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志芳  陈修斌 《种子》2005,24(9):25-26
研究了赤霉素、硫脲和高锰酸钾等3种化学物质处理种薯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种化学物质处理的马铃薯与对照(ck)比较,均能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干物质的含量,同时降低硝酸盐(NO3-)的含量;以赤霉素处理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
种薯的播前处理是改善农作物品质、提高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解旱地条件下不同种薯处理对旱地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对6个处理不同生育期的植株形态、产量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芽处理出苗期较对照提前3d,出苗率提高36.9%;催芽处理能够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株高、单株平均叶面积和单株干重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催芽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最高,分别较对照高出14.9%和15.6%。因此,催芽处理是较适宜的旱地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种金银木抗性生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伶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8):208-211
摘要:为了探索长绿期金银木、普通绿叶金银木和红叶金银木的抗性强弱,以不同种金银木为试验材料,分别在4、5、7、11月取样,系统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等指标,初步了解了3种金银木的渗透调节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自然生长状态下,长绿期金银木和红叶金银木均表现出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长绿期金银木保护酶活性较红叶金银木和金银木强。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种薯贮藏特性及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贮藏马铃薯,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冀北坝上及周边地区是马铃薯主要产区,经济比重较大,是本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解决好马铃薯的种薯贮藏、播种问题意义重大。经多年来系统研究,承德市蔬菜站总结出一整套马铃薯种薯处理关键性技术,为解决马铃薯种薯贮藏及生产中常见的烂种问题提供了方法,对坝上马铃薯集中产区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等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拮抗细菌处理种薯对马铃薯发芽、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室内含菌平板及温室盆栽防病控病试验,筛选出对马铃薯青枯病有较好防效的4种生防单菌及2种复合菌剂。用筛选出来的生防菌株处理种薯,对种薯的发芽、植株生长及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A-1、B-2不仅使种薯发芽时间提前,而且较对照株高明显增加,产量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微型种薯大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华春 《种子》2004,23(7):69-70
本实验研究了微型种薯大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型薯的增大,植株生长势增强,单株叶面积增大,单株结薯数和产量增加.要使植株在大田中生长良好,微型薯最好在1g以上,同时由于用微型薯作种主茎数少,个体生长量小,在播种时要比常规种薯密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外施香菇菌发酵液对马铃薯种薯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将培养7d的香菇菌发酵液(生物量达8.62mg/100mL)稀释100倍后,采用4种外施方法处理马铃薯种薯。结果表明,浸泡+撒施处理能明显促进马铃薯出苗与生长,提升品质;块茎干物质、淀粉、维生素C、还原糖及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3.45g、17.68%、160.54mg/kg、0.84%和13.06%;植株退化率降幅为28.33%~43.33%;产量收益增加17.16%,该处理方式具有明显的生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叶面喷施薯块膨大素的研究表明,薯块膨大素具有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促进薯块膨大和淀粉积累,提高大中薯比率的作用;薯块膨大素不影响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喷施以3~4次为宜,可增产5.68%~6.3%,提高大中薯率5.76~6.9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种子》2019,(3)
马铃薯单产的关键制约因素是病毒病积累引起的种薯质量不合格。为了解马铃薯种薯质量现状和主要病毒病对产量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原原种、原种和一级种3个级别种薯收获后病毒侵染情况,采用人工接种研究主要病毒单独侵染与复合侵染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检测的6种病毒中发现了3种病毒,分别为PVY、PLRV和PVX;原原种未发现病毒;原种检出PVY和PLRV,侵染率分别为3.7%和0.7%。一级种共检出PVY、PLRV和PVX 3种病毒,侵染率分别为5.3%、1.7%和0.2%。复合侵染仅发现PVY和PLRV,原种和一级种的复合侵染率分别为0.2%和0.7%,PVY和PLRV为主要病毒病。采用人工接种PVY+PLRV、PVY、PLRV后,平均单株产量克新一号显著降低了25.2%、11.1%、8.86%,费乌瑞它显著降低了30.7%、17.4%、14.4%,复合侵染导致的减产远大于单独侵染,不同品种间对病毒的感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将“延薯4号”单叶节茎段转入白光、红光、蓝光、红蓝光(4:1)下,测定了腋芽薯结薯特性、蔗糖和淀粉含量及光合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蓝光处理腋芽薯形成最早,单薯重和结薯率最高;在腋芽薯形成过程中,叶片蔗糖含量、干物质含量、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净光合速率(Pn)、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实际量子产量(YPSⅡ)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红光处理叶片的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蓝光处理最低;相同扦插时间叶片的潜在最大光能利用率(Fv/Fm)在不同光质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基于上述结果,蓝光为诱导马铃薯单叶节茎段腋芽薯的理想人工光源。  相似文献   

12.
13.
将酸胁迫(p H=3)下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转接于不适合试管薯诱导的MS培养基(含蔗糖30g/L)中,进行试管薯诱导,并对试管薯诱导过程中植株的蔗糖和淀粉含量及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的活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酸胁迫的植株均可缩短试管薯诱导时间,经酸胁迫1d的植株在第13天开始形成试管薯,诱导时间最短,单薯重为187.8mg,单株结薯数量为2.2个,而不经酸胁迫的植株未能诱导出试管薯。植株在受酸胁迫期间,叶片中蔗糖含量无明显变化,而SS、SSS和AGPase的活性显著升高;在试管薯诱导过程中,酸胁迫植株叶片的SS活性呈降低和升高交替趋势;SSS活性在诱导试管薯0~5d时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之后趋于稳定;AGPase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之后再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有效微生物活菌制剂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脱毒品种鄂马铃薯1号和鄂马铃薯3号为供试材料,于播种后第33d和第44d施用有效微生物活菌制剂EM菌。结果表明;根灌 喷施稀释500倍的EM菌使单株薯数,单株薯重和小区产量显著增加,增产幅度为8.8%-13.6%。且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生物拌种剂对马铃薯种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静 《种子世界》2014,(8):29-30
<正>种衣剂(Seed Coating formulation)是由农药原药(杀虫剂、杀菌剂等)、肥料、生长调节剂、成膜剂和其他助剂加工制成的,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层膜的农药制剂。种衣剂的种类繁杂,因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尚无统一标准。拌种剂是否在马铃薯种薯生产中能够提高产量,本试验就是使用生物拌种剂对比试验测定对其马铃薯种薯的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彩色马铃薯品种03-1为试验材料,固液诱导方式进行研究光周期、培养器皿、接种密度、苗龄以及诱导方式等几个因素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周期以全黑暗、培养器皿以150 mL三角瓶或9 cm高果酱瓶、接种密度以15株/瓶以内、苗龄为20 d、诱导方式以固液诱导方式,这些结果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地膜栽培马铃薯不同种薯来源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金石诚  陈亮  蔡兴奎 《种子》2007,26(7):17-21
为获得马铃薯推广品种"中薯5号"(中5)和"鄂马铃薯一号"(E1)微型种薯高效生产的重要参数,用脱毒试管苗为材料,设置每盒20节、30节、40节和50节4种转节苗数处理及4 w和5 w两个不同基础苗苗龄处理,研究了不同转苗节数条件及不同基础苗苗龄下生长材料的单盒薯数、大粒和小粒薯数及平均薯重等指标。结果表明,每盒植入40个腋芽数及基础苗苗龄为4 w是中5和E1两个马铃薯品种之微型种薯工厂化生产高效且低成本的适宜参数。此外,通过培养后期污染和未污染的对比研究证明,防止污染是规模化生产中操作和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是1a生的双子叶、茄科、茄属块茎、草本植物,在我国不同地区分别称其为土豆、洋芋、山药蛋等.现在我国栽培面积已达400万hm2,居世界第1位.  相似文献   

20.
春马铃薯种薯大小对其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兴端  涂文志 《种子》1994,(2):9-11,13
该文选用过翻秋的小整薯作种进行春播试验,探讨了不同大小种薯对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从植株性状和产量上看,每窝种薯数在1-4范围内,随着种薯数的增加,每窝基本茎数增加,出苗后第30天冠层覆盖度增加,株高降低,茎粗变细,结薯数增加,埠茎产量变化不大,单个块茎重减少,大中薯数变化不多,大中薯重下降,大中薯数率和大中薯重率降低,其中每窝和薯数与基本茎数,出苗后第30天的冠覆盖,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