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红叶石楠植株同一枝条上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为试材,以叶面积、鲜重、干重、质体色素和花青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测量与测定的方法,研究了红叶石楠叶片发育的形态特征及色素含量变化,以期揭示叶片形态特征与色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色由红转绿过程中,叶含水量、单位面积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叶干重、单位面积的干重和相对干重则呈现上升趋势,叶面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叶片各种色素含量变化,在叶色由红转绿的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而花青苷的相对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红叶石楠叶片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变化显著;叶色变化是由色素含量差异引起,其中关键因素是花青苷相对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2.
越橘叶片秋季变色期间花青苷和叶绿素的变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彬彬  杨俊枫  高源  潘美娜  侯智霞 《园艺学报》2017,44(12):2361-2371
以4年生‘北陆’越橘为试材,对秋季叶色变化期间花青苷和叶绿素的含量和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叶色变化,花青苷总量升高,越到后期增幅越大,叶绿素总量下降,初期降幅较大;全绿叶片中解析出5种花青苷组分,随叶色变化组分增多,全红叶片中解析出11种组分,分别属于飞燕草素、牵牛花素、锦葵色素和矢车菊素;飞燕草素–3–O–阿拉伯糖苷、牵牛花素–3–O–葡萄糖苷和牵牛花素–3–O–半乳糖苷是主要的花青苷组分,共同主导了花青苷总量的变化趋势;飞燕草素和牵牛花素总量随叶色变化增加,但比值不变;叶绿素a与叶绿素b变化趋势一致,但叶绿素a含量较高,变化幅度较大。综合分析认为,花青苷积累量的增加和叶绿素积累量的减少是叶片变色的关键因素;飞燕草素与牵牛花素是主要的两类花青素,其含量和配比可能决定了叶片的红色;‘北陆’叶色变化过程中主要积累3种花青苷组分:飞燕草素–3–O–阿拉伯糖苷、牵牛花素–3–O–半乳糖苷和牵牛花素–3–O–葡萄糖苷,影响了花青苷总量及主要色素的配比,进一步影响了叶片颜色。  相似文献   

3.
冬季红宝石与新世纪番石榴叶片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宝石和新世纪番石榴为材料,对其叶片光合特性及光合色素含量等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红宝石番石榴叶片净光合速率在一天的生长过程中除18:00时,都低于新世纪,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都低于新世纪;但红宝石叶片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含量,叶片比干质量、比鲜质量等,都分别比新世纪的高,尤其是花青苷,其含量是新世纪的46.47倍。  相似文献   

4.
苹果花期和果实发育后期喷糖溶液促进果实着色红色苹果品种果实成熟时呈现红色,是果实细胞中花青苷积累的结果。而花青苷由花青素和糖在液泡内以糖苷配基形式结合生成,因此花青苷的形成要以足够的糖含量为条件。凡是能够导致细胞中糖分积累的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花青...  相似文献   

5.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冷藏期间果实硬度, 叶绿素、类胡萝素及花青苷含量变化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花青苷含量变化与其合成相关酶(PAL、CHI、 DFR、UFGT)和降解相关酶PPO、POD 活性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1-MCP 处理能抑制叶绿素降解及 贮藏前期花青苷的积累,延缓类胡萝素的积累及花青苷的后期降解;贮藏期间花青苷的合成与CHI、DFR 活性不相关,与PAL、UFGT 活性正相关;贮藏期间花青苷降解相关酶PPO、POD 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 下降的趋势,对照的PPO 活性始终高于1-MCP 处理,1-MCP 处理明显抑制贮藏前期果皮POD 活性的上 升及贮藏后期POD 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紫菜薹、紫色芜菁和紫色白菜花青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紫菜薹(Brassica rapa L. ssp. chinensis var. purpurea Baile.)以及芜菁(Brassica rapa ssp. rapifera Metzg.)和白菜[Brassica rapa L. ssp. chinensis(L.)Makino]中的紫色品种类型叶片中花青苷分布特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利用UFLC-UV-Q-Trip-MS和UPLC-Q-TOF-MS两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叶片中花青苷代谢物谱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花青苷在紫菜薹、紫色芜菁和紫色白菜叶片中积累的部位并不相同,主要分布于紫菜薹和紫色芜菁叶柄的表皮细胞,以及紫色白菜叶片的上表皮细胞中。3种蔬菜中共鉴定出23种花青苷,其中紫菜薹和紫色白菜含有的花青苷种类相同,为17种不同酰基化取代的矢车菊素–3–双/三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紫色芜菁中检测出与紫菜薹和紫色白菜不同的6种花青苷,为不同酰基化的天竺葵素–3–双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7.
 山楂(Crataegus spp.)富含酚类物质,主要包括:原花青素、碳苷黄酮、黄酮醇及其糖苷、花青苷、酚酸等,其中果实中以原花青素为主,而碳苷黄酮和黄酮醇及其糖苷多分布于叶中。山楂酚类物质生物活性主要包括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降脂、消炎、抗肿瘤等。本文围绕山楂酚类物质的组分、含量、动态变化、分布、检测和生物活性等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花青苷成分对瓜叶菊花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卫  李崇晖  王亮生  戴思兰  徐彦军 《园艺学报》2009,36(12):1775-1782
 通过测定不同花色瓜叶菊舌状花花色表型和定性定量分析其花青苷成分组成, 探讨不同瓜叶 菊花色表型与其所含花青素类色素类型之间的关系。采用分光色差计(NF333) 测量了不同花色的色相值。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 - PAD) 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HPLC - ESI - MS) 分析花瓣中花青苷和黄酮醇的组成及含量。分析表明: 花色表型中亮度和花青苷总量之间存在线性负相关。蓝色和红色瓜叶菊花色分别由飞燕草素苷元(Dp) 和矢车菊素苷元(Cy) 为核心的花青苷决定。粉色瓜叶菊含有Cy和天竺葵素苷元( Pg) 为核心的花青苷。紫色瓜叶菊主要含有Dp和Cy为核心的花青苷。瓜叶菊花色亮度与花青苷含量负相关, 瓜叶菊花红色程度和Cy为核心的花青苷含量正相关。瓜叶菊主要由花青素决定其呈色。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R2R3-MYB转录因子调控石榴花青苷合成的机理,以石榴品系‘榴花红’(红花)和‘榴花白’(白花)为试材,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分离出1个调控花青苷生物合成的R2R3-MYB基因PgMYB111(Pg012177.1)。其CDS全长为1 101 bp,编码366个氨基酸。多重比对分析表明,PgMYB111蛋白的N端含有1个R2R3保守结构域,以及1个与bHLH蛋白互作的[D/E]Lx2[R/K]x3Lx6Lx3R结合位点。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PgMYB111与苹果和扁桃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聚为一簇。亚细胞定位试验发现,PgMYB111定位于细胞核。PgMYB111在‘榴花红’中的表达量是‘榴花白’的4.3倍,且‘榴花红’花瓣花青苷含量也显著高于‘榴花白’。烟草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叶片的花青苷含量和基因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第5天达到最高,分别是未侵染叶片的3.8倍和8.9倍,pBI121空载叶片的3.17倍和5.57倍。结果表明PgMYB111参与了花青苷合成途径并促进其合成。  相似文献   

10.
以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芽苗菜为材料,在白光下外源添加与血红素加氧酶–1(HO-1)相关的试剂为处理,以加水为对照,探究HO-1对花青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处理均不影响芽苗的鲜质量。与对照相比,添加HO-1诱导剂(Hemin)后下胚轴中花青苷含量显著升高,HO-1抑制剂(ZnPP)及血红素降解产物(BR、CO、Fe2+)处理下花青苷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抑制剂ZnPP处理后下降最多;经诱导剂Hemin处理后HO-1及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的调控基因PAP1和关键结构基因PAL、CHS、CHI、F3H、DFR的表达量以及PAL酶活性与对照相比都有显著提高。由此表明,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过上调花青苷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表达量促进花青苷积累。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利用色素比较评价不同菠萝品种的农艺性状,选取定植在江门地区的4个菠萝品种叶片为试验材料。结果表明,‘金菠萝’的SPAD值和类胡萝卜素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巴厘’的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卡因’的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黄金菠萝’。对于绿色叶片而言,高叶绿素含量品种的叶色深绿,低含量的叶色黄绿;对于彩色叶片植株而言,花青苷含量起主导作用。4个品种在色素含量方面有较大差异,色素可以作为进行菠萝品种评价和鉴别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个黄杨品种(大叶黄杨、金心黄杨、金边黄杨)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进行测定和分析,认为金心黄杨和金边黄杨的黄色部分不是由类胡萝卜素的绝对含量增加或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的提高形成的,而是由于黄色部分总色素特别是叶绿素含量降低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紫心大白菜花青素积累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岩娇  张鲁刚  何琼  张明科  石姜超 《园艺学报》2012,39(11):2159-2167
 利用徒手切片法、pH差计法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观察和测定紫心大白菜与同源非紫心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Lour)Olsson]花青素在叶片中的分布和总含量变化,比较叶片中花青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及其转录调控因子的表达特点。结果表明,紫心大白菜花青素不均匀分布于叶片中,尤以叶表皮细胞及临近表皮的叶肉细胞内最为丰富,并且内层球叶含量高于外层球叶。紫心大白菜心叶中花青素含量最高为0.79 mg · g-1 FW,对照09S17混合样的叶片中花青素总含量为0.01 mg · g-1 FW。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上游关键酶基因CHS、CHI、F3H、F3′H及下游修饰基因UFGT、转运酶基因GST与转录因子MYB0在紫色大白菜心叶中上调表达,下游关键酶基因DFR、ANS、LDOX与转录因子MYB2、MYB4、MYB12和MYB111的表达在整个紫心大白菜中大幅上调,推测这可能是紫心大白菜花青素积累的重要原因,其中MYB2和MYB4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金童6号’和‘金童8号’黄肉桃为试材,于花后60 d时套袋对果实进行遮光处理,研究遮光对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以及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伴随果实成熟,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且3个采样时期套袋果实中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不套袋的对照;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升高,但未成熟期套袋果实低于对照,成熟期则显著高于对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果肉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分析表明:在黄肉桃果实未成熟期,类胡萝卜素以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积累为主,表现出叶绿体合成途径特征;进入成熟期,有色体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占据优势,形成更为稳定的酯化类隐黄质和紫黄质,并且套袋果实中酯化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果实。此外,分子证据表明伴随果实成熟,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HDR(羟甲基丁烯基–4–二磷酸还原酶)、PSY1(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1)、PSY2(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2)、PDS(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和HYB(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在套袋和不套袋果实中均呈现上调表达趋势。值得注意的是,DXS(1–脱氧– 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PSY2和PDS基因在成熟期套袋果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而HYB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早熟桃夏季红叶现象的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早熟桃夏季红叶现象的生理机制,以采果后叶色变红现象明显的‘早美’和‘春蕾’两个早熟桃品种为试材,分析夏季叶色转变过程中叶片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花色素苷合成相关酶活性及净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早熟桃果实采收后叶片可溶性糖大量积累,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等花色素苷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增加。叶片转色初期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变化较小,与叶片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叶色转红之后PAL 和CHI 活性与叶片花色素苷含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光质对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豌豆为试材,采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光源(LED)精确调制红光(R)、绿光(G)、蓝光(B)、红蓝光4∶1(RB 4∶1),以遮光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质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光质都提高了豌豆芽苗菜品质指标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含量和生长指标干质量,红光处理的维生素C、蛋白质和花青素含量最大,较对照分别升高了312.51%、74.31%和157.68%,蓝光处理的氨基酸含量最高,较对照升高了312.55%,干质量的最大值为红蓝光4∶1处理,红蓝光4∶1处理的类胡萝素含量约为对照的13倍。应用模糊函数的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性评价,得到红蓝4∶1的和值最大,绿光的和值最小,由此可得红蓝4∶1最适合豌豆芽苗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糯米糍荔枝花芽诱导期间叶片色素和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糯米糍荔枝为材料,研究了冬季花芽诱导期间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腊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及内部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糯米糍荔枝结果母枝老熟后,伴随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叶片绿色逐渐减退,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厚度虽无明显变化,但其上下表皮和维管束细胞壁自发荧光加强,表明该组织木质化加强;叶肉细胞叶绿体内有大量的淀粉粒,并在花芽诱导期间增多增大。海绵组织较栅栏组织淀粉积累早且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8.
遮荫对红叶桃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斌斌  姜卫兵  翁忙玲  韩键 《园艺学报》2010,37(8):1287-1294
研究了夏秋季全光照(对照)和连续遮荫条件下(中度遮荫、重度遮荫)红叶桃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夏秋两季,红叶桃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而比叶重(SLW)、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DIV of Pn)、光补偿点(LCP)和羧化效率(CE)变化趋势则相反;遮荫下红叶桃表观量子效率(AQY)夏季高于对照而秋季低于对照,水分利用效率日积分值(DIV of WUE)则与之相反;遮荫的红叶桃叶绿素(Chl.)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夏季遮荫使红叶桃叶片花色素苷(Ant.)含量高于对照;遮荫条件下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Ant./Chl.)始终低于对照;全光照下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表现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而遮荫下“午休”现象消失。因此,遮荫可减轻红叶桃光抑制,但不利于光合积累和叶片彩色的呈现,红叶桃更适于栽植在全光照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孟晗  付灯祥  吴艳梅  金雪花 《园艺学报》2020,47(12):2362-2372
以10个不同花色的花毛茛(Ranunculus asiaticus)和4个不同花色的银莲花(Anemone cathayensis)为材料,采用目视测色法,RHSCC比色卡比色法,色差仪(CR-400)测定花瓣的花色表型,利用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TU-1901)、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连用技术(HPLC–ESI–MS)对花瓣中花青素苷的成分及结构进行测定,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花色与花青素苷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积累花青素苷的花毛茛品种花瓣中检测到5种花青素苷元,即天竺葵素、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芍药素和锦葵素,这些花青素苷元进一步修饰形成了15种花青素苷。红色系和粉色系品种以芍药素和矢车菊素为主要成分,黄色系品种以天竺葵素或类胡萝卜素为主要成分;经分析矢车菊素苷和天竺葵素苷含量均与亮度L*值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天竺葵素苷的积累对花瓣亮度的贡献更大。银莲花4个品种花瓣中共检测出6种花青素苷元,分别为矮牵牛素、天竺葵素、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芍药素和锦葵素,它们通过不同糖基化和酰基化修饰形成了20种花青素苷,呈现出丰富的花青素苷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