⅲ类土上种杉成材的一个重要措施。对于造林前粗放整地的幼林,应尽早进行深抚;造林前撩壕、带状等局部整地的幼林根系有偏向生长的  相似文献   

2.
楠竹地下鞭根系统(地下茎)既是养份贮藏和输导的主要器官,同时具有强大的分生繁殖能力,是竹林扩展的基础。为了掌握其生长发育的特性,我们从1976年至1981年在仁怀县中枢楠竹实生造林试验林中选择有代表性的20条鞭系,每年从五月竹鞭开始生长起至十一月生长停止止,定期七天观测一次其生长量。竹林郁闭后即第五年,选择其中三丛竹林,全部掘出暴露,测定其各龄竹鞭生长量(粗度、长度)、鞭芽数(活芽、死芽)等因子,并绘出生长水平分布图。现将五年的观测资料综合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杉木是浅根性树种,主根不明显,侧根、须根发达,再生力强,而穿透力弱;根系分布一般密集于地表30cm以内;喜欢温暧、湿润、少风的环境和肥沃、疏松、微酸土壤。实生杉木林分的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五至六年和六至八年。因此,加强杉木郁闭以前的幼林抚育管理,特别是土壤管理,即通过除草、松土、施肥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这对促进杉木幼林生长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实生毛竹幼林不同间笋强度与立竹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生毛竹幼林,具有出笋多,成竹率高,新竹逐年生长幅度大及无大小年等特点.据溧水县林场调查,用2—3年生竹苗造林,三年后一般每亩出笋成竹5000株左右,高的达万株以上.因此,实生竹林若不加间伐就会使竹株高度密集,同龄立竹高低悬殊较大,翌年大部小竹被压枯死,竹鞭纵横交错,竹桩较多.这样,对实生毛竹幼林的生长和行鞭,不能不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笔者曾于1979—1981年对3—5年生实生毛竹幼林作了不同间笋强度的试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湿地松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湖南攸县设置了反映湿地松人工林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湿地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7年定期、定位观测及统计分析表明:在湿地松人工造林的各项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良种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幼林抚育对湿地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而整地方式与规格对幼林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秃杉种源试验与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3个不同种源的80个家系苗期和5年生幼林调查的基础上,观测了不同产地种子性状,苗木高生长,分枝,根系性状,生物量。;幼林生长变异以及生长状,生物量;幼林生长变异以及生长适应性等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较干旱的半山区大面积幼林生长,进行了挖截水坑的试验,通过4年观测,试验区比对照区树木生长提高5.8%,根系分布提高近一倍。可以作为大面积幼林抚育的一个措施。  相似文献   

8.
楠竹造林后,实行农、林间种,以耕代抚,既可增加收入,又能改良土壤,是促进幼林生长,加速郁闭成林的有效抚育方法。实践证明,凡是经过合理间种的林地,一般3—4年就能郁闭成林,因此“农林间种”已得到生产部门的广泛采用和推广。林农间种,必须以抚育竹林为主。在确  相似文献   

9.
楠竹(毛竹)栽培,在我国已有一干多年的历史.过去主要是采用移竹繁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楠竹种子育苗和造林实验研究工作.试验证明:楠竹种子育苗造林,成活率高,成本低,成林快,为大面积营造人工林提供了新的途径[1].到七十年代末期,我国已大量开展了楠竹育苗造林工作,如广西、四川、河南等地已有大面积人工幼林.楠竹人工幼林的发育过程,包括幼林的生长,分化,适应环境和占领空间等几个阶段的演变.深入研究人工幼林演变的规律和特点,对控制竹林生长发育和制订营林技术措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仙游县降香黄檀栽培适应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建华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3):11-14,20
在仙游县书峰片区营造的110 hm2降香黄檀幼林分中设置不同坡向、坡位的固定观测样地,对幼林的生长习性、适应性和抗逆性进行定位观测与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降香黄檀在引种地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且树高和胸径分别于第二年、第四年开始进入速生期,5 a生幼林树高、胸径年均生长量达到或接近广东、广西或海南丘陵台地栽培的生长速度,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幼林可抗-3℃低温;②一个生长年内的生长特性显示出其生长与蒸发量、气温等气候因子密切相关,表现为11~3月为休眠期,5月开始加速生长,6~7月为树高生长高峰期,7~8月为径生长高峰期;③坡向对幼林有显著影响,是制约林分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坡位对幼林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连栽杉木幼林根系主要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连栽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问题,迄今多限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研究,而对反映土壤生态性质的林木根系状况方面的报道甚少.实际上,林木根系直接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和发育,尤其是处于扎根时期的幼林根系直接关系到未来林分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桐棉种源)造林密度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马尾松幼林期造林密度定位试验观测表明,马尾松桐棉种源生长快,密度效应来得也快,4年时不同造林密度幼林生长即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竹鞭系统是毛竹林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生毛竹幼林竹鞭更新较完整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试探讨实生毛竹幼林竹鞭更新生长的一般规律,为实生毛竹林地下结构的系统研究及营造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南酸枣为我国南方的多用途优良阔叶树种。依据3年和5年生的5种南酸枣林分类型林木的根系及树高、胸径的观测数据,应用分形理论,探讨了南酸枣人工幼林林木的根系与其树高、胸径的分形关系特征,揭示了林木根系的生长过程及其生物量的积累与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根系与树高、胸径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分形关系,说明南酸枣人工幼林根系生物量的累积及其空间分布是一个分形生长过程,它服从分形维数D值规律增长;根据分形模型可以估算林木根系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1965年8月至1966年7月,我们结合营林生产中试种一些珍贵用材树种时发现有的树种造林成活率低或旱季保存率低;有的树种有严重“蹲苗”现象等问题,曾对海南八种树苗的根系生长进行了观测。目的在于了解它们的根系生长规律及其地上、地下部分关系,为育苗、造林采取适当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或保存率,促进幼林生长提供参考依据。现将所获得的主要资料整理报导如下。(有关母生苗木根系生长的主要资料请参看《热带林业科技》1973年第1期“母生培育技术的研究初报”一文,本文不重述)。  相似文献   

16.
据我们多年的观察,辽宁西部的人工油松林有“头三年不见树,后三年不见人”的生长发育特点。造林后头三年由于扎根缓苗等原因,生长是比较慢的,后三年已形成较强大的根系,生长开始加快。根据这个特点,在进行幼林抚育时,应采取与其相应的抚育措施。一、植苗造林的幼林抚育成活缓苗阶段:造林后的第一年,由于移栽时油松幼苗的根系遭受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系的吸收能力显著减弱。这一年抚育的任务,主要是恢复根系的生理机能,促进幼苗的成活。抚育措施应围绕减少苗木地上部分的蒸腾量,保持吸水与蒸腾作用的平衡来进行。对新栽的幼苗来说,最好有一个光照不太强,土壤  相似文献   

17.
对长泰县岩溪国有林场杉木幼林地喷施草甘膦后土壤变化的初步研究表明 ,喷施地在根系密集区其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土壤容重值下降 ,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土壤自然含水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但土壤 pH值微小下降。喷施草甘膦的幼林杉木与用人工除草深翻杉木 ,生长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18.
华北落叶松切根换床苗与留床苗的根系生长与造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北落叶松切根换床苗与留床苗的根系与造林效果研究表明,换床苗的根系发达,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能力强,造林效果好。用换床苗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太行山绿化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楠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在其整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除幼林初期可以种子繁殖和分蘖芽繁殖外,主要靠地下茎节间生长环细胞分裂分化而繁殖。由于楠竹为单轴散生竹种,竹鞭在竹林生长繁殖上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竹鞭对竹林的生物演替,经济产量,栽培措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56年6—7月期间,我们参加了中苏黑龙江综合考察队的考察工作。在北安——黑河地区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之际,也进行了树种根系的调查。基于“种间的相互影响不仅限于地上部分的相互影响,根系之间也有相互的影响,而且当表面有强烈的影响时,地下部分的影响常常大于地上部分的影响”的认识,除对林地进行目的调查外,还着重地对树种根系做了调查与观察,借以了解次生阔叶幼林混交树种根系的结构与生态特性,以及在土壤中分布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