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东华北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京科糯569为母本,以高频孤雌生殖诱导系NY 10为父本对其杂交诱导产生的糯玉米单倍体为供试基础材料,在海南崖州和吉林公主岭2种生态环境下,采用秋水仙素滴心叶法和自然加倍法对单倍体进行加倍处理,对2种生态环境下不同加倍方法的散粉率和结实率进行方差分析。对散粉率的分析表明,在海南崖州糯玉米单倍体散粉率比在吉林公主岭有极显著提高。不同环境与加倍处理方法间的互作有显著差异,在海南崖州环境下,自然加倍法对提高散粉率的效果最好。对结实率的分析表明,结实率在海南崖州与吉林公主岭环境之间有显著差异。选择适宜的糯玉米单倍体生长环境,自然加倍法也能够获得较高的雄穗散粉率,并提高自身结实率,从而提高糯玉米DH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玉米材料的单倍体诱导和加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2份不同基因型F1进行单倍体杂交诱导与自然加倍研究,分析不同材料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结实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2份不同基因型F1的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结实率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诱导率最高达11.03%,最低为3.34%;加倍结实率最高达13.20%,最低为2.61%。2组正反交组合的单倍体诱导率差异较小,而其中1组正反交组合的加倍结实率存在显著差异,最高相差3.34%。单倍体的雄穗加倍率与加倍结实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且雄穗正常散粉植株加倍获得稳定纯系的比例较高,达89.52%。  相似文献   

3.
玉米单倍体雌雄育性的自然恢复以及染色体的化学加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刘志增  宋同明 《作物学报》2000,26(6):947-952
本试验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系所创造的单倍体为材料, 对单倍体雌雄育性的自动恢复 现 象以及染色体的化学加倍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平均有93.2%的单倍体雌穗 是自 然可育的, 每穗结实粒数平均为25粒。 相比之下, 雄穗的自然育性大大偏低, 但从不同 基因 型中诱导出来的单倍体的雄穗自然育性存在巨大差异, 其中  相似文献   

4.
秦燕  赵永康  周华安  郭泓鋆  杨洪  李兰 《种子》2019,(5):117-119,123
以6个不同来源糯玉米基础材料(人工合成群体、地方品种、单交种)为母本,引进的3个单倍体诱导系为父本进行杂交诱导,对糯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及化学加倍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倍体诱导率受母本基础材料和父本诱导系影响均较大,而散粉株率、结实株率则主要受母本基础材料的影响。从基础材料的来源看,单倍体诱导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人工合成群体、地方品种、单交种,散粉株率和结实株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地方品种、人工合成群体、单交种。从诱导系的单倍体诱导率来看,YD 2的诱导率为5.3%,显著高于YD 1和YD 3,在糯玉米单倍体诱导育种中可加大对YD 2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侯先颖 《种子》2017,(11):97-99
以5份糯玉米杂交种为母本,以RH 20为父本进行杂交诱导获得的糯玉米单倍体籽粒为供试材料,比较不同化学加倍方法、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糯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率.结果表明,滴心叶法的加倍效率最高,均值达11.14%;秋水仙素浓度为0.7 mg/mL时,加倍率最高,均值达11.00%;处理时间以10 h最好,加倍率均值达7.70%.  相似文献   

6.
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育种技术具有加速育种进程的突出优势,已成为玉米育种关键性核心技术并在国外广泛应用.本试验选用47份玉米地方种质,进行单倍体诱导和单倍体加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47份玉米地方种质材料之间杂交诱导的拟单倍体率有显著差异,介于1.64%~14.50%之间,平均为5.95%.种植12份玉米地方种质的拟单倍体籽粒进行田间鉴定,标记鉴定准确率介于40.2%~82.3%之间,校正单倍体诱导率介于2.33%~6.45%之间,表明玉米遗传背景影响到籽粒标记的表达,单倍体诱导率有明显差异.将15份玉米地方种质拟单倍体于冬季在海南田间种植,加倍授粉株率介于2.7%~27.2%之间,加倍结实株率介于0.7%~8.9%.说明我国玉米地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具有明显差异,利用DH育种技术可以拓宽和加强我国玉米地方种质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以DR 5为父本诱导5份糯玉米杂交种获得的单倍体籽粒为试验材料,探究处理方法、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对糯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果.结果表明,浸芽法的加倍效果最好,加倍率均值达11.02%.秋水仙素浓度为0.8 mg/mL时,加倍率最高,均值达10.47%.处理时间以8h最好,加倍率均值达7.58%.处理温度为21℃时达到最佳,加倍率均值达10.96%.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对玉米诱导系进行改良,对改良诱导系进行诱导率鉴定,以期在单倍体育种中更好利用。研究引进的2个常规诱导系及用其改良选育的5个诱导系对杂交种‘浚单509’的单倍体诱导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7个诱导系中单倍体诱导率最高的是QYG1,为3.36%;最低的是ZYG1,仅为0.4%;改良后诱导系QYG1、ZYG2诱导率稍有提高。7个诱导系在玉米穗部不同部位(上部、中部、下部)诱导的准单倍体诱导率不同,5个中部居多,下部次之,上部最少。QYG1田间植株表现植株高大、雄穗花粉量大且散粉期长、抗逆性强,可以考虑作为新的诱导系利用。研究结果为开展玉米诱导系选育及单倍体技术进行种质改良提供了综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新型除草剂加倍糯玉米单倍体的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五氟黄草胺和二氯喹磷酸、双草醚3种除草剂在不同浓度下对糯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率,选择最为合适的加倍方法.以京科糯2000、中糯2号、吉香糯87三种白糯基因型的单倍体籽粒为材料,用浓度为40,60,80 μmol/L的五氟黄草胺和二氯喹磷酸、双草醚作为加倍药剂,采用浸芽法对芽长1~2 cm的糯玉米单倍体种子进行处理,处理后移栽至大田,观察其散粉情况,统计单倍体植株的加倍率.结果表明,40~80μmol/L的3种加倍药剂对糯玉米单倍体加倍都有效果.五氟黄草胺、二氯喹磷酸和双草醚的加倍率依次为3.46%~10.17%,6.49%~14.87%,2.98%~10.05%;其中以80μ mol/L的二氯喹磷酸加倍效率最高,3种糯玉米单倍体种的平均加倍率分别为13.23%、14.63%、14.87%.方差分析表明,3种白糯基因型玉米单倍体种的加倍率呈显著差异;由此可见,五氟黄草胺、二氯喹磷酸和双草醚可以提高糯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率,但不同基因型的糯玉米单倍体对加倍药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因型不同播期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基因型不同播期玉米单倍体的自然加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单倍体自然散粉率差异很大;单倍体的自然散粉率为6.56%~65.33%;夏播自然散粉率比春播高3.77%,自交结实率为6.23%~9.39%,单倍体自交结实率夏播比春播高2.37%;夏播有利于单倍体自然散粉及自交结实。  相似文献   

11.
《种子》2020,(9)
为研究不同诱导系对不同基础群体材料的诱导效率,利用3个单倍体诱导系对7个不同基础群体玉米材料进行杂交诱导。结果表明,诱导系Stock 6和N 548-1的平均诱导率较高,分别为3.22%和3.14%,W 1619最低,为2.33%;在3个诱导系诱导下,诱导母本材料W 3的平均诱导率最高,为3.56%;诱导组合R 2×Stock 6的诱导率最高,为4.51%。单倍体加倍率与加倍方式和材料有关,化学加倍要高于自然加倍,温带材料要高于2个热带材料。因此,选择合适的诱导系、诱导材料以及加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单倍体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12.
爆裂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4份东北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爆裂玉米种质(科爆201、沈爆3号、津爆1号和吉爆3号)为基础材料,以3个单倍体诱导系(BD11、BD12、BD26)为父本进行人工诱导,通过子粒外观形态鉴定,确定准单倍体子粒。以秋水仙素作为人工染色体加倍药剂,设0.3、0.5和0.7mg/m L浓度梯度处理,并辅以2.5%DMSO+5%甘油作为助渗剂,采取浸根、浸芽、滴心叶、针刺生长点4种处理方法加倍准单倍体,筛选适宜的爆裂玉米单倍体加倍方法。结果表明,3个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率差异极显著,以BD11诱导率最高,为7.99%;4个爆裂玉米杂交种诱导率差异极显著,以津爆1号的诱导率最高,为7.57%。浸芽法(0.7mg/m L)和针刺生长点法(0.3mg/m L)处理的成活率低于50%;滴心叶法(0.5mg/m L)和针刺生长点法(0.7mg/m L)的散粉率较高,分别为28.9%、45.9%,结实率亦较高,分别为11.1%、15.2%。滴心叶法和针刺生长点法加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植物单倍体加倍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归纳了单倍体加倍的研究概况,总结了单倍体加倍的方法,主要有浸种法、浸根法、浸芽法等,分析了单倍体加倍技术在育种中的作用,主要有恢复育性、加速育种进程等,同时指出了单倍体加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处理浓度、时间和温度等,提出了单倍体加倍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玉米单倍体鉴定是玉米单倍体育种三大关键技术(杂交诱导、单倍体鉴定、染色体加倍)之一,准确、高效的单倍体鉴定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玉米单倍体育种的效率,同时对筛选高诱导率的单倍体诱导系也十分重要。综述了国内外玉米单倍体鉴定方法的演变过程,旨在为玉米单倍体育种工作者把握鉴定方法发展的脉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刘俊 《中国种业》2014,(2):12-14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育种进程,快速获得大量纯合系。孤雌生殖诱导是获得玉米单倍体的主要方法之一,该项技术在国外各大育种公司已被广泛使用,但在国内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文从诱导系的选择与繁殖、基础材料的组配、杂交诱导、单倍体籽粒的挑选、单倍体植株的种植、加倍以及双单系的繁殖等方面综述了孤雌生殖诱导系(简称诱导系)产生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基本流程,同时展望了单倍体育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15D752×15D435和PH6WC×29 2份玉米杂交F1诱导单倍体自然加倍自交结实穗的穗粒数为研究对象,应用DH群体遗传模型及混合分布方法,对花粉结实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倍体自然加倍花粉结实力是由 4 对主效基因决定,具有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主效基因遗传力分别为95.85%和83.67%。  相似文献   

17.
玉米自交系耐盐碱性鉴定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盐碱含量的试验地块下,通过整个生育期对供试材料耐盐碱指标的测定,评价了玉米骨干自交系的耐盐碱性,并对供试材料的耐盐碱性划分了等级。结果表明,成株率、株高、绿叶数、穗粒数和出籽率耐盐碱指数均与产量耐盐碱指数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出籽率耐盐碱指数与产量耐盐碱指数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可见,开花散粉期,较高的成株率、散粉后维持相对较多的绿色叶片数、成熟期确保较高的穗粒数和出籽率是耐盐碱性较高的材料获得高产的前提。和其他自交系相比,齐319玉米自交系耐盐碱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种子》2018,(11)
以不同血缘的8份诱导系及按照NCⅡ组配的28份诱导系间杂交组合F1作为试验材料,分析株高、雄穗小花数的杂种优势,并以5份不同类群骨干自交系龙抗11、S 121、郑58、吉853、丹599作为测验种进行诱导率测验,分析不同单倍体诱导系间杂交组合F1诱导率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对于株高性状,共计24份诱导系F1株高表现出超亲优势,最高超高亲值32.7cm;对于诱导率性状,共计15份F1诱导率表现出超亲优势,最高超高亲值2.36%;对于雄穗小花数性状,28份诱导系F1的雄穗小花数均表现出超亲优势,位于前5位的组合为DW 26/DW 27(602.7)、DW 8/DW 23(574.7)、DW 23/DW 27(554.7)、DW 24/DW 27(538.7)、DW 22/DW 27(522.7);综合诱导率、株高、雄穗小花数等3个性状分析,表现优良的诱导系间杂交组合有DW 24/DW 25、DW 25/DW 26、DW 23/DW 27和DW 23/DW 24。  相似文献   

19.
以8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和按照NCⅡ方法进行杂交组配的28个诱导系F1为材料,分析株高、雄稳小花数的杂种优势,并利用6个骨干自交系京724、京92、京X 005、昌7-2、郑58和农系531为测验种进行单倍体诱导率测验,分析诱导率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25个诱导系F1的株高表现出高亲优势,最高超高亲36.7 cm;28个诱导系F1的雄穗小花数都表现出高亲优势,最高超高亲265.4个;15个诱导系F1诱导率表现出高亲优势,最高超高亲2.30%;综合诱导率、株高、雄穗小花数3个诱导性状分析,表现优良的组合有JKY 042/JKY 044、JKY043/JKY 044、JKY 044/JKY 045、JKY 042/JKY 046、JKY 042/JKY 043.因此通过正确选用不同来源诱导系进行杂交组配,可综合利用诱导率、株高、雄穗小花数的杂种优势,用于单倍体DH工程化育种进程中的规模化隔离诱导.  相似文献   

20.
以4个茄子杂交品种为试材,对诱导花药获得的愈伤进行再生植株诱导。结果表明,4份材料中,苏茄7号、苏茄8号诱导出极少不定芽;苏茄6号能够诱导少量不定芽,但是在后期生长中极易玻璃体化;苏茄5号能够诱导大量不定芽。诱导苏茄5号形成不定芽的的激素浓度最佳配比是1.0 mg/L 6-Benzylaminopurine(6-BA)+0.05 mg/L 1-Naphthylacetic acid(NAA),诱导率可达50%。最终获得27个再生植株,经过根尖染色体计数和SSR标记鉴定,均为双单倍体。以上结果表明,合适的激素组合以及合适的浓度可以大大提高再生植株的诱导率,同时也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加倍直接获得双单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