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茄砧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种子休眠与萌发习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桂荣  周宝利 《种子》2005,24(5):36-38
本文以西安绿茄为对照,对野生茄砧托鲁巴姆种子的休眠与萌发习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托鲁巴姆种子小、含水量低、吸水速度慢,室温下需浸种48~72h种子才能饱和.种子催芽期淀粉酶的含量和活性的变化与萌芽生长密切相关,托鲁巴姆催芽期淀粉酶的含量和活性都明显低于西安绿茄,可能是托鲁巴姆种子发芽困难、发芽速度缓慢的原因之一.托鲁巴姆种子脱落酸含量高,玉米素、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低,是种子发芽困难、发芽时间长的主要原因.在种子浸种催芽过程中,采用适宜的外源生长素类物质处理可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具有开发潜力的野生植物平枝子种子为试验材料,应用显微镜对其低温层积前后形态进行解剖观察,通过吸胀和果皮种胚抑制物质的测试探讨了平枝子的休眠机制,并采用不同播种时间、不同层积时间及不同赤霉素浓度对其处理进行了打破休眠的试验,同时测定了幼苗发芽80 d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引起平枝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其种胚发育不完全的,低温层积30 d可打破休眠,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3.
木荷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李铁华 《种子》2004,23(6):15-17
为了探讨和研究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Champ.)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使用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试验),赤霉素溶液浸种及低温层积等方法,寻找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木荷种子本身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和缺乏发芽促进物质是引起其休眠的2个主要原因,通过冷水连续浸泡5d,或用质量浓度为30mg/100m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或采用低温层积40d,都能有效地解除休眠,促进萌发,萌发率可由14%提高到40.0%~52.0%,其中以赤霉素浸种效果最好;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和30℃恒温.  相似文献   

4.
大果蔷薇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实验),赤霉素溶液浸种和低温层积等方法,探讨大果蔷薇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大果蔷薇种子的种皮和种胚都含有发芽抑制物和缺乏促进发芽的物质,通过500mg/L赤霉素溶液浸种和5℃低温层积,可以有效地解除休眠,促进萌发,而运用赤霉素溶液浸种后结合低温层积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刘爱青  张慜  袁秋萍  万映伶 《种子》2023,(1):147-151+156
本研究通过15℃层积、浓硫酸、不同浓度次氯酸钠和赤霉素处理,探究多花芍药种子最适生根技术;通过不同时长的低温层积处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二者结合及无菌胚播种结合低温和赤霉素处理,探究最适的解除上胚轴休眠的技术。结果表明,1) 15℃层积方式生根效果较好,适宜浓度的次氯酸钠和赤霉素溶液处理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生根;2) 4℃层积110 d、4℃层积90 d结合300~500 mg/L赤霉素处理可解除上胚轴休眠,获得小苗;3)去除种皮和胚乳后,经过低温和赤霉素处理后也可解除上胚轴休眠,且种子生根和成苗时间缩短,但成苗质量不如播种繁殖。研究表明,沙藏层积方式是多花芍药通过种子繁殖实现异地引种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宋红  丁格根其尔 《种子》2013,32(1):87-88
发芽试验作为种子质量检验的重要项目,其主要目的是测定和评估种子的最大发芽潜力。对桃叶卫矛种子温度、光照、浸种、砂藏处理的发芽试验表明,在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明显高于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干播的种子发芽率高于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在4℃下砂藏20 d后转入25℃高温条件下桃叶卫矛种子发芽率高达90.75%。  相似文献   

7.
白头翁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时维静  张子学  于群英  卫洲 《种子》2005,24(4):60-62
采用浸种、干燥、低温、高锰酸钾、赤霉素、超声波等处理白头翁种子,测定种子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结果表明白头翁种子具有胚休眠特性.赤霉素100,50,20mg/L和冷藏能显著提高白头翁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的休眠特性及其生理调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马铃薯品种、自交实生薯、杂交实生薯的休眠特性。室温保存品种的强度和幅度分别为42~70d和35~42d;自交实生薯分别为56~77d和42~49d,杂交实生薯分别为56~91d和49~63d。赤霉素处理能使休眠期较室温保存期强度缩短25.0%~62.5%,幅度缩短34.7%~71.4%,但使芽的生长变弱。变温处理能有效缩短休眠期较长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对缩短休眠期短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效果不明显,但能使休眠幅度较室温下缩短28.6%~50.0%,使芽生长得较粗壮。赤霉素处理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改变3种类型试验材料之间休眠幅度的差异。CIPC抑芽剂处理块茎,能够有效地抑制芽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李萍  苏晴  宋红 《种子》2016,(12):66-69
本试验以桃叶卫矛(Euonymus bungeanus Maxim.)种子为材料,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桃叶卫矛种子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2种酶活性变化,研究其在不同贮藏方法和贮藏温度下种子活力发生的变化.结果显示,桃叶卫矛种子的SOD和POD活性最高的贮藏条件为-20℃、锡纸袋密封贮藏,而种子保护酶活性最低的是-25℃、布袋贮藏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返魂草种子休眠机理及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佳梅  张卫东  赵书巍 《种子》2006,25(2):4-5,9
目的:为解决返魂草驯化栽培中种子发芽率低的问题。方法:研究返魂草种子的休眠特性,并进行解除种子休眠的种子处理试验。结果:返魂草种子具有种皮吸水障碍性休眠特性,并含有抑制发芽物质。结论:浸种、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均可打破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1.
拧筋槭种子甲醇浸提液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拧筋槭种子深度休眠的原因,以拧筋槭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甲醇浸提液提取种子的果皮、种皮及胚中抑制物质,研究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苗高及根长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除30%种皮浸提液对白菜苗高生长略有促进作用外,各浸提液随着浓度比例的提高,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生长及简化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都逐渐增强。各浸提液浓度比例相同的情况下,胚的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强,果皮和种皮次之。说明拧筋槭种子的果皮、种皮及胚中均含有一些抑制物质,这些抑制物质的存在可能是拧筋槭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拟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掌握拟巫山淫羊藿种子的休眠特性并筛选有效的打破休眠的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处理,观测不同处理条件下胚是否萌动、胚开始萌动所需时间、胚生长和发芽情况。结果表明:拟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属形态生理休眠(MPD),先暖温(15℃左右)后低温(4℃)、赤霉素处理加低温这两种方法可有效打破其休眠,发芽率皆大于80%;且拟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可能含形态休眠(MD)和2种类型的生理休眠(PD):暖温(15℃左右)处理有助于解除第1种PD,这样胚才能萌动(胚萌动率高)并生长,单独4℃、27℃处理,胚萌动率极低,分别为20%、6.7%;低温(4℃)能解除MD;而完成形态后熟的种子只有继续低温才能解除第2种PD而萌发,未经过低温的处理组发芽率皆为0%。GA3可以替代最初的暖温破除第一种类型的PD。  相似文献   

13.
琼花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影响琼花种子萌发的播种时间、贮藏方式、播种深度、播种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藏种子播种期越早,发芽率越高,播种期迟于6月种子就无法萌发;种子仅在秋季萌发;室温沙藏、浅播、蛭石为播种基质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紫椴种子休眠原因并找到休眠解除方法,以紫椴种子为材料,对其透性、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种子透性试验结果表明,紫椴种子经浓硫酸处理后透性增加,吸水率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特性试验显示,紫椴完整种子萌发率为0,去掉种皮后,保留完整胚乳的种子萌发率为4.0%,切除部分胚乳(根尖未露出)的种子萌发率为23.3%,剥除胚乳帽露出根尖的种子萌发率为84.7%,离体胚萌发率为100%,此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存在休眠,但其种胚并不存在休眠,其休眠是由胚外因素导致,胚乳(尤其是胚乳帽)是造成紫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解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浓H2SO4处理15 min+500 mg/L GA3溶液浸泡12 h+低温层积30天,可使紫椴种子发芽率达92.0%,可作为快速解除紫椴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综上,紫椴种子的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性障碍,但胚乳帽是造成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使用浓H2SO4处理+GA3浸泡+低温层积的综合处理方法可在30天内解除紫椴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15.
‘巨峰’葡萄休眠及解除过程糖类物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地了解葡萄休眠期糖类物质变化与休眠的关系,以离体1年生‘巨峰’葡萄枝条为试材进行水培,监测葡萄休眠过程糖类物质变化。通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蔗糖、葡萄糖、果糖、可溶性糖和淀粉、纤维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巨峰’葡萄在1月6日休眠达到最深,2月5日解除休眠;葡萄糖、果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随休眠加深而升高,解除休眠后葡萄糖、果糖、可溶性糖及蔗糖下降;蔗糖含量随着休眠的加深而下降,在休眠解除过程中升高;纤维素在整个休眠中及解除后变化不明显;果糖与葡萄糖在各器官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芽、韧皮部、木质部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两两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Pre-harvest sprouting resistance in white-seede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is a genetically complex trait that varies wit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ch variation causes difficulty in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populations to study inheritance or develop suitable DNA markers. To minimize random environmental effects, we evaluated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to measure dormancy. A population of 380 doubled haploid lines, AC Karma/SC8021V2, was evaluated in the glasshouse where the developing grains would not be exposed to moisture and greater consistency in temperature could be achieved. AC Karma is sprouting susceptible and SC8021-V2 is sprouting resistant. The population plus eight checks were seeded in early spring so the plants would reach physiological maturity under long days, requiring less supplemental light, and when the external temperature would be low enough that it would not cause difficulty in cooling the glasshouse. An alpha-lattice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was used. The blocks were arranged to minimize the environmental sources of variability in the glasshouse within each block. A sub-set of this population was tested in six field environments. Dormancy was characterized by germination of seed harvested near physiological maturity, from which a germination resistance index was calculated. The dormancy expressed in the glasshous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five of six field environments and highly significant in two of these. There was significant bidirectional transgressive segregation in both field and glasshouse environments. We are currently repeating this glasshouse experiment to confirm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17.
椴树属树种种子休眠原因及提高种子萌发率概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椴树属(Tilia L.)树种种子普遍具有休眠特性,给育苗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破除其休眠及提高种子萌发率的研究,对该物种种质的保存及可持续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被覆物的存在、抑制物质的存在、胚的发育状况对椴树属树种种子休眠原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针对其休眠特性,指出提高其萌发率方法有层积处理、化学物质处理、胚的培养等,以期为椴树属树种种子休眠解除进一步研究,及椴树属树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实生桑种子次生休眠原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玉娜  张立军  马积彪  林凤 《种子》2007,26(4):24-26
从种皮透性、胚的发育、是否存在萌发抑制物等方面,对产于黑龙江省的实生桑种子休眠原因进行了研究,初步认为,胚的生理性休眠是实生桑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赤霉素和低温打破牡丹上胚轴休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和物理手段处理已生根“凤丹白”牡丹种子,均能打破牡丹种子的上胚轴休眠。200mg/LGA,浸泡已生根牡丹种子2h,其发芽率达90.1%,发芽时间缩短为45d;4℃低温处理已生根牡丹种子20d,发芽率可达70.0%,发芽时间缩短为70d。而大田对照牡丹种子发芽率仅为52.0%,发芽时间长达190d。  相似文献   

20.
结缕草种子打破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赵昕  李玉霖 《种子》2002,(1):22-24,27
针对结缕草萌发困难限制该草种广泛利用的问题,研究了磨擦处理,不同浓度的硫酸,强碱以及双氧水,激素处理两种结缕草--半引Ⅲ号结缕草和青岛结缕草。结果表明供试种子经磨擦处理,一定浓度的硫酸,强碱,双氧水浸种都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活力,特别是采用7%-10%的NaOH和KOH溶液浸种15min ,或处理之后再加入0.04g/L-0.16g/L的赤霉素或1.0g/L乙烯利浸种24h的综合处理,可使两种结缕草种子的发芽率接近他们潜在的发芽能力,并且使发芽天数缩短5-6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