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二代育种亲本主要生长性状和ISSR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国家马尾松种质资源库(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马尾松二代核心育种群体内的36个亲本无性系为材料,研究其主要生长性状及ISSR遗传变异。马尾松二代育种亲本生长性状总体上优良,但生长性状在亲本无性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二代育种群体具有丰富的表型性状变异。利用15个ISSR标记对36个二代亲本无性系进行分析,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83.33%。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328,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476,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的范围是0.24~0.82,平均为0.414,在分子水平上证明马尾松二代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具有较好的高世代遗传改良潜力。基于Nei's无偏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36个无性系中的35个聚在5个类群内,聚类结果与马尾松二代亲本的遗传背景、系谱关系及产地纬度部分吻合,证实了应用ISSR标记开展马尾松分子辅助育种的可行性。本研究为合理选配二代亲本、开展杂交育种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林木遗传育种及资源利用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孜昌  邓伯龙  王宏艳  杨安敏 《种子》2005,24(12):86-91
对贵州林木遗传育种近40年的成就进行初步归纳,包括林木遗传改良、外来树种引进和驯化、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根据贵州省生态立省战略和构建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对贵州林木遗传育种学科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都匀、广西南宁及福建漳平马尾松良种种子园内的132个优良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以筛选出的稳定性强、多态性丰富及条带清晰的12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8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83条,多态性比率高达98.9%;引物UBC 840标记指纹能区分18份马尾松红心材种质材料;聚类分析显示,供试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7~0.90,表明供试马尾松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以相似性系数0.68为阈值,可将其大致按地域分为3大类,且同一地域内种质聚类结果与特异性状一致.  相似文献   

4.
张国洲  王亚维  谢维斌 《种子》2019,(8):154-158
为了促进都匀市马鞍山林场国家马尾松良种基地高世代种子园的建设,通过总结基地多年的生产管理实践,探讨了高世代种子园的管理技术要点和主要的组织形式,对引进优良种质资源,丰富马尾松种质资源基因库,促进其遗传改良水平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它地区马尾松良种基地高世代种子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种内变异——串球果马尾松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串球果马尾松是从贵州省马尾松种子园30000余株采种母树中发现的,通过初步研究得知串球果马尾松的多球果性状具稳定的遗传特征,并且可以通过常规的有性和无性手段进行繁殖,树体各生长量指标与常见马尾松相似,其多结果性状的研究利用对提高马尾松种子园种子产量,提高良种利用率及更好的开发马尾松基因资源,多层次、多目标利用马尾松优良性状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是199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农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工程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该实验室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的一个综合性实验室,系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工作人员32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5名,一半人具有博士学位。实验室主任由南京农业大学现任校长翟虎渠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由盖钧镒教授等9位著名专家教授组成。 该实验室5个主要研究方向:(1)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与创新,包括地方品种的生态地理学以及演化、育种性状优异资源的筛选及遗传评价、群体种质的合成及改进等;(2)作物育种原理和方法,包括不同类型育种群体的遗传变异及育种策略、交配制度的遗传效应及应用、不同类型状性的育种方法和技术、杂种优势育种技术与利用、育种利用的试验设计技术等;(3)实用生物技术,包括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QTL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技术、转基因植株培育技术及其研究等;(4)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种质改良,包括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创新及目标性状的遗传与改良等;(5)种子生产及  相似文献   

7.
孙智开  王石惠 《种子》1998,(4):44-46,80
回顾冬小麦早熟性发育及其遗传与育种研究主要进展,其中包括早熟品种的发育类型,早熟性状的表现,熟性遗传,叶穗花的发育生物学,贵州生态区早熟高产育种理论及其模式途径等。  相似文献   

8.
林木选择育种,是树木遗传改良的主要手段之一。选择育种是指利用林木自然变异,经过鉴定,把有益于人类的遗传变异,应用于生产,以提高林产品的数量、质量或抗逆性能。  相似文献   

9.
《种子》2019,(7)
正饶勇研究员(编委)饶勇,男,1959年生,籍贯贵州安顺,三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管专家,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带头人,曾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所长,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站长,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油料作物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高校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贵州农业科学和中国农学通报编委,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理事。从事油菜遗传育种、栽培和生物技术等工作。主持和参加"六五""九五"国家攻关、国家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Larix SPP.)是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是东北地区针叶用材林最重要树种之一,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行的落叶松遗传改良,至今已经40余年。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在林木的定向遗传改良中,分子遗传改良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途径,学者们利用分子标记及转基因技术探索出一批与落叶松生长、材性相关的基因,为落叶松定向遗传改良提供方向,本研究对中国北方落叶松分子育种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对落叶松分子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发展方向和建议,为落叶松分子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菌根学理论研究日新月异,已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菌根化应用技术研究逐渐发展,在农、林生产上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快应用,从菌根营养、菌根苗生长和菌根苗的耐胁迫性三个方面综述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苗木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菌根学在林木研究提供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种源研究不仅是一种较好的林木选种措施,也是研究林木遗传改良的基础工作.华山松种源研究,是由中国林科院遗传育种研究室主持.现将我省一年来苗期试验结果报道于后.测定,用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温水浸种一天。苗期按一般生产育苗技术措施管理. 田间试  相似文献   

13.
林木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木生长周期长,采用常规育种技术进行新品种选育所需时间长、见效慢,同时还存在基因源缺乏和杂交不亲和等制约因素。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核心,为林木遗传改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依靠现代基因工程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可极大地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加速育种进程,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对营造优质人工林,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如体胚转基因系统和超声波辅助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及很多有用目的基因的克隆促使林木基因工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应用于林木基因工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林木木质素改良、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和促进开花、林木生长性状改良和植物修复(林木抗环境污染)等基因工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1990年根据林木生长量、稳定性等指标,对7年生火炬松(Pinus taeda L.)、种源林进行了优劣综合评价,以26%入选率选出的5个火炬松优良种源平均生长量比马尾松(Piuns.massoniana L.)增益:树高:184%;胸径:167%;材积:392%,如今种源试验林已24年,采用相同方法对各参试种源进行评价,选出的5个(L10、L9、L12、L16、L20)优良种源平均生长量比马尾松增益:树高:119%;胸径:153%;材积:272%,19个火炬松24年生参试种源平均材积生长量为马尾松的232%.两次选优结果L 10、L16、L20种源均入选,说明该3个种源前期、后期生长量较大且稳定,值得在贵州相同营林区推广应用.其它种源如L27、L20、L9、L12号种源应根据造林目标和林种适当选用.  相似文献   

15.
植物纤维素合成酶(Ces A)是林木中纤维素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酶,与木材形成密切相关。本研究以马尾松嫩枝的总RNA反转录得到的c D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马尾松Ces A1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Pm Ces A1。序列长度为3 142 bp,包含有一个长为2 955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984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Pm Ces A1序列与已报道的火炬松(Pinus taeda)Ces A1基因(AY789650.1)的相似性达99%。对Pm Ces A1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与松科植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了Pm Ces A1在马尾松的嫩枝、叶和根中的表达量,发现以嫩枝中的表达量最高(2.53)。本研究获得的全长基因可以用来构建正义表达载体,再通过遗传转化得到转基因植株,可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在植株内的表达情况和作用机制,为马尾松纤维素合酶的研究和获得高纤维得率的马尾松良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衡山马尾松人工林林分活力与健康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阐明目前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的活力与健康状况,为人工林的经营提供初步分析和建议,以及对今后人工林的经营效果评价提供参考,采用复合结构功能指标法,选用马尾松种群活力、植被群落生态健康和林分抵抗活力3个功能结构层综合指标来构建马尾松人工林林分活力与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衡山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年龄发育阶段的小班样地为评价单位,对5个不同年龄发育阶段的15个马尾松人工林小班样地进行马尾松人工林林分活力与健康评价。结果表明:15个小班样地的马尾松人工林总体林分活力与健康状况均处于亚健康状态;林龄为5年、10年和15年的马尾松人工林小班样地内马尾松种群活力H值明显高于林龄为2年和25年的小班样地;各小班样地内植被群落生态状况差别较大,植被群落生态状况为健康的小班主要集中在林龄为2年和25年的小班样地内;各小班的林分抵抗活力状况无太大差异,均处于亚健康状态,与马尾松人工林总体林分活力与健康状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人们每天与地球环境朝夕相处,保护生态环境、绿化植被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林木业的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近年来涌现出了很多关于林木育种技术的研究,而林木育种技术又多种多样。基于此,探讨了林木育种技术应用的不足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标记技术的飞速发展,花卉的育种工作开始由传统的杂交育种逐渐转变为分子育种。而建立遗传连锁图谱、定位QTL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已经成为近年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多集中在农作物及林木领域,花卉的遗传连锁图谱还处于发展阶段。构建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和精细的QTL定位能够加快花卉的育种研究。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花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包括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所需要的亲本和分离群体,主要使用的分子标记方法,花卉遗传连锁图谱中的QTL定位,并对花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据悉,近日,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程玉祥研究小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学会创办的植物学领域国际顶级刊物《Plant Physiology》上,标志着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又一次突破。植物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依赖以生存的基础,叶绿体是植物的光合机构,其发育受到自身编码基因和核编码基因双重精准、和谐地调控,其中关键  相似文献   

20.
周晖 《种子科技》2022,(18):121-123+126
为了解决马尾松育苗以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文章研究了马尾松的育苗技术以及基本病虫害特征,分析了马尾松病虫害防治的难点,提出了针对马尾松立枯病、马尾松线虫病等病虫害的具体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